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论证方式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联系时代背景,了解作者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 2. 明确文章的论证方式,分析驳论过程,把握作者的论证思路。 3.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信力,增强民族自信心、 自豪感。 教学重点: 明确论证方式,把握作者的论证思路。 教学难点: 联系背景,理清文章的论证过程。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 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一 、 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同学们一定发现了,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一个疑问句?中国人到底是不是失 掉自信力了呢?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这一句是鲁迅先生的观点。细 心的同学一定还发现了,这两个句子所表达的观点是完全相反的。其实, 鲁迅先生这是先立了一个靶子,也就是批驳的对象。树起这个靶子的目的, 就是为了驳倒它。在驳倒对方之后,才立起自己的观点,并证明自己的观 点。这篇文章是采用了驳论的方式,是一篇驳论文。
二、了 解驳 从论证方式看,议论性文章一般可以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对 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法。驳论是就一
论, 理 清 驳 论 思路 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议论,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由于议论性文章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构成,所以驳倒了论据或 论证,也就相当于驳倒了论点。然而,仅仅驳倒对方并不是作者的最终目 的,作者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树立起自己的观点,并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便 是驳论文常见的思路——有破有立,先破后立。
三、 探 究 驳 论 方 式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第 1 段中的三个“事实 ”乃是对方的论据,对 方正是根据这些论据,得出“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这个观点。而这个观 点正是作者批驳的靶子。文章 3-5 段则是作者具体展开的论证过程。 那鲁迅先生是怎样批驳这个观点的呢? 驳论一般是先反驳错误的观点,然后树立起自己的观点。反驳错误观 点时,可以针对错误观点,也可以针对论据和论证过程。鲁迅先生是采用 了哪一种方法批驳对方的呢?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 3-5 段来做出自己的 判断吧。 同学们发现了,不久前失掉的是“他信力 ”,现在发展着的是“ 自欺 力 ”,这些明显都不是“ 自信力 ”。对方根据这些“事实 ”推出“ 中国人失 掉自信力了 ”这个观点,其实是在偷换概念。虽然对方的论据都是“事实 ”, 可这些“事实 ”并不能证明论点。可见,对方的论证过程是错误的。那么, 对方的论点自然也就是错误的。鲁迅先生这是采用了驳论证的方法,从而 直接批驳了对方观点。
四、把 握立 论思 路 作者一番分析之后终于在第六段提出了自己的论点:“我们有并不失 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同学们,树立一个论点,需要有论据来支撑,作 者的论据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细读课文 6-9 段,圈画出作者的论据。 有同学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是论据。 有同学找到了第八段,鲁迅先生说“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 少呢? ” “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 ”。有确信,不 自欺,前仆后继的人们,也是论据。 这是立论的部分,作者用自古而今的证据论证了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从而也间接批驳了对方论点的错误。最后,作者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 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
五、梳 理文 章结 构 现在同学们对文章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很明显,文章可以分为 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 1、2 段,是树靶子,提出对方的论据和论点。第 二部分是 3-8 段,是批靶子,其中 3-5 段是用驳论证的方式直接批驳对方 的观点。6-8 段是通过论证自己的观点,间接批驳了对方的观点。第三部 分即最后一段,得出结论。 梳理完课文,老师的一个学生画了文章结构图,有些部分他还没想好 怎么写,现在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帮他补全吧。 论据:
(一)树靶子 (1-2) (摆对论点论据)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失掉的是“他信力 ” (二)批靶子 直接反驳(3-5) (反驳对方) 论点: 间接反驳(6-8) 古:埋头苦干的人; 拼命硬干的人; 论据 为民请命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 今:有确信,不自欺 前仆后继的战斗 (三)结论(9):
六、课 堂小 结 全文可以分树靶子、批靶子和结论三大部分。 树靶子时,作者先摆出了对方的论据,信地大物博,信国联,和求神 拜佛,由此摆出对方的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 批靶子时,文章又分为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两个部分。首先,作者针 锋相对地指出,信地大物博和信国联,都是他信,而求神拜佛则是自欺, 这些都不是自信力,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对方观点,因而不能说中国人失 掉了自信力。这是运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 间接批驳时,鲁迅先生采用的是正面立论的形式,即提出了一个与对 方论点针锋相对的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因为 我们古代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名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 现在有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的人,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 ”。 可见,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因此,作者得出结论: 自信力的有无,状 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作者通过论证自己观点的合理性、正确性,从而间接宣告了对方观点 不能成立。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方式,使得批驳目的明确,全面 深刻,十分有力。 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鲁迅先生的文章,见解深刻,批驳有力,唤醒 了更多中国人自信的力量,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的脊梁,为国家,为民 族,为人民,不懈奋斗。这就是思想的力量。
七、课 后作 业 请同学们阅读马南邨(邓拓)《不求甚解》,并梳理出文章的论证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