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改写——改变叙述角度 ”详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了解叙述角度的知识,学习通过改变叙述角度改写文章的方法。 2. 加深对原作的理解,体会不同人称叙述的不同效果,提升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学习改变叙述视角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改变叙述视角时如何进行再创造。
教学过程
时 间 教 学 环 节 主要师生活动
1 分 钟 一 导 入 有一个传说:宋徽宗有一次在画院亲自考试,出了个题目“深山藏古寺 ”。 有的画师画深山密林中坐落着古寺,有的画丛林中露出寺庙一角,他都不满 意。直到他看到一幅画,画面上根本没有画寺庙,而是画了崇山峻岭间一条 石阶小路通向山底的小河,河边一个老和尚在挑水。和尚挑水让人想到附近 有庙,老和尚亲自挑水,可见寺庙破败,突出古寺。而山路让人想到尽头不 正藏着古寺吗?这位画家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选择了和尚挑水的好角度来表现 主题。写作和绘画一样,也要选择好的角度,才能让表达别具一格。叙述角 度就是一种重要的写作角度,包含叙述视角、叙述结构等。这节课我们主要 学习叙述视角的改写。
2 分 钟 二 明 确 1.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思考:什么是叙述视角呢? 叙述视角是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概念,简单说,就是故事是由谁看见的, 谁讲述的。一般说,小说的叙述视角有两层含义,一是叙述者的叙述视角, 主要表现为人称的变化,主要是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二是观察
含 义 者的叙述视角,这个观察者可以是小说中的人物,也可以是小说中的其他重 要物品。所以,我们的改写既可以是叙述视角的改写,即变换不同的人称来 讲述同一个故事,例如将第一人称改成第三人称等,也可以是观察者的变化, 由小说中别的人物或一个物品的视角来观察和讲述他(它)视角下的故事。 比如:《孔乙己》这篇小说,本来是以“我 ”小伙计的视角讲故事,你也可以 从孔乙己或一个看客的角度,甚至是咸亨酒店的曲尺形的柜台,或者是店里 写欠账名单的白板等各个视角讲故事。 变换叙述者人称和观察者视角,这两个叙述视角说起来复杂,其实在真 正的写作实践中,两者通常会结合起来,灵活运用的,很难截然分开。为了 说得更清楚,我们暂且将两者分开依次说明。
3 分 钟 三 改 变 叙 述 者 的 叙 述 视 角 1.思考:改变叙述者的叙述视角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1)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就是全文都用“我 ”“我们 ”叙述。这个角度 的好处是能够充分展示我的内心,这样更具有真实感,让读者信赖。正是由 于这个特点,就要求我们在改写时,仔细研读原著,把握人物的性格,着力 进行符合人物特点的心理描写。当然,因为第一人称便于心理描写,也要注 意主观宣泄不能过分,避免过多的抒情议论。有一个同学把《木兰辞》的第 一段改写成用第一人称讲述,使木兰替父从军的心路历程清晰地得以展现, 丰富了人物形象。 原诗:唧唧复唧唧, 木兰当户织 。 不闻机杼声, 惟闻女叹息 。 阿爷无大 儿, 木兰无长兄 。 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 改成第一人称:我凝视着另 一 间房内, 父亲在烛光下背有些驼的剪影 , 停下了手中的织梭 ,脑海中已经翻江倒海: 柔然 一族突然入侵, 皇上紧急征 兵下诏每家每户都要派 一位男子参军 。 