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动物的运动(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通过制作相关模型,阐明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是运动的结构基础 通过观察、分析、说明运动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多种器官和系统的协调配 合才能完成 通过分析图片、文字等资料,举例说出动物运动方式多种多样、运动能力千差万别 初步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 通过制作相关模型,阐明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是运动的结构基础 初步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教学难点: 通过制作相关模型,阐明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是运动的结构基础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 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2 分 钟 回顾 旧知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运动系统的组成 请同学们回忆并说出运动系统是由哪些结构组成的? 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肌肉组成 我们知道完成一个动作,依赖骨、关节、肌肉协调配合,这些结构是如何 协调配合的呢 探究:运动是如何产生的?
13 分 钟 建 , 述 、 构模型描骨 环节 1:体验屈肘、伸肘,提出猜想 问题:让我们做屈肘、伸肘的动作,边做边思考这一运动的完成需要哪些 结构的配合呢? 学生猜想:肌肉收缩,拉着骨运动
环节 2:制作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验证猜想
关节 和肌 肉协 调配 合完 成运 动 的 过程 制作步骤: (1)我们将 A4 纸卷成一个直筒,然后用胶水封住,用剪刀剪成 10 厘米左右 的直筒。 (2)用剪刀剪 2 个橡皮筋 (3)将 2 只铅笔分别套在纸筒的两边,将剪好橡皮筋分别绑在纸筒的两边 (4)固定橡皮筋,使模型可以模拟屈肘、伸肘这一运动的全过程
环节 3:分析得出结论 利用模型,展示伸肘、屈肘全过程 得出结论: 运动来自肌肉的收缩,骨骼肌收缩,牵拉骨绕关节活动,躯体就产生了运 动。 在探究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在动物的运动中,每个动作的产生至少需要 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才能完成。
环节 4:进一步思考 1 分析两个生活实例,同学们再次意识到运动的产生依赖骨,关节以及肌 肉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完成,特别是各种肌群之间的协调配合尤为关 键 2 引导学生分析运动系统的产生是不是仅仅依靠运动系统 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它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 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5 分 钟 动物 的运 动 以 及运 动 的 意义 列表比较几种动物的运动特点 动物名称运动方式运动器官特点运动能力蚯蚓蜗牛蝗虫鸟袋鼠豹
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各种动物的运动特点,逐步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运动 能力千差万别,但是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而且动物的运动是动物的本 质特征之一,进而理解运动对生存的意义。 动物依赖一定的结构完成各种动作,从而具有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觅 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