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物质的量 同步检测题 (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3 物质的量 同步检测题 (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16 00:1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 物质的量 同步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
A.1 mol任何物质所含有的原子数都相同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C.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
D.国际上规定,0.012 kg 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摩
2.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氯气与足量铁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B.常温常压下,16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中含有个氧原子
C.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D.标准状况下,11.2L氦气所含的原子数为个
3.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所含的分子数为
B.浓度为溶液中含有个
C.常温常压下,含的氧原子数为
D.标准状况下,氢气所含质子数是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含有NA个水分子
B.常温常压下,28gCO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NA
C.如果11.2LN2中含有n个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一定为2n
D.1L 1mo1/L的NaHSO4溶液中,HSO4﹣离子的数目为NA
5.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B.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数目大于
C.常温下,的醋酸钠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数为
D.在铜的电解精炼中,当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时,阳极应有转化为
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操作是(  )
A.在用蒸馏水洗涤烧杯时,洗液未全部注入容量瓶中
B.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刻度线
C.用来配制溶液的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进行干燥处理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7.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12C18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8NA
B.常温常压下,12g金刚石中含有C-C键数为4NA
C.1mol Li2O、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离子总数大于3NA
D.25℃时,pH=2的H2SO4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02NA
8.设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的 和 中含有的离子数均为
B. 乙醇溶液中含有氢原子数为
C. 乙烯和丙烯 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
D.标准状况下, 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
9.甲基丙烯酸甲酯是合成有机玻璃的单体。
旧法合成的反应:
新法合成的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
A.的电子式为
B.新法没有副产物产生,原子利用率高
C.的溶液中的微粒数小于
D.的作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活化分子数目增多,百分数不变
1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则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A
B.压强为1.01×105Pa时,48g O2和O3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C.常温下,8 g NH4NO3所含的氮原子数为0.1NA
D.1.7 g 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A
11.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冰醋酸和1mol乙醇经催化加热反应可生成H2O分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将15g NO和8g O2混合,所得混合气体分子总数小于0.5NA
C.标准状况下,2.24 L的CCl4中含有的C﹣Cl键数为0.4NA
D.6.8g熔融态KHSO4中含有0.1NA个阳离子
12.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每千克海水中氯化物含量如图所示,其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离子是(  )
A.Na+ B.Cl- C.Mg2+ D.Ca2+
1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LH2O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C.常温常压下,4g氦气中含氦原子数为NA
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4NA
14.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W= B.W=
C.ρ= D.c=
15.用CuSO4 5H2O晶体配制500mL 浓度为1mol L﹣1的硫酸铜溶液时,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80.0g晶体用于配制溶液
B.将正确称取的晶体置于预先量取的500mL水中
C.定容前先将烧杯中溶解得到的溶液小心地直接倾倒至500mL规格的容量瓶
D.正确定容后,再将容量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16.将5mol/L的Mg(NO3)2溶液a mL稀释至b mL,稀释后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5a/b mol/L B.10a/b mol/L
C.b/5a mol/L D.a/b mol/L
二、综合题
17.盐酸广泛应用在稀有金属的湿法冶金、漂染工业、金属加工、无机药品及有机药物的生产等领域中.HCl极易溶于水,工业上用HCl气体溶于水的方法制取盐酸.
(1)用12.0mol/L浓盐酸配置230mL 0.3mol/L的稀盐酸,需要浓盐酸的体积为   mL(结果保留1位小数);
(2)溶液稀释过程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   、   .
(3)溶液稀释过程中有以下操作:
a.量取浓盐酸和一定体积的水,在烧杯中稀释;
b.计算所需浓盐酸的体积;
c.上下颠倒摇匀;
d.加蒸馏水至刻度线1﹣2cm地方,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e.将稀释液转移入容量瓶,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并将洗涤液转移入容量瓶,振荡;
以上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4)实验过程中的以下操作会导致最终所配溶液浓度(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a.量取浓盐酸时俯视:   ;
b.量取浓盐酸后,清洗了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入容量瓶:   ;
c.实验前,容量瓶中有少量残留蒸馏水:   ;
(5)标准状况,1L水中通入aL HCl气体,忽略盐酸溶液中HCl的挥发,得到的盐酸溶液密度为b g/mL,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18.在花瓶中加入“鲜花保鲜剂”,能延长鲜花的寿命.表是500mL“鲜花保鲜剂”中含有的成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质量(g) 摩尔质量(g mol﹣1)
蔗糖(C12H22O11) 25.00 342
硫酸钾 0.84 174
阿司匹林 0.17 180
高锰酸钾 0.316 158
硝酸银 0.075 170
(1)配制1L上述“鲜花保鲜剂”所需的仪器有:量筒、玻璃棒、药匙、烧杯、托盘天平、   、   .(在横线上填写所缺仪器的名称).