父亲年近花甲, 提刀都有些费劲, 弟 弟年龄还小, 我又是女儿身无法参军 。 哎, 外族入侵, 这世道不知又要什么 时候才能安宁 … … 清冷的月光照进屋内, 我躺在床上 ,却毫无睡意: 虽然我是女儿身 ,但 自幼跟随父亲习武 ,体格也不瘦小 ,如果在军中处处留意 ,应该不会被人发 现 ,如果能提拔, 就可以住单人帐篷 … … 我越想越兴奋, 翻身而起, 下定决 心,短刀干净利落的 一 划 ,千万缕青丝随之落下 。( 北京市第 一 零 一 中学九年 级 沈檀) (2)第三人称叙述视角。第三人称改写就是把主人公设置为他(她、它), 它的最大优点是比第一人称在叙事方面更方便,无所不知,全知全能。改写 时要注意把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所听所见都变成转述。这是节选自杨绛的小 说《老王》中的一段,由第一人称改成第三人称叙述,文章变得冷静、客观, 和读者有了距离感。 原文:有 一 天,我在家听到打门 ,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 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 不显得那么高。 —— 节选自《老王》 改成第三人称:有 一 天 ,杨绛在家听到打门, 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 嵌在门框里 。她觉得往常老王坐在蹬三轮的座上, 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她家 来, 不显得那么高。 2. 小结:如何进行叙述者叙述视角的改写?改成第一人称,着力心理描写, 避免过多抒情议论;改成第三人称,主人公所见、所听、所想都要变成第三
人称转述。
17 分 钟 四 改 变 观 察 者 的 叙 述 视 角 以上,我们梳理了人称改变的注意点。其实,改变人称往往会带来观察 者视角的改变。观察者不同,改写的视角就多种多样,带来的表达效果也会 不同。下面我们将结合具体的写作题目和例文重点讲讲观察者叙述视角的改 变 1.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比较两个文题的不同之处。 文题 1:请选择“范进 ”“胡屠夫 ”“邻居 ”中的任一视角,用第一人称 改写《范进中举》。 要求:1.可以只改写其中的片段,也可以改写全篇。 2.表现范进。 文题 2:请选择“范进 ”“胡屠夫 ”“邻居 ”中的任一视角,用第一人称 改写《范进中举》。 要求:1.可以只改写其中的片段,也可以改写全篇。 2.表现众生相。 同学们肯定很快发现了。不同之处就在于文题 1 要求表现范进,文题 2 要求表现众生相。不同的要求会带来不同的写作中心,笔墨重心。 文题 1,不论选择以谁为叙述角度,主要笔墨都应该放在对范进的描写 上。选择以范进为视角,在这一点上不会出问题。但是选择以胡屠夫或邻居 为视角,就容易在写的时候把笔墨重心放在对“我 ” 的刻画上。最后就不是 表现范进了,这是不符合要求的。 但如果按照文题 2 的要求。那么,选择邻居视角,改写后文章的中心表 现一个变色龙似的邻居形象,就是符合要求的。 我们说写作是要有意义的,改写也一样。为什么我们要用第一人称改写, 是因为第一人称更侧重心理描写,可以更好地展现人物内心世界,把原来隐 晦不明晰的人物特点揭示得更加充分。要求换一个人物讲故事,是可以从另 一个角度看到更丰满的人物形象。而小说的改写重点就是要表现人物形象, 所以,改写着重表现哪个人物,表现他的什么特点,这些意义一定要在落笔 前明确。 明确策略一:审清改写要求,明确改写意图。 2.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阅读学习任务单上的片段一、二、三,完成下列表 格。思考哪个片段在表现人物特点上改得好。 片段一片段二片段三改写情节叙述角度范进特点
