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分析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知道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2.通过资料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科技才能兴农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2.认识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认识因地 制宜发展 农业的必 要性及影 响因素 1.学生完成选址情境任务,为四地布局合适的农业生产部门,并 说明布局理由。教师结合选址情境,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 然地理要素分析农业发展布局,小结影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自然条 件。 2.教师分析农民所思考的问题,归纳影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社 会经济因素。 3.学生完成教材 97 页活动任务,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的 A、B、C、 D 四地布局合适的农业。加强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认识和应用,尤 其是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最后,教师小结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的必要性及其影响因素。
理解科学 技术对农 业的重要 性 1.教师介绍杂交水稻,温室、大棚,农业机械化,喷灌、滴灌, 生物技术等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的改变。 3.教师由十三五规划中“藏粮于技 ”战略引出我国需依靠科技的 优势,大力发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快我国 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步伐。
总结 教师总结农业一节知识框架,梳理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