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函数的应用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应用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2.在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的转化过程中,提升数形结合的能力,发展数学抽象的素养; 3.在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数学运算和数学建模的素养。 教学重点:将实际问题中的量抽象成数学中的变量,并找到变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给定的函数模型,写出具体的函数解析式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时 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 分 钟 引言 我们学习过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等,这些函数都与现实世 界紧密联系。下面通过一些实例感受它们的广泛应用,体会利用函数模 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16 分 钟 例题解析 本节的例 1 是在教科书 3.1.2 函数的表示法例 8 的基础上继续研究 个税缴纳问题,我们来看题目信息: 例 1:2019 年 1 月 1 日起,公民依法缴纳的个税税额根据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确定,计算公式为: 个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①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综合所得收入额-基本减除费用-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 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②
其中,“基本减除费用 ”(免征额)为每年 60 000 元。税率与速算扣除 数见表格。 设小王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 费和住房公积金占综合所得收入额的比例分别是 8%,2%,1%,9%,专项 附加扣除是 52 800 元,依法确定其他扣除是 4 560 元。全年综合所得 收入额为 x(单位:元),应缴纳综合所得个税税额为y(单位:元)。 (1)求y 关于 x 的函数解析式; (2)如果小王全年的综合所得由 189 600 元增加到 249 600 元, 那么他全年应缴纳多少综合所得个税? 追问 1:这一问题中存在哪些变量?它们的关系是什么? 追问 2:如何通过这些关系确定应缴纳个税与综合所得的关系?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讨论回答,教师给与补充完 善。 设计意图: 1. 通过学生的分析,理清这个问题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2. 引导学生写出这些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这里,一定要让学生先回顾 例题 8 的求解过程和结果,在例题 8 的基础上处理本题,让学生体会应 缴纳个税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关系,以及应纳税所得额和综合所得的 关系。 分析:实际上,在充分明确题目条件后,注意到本题的主干信息由表格 和两个重要公式表达出来: 公式①:个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由表格信息可知,每个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都有唯一的税率和速算 扣除数与之相对应,因此,这一公式中的变量个税税额y 可以表示成变 量应纳税所得额 t 的分段函数。我们在 3.1.2 例 8 中已经得到了这两个 变量的函数解析式。 公式②:应纳税所得额 = 综合所得收入额 - 基本减除费用 - 专 项扣除 - 专项附加扣除 -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可以看出,基本减除费用、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 其他扣除为定值或由综合所得收入额确定,因此,这一公式中的变量应 纳税所得额 t 也是变量综合所得收入额 x 的函数。 因此,对于任一个综合所得收入额都有唯一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与 之相对应,而任一个应纳税所得额也与唯一确定的个税税额相对应。这 样,对于任一个综合收入所得额都有唯一确定的个税税额与之相对应, 由函数的定义,个税税额y 是综合收入所得额 x 的函数。 通过“应纳税所得额 ”这个桥梁,我们就可以建立起个税税额y 与 综合收入所得额 x 的函数解析式。 师生活动: 1. 教师提示学生在例题 8 的基础上研究这个问题.通过“应纳 税所得额 ”这个中间变量 t 找到 x 和y 之间的对应关系。 2. 由于 t 的取值的范围不同,使得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也 不同,那么该如何处理这样的情况呢? 3. 写出y 关于 x 的函数表达式,并解决题目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1. 引导学生通过例题 8 来研究这个问题;2. 引导学生采用 分类讨论的方式来处理,用分段函数的形式来表达;3. 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完成例题。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解决本例的两个问题: 第一步,根据例 8 中公式② , 得出应纳税所得额 t 关于综合所得收入额 x 的解析式 t=g(x);
第二步,结合例 8 中已经得到的y=f(t)的解析式③ , 得出 y 关于 x 的函 数解析式; 第三步,根据所得解析式求出应缴纳个税税额。 解:(1)根据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得 t=x-60000-x(8%+2%+1%+9%)-52800-4560 =0.8x- 117360 令 t =0 ,得 x=146700 ,所以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可知, 个人应纳税所得额 t 关于综合所得收入额 x 的函数解析式为: (
t
=
〈
l
0.8
x
-
117360,
x
>
14670
0.
