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检测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检测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16 07:4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上科学期末检测卷
考试时间:4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10分)
1.今年11月8日,李智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观测到了月食现象,并用光的传播方式的知识向爸爸妈妈解释了月食现象,请问发生月食现象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 )。
A.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中间
B.太阳在地球和月球中间
C.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中间
2.阳阳、小明、苗苗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水钟,标注的时间刻度正确的是( )。
A. B. C.
3.朱春晓自制的摆,实测了4次各1分钟摆动的次数分别为:49、48、49、49.如果同样的方式再进行多次测试,得到这个摆摆动次数将接近______。
A.47 B.49 C.50
4.火山喷发的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泥沙沉积 C.流水侵蚀
5.下面能说明光直线传播的成语是( )。
A.形影不离 B.朝三暮四 C.刻舟求剑
6.用手接触一杯热水后,手马上离开杯子,人体感受到这种刺激时,神经传递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手接受信号→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手做出反应
B.手做出反应→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手接受信号
C.手接受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手做出反应
7.下列地形地貌中,( )不是由于火山喷发而形成的。
A.雅丹地貌 B.长白山天池 C.涠洲岛
8.可以使地形瞬间发生较大变化的是( )。
A.岩石风化 B.火山和地震 C.雨水的冲刷
9.下面成语,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
A.杯弓蛇影 B.凿壁偷光 C.猴子捞月
10.人沿着街道走向路灯,再从路灯下走远,人影子的长短变化是( )。
A.先变短再变长 B.先变长再变短 C.保持不变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23分)
11.“凿壁偷光”的典故中的“光”是指 。
12.地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 (填“地核”、“地壳”或“地幔”)。
13.伴随着运动量的加大,人体需要更多的 , 逐渐加快,便于输送更多的血液。
14.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这种现象叫 ,光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 千米。
15.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是 的,人脑能自动调节 的视觉信号,形成 的视觉。
16.火山的成因与地震成因相似,我们在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时,用酒精灯加热模拟 ,用一层薄薄的土豆泥模拟 。
17.月球完全进入地球影子以后,我们发现月亮会变成红色。这是因为阳光经过地球大气层时,发生了 ,其中 色光能穿过大气层达到月球表面。于是我们看到了红月亮。
18.成年人的心脏每分钟大约跳 次,每次约有 毫升的血液送出。
19.地面的震动简称 ,是岩石圈内能量积累到一定时候释放的一种形式。组成地球岩石圈的六大板块在不停地运动。它们相互 或分离。
20.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杯底小孔越 ,水流的速度越快。
21.自制水钟的水流速度先 后 。
22.像开着的电灯这样可以 并 的物体叫光源,例如太阳、点燃的蜡烛、打开的电灯、星星、萤火虫、打开的手电筒等。
三、判断题(共5分)
23.地震时,地下传来轰鸣声,吊灯在摆动,房屋在摇晃。( )
24.经常熬夜玩游戏不会增加我们心脏的负担。( )
25.自由泳两臂配合的形式有三种:前交叉、中交叉、后交叉。( )
26.日食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光。 ( )
27.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是直线传播的,在水、真空中不是直线传播的。( )
四、连线题(共5分)
28.将下列计时工具与相关原理连接起来。
日晷 石英振荡器
水钟 太阳位置的移动规律
太阳钟 摆的等时性
机械摆钟 阳光下的影子
石英钟 滴漏的等时性
五、实验题(共17分)
29.下表是科学小组同学对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设计和测得的数据。
摆动的次数
甲摆 乙摆 丙摆
第一次实验(次) 45 27 19
第二次实验(次) 45 27 19
第三次实验(次) 45 27 19
请完成以下问题:
(1)在做这个实验时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必须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和 。
(2)从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推测知道,摆绳长度最长的是 摆,摆绳长度最短的是 摆。
(3)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4)如果要制作一个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想选择上面的乙摆,该怎样进行调整?