(2)在溶液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对配制结果没有影响的是 .
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B.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
C.容量瓶在使用前刚刚配制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而未洗净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但未做任何处理
(3)一鲜花保鲜剂”中K+(阿司匹林中不含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19.补铁剂中铁元素的含量是质检部门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实验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①配制0.01 mol·L-1、0.008 mol·L-1等一系列浓度的[Fe(SCN)6]3-(红色)标准比色液。
②样品处理:
③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比色管中,加入稍过量的KSCN溶液,并稀释到10 mL。
④比色,直到与选取的标准颜色一致或相近即可。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100 mL 0.01 mol·L-1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还需要:   、   。
(2)步骤②脱色过程包括加入:   (填脱有机色素的吸附剂名称)→搅拌煮沸→冷却→   (填操作)。
(3)比色法确定待测液的浓度的原理是   。
(4)若其补铁剂是由乳酸[CH3CH(OH)COOH]与铁粉作用生成的,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判断题
(1)物质的量相同的两种不同气体只有在标准状况下体积才相等.
(2)Vm在非标准状况下不可能为22.4L/mol.
(3)1mol任何物质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均为22.4L.
(4)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体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气体分子数决定
21.现有100mL1.0mol/L的Na2SO4溶液,计算:
(1)所含Na2SO4的物质的量为多少摩尔?
(2)所含Na2SO4的质量为多少克?
(3)若取出上述Na2SO4溶液10mL,加水稀释至100mL后.求:稀释后的溶液中含Na2SO4的物质的量为多少摩尔?
(4)稀释后的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A.1 mol任何物质所含有的原子数不一定都相同,例如氢气和臭氧等,A不符合题意;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B符合题意;
C.物质的量是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是连接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桥梁,摩尔是单位,C不符合题意;
D.国际上规定,0.012 kg12C所含有的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碳原子指含有6个质子6个中子的原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是单位不是物理量,物质的量与摩尔的概念易混淆,注意化学用语使用的规范性。
2.【答案】B
【解析】【解答】A.1mol氯气与足量铁反应时,Cl元素从0价降低到-1价,转移的电子数为,A不符合题意;
B.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组成全部是O原子,常温常压下,16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中含有个氧原子,B符合题意;
C.在标准状况下,H2O不是气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C不符合题意;
D.氦气是单原子分子,标准状况下,11.2L氦气物质的量是0.5mol,所含的原子数为0.5个,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氯气少量时用氯气的物质的量计算;
B、此类题型可以采用极值法,即全部由氧气构成计算其原子数,全部由臭氧构成,计算其分子数,若两个数值相等,则混合物的原子数为该数值;
C、水分子的体积计算,无论是否有“标准状况”的字眼都是错误的;
D、氦气是单原子分子。
3.【答案】A
【解析】【解答】A.5.4g水的物质的量为,所含的分子数为,A符合题意;
B.没有给出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物质的量;B不符合题意;
C.臭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故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所含的氧原子数为,C不符合题意;
D.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1分子氢气中含有2个质子,则标准状况下,氢气所含质子数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结合公式n=m/M判断;
B、未知溶液体积,无法计算;
C、结合公式n=m/M判断;
D、结合公式n=V/Vm判断。
4.【答案】B
【解析】【解答】A、标况下水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A不符合题意;
B、28gCO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CO中含2个原子,故1molCO中含2NA个原子,故B符合题意;
C、氮气所处的状态不明确,故其物质的量无法计算,C不符合题意;
D、在NaHSO4溶液中,NaHSO4完全电离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即无硫酸氢根离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标况下水为液态;B、28gCO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CO中含2个原子,故1molCO中含2NA个原子;C、氮气所处的状态不明确;D、NaHSO4完全电离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5.【答案】B
【解析】【解答】A.标准状况下CHCl3为液体,故无法计算中含有的原子数,A不符合题意;
B.由反应方程式Fe3++3H2OFe(OH)3(胶体)+3H+可知,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数目大于,B符合题意;
C.CH3COO-+H2OCH3COOH+OH-,故醋酸钠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全部留在溶液中,而水电离出的H+部分留在溶液中,部分与CH3COO-结合生成CH3COOH,水电离出的H+永远等于OH-,则常温下,的醋酸钠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数为,C不符合题意;
D.在铜的电解精炼中,阳极反应有:Cu-2e-=Cu2+、Zn-2e-=Zn2+、Fe-2e-=Fe2+等,故当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时,阳极上溶解转化为的Cu应该小于64g,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标况下,CHCl3为液态;
B.氯化铁溶液中存在Fe3++3H2OFe(OH)3(胶体)+3H+;
C.pH=9的醋酸钠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数为;
D. 铜的电解精炼中,阳极有比铜活泼的金属参与反应。
6.【答案】D
【解析】【解答】解:A.在用蒸馏水洗涤烧杯时,洗液未全部注入容量瓶中,可导致溶质偏少,则浓度偏低,故A错误;
B.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刻度线,导致实际量取的体积偏小,怎浓度偏小,故B错误;
C.容量瓶无需干燥,故C错误;
D.定容时俯视读取刻度,V偏小会导致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结合c= 及不当操作对n、V的影响可知,n偏大或V偏小会导致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以此来解答.
