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表格式)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1.5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表格式)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17 12:0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节 第一课时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2.初步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分析两栖动物适应水陆两栖生活的特征;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对蛙的生殖与发育的观察,培养自主观察、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认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 通过认识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认识人类与 所有生物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两栖动物适应水陆两栖生活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1min 情境 导入 【创设情境】展示青蛙和乌龟图片 【提出问题】青蛙和龟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生活,然而,青 蛙属于两栖动物,而龟却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呢?
3 min 一、蝌 蚪的 形态 结构 【课件展示】鱼和蝌蚪对比图 【教师讲解】我们都知道青蛙是由蝌蚪发育来的。蝌蚪无论是外部形态还 是内部结构都像鱼,有尾,用鳃呼吸,只能像鱼一样在水里生活。但我们 仔细观察就能够发现,蝌蚪没有和鱼一样的鱼鳍,仅仅依靠尾部摆动游泳。
【课件展示】蝌蚪发育成蛙 【教师讲解】蝌蚪发育成青蛙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尾和鳃都消失了,生 出四肢和肺,可以在陆地上生活。所以蝌蚪不是鱼,它是青蛙的幼体。
5 min 二、蛙 的形 态结 构 【课件展示】青蛙的外部形态图 【提出问题】青蛙是如何适应陆地生活的呢?请同学们结合生活经验和这 张图片,完成学习任务书第一题,观察青蛙。 【学生活动】按照学习任务书引导,观察青蛙 【教师讲解】教师从身体分布、体色、体表、头部和前后肢等方面讲解青 蛙的身体结构特点。 【提出问题】蝌蚪和青蛙的生活环境什么不同呢? 【教师讲解】教师引导学生从陆地环境和水生环境之间的差异,分析两栖 动物这种发育上的变化是对环境的适应,两栖动物登陆面临如何获取氧 气,如何支撑身体,维持温度,防止水分蒸发和在陆地繁殖等方面的挑战。
15 min 三、青 蛙身 体结 构的 生活 环境 的适 应 【课件展示】青蛙运动、捕食的图片 【教师讲解】教师结合图片讲解蛙体内有骨骼支撑,肌肉和骨骼构成的四 肢可以支撑身体并运动。讲解蛙的捕食和唾液腺对陆生脊椎动物的重要作 用。 【教师讲解】虽然两栖动物在陆地上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但是相对爬行 动物和鸟类等更为进化的陆生脊椎动物,运动能力还是相对较差,再加上 防御能力差,是许多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捕食对象,因此既是生态系 统中的消费者,又是其他动物的食物,在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以及维持生 态系统的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提出问题】运动离不开能量,离不开呼吸作用。青蛙是如何获得空气中 的氧气的呢? 【教师讲解】青蛙具一对囊状的肺,是陆地脊椎动物的重要特征。有褶皱, 增加气体交换的表面积,肺是粉色的,说明肺周围有血管,能够进行气体 交换。不过结构还十分简单,肺的内壁仅有少数褶皱,呼吸表面积不大, 说明肺的功能还不完善。 【复习人的呼吸运动】我们学习过人的呼吸运动,我们属于胸腹式呼吸, 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 相应降低,于是外界气体就被吸入。反之,气体就被呼出。 【课件展示】蛙的骨骼模式图 【过渡】请你推测一下蛙能进行胸腹式呼吸么?为什么? 【教师讲解】两栖类由于不具肋骨和胸廓,肺呼吸是采用特殊的咽式呼吸 完成:吸气时口底下降、鼻孔张开,空气进入口咽腔。然后鼻孔关闭, 口 底上升,将空气压入肺内。当口底下降,废气借肺的弹性回收再压回口腔。 这个过程可以反复多次,以能充分利用吸入的氧气并减少失水。待呼气时 借鼻孔张开而排出。相对于胸腹式呼吸来说,更费力,肺活量较小。 【过渡】既然肺的功能不完善,蛙是如何保证氧气供应的呢 【提出问题】蚯蚓可以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青蛙能不能依靠湿润的皮肤 辅助呼吸呢? 【教师讲解】皮肤裸露、富于腺体,是现代两栖类的显著特征。皮肤呼吸 在两栖类具有重要作用,皮肤内有大量多细胞的粘液腺,分泌的黏液可以 使皮肤保持湿润。皮肤上还分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进行呼吸。皮肤的