片段一,改写情节是胡屠夫贺范进考中秀才,叙述角度是范进,小作者 主要运用心理描写,通过范进的心理活动刻画了一个表面顺从, 内心自信强 大的范进,这和原文中的范进形象是不符合的。原文中,在范进身上,我们 看到的是几十年考学不中让他心灵扭曲,从内到外的懦弱卑怯,没有自我, 对自己不自信。所以,这个改写是不成功的。 片段二的改写情节是范进卖鸡、找范进。叙述视角是邻居,小作者主要 运用了神态、动作等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我们来看这几句对范进卖鸡时的描
写“ :整个背蜷曲着弯向鸡,而不是面对顾客,脚下迈着女人般的碎步 ”, 可以看出他形象猥琐。作为卖鸡者, 目光无神又无主,毫不留意地四下里扫 扫,怎么可能卖出去呢?真是无能啊。这个形象是通过邻居的眼睛看到的, 因为邻居向来是看不起范进的,所以,范进在邻居的眼中形象是不堪的。符 合叙述者的特点。 此外,这个片段还描写了叙述者邻居的心理,“现在也无胆量将他嘲讽几 番 ”,描写动作神态,“把脸上的酒窝堆起来 ”,写出了邻居曲意逢迎的特点。 这个片段无论是对范进的形象,还是对叙述者“我 ”的刻画,都符合原文特 点,并且描写生动,是非常成功的。 片段三的改写情节也是范进卖鸡,但叙述视角变成了范进,卖鸡时范进 会想什么呢?小作者发挥想象,通过“酸酸 ”“草莽村夫 ”“我不和他们一般 见识 ”这些词写出了范进迂腐、 自命清高的特点。这也是符合原文形象的。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叙述视角的改写成功与否,首先要看对 原文人物形象把握的准确与否。而不同的叙述视角会呈现出同一人物不同的 特点,只有对人物形象把握的精准全面,我们才能对人物在特殊情境中的心 理分析得细腻,才能想象出既新颖又合情合理的细节。此外,不仅要把握核 心人物特点,也要把握叙述者的特点。 明确策略二:揣摩人物言行,全面掌握特点。 3. 明确策略三:发挥丰富想象,精心构思创造。 (1)描写丰富 再创造的一个方法离不开描写,我们从前面的片段中无一例外看到一些 小作者运用了各种描写手段增添细节刻画人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里就 不再重复说了。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例文,总结再创造的方法。 中举日 北京市第 一 零 一 中学 九年级 王昊宸 我萎靡地走在市集上, 时至晌午, 这鸡却依然卖不出去, 怕是全家又要 饿上 一 天了 。 想想前几日去找我那岳父借钱乡试 ,却被他 一 口啐在脸上, 骂 了个狗血喷头 。 现如今借钱去了这乡试, 不仅回来又挨了 一 顿骂, 而且家里 的老母和婆娘, 已是饿得两眼昏花了, 这回怕是又不中的吧 … … 我望向怀里的那只老母鸡 ,在我家里已养了六年多了, 怪老实忠厚的 。 虽是灰容土貌 ,毛散羽乱 ,却还能下个蛋 ,炖个汤 ,卖个价钱 ,却无人问津。 便让我觉得有些同病相怜, 令人同情 。 我张开嘴想叫卖, 这热闹的集市上仿 佛有千万双眼睛正盯着我,话在喉咙口怎么也出不了声 。“哎 ,成何体统 ,成 何体统, 我这读书人的颜面何存呢? ” 当我发愁如何把这鸡卖出去时,一 个乡邻跑来叫到:“范相公,您高中了!” 我本以为他在戏弄我, 他却把我鸡夺了, 掼在地上, 一把拉拽着我回那破草 棚去。 回到房前, 看那门前挤满了人, 平日里那些对我不予理睬的乡邻们 ,都 上前来贺礼 。我等不得搭理他们,进屋去看那高高挂起的报帖 :“捷报贵府老 爷范讳进, 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 我瞪大了双眼, 脑袋犹如灌了泥浆, 晕晕乎乎, 前颠后倒 。 定了神, 再 看看报帖 ,心里翻江倒海:三十四年日日夜夜灯下苦读,三十四年忍饥挨饿,