7.【答案】A
【解析】【解答】A.标况下11.2L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5mol,每个分子含有6+10=16个中子,故总共含有8mol中子,故A符合题意;
B.12克金刚石为1mol,每个碳原子平均形成2个共价键,所以共形成2mol共价键,故B不符合题意;
C.氧化锂含有3个离子,过氧化钠也含有3个离子,故1mol混合物含有3mol离子,故C不符合题意;
D.没有说明溶液的体积,不能计算,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熟练掌握阿伏加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的相关公式即可得出本题答案
8.【答案】C
【解析】【解答】A. 是钠离子和O2-构成的离子化合物, 是钠离子和 构成的离子化合物,等物质的量的 和 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相等,但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故其含有的阴离子个数相等,但阴离子不一定是 个,故A不符合题意;
B.乙醇溶液中除溶质乙醇含氢原子以外,水分子内也含氢原子,则 乙醇溶液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大于 ,故B不符合题意;
C.常温下,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CH2原子团的物质的量为 ,原子数为 个,故C符合题意;
D.标准状况下, 不为气体,故无法计算,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Na2O2=2Na++O22-,Na2O=2Na++O2-,即可判断
B.考虑到含有氧原子的除了乙醇分子还有水分子
C.根据最简式即可计算出原子个数
D.使用摩尔体积时,需要注意物质的状态和条件
9.【答案】D
【解析】【解答】A.氢氰酸为共价化合物,结构式为H—C≡N,电子式为,故A不符合题意;
B.由方程式可知,新法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反应为没有副产物生成,原子利用率为100的化合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硫酸氢铵是强酸弱碱的酸式盐,铵根离子在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反应,所以1L0.05mol/L的硫酸氢铵溶液中铵根离子的数目小于0.05mol/L×1L×NAmol-1=0.05NA,故C不符合题意;
D.由方程式可知,钯为新法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活化分子的数目和百分数都增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HCN中,C原子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N原子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而H原子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
B.新法是加成反应,原子利用率达到百分之百;
C.铵根离子在溶液中发生水解。
10.【答案】C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和氧气中均含2个氧原子,故NA个二氧化碳和氧气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的个数为2NA个,故A不符合题意;
B、常温常压下,48g O3和O2含有氧原子物质的量为 =3mol,氧原子数为3NA,故B不符合题意;
C、常温下,8 g NH4NO3的物质的量为 =0.1mol,含有0.2molN原子,氮原子数为0.2NA,故C符合题意;
D.1.7g双氧水的物质的量为0.05mol,0.05mol双氧水中含有0.9mol电子,含有的电子数为0.9NA,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相关计算;结合公式n=N/NA、n=m/M即可。
11.【答案】B
【解析】【解答】A.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1mol冰醋酸和1mol乙醇经催化加热反应可生成H2O分子数小于NA,故A错误;
B.常温常压下,将15g NO和8g O2混合反应生成0.5mol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会聚合为四氧化二氮,所得混合气体分子总数小于0.5NA,故B正确;
C.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故C错误;
D.熔融状态的KHSO4的电离方程式为KHSO4=K++HSO4﹣;6.8g,6.8g熔融状态的KHSO4物质的量==0.05mol,含0.05mol阳离子,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
B.二氧化氮会聚合为四氧化二氮;
C.气体摩尔体积使用对象为气体;
D.熔融状态硫酸氢钾电离出硫酸氢根离子和钾离子.
