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16 06:3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题
一、选择题
1.计时工具的设计运用了物体运动( )变化的规律。
A.周期性 B.短期性 C.长期性
2.人照镜子打扮,是利用镜子能( )光线的性质。
A.直射 B.折射 C.反射
3.下列计时工具中较为准确的是( )。
A.太阳钟 B.机械摆钟 C.电子钟
4.关于光,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能发出光,我们才能看到它
B.如果没有光线进入到我们的眼睛里,我们就不会看到任何物体
C.在黑暗的屋子里只要待上一段时间,就能看到屋里的物体
5.骨、关节、肌肉共同组成了( )。
A.运动系统 B.神经中枢 C.全身的神经系统
6.日晷是古代人们利用( )制成的计时工具。
A.太阳和影子 B.流水 C.摆
7.如图所示,台灯灯罩内部涂上光滑、白色的材料,主要是为了( )。
A.美观 B.增强灯罩的反光能力
C.节约材料 D.防止触电
8.我们站在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的“鱼”是光发生折射后的虚像,虚像“鱼”要比实际的鱼的位置( )。
A.一致 B.偏高 C.偏低
二、填空题
9.1607年, 进行测量光速的实验,但没有成功。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 现象,光继续以 的形式传播。
11.人体的各个器官都离不开( ),( ),( )。
12.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为了利用( )。
13.小新在阳光明媚的日子去树林里玩耍,看到大树底下有很多的光斑,这是由于 而形成的。
14.在“认识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实验中,我们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目的是 。
15.我国华北平原主要是由于黄河等河流携带的泥沙( )而形成的。
16.火山喷发时产生的 会使土壤更加肥沃。
17.我国古代利用水钟来计时,有两种类型,分别是( )型和( )型。
18.雨点降落时的力量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雨水对土地的 。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
19.从地表到地心,地球内部可分为 、 、 。
三、判断题
20.没有通电的灯泡不是电源。( )
21.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主要是雨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
22.戈壁主要是因为风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
23.在研究摆1分钟摆动次数的活动中,我们发现同一个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同,我们还发现摆幅越来越小。( )
24.火山喷发对人类有百害无一利。( )
四、连线题
25.把岩石的种类与具体的岩石用直线连起来。
石灰岩
岩浆岩 片麻岩
沉积岩 花岗岩
变质岩 砾岩
大理石
五、简答题
26.说出一种制造彩虹的方法。
27.请举一个生活中光发生折射的例子。
28.请简单描述火山喷发的危害和好处。
29.制作潜望镜时用到的材料或工具。
试卷第2页,共3页
试卷第3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C
4.B
5.A
6.A
7.B
8.B
9.伽利略
10. 反射 直线
11. 水分; 氧气; 养分
12.光的反射
13.光沿直线传播
14.便于观察
15.沉积
16.火山灰
17. 泄水 受水
18. 侵蚀 流水、径流
19. 地壳 地幔 地核
20.√
21.√
22.×
23.√
24.×
25.
26.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纸屏上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依次排列的彩色光带。
27.铅笔倾斜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可以观察到铅笔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28.好处:(1)增加土壤中有机物含量(更容易种植)
(2)产生矿产资源
(3)形成一些自然景观(如温泉)
坏处:(1)增加形成酸雨的可能(喷发物中有二氧化硫)
(2)火山灰会泯灭村庄,甚至城市
(3)岩浆会引发火灾等
(4)影响交通
29.长方体纸盒、剪刀、胶带、直角三角板、铅笔、平面镜2个。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