30.如图示,某小组进行火山喷发模拟实验,其步骤如下。
(1)他们先在罐头盒内放入一些土豆泥,堆成小山的形状,并在小山的顶部向下挖一个小洞,再向小洞内倒入一定量的 ,然后用一层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将罐头盒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最后观察实验现象。
(2)实验中,燃着的酒精灯模拟的是地球内部的产生的热量;土豆泥模拟的是 ;番茄酱模拟的是 的岩浆。
(3)在实验中,如果观察到火山口有 喷出,火山口慢慢地隆起,这些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 。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月亮的运动方向是自东向西,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的十五前后,日食必发生在朔日,即农历的初一。发生月食时,地球在太阳和月亮中间,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亮的光线。
2.B
【详解】水钟是利用了水流的稳定性来制成的计时工具。古代的水钟有“泄水型”水钟和“受水型”水钟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阳阳、小明、苗苗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水钟,由于水流速度不均匀,水滴下的速度先快后慢,标注的时间刻度也应该先大后小。故选B。
3.B
【详解】同一个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这就是摆的等时性。朱春晓自制的摆,实测了4次各1分钟摆动的次数分别为:49、48、49、49。如果同样的方式再进行多次测试,得到这个摆摆动次数将接近49。
4.A
【详解】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石,这些炽热的岩石处于熔化状态,熔化的岩石受到来自地球内部的各种挤压力,在地壳薄弱的地方会喷发而出,形成地球表面上的火山喷发现象。
5.A
【详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照射到了不透明的物体时,在物体的后面就会留下一个暗区,这个暗区就是物体的影子。形影不离就说明光直线传播,朝三暮四、刻舟求剑与光沿直传播无关。
6.C
【详解】人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过程是接受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作出反应。大脑接受和传出信号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与神经传递过程的长短有关。所以用手接触一杯热水后,手马上离开杯子,人体感受到这种刺激时,神经传递顺序正确的是手接受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手做出反应。
7.A
【详解】地球上最可怕的自然灾害有:火山、地震。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火山是由于地下熔化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一带喷发出来形成的。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地形地貌:火山岩小山、火山岛、火山口湖等。长白山天池是由于火山喷发形成的堰塞湖。BC是由于火山喷发而形成的。A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风的侵蚀作用。
8.B
【详解】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相互作用下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结果,形式多种多样。地球表面的形态不断发生着变化,有的表现得很猛烈,如火山、地震、海啸等;有的表现的很缓慢,比如风力、水力对地表的侵蚀。
9.B
【详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折射定律。
A、杯弓蛇影是光的反射造成的,故A错误;
B、凿壁偷光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故B正确;
C、猴子捞月故事,说的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故C错误。
10.A
【详解】人从马路边向一盏路灯下靠近时,光与地面的夹角越来越大,人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越来越短,当人到达路灯的下方时,人在地面上的影子变成一个圆点,当人再次远离路灯时,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越来越小,人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越来越长,所以人在走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子的长度变化是先变短后变长。
11.烛光
【详解】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空气中是可以传播的,而且光在空气中一定沿直线传播。“凿壁偷光”的典故中的“光”是指烛光。
12. 地壳运动 地壳
【详解】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地球的构造由内而外可分为:地核、地幔、地壳。地球最外表是地壳,里面是地幔,最中心的部分是地核,其中地核处的温度是最高的。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 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
13. 氧气 心跳
【详解】人在情绪激动、从事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时心跳明显加快。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
14. 光的反射 30万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光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0万千米。
15. 倒立 倒立 正立
【详解】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是倒立的,人脑能自动调节倒立的视觉信号,形成正立的视觉。
16. 地壳深处的高温状态 火山
