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 气候 第五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第二节 气候 第五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16 07:5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气候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 运用中国气候分布图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 运用中国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比较我国气候的区域差 异,并说明我国气候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重点:运用中国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比较我国气候的区域差异, 并说明我国气候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运用中国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比较我国气候的区域差异, 并说明我国气候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环节一: 认识气候 复杂多样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38 页图 2.24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 学习任务一,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 任务一,达成教学目标 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我是小导游的活动,出示中国气候分布图、气 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指导学生描述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比较不 同地区气候差异,并在给定的情境中分析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生参考教材 39 页活动中图 2.27 中国四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 降水量图,通过 5 位同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我是小导游,说出我国主 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完成学习任务二,认识气候复杂多样,达成教学 目标 1 和 2。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三,并订正。
环节二: 认识季风 气候显著 教师通过季风气候类型齐全、分布广和雨热同期两个方面引导学 生认识季风气候显著这一特征。落实教学目标 1。 学生活动读图说出漠河、成都和海口三地气候的共性特点,理解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完善学习任务一。
环节三: 小结 采用结构式板书小结本课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