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1-2单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1-2单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16 06:2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1-2单元)
一、选择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说话时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耳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2.将敲响的鼓用手一按,鼓声立刻消失了,这是因为( )。
A.鼓的振动变快了 B.鼓面停止了振动 C.声波传到鼓内去了
3.下面的模拟实验中,模拟呼吸的是( )。
A. B. C.
4.人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是( )。
A.声带 B.心脏 C.扁桃体
5.在一次测量肺活量活动中,其中三位同学的肺活量数据分别是小明1500毫升、小军1400毫升、小亮1100毫升。根据数据可判断出肺功能最强的是( )。
A.小明 B.小军 C.小亮
6.关于保持营养均衡,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荤素搭配 B.选零食不用考虑营养 C.多吃水果和蔬菜
7.作为生长发育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多吃含( )丰富的食物。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8.广播播放疫情防控消息,小区邻居都能听到,说明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向( )。
A.下面 B.四面八方 C.后面
二、填空题
9.我们吃的米饭、面条里含有丰富的 ,鱼、肉、蛋里含有丰富的 。
10.在耳朵的各个部分中,能将声音转化为振动的是( )。
11.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在 ,吸气时, 扩张, 收缩;呼气时, 收缩, 放松。
1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是由 振动产生的。
13.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 、糖类、 、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淀粉是糖类的重要成员之一,把碘酒滴在淀粉上,滴碘酒的地方会变为 。
14.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 也能传播声音。
15.通过拨动橡皮筋、敲击鼓面和音叉发现,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物体的振动也会引起它周围的物质的( ),并通过这些振动把( )从一个地方传播到了另一个地方。声音可以在( )、( )、( )中传播。
16.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 、支气管、 等。
17.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填“音高”或“音量”)
18.成语“惊弓之鸟“是利用弓弦 发出的声音,将受过伤的鸟吓的落到地上。
19.弦的音高与弦的( )、( )、( )有关。
三、判断题
20.食物在人体内经过消化和吸收器官的顺序是: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 )
21.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情况不一样。( )
22.门牙、犬牙、臼齿分工明确,互不干涉。( )
23.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幅度大小有关。( )
24.跳绳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次数要比平时多。( )
四、连线题
25.把下面器官和主要的功能用线连起来。
鼓膜 收集声音
外耳道 把声音信号传递给大脑
听小骨 把振动转化成声音信号
听觉神经 传递振动
耳郭 传送声波
耳蜗 产生振动
五、简答题
26.许多同学都爱吃零食,如何选择零食才不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少写4点)
27.说一说犬齿的数量和作用?
28.通过学习,你知道外耳、中耳、内耳分别有哪些作用?试着写出来。
29.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做了个“土电话”。之后俩人相距5米,一端的小明轻声讲话,另一端的小刚也能听得很清楚,为什么?在用“土电话”时,如果其中一人用手捏住棉线,另一个人就听不到声音了,为什么?
试卷第2页,共3页
试卷第3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B
4.A
5.A
6.B
7.C
8.B
9. 糖类 蛋白质
10.鼓膜
11. 呼吸 胸腔 腹部 胸腔 腹部
12. 声带 翅膀
13. 蛋白质 脂肪 蓝色
14.固体
15. 振动 振动 声音 气体 液体 固体
16. 喉 肺
17.音高
18.振动
19. 长短 粗细 松紧程度
20.×
21.√
22.×
23.×
24.√
25.
26.(1)选择营养丰富的食物作为零食,如水果、酸奶、核桃、花生等,价格不高而又营养,食用方便且经济实惠。
(2)尽量不选或少选含糖高、脂肪量多的食品,如巧克力、冰淇淋、糖果、薯条等,含糖量高、脂肪量高,为避免龋齿和肥胖,应尽量少吃。
(3)不要选择过咸或腌制的食物作为零食,如羊肉串等。
(4)选择零食一定要选择卫生的,注意查看生产及出厂日期,要食用在保质期内的食品。拒绝变质、腐败的食物。
27.人体犬齿有4颗,主要起到是撕裂食物作用。
28.外耳耳郭有收集声音的作用,耳道有声音通道的作用,中耳鼓膜有感知声波并振动传声的作用,听小骨有把振动传到内耳的作用,内耳耳蜗和听觉神经有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的作用。
29.因为棉线可以传播声音。因为用手捏住棉线后阻碍了它的振动,声音就无法传播出去了。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