【详解】火山喷发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火山喷发模拟实验中,土豆泥模拟火山、番茄酱模拟岩浆,酒精灯加热模拟地壳深处的高温状态。
17. 折射 红
【详解】当月球转到地球背对着太阳的一面,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时,月球就处在地球的影子里,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因而形成了月食。月球完全进入地球影子以后,我们发现月亮会变成红色。这是因为阳光经过地球大气层时,发生了折射,阳光被分解,其中红色光能穿过大气层达到月球表面。于是我们看到了红月亮。
18. 75 70
【详解】成年人的心脏每分钟大约跳75次,每次约有70毫升的血液送出。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叫安静心率,一般为60~100次/分,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龄男性快。安静状态下,成人正常心率约为每分钟74次,每次约有70毫升的血液输送。
19. 地震 碰撞
【详解】组成地球岩石圈的六大板块在不停地运动,它们相互碰撞或分离,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造成严重破坏,地震是岩石圈内能量积累到一定时候释放的一种形式。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是由于岩层断裂造成的。
20.大
【详解】滴漏水滴的快慢与杯底孔的大小有关,孔越大,滴得越快;还与杯中的水位有关系,水位越高,滴得越快。
21. 快 慢
【详解】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是保证水滴滴速均匀。水位的高低、孔的大小会影响水滴的速度,开始时水位高,压力大,水滴得快。随着水位的下降,压力变小,水滴得会越来越慢。
22. 自己发光 正在发光
【详解】光源是一个物理学名词,宇宙间的物体有的是发光的,有的是不发光的,我们把自己能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打开的电灯、燃烧着的蜡烛等都是光源。
23.√
【详解】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地震时,地下传来轰鸣声,吊灯在摆动,房屋在摇晃。
24.×
【详解】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我们要保护心脏,保护心脏的做法:经常运动、合理饮食、保障休息和睡眠和保持良好的情绪等,经常熬夜玩游戏会增加我们心脏的负担,不利于身体健康。
25.√
【详解】自由泳(freestyle),严格地来说不是一种游泳姿势,而是竞技游泳的一种比赛项目,它的竞赛规则对游泳姿势几乎没有任何限制,而爬泳这种姿势结构合理,阻力小,速度均匀、快速,是最省力、速度最快的一种游泳姿势。自由泳两臂配合的形式有三种:前交叉、中交叉、后交叉。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6.×
【详解】日食是月球绕地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条直线,月球挡住了射到地球上去的太阳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日食的时间往往在我们农历的每月初一。
27.×
【详解】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即密度均匀的气体、液体、固体中也沿直线传播。所以光在空气、水、真空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8.
【详解】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机器。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水钟主要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类,水钟是人们利用水来计时的工具。太阳钟利用太阳位置的移动规律原理来计时的。摆钟利用单摆的等时性特点,摆钟出现大大的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石英钟是利用石英振荡器计时,石英晶体利用电能与机械能的转换,能够得到稳定度极高的电振荡。
29. 摆绳的长度 摆幅的大小 摆锤的质量 丙 甲 摆绳长度越长,摆得越慢;摆绳长度越短,摆得越快 我们可以将乙摆的摆绳长度逐步缩短,再继续测量摆动次数,直到调整到1分钟正好摆动60次
【分析】真正的摆长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与摆幅无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详解】(1)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摆绳长度与摆速的关系,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摆绳长度,其他条件比如摆幅的大小、摆锤的质量都要保持不变;
(2)从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推测知道,摆绳长度最长的是丙摆,因为摆速最慢;摆绳长度最短的是甲摆,因为摆动最快。
(3)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与摆幅无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4)要制作一个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我们可以将乙摆的摆绳长度逐步缩短,再继续测量摆动次数,直到调整到1分钟正好摆动60次
30. 番茄酱 山体 高温 气体 喷发
【分析】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
【详解】(1)火山喷发模拟实验过程:他们先在罐头盒内放入一些土豆泥,堆成小山的形状,并在小山的顶部向下挖一个小洞,再向小洞内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然后用一层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将罐头盒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最后观察实验现象。
(2)实验材料中,燃着的酒精灯模拟的是地球内部的产生的热量;土豆泥模拟的是山体;番茄酱模拟的是高温的岩浆。
(3)实验现象:如果观察到火山口有气体喷出,火山口慢慢地隆起,这些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