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中学八年级历史(冀教版)下册备课精品--教案+课件+素材+练习:第4课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中学八年级历史(冀教版)下册备课精品--教案+课件+素材+练习:第4课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4-02 14:57:09

文档简介

一、单项选择
1.毛泽东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是针对 (  )
A.三大战役后国民党主力尚存
B.蒋介石宣告“引退”
C.蒋介石发表“求和”声明,企图“划江而治 ”
D.美苏干涉中国内政
针对国民党撕毁和平协议的行为,中国共产党决定对国民党予以彻底的打击。据此请回答2~4题。
2.为解放南京,推翻国民党统治,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的战役是 (  )
A.淮海战役 B.平津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3.“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战线是 (  ) 
A.西起江苏江阴,东到江西湖口 B.西起江苏江阴,东到江西湖口
C.西起江苏湖口,东到江西江阴 D.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
4.国民政府统治覆灭的标志是 (  )
A.三大战役胜利 B.解放军占领南京
C.北平和谈失败 D.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全国
5.国民党政权统治中国人民达 (  )
A.22年 B.12年 C.25年 D.32年
6.全国解放战争的大规模作战行动宣告结束是在 (  ) 
A.1949年9月底 B.1949年10月1日
C.1950年6月 D.1956年底
7.解放战争时期的几次战役,按从北到南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辽沈战役 ②淮海战役 ③平津战役 ④渡江战役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8.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B.国民党军队士气低落
C.苏联的援助和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 D.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要求
二、材料分析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毛泽东、朱德
材料二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蟠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材料一是毛泽东和朱德给谁的命令?
(2)材料一中的命令是在什么谈判破裂后发布的?该谈判双方的首席谈判代表分别是谁?你认为谈判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描述的战役结束后,解放军是怎样继续“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针对蒋介石重新构筑起沿秦岭、大巴山、巫山为主线的“大西南防线”,我军采取了什么战略?蒋介石构筑“大西南防线”意图何在?结果如何?
(4)材料二中引用了哪一历史典故?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答案:1.C 2.D 3.D 4.B 5.A 6.C 7.B 8.D
9.(1)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命令。(2)北平谈判;中共方面首席代表是周恩来,国民党方面首席代表是张治中;国民党用谈判为手段,加紧重新编练新军,整军备战,准备东山再起的方针没变。(3)第一野战军进军大西北,第二野战军进军大西南,第三野战军进军华东,第四野战军进军华南;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意图东山再起,阴谋破产。(4)楚汉之争时,项羽本可用优势兵力消灭刘邦,结果为图美名而多次坐失良机的史实;告诫人们不要坐失良机。
课件25张PPT。1945.81946.61947.61948.91949.11949.41949.10.1和谈时期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渡江战役向全国进军导入新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将革命进行到底
百万雄师过大江
向全国进军第4课知识与能力
  了解渡江战役前的国内局势,理解毛泽东提出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必要性;知道渡江战役的主要过程,了解南京国民党政权崩溃的基本情况。列举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课程标准
列举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深刻背景,从而理解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知道渡江战役是摧毁南京国民党政权的关键性战役。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连续作战、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难点
  将革命进行到底与渡江战役、进军大西北和大西南的关系。重点
  渡江战役及国民党政权的瓦解;渡江战役后向全国进军的大规模战役。一、将革命进行到底1.蒋介石再次玩弄假和平的阴谋2.毛泽东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3.北平谈判破裂,蒋“假和平”被揭穿 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毛泽东新年贺词:“将革命进行到底”。中国共产党代表与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平进行谈判二、百万雄师过大江1.原因:  蒋介石“和谈”阴谋被揭穿,为了尽快摧毁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统治,消灭长江以南的国民党军队,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2.经过:3.结果:胜利第二野战军某部在渡江前举行誓师大会 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 你认为渡江战役迅速取胜的原因有哪些?探讨与交流2.在你看来,渡江战役的胜利会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为中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创造了条件。标志着蒋介石国民政府的垮台;三、向全国进军全国领土基本解放形势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将革命进行到底百万雄师过大江向全国进军展示了彻底歼灭国民党、解放全中国的决心摧毁了国民党的政权蒋和谈阴谋被揭穿为解放全中国小结追剿国民党的残余势力1.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毛泽东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人民解放军的下列行动中,体现了诗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精神的是( )
A.举行战略反攻
B.进行战略决战
C.发起渡江战役
D.解放长江以南广大地区D2.右图所示场面的出现与下列哪一次著名战役有关( ) A.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
C.渡江战役????