)( 0, 0 < x < 146700, 追问 3:当 x 在什么范围内时可以使 t 落到相应的区间,从而确定税率 和速算扣除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解相应的不等式求得工资 x 的不同范围,从而 得到个税税额关于综合收入所得额的分段函数。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 验上述数学抽象的过程。 结合 3.1.2 例 8 的解析式③ , 可得: 当 0≤x ≤146 700 时,t=0,所以y=0; 令 0<0.8x- 117360≤36000 ,得 146700当 671 7001346 700 时,t>960 000 ,所以 y=t ×45%-181920=0.36x-234732; 所以,函数解析式为 xx 0 210 y =〈|0. 16x - 40392, 326700 < x < 521700 |0< 1346700 当 x=249600 时,y=0.08×249600-14256=5712 所以,小王全年需要缴纳的综合所得个税税额为 5712 元。 本题小结:在例 8 中,给出小王的综合所得收入额为 189 600 元, 我们需要先利用公式②求出应纳税所得额,再利用我们建立的个税税额 y 关于应纳税所得额 t 的函数解析式,求出他应缴纳个税税额为 1029.6 元。而在本例中,我们将个税税额表示成了综合收入所得额的函数,就 可以直接由综合收入所得额求出需要缴纳的个税税额。由此可见,有了 函数模型,就可以通过研究函数的性质而获得实际问题中的变化规律, 通过函数图象也可以更直观地看到这种整体的变化规律。 同时注意到,当综合所得收入额增加到 249 600 元时,个税税额也 相应增加到了 5712 元,这体现了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画出函数对应的图象,直观地观察个税税额随 综合所得收入额的变化情况。
例题 2:一辆汽车在某段路程中行驶的平均速率 v(单位:km/h)与时 间 t(单位:h)的关系如图所示。 (1)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并说明所求面积的实际含义; (2)假 设这辆汽车 的里程表在汽 车 行驶这段 路程 前 的读 数 为 2004km ,试建立汽车行驶这段路程时汽车里程表读数 s(单位:km )与 时间 t 的函数解析式,并画出相应的图象。 追问 1:此题是研究汽车行驶路程的相关问题,与例 1 通过文字、表格 呈现信息不同,此题通过图象体现了变量间的关系,请同学们找到题目 中涉及的变量,并分析说明图中的信息。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第一个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这个例题需要利用图形中的信息及问题中的数据建立分段函 数的数学模型.教学中仍然要让学生从分析题意入手,分析清楚问题中 涉及的变量,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通过这些关系是如何确定里程表读 数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的等。 分析:本题涉及时间 t、平均速率 v 、行驶路程 S、里程表读数 s 等 变量;时间 t 和平均速率 v 的关系由图给出,图形中抛开阴影不看,是 一些平行于 x 轴的小线段,而这些小线段实际上就是平均速率关于时间 变化的函数图象,是一个分段函数。读图时,请注意边界点的开闭情况, 当 t 在[0,1)内时,对应的平均速率为 50 km/h;当 t 在[1,2)内时,对 应的平均速率为 80km/h 等。每一个阴影矩形的面积应由长乘以宽得到, 即时间与对应的平均速率的乘积,因此每一个阴影矩形的面积表示每个 时间段内行驶的路程,进而整个阴影面积的意义就是汽车 5 小时内行驶 的总路程。
解 :(1)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50会1+ 80会1+ 90会1+ 75会1+ 65会1 = 360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汽车在这 5 小时内行驶的路程为 360 km。 分析: 由图可知,当时间 t 在[0,5]内变化时,对于任意的时刻 t 都 有唯一确定的行驶路程与之相对应. x=t 这条直线左边的阴影面积就是 经过 t 时间的路程。每个时间段内对应的平均速率不同,因此在每个时 间段内,行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也不一样,需要分段表述。 由 S=vt, s=2004+S 等关系,通过逐步抽象,我们就不难得到里程表读数 s 与时间 t 的函数关系。 当 t e[0, 1) 时,里程表读数 s 应在 2004 的基础上加上经过 t 时间行驶 的路程 50t; 当 t e[1, 2) 时,里程表读数 s 应在 2004 的基础上加上第一小时内行驶 的路程 50,再加上 1 到 t 时间行驶的路程 80(t-1),以此类推。 (2)根据图 1,有 分段表示时,注意 t 取值区间的开闭情况与图象对应。 注意到各段均为一次函数,易得函数图象如图, 本题小结:本题的解答过程表明,函数图象对分析和理解题意很有 帮助。因此,我们要注意提高读图能力。另外,本题用到了分段函数, 解决现实问题时经常会用到此类函数。
3 分 钟 练习巩固 若用模型y=ax2 描述汽车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y(单位:m )与刹 车时的速率 x(单位:km/h)的关系,而某种型号的汽车在速率为 60km/h 时,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为 20 m.在限速为 100 km/h 的高速公路上, 一辆这种型号的车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为 50 m ,那么这辆车是否超 速行驶? 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在已知函数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函数的知识和思 想解决实际的能力。 解: 由20 = (60)2 a解得a = , 由50= x2 解得x=30, 因为30 <100,所以这辆车没有超速行驶。
3 分 钟 总结回顾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对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感受。 生:思考、作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体会用函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分析:在研究这两个例题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以下步骤: 1. 阅读审题:通过题目给出的文字、公式、图表等信息明确要研究的 问题,理清变量关系; 2. 数学转化:提炼实际问题中变量的函数关系,转化为函数解析式,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 3. 解决问题:利用函数解析式、图象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即实际问题 数学问题 实际问题的过程。 这两个问题都是给定数学模型的实际应用,教科书将在后续内容中 安排更加复杂的、需要根据实际背景建立数学模型的应用问题,我们也 将遵循以上的思路来处理。
课后作业 教科书 P95.习题 3.4—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