12.【答案】B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n(NaCl)= =0.465mol,n(MgCl2)= =0.054mol,n(CaCl2)= =0.01mol,n(KCl)= =0.01mol,故n(Na+)=0.465mol,n(Ca2+)=0.01mol,n(Mg2+)=0.054mol,n(K+)=0.01mol,n(Cl-)=(0.465+2×0.054+2×0.01+0.01)mol,故可知Cl-的物质的量最大,同一溶液,故体积相同,故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给出的数据计算即可
13.【答案】C
【解析】【解答】A.溶液的体积没有给出,无法确定物质的量,故A不符合题意;
B.标准状况下,水为液态,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无法确定物质的量,故B不符合题意;
C.4g氦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氦气为单原子分子,所以氦原子的个数为NA,故C符合题意;
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被氧化的氧原子从-1价升到0价,生成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分析】A.没有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
B.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
C.根据氦的摩尔质量计算其物质的量;
D.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4.【答案】C
【解析】【解答】A、根据c= 可知,该氨水质量分数w= ,A不符合题意;
B、VL氨气的物质的量为 = mol,氨气质量为 mol×17g.mol= g,1L水的质量为1000mL×1g/mL=1000g,故溶液质量为( +1000)g,所以溶液的质量分数w= ×100%= ×100%,B不符合题意;
C、VL氨气的物质的量为 = mol,氨气质量为 mol×17g.mol= g,1L水的质量为1000mL×1g/mL=1000g,故溶液质量为( +1000)g,溶液体积为 = L,所以溶液的密度为 = ,C符合题意;
D、VL氨气的物质的量为 = mol,氨气质量为 mol×17g.mol= g,1L水的质量为1000mL×1g/mL=1000g,故溶液质量为( +1000)g,溶液体积为 = L,所以物质的量浓度c= = mol/L,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判断推导过程,要明确主要计算公式。A、c= ;B、;C、;D、.
15.【答案】D
【解析】【解答】A.m(CuSO4 5H2O)=0.5L×1mol/L×250g/mol=125.0g,用托盘天平称取125.0g晶体用于配制溶液,故A错误;
B.因溶解后转移、定容,则烧杯中水的体积要小于500mL,故B错误;
C.不能直接倾倒至500mL规格的容量瓶,应冷却后转移,故C错误;
D.正确定容后,再将容量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操作合理,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n(CuSO4 5H2O)=n(CuSO4)=0.5L×1mol/L=0.5mol,则m(CuSO4 5H2O)=0.5mol×250g/mol=125g,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定容,以此来解答.
16.【答案】B
【解析】【解答】解:原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O3﹣)=5mol/L×2=10mol/L,硝酸根离子不发生水解,所以稀释过程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设稀释后溶液中硝酸根离子浓度为c,则:10mol/L×a×10﹣3L=b×10﹣3L×c,解得c= mol/L,
故选B.
【分析】5mol/L的Mg(NO3)2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然后根据溶液稀释过程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c1v1=c2v2)计算出稀释后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17.【答案】(1)6.3
(2)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baedc
(4)偏小;偏大;不变
(5)
【解析】【解答】解:(1)用12.0mol/L浓盐酸配置230mL 0.3mol/L的稀盐酸,应选择250mL容量瓶,设需要浓盐酸体积V,则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得:12.0mol/L×V=250mL×0.3mol/L,解得V=6.3mL;
故答案为:6.3;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一般步骤: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用到的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容量瓶,配制230mL 0.3mol/L的稀盐酸,应选择250mL体积容量瓶,还缺少的仪器: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一般步骤: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摇匀、装瓶贴标签,所以正确的顺序为:baedc;
故答案为:baedc;
(4)a.量取浓盐酸时俯视,导致量取的浓盐酸体积偏小,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小;
故答案为:偏小;
b.量取浓盐酸后,清洗了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入容量瓶,导致量取的浓盐酸体积偏大,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溶液浓度偏大;
故答案为:偏大;
c.实验前,容量瓶中有少量残留蒸馏水,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
(5)标准状况下的a L 氯化氢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HCl)= = mol,该HCl的质量为:36.5g/mol× mol= g,1L水的质量约为1000g,则该盐酸质量为:1000g+ g,
该盐酸的体积为: = mL,
所以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HCl)= = mol/L;
故答案为: .
