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题(1-2单元)
一、选择题
1.日食是月球运行至太阳和地球中间时,月球会遮挡住太阳光的现象。日食现象表明光( )。
A.沿直线传播 B.发生了反射 C.发生了折射
2.制作潜望镜的两块镜片是什么类型的镜片?(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面镜
3.( )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使我们看到物体。
A.近视眼镜 B.显微镜 C.夜视仪
4.关于光,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能发出光,我们才能看到它
B.如果没有光线进入到我们的眼睛里,我们就不会看到任何物体
C.在黑暗的屋子里只要待上一段时间,就能看到屋里的物体
5.潜水艇里的人通过潜望镜观察到海面上的人像是( )的。
A.变大 B.变小 C.等大
6.我国在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地震是( )。
A.唐山大地震 B.汶川大地震 C.台湾大地震后
7.下列关于地震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原因
B.地震给地表带来的变化都是缓慢的
C.地震后可能会出现地面塌陷、山体滑坡等现象
D.地震对人类有一定的影响
8.小明要做一个放大镜,他会选用(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面镜
二、填空题
9.植物对雨水的侵蚀具有 (填“加剧”或“减缓”)作用。
10.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 ),( )是最重要的自然光源,它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最重要的条件。
11.当 进入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 、 、 、 、蓝、靛、 等各种颜色的光。
12.光在空气中和水中都是沿 行进的,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也是沿 传播的。
13.改变地形的力除了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还有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如图所示的蘑菇石是在 力作用下形成的。
14.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球内部的 在不停地涌动,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
15.地面的岩石、沙土在( )、( )、( )等作用下,被( )和( )的现象叫作侵蚀。
16.光是以 形式传播的,太阳光的传播是向 的。
17.火山喷发是由于( )形成的。
18.常见的陆地地形有( )、( )、( )、( )、( )等。
19.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 、地幔、 三个圈层。
20.在生活中,( )、( )的工作原理与潜望镜一样。
三、判断题
21.不要用眼睛直对很亮的光源。( )
22.地形图上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海拔高度,除了蓝色,其他的都表示陆地。( )
23.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风力沉积作用的结果。( )
24.蜡烛光的传播是向四面八方的。( )
25.我们看见亮的物体都是光源。( )
四、连线题
26.请将下列模拟实验的情景与模拟的真实情景连起来。
坡形土堆 下雨
喷雾器喷水 地面径流
泥浆流淌 植被
覆盖物 山坡上的沟壑
土堆上凹凸不平 土壤裸露的山坡
五、简答题
27.请解释台灯灯罩的作用?
28.说说都有哪些地方需要光?至少说出两种。
29.地球的地形地貌的变化主要受到什么影响?
30.夏天人们为什么喜欢色浅的衣服?
试卷第2页,共3页
试卷第3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3.C
4.B
5.C
6.B
7.B
8.A
9.减缓
10. 光源 太阳
11. 白光 红 橙 黄 绿 紫
12. 直线 直线
13.风
14.岩浆
15. 风 水 温度 破坏 搬走
16. 直线 四面八方
17.地壳运动
18. 高原 山地 丘陵 平原 盆地
19. 地壳 地核
20. 穿衣镜 车后视镜
21.√
22.√
23.×
24.√
25.×
26.
27.灯罩的作用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起到增强亮度的作用。
28.房间里需要光;街上需要光;店铺需要光;植物需要光;教室需要光。
29.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力作用,二是外力作用。
30.夏季光线强,气温高,穿浅色衣服吸收太阳热辐射较少,吸热能力弱。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