D.平津战役C3.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中写道:“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天翻地覆”的含义是人民解放军( )
      A.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B.解放长江以北地区
     C.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推翻国民党政权D看图回答问题:(1)根据图一我们可以了解哪些历史信息?
(2)从图一到图二的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斗争?斗争取胜的原因有哪些?(1)抗日战争后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愿望参加重庆谈判;蒋介石内战准备不充分,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蒋介石真内战,假合平等。(2)粉碎国民党的全面和重点进攻,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渡江作战解放南京。原因:党的正确领导、充分的战前准备、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 解放军的英勇作战等。参考答案再见!课件22张PPT。1948年,粟裕同朱德等在西柏坡合影。1949年3月周恩来在七届二中全会上。1949年4月,粟裕宣布渡江作战命令。1949年,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作报告。邓小平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的
《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 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渡江战役百万雄师强渡长江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进入南京总统府时总统府办公室的日历 武汉解放解放军进入上海 陈毅等在庆祝上海解放大会上。前排从左至右:张鼎丞、陈毅、饶漱石、粟裕、宋时轮。 毛泽东正在看关于南京解放的战报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手迹人民解放军向华南、西南进军蒋介石 李宗仁第4课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紧紧围绕国民党政权的崩溃进行,包括北平谈判、将革命进行到底、渡江战役、向全国进军等基本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因而,本课教学设计比较活泼,安排了三段纪录短片,使学生身临其境般的感受这段历史,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更加深了对这段历史的记忆,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北平谈判、渡江战役、南京解放以及向全国进军的基本史实并把握解放战争发展到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战略决战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渡江战役不仅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历史作用,更重要的是它维护了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
通过对国共和谈的教学,培养学生把握事件的本质,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原因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放纪录短片,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般感受人民解放战争即将胜利时的基本概况。
通过学习三大战役后,战略时机的转变和北平谈判蒋介石的真正目的,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领略毛泽东等领导人以战略家军事指挥家的伟大胆略和雄伟气魄,把握战略决战这一历史机遇,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功绩,进而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平解放北平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爱护文物,保护人文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渡江战役
教学难点
北平谈判
教学方法
讲解法、师生互动式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设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新课导入】
图片导入法。
教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出示毛泽东《1949年新年献辞》中发出的气势豪迈的宣言,“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接着出示蒋介石于1949年元旦发表的“求和”声明,提出保存国民党制定的“宪法”和国民党军队等。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蒋介石会出现一百八十度大逆转呢
【讲授新课】
(教师衔接上节课内容——三大战役的战果和历史意义进行讲解)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国民党政府在长江以北的力量已经全线崩溃,在长江以南也难以组织起有效的防御,为了挽救其灭亡的命运,蒋介石这个头号战犯却提出“和平声明”,要与中共和谈。其目的是争取时间,在美帝国主义的援助下,建立长江防线,阻止解放军南下解放江南,梦想划长江而治,以便等待时机卷土重来。1949年1月,蒋介石走投无路,宣告“引退”,其“总统”职务由“副总统”李宗仁代理。但实际上,蒋介石却仍在暗中操纵着国民党的军事和政治指挥大权,国民党的军政要员经常向蒋介石汇报情况,听取指示。蒋介石还加紧重新编练新兵,整军备战,打算卷土重来。
为揭露敌人的阴谋,推翻蒋家王朝的反动独裁统治,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1949年元旦毛泽东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短片《将革命进行到底》
第4课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板书)
一、将革命进行到底(板书)
毛泽东提出用