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气候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 结合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阅读季风气候成因示意图进行初步 分析,说出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2. 结合生活体验及典型区域对比,举例说明我国气候的区域差异对当地 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结合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阅读季风气候成因示意图进行初步分析 说出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结合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阅读季风气候成因示意图进行初步分析 说出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环节一: 认识影响 气候的因 素 认识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教师出示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中国温度带分布图,引导学生分 析纬度位置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观察气候类型和温度带随纬度分布的差异,比 较漠河和海口的气候差异,归纳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落实教学目
标 1。 认识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40 页第三自然段内容,图 2.28 中国的 冬季风和夏季风示意图、中国降水量分布图、东部的种植业和西北部 畜牧业景观图,引导学生分析海陆位置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以及气候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 40-41 页的活动 1 和 2, 分别认识季风对我国气候的 2 大要素降水和气温的影响。 学生读图和文字进行分析,归纳冬季风和夏季风的风向、源地、 性质和对气候的影响,认识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完成学习任务一。 学生读图分析季风对我国降水影响,读表格进行计算,比较我国与世 界上其他纬度相近地区的气温,分析季风对我和气温的影响,完成学 习任务二和学习任务三。落实教学目标 1 和 2。 认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教师创设情境,出示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地形分布图、中 国 1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中国 7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以及拉萨和武汉 的景观图,引导学生分析地形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阅读 学过的中国 1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 7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通过拉萨和 武汉气温的比较,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加深学生认识地形对气候的 影响。 学生通过读图获取拉萨和武汉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对比分析景观 图中人们的穿着和活动差异大的原因,归纳出影响气候的因素--地 形,认识气候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落实教学目标 1 和 2。
环节二: 认识气候 对生产和 生活的影 响 教师出示拉萨和武汉的饮食、典型民居和出行方式等图片,引导 学生对比分析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比较、分析拉萨和武汉的饮食、典型民居、 出行方式差异,认识气候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落实教学目 标 2。
环节三: 小结 教师采用结构式板书小结本节的主要内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四 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