三十四年畏首畏尾,三十四年忍辱偷生,三十四年丢走了青春,丢走了岁月。 如今这恍惚间突然中了举人 ,我 一 下子眼笑眉飞, 不由得叫到 :“噫!好 !我 中了!” 不知怎地 ,却晕了过去。 再醒来,我看见学道在给我灌酒。我爬将起来,对着学道说:“噫!好了! 我中了!”定睛 一看,我已身在皇宫,金碧辉煌。我对着宫中的文武百官笑道: “ 中了! 中了!我中了!”忽然 ,我看见那只在市上丢掉的唯唯诺诺的母鸡本 分地站在角落里, 我赶忙上前把它扔了出去, 怕它玷污了这里的富贵。 再望向宫廷中央, 酒池里的“ 金波玉液 ”散发出诱人的光芒, 酒池旁堆 满了金银珠宝 。我跳向了酒池,捧起 一把琼浆 ,坐在金银珠宝里 ,一 边喊着: “ 我中了 ,我中了 ”,一 边贪婪地吮吸着手上的甜浆 。喝吧 ,喝吧 ,我豪饮起 来,喝走那人间疾苦,喝走那穷困潦倒,喝走原来那个烂忠厚没用的范进 … … 正当我尽情享受时, 脸上忽然 一 阵痛, 晕了过去 。 再醒来, 发现自己躺 在庙门口, 岳父和乡邻 一行人站在面前望着我 。 我想不起方才发生了什么 , 昏昏沉沉 ,如在梦里 一般, 只记得是中的第七名。 薄暮时分, 我同乡邻回府打发那些报录人, 我挺胸阔步地走进府中, 此 时屋里已是灯红酒绿 。 我和那些报录人推杯换盏, 他们 一 声声“ 范老爷 ”地 叫着, 听得我喜笑颜开。 恍惚间, 我仿佛又看见了那只老母鸡, 它在破败的墙角里看着这觥筹交 错, 纸醉金迷的日子, 咯咯地叫了两声, 便拍了拍翅膀走掉了, 再也不见了 踪影。 恍惚间, 我仿佛又看见了那只老母鸡, 它在破败的墙角里看着这觥筹交 错, 纸醉金迷的日子, 咯咯地叫了两声, 便拍了拍翅膀走掉了, 再也不见了 踪影。 明确再创造方法: (2) 内容重组 首先我们来看小作者对原文内容的重组。原文情节安排是这样的:范进 向胡屠夫借钱被骂、参加考试、母亲让卖鸡、范进卖鸡。改写后的文章是从 范进卖鸡的情节开始的,而前边的这些情节则通过一段心理描写插入,巧妙 而简洁地交代了。再比如有的同学采用邻居视角改写,本人不在场的情节怎 么在改写中体现呢,可以采用“听说 ”的方式。 因此,我们在改写时,可以采用插叙、倒叙、听说等方式对原文内容进 行重组。这样既保证了原文情节的完整,又能重点突出。 (3)线索贯穿 在谋篇布局上,我们看到小作者的精心构思。他把文中卖的鸡作为一条 线索贯穿全文。文章从卖鸡开始,又以鸡结束。先写范进对鸡有同病相怜之 感。接着写范进做梦,梦境中他嫌弃那只唯唯诺诺的鸡寒酸,把鸡丢出了皇 宫。结尾处又虚写母鸡看着中举后的日子,拍拍翅膀飞走了。母鸡的设置不 仅是全文的一条线索,使文章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对它的描写虚虚 实实,寄寓了作者对范进热衷功名的态度情感,使文章内涵丰富。 我们在改写时,也要注意全文的谋篇布局,改写后的文章应该自成一体, 有开头,有结尾,有主体,甚至像小作者这样还有线索贯穿,那就是更加高 明的再创造,会让你的文章脱颖而出。 (4)构筑梦境 我们再来看小作者在主体部分的一个精彩再创造。他发挥了想象,在范
进喜极而疯后构筑了一个梦境,通过这个梦境成功地表现了范进在梦寐以求 的功名到手后的癫狂状态。梦境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描写,是人在下意识的状 态中,思想情感的一种曲折反映。所以,构筑梦境可以增添抒情和浪漫色彩, 还可以更真实地表现人的某种意念、心境。 所以,文章改成第一人称叙述,在适当的地方,我们可以进行梦境、幻 觉描写,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当然,描写梦境幻觉,要扣紧人物的处境和 心理,不要刻意追求怪诞离奇。还要处理好梦境和现实的衔接过渡。
1 分 钟 五 总 结 所 学 1.叙述者的叙述视角 第一人称:着力进行心理描写,避免过多抒情议论。 第三人称:所见、所听都要变成第三人称转述。 2.观察者的叙述视角 审清改写要求,明确改写意图。 揣摩人物言行,全面掌握特点。 发挥丰富想象,精心构思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