【分析】(1)依据配制溶液体积选择容量瓶规格;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需要浓盐酸体积;
(2)依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一般步骤选择需要仪器;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一般步骤: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标签,据此排序;
(4)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依据C=进行误差分析;
(5)先根据n=计算出标准状况下aL氯化氢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m=nM计算出氯化氢的质量,1L水的质量约为1000g,从而可知溶液质量,再根据V=计算出所得溶液体积,最后根据c=计算出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18.【答案】(1)胶头滴管;1000 mL容量瓶
(2)B;D
(3)0.0233
【解析】【解答】解:(1)根据配制操作可知,因配制1000mL溶液,则需选用1000mL容量瓶,最后需胶头滴管定容,所以所需仪器除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外还需胶头滴管、1000mL容量瓶;
故答案为:胶头滴管;1000mL容量瓶;(2)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小,则溶液的浓度偏大,故A不选;
B.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的浓度无影响,因为定容过程中要加水定容,故B选;
C.容量瓶在使用前刚刚配制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而未洗净,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AgCl沉淀,导致硝酸银的浓度减小,故C不选;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但未做任何处理,对溶液的浓度无影响,故D选.
故答案为:BD;(3)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n(KMnO4)= = =0.002mol.
硫酸钾的物质的量为n(K2SO4)= =0.0048mol,
n(K+)=n(KMnO4)+2n(K2SO4)=0.002mol+2×0.0048mol=0.011655mol,
所以c(K+)= =0.0233mol/L.
故答案为:0.0233.
【分析】(1)根据溶液的配制步骤来分析使用的仪器;(2)根据c= 判断;(3)K+来自高锰酸钾、硫酸钾的电离,由n= 计算高锰酸钾、硫酸钾的物质的量,根据钾离子守恒可知n(K+)=n(KMnO4)+2n(K2SO4),再根据物质的量浓度定义计算钾离子物质的量浓度.
19.【答案】(1)1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活性炭;过滤
(3)溶液颜色的深浅与浓度的大小成正比
(4)
【解析】【解答】(1)反应操作步骤有量取、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首先用量筒量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并用玻 璃棒引流,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使溶液的体积偏低,所以溶液浓度偏大,故答案为: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偏大;(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来脱色,具有漂白性,脱色后,活性炭不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活性炭;过滤;(3)溶液浓度越大,颜色越深,故答案为:溶液颜色与物质的量浓度成正比.
【分析】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溶液的配制和物质的分离、提纯等知识,本题难度中等,易错点为活性炭的选择,注意题中信息的给予.
20.【答案】(1)错误
(2)错误
(3)错误
(4)正确
【解析】【解答】(1)气体的体积取决于温度和压强的大小,同温同压下,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相等,则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故答案为:×;
(2)气体摩尔体积取决于温度和压强的大小,如不在标准状况下,也可能为22.4L/mol,故答案为:×;
(3)气体摩尔体积仅适用于气体,对于固体、液体来说,不同物质的体积大小不同,故答案为:×;
(4)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为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和分子数目的多少,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分子间距离一定,所以气体体积大小由分子数目决定,故答案为:√.
【分析】(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相等;
(2)气体摩尔体积取决于温度和压强的大小;
(3)气体摩尔体积仅适用于气体;
(4)考虑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
21.【答案】(1)0.1mol
(2)14.2g
(3)0.01mol
(4)0.2mol/L
【解析】【解答】解:(1)含有Na2SO4的物质的量为0.1L×1mol/L=0.1mol,
答:Na2SO4的物质的量为0.1mol;
(2)含有Na2SO4的质量为0.1mol×142g/mol=14.2g;
答:含有Na2SO4的质量为14.2g;
(3)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后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0.01 L × 1 m o l / L 0.1 L =0.1mol/L,
稀释后溶液中Na2SO4的物质的量为0.1L×0.1mol/L=0.01mol,
答:稀释后溶液中Na2SO4的物质的量为0.01mol;
(4)稀释后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2=0.2mol/L,
答:稀释后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
故答案为:(1)0.1mol(2)14.2g(3)0.01mol(4)0.2mol/L
【分析】(1)根据公式计算。
(2)根据公式计算。
(3)所取出的10mL溶液的浓度为1.0mol/L,据此,结合公式计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
(4)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浓度则根据公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