表面积与肺呼吸的表面积的比例为 3:2,在某些水生种类以及冬眠期间的 两栖类,几乎全靠皮肤呼吸。 【过渡】既然皮肤能进行气体交换,同学们推测,皮肤下面应该是什么结 构呢? 【学生推测】毛细血管 【教师讲解】皮肤由表皮组织和真皮组成,富于腺体及血管,具有呼吸功 能。也是通过蒸发冷却来调节体温的一种途径。 【设问】这样的皮肤能不能很好地保持水分呢? 【教师讲解】显然是不行的,这也是青蛙等两栖动物生活无法离开湿润环 境的原因之一。 【提出问题】青蛙的循环系统和人的循环系统是不是一样的呢? 【学生活动】观察比较蛙的循环系统和人循环系统 【教师讲解】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两栖动物的心脏为两心房一心室, 肺呼吸导致双循环的出现,双循环提高了血液循环的压力和流速。但相比 较哺乳动物的两心房两心室的心脏,还不完善。是一种不完善的双循环, 体动脉内含有混合的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受到限制,这是两栖动物新陈 代谢水平较低,无法维持恒定体温的一个因素。 【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青蛙是如何在陆地上支撑身体、运 动、捕食的,也知道青蛙是如何从空气中获取氧气的。接下来我们来看一 看青蛙是如何在陆地上如何繁殖的。 【教师讲解】陆地的环境复杂多变,寻找配偶成为脊椎动物面临的一个挑 战。“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实际上是在繁殖季节,有些蛙类 的雄蛙鸣叫,吸引雌蛙。青蛙为体外受精,有雌雄抱对的现象,雌蛙向水 中排卵的同时,雄蛙排出精子,受精卵在水中发育。 【教师讲解】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我们都非常熟悉,实际上描述的就由蝌 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青蛙卵属于多黄卵类型,卵粒外周包被有透明的胶 原卵膜,许多种类的卵更以胶质囊联结成不同形式的卵带或卵团;卵在水 中受精。 受精卵在水中发育成蝌蚪,形态和鱼很像,具有鳃和尾,其呼 吸、循环和消化系统的结构和机能以及运动方式均与成体不同。在发育过 程中转变成适应陆生的成体。由此可见青蛙的繁殖是离不开水的,这也是 限制其生存和分布的重要因素。 【小结】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蝌蚪蛙生活环境水中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水中游泳运动尾部摆动四肢支撑,爬行或跳跃呼吸用鳃呼吸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教师讲解】两栖动物的多样性,简单介绍无足目、有尾目、无尾目三大 类群的代表动物和结构点,让学生体会到两栖动物的多样性。 【提出问题】两栖动物能够完全适应陆地环境吗? 【教师讲解】 初步适应:
基本上解决了陆地运动、呼吸、感官等问题 不完善性: 呼吸功能不完善(肺结构、呼吸方式) 无法防止体内水分蒸发(湿润的皮肤会造成失水) 无法在陆地繁殖(水中受精、幼体水中发育) 【教师讲解】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较低的新陈 代学水平以及皮肤呼吸所导致的皮肤的可透性和保水能力差,特别是受精 需在水中进行、幼体在水中完成发育等生物学特征,极大地限制了其在陆 地上的分布和栖息地的选择,是脊椎动物中比较脆弱的一个类群。加之人 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真正可以判断未受到威胁的物种只占所有两栖类 的 37%左右。
1 min 四、结 束 【课后思考】请你通过查找资料,从两栖动物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等自身 原因,以及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等多方面、多角度分析两 栖动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原因,撰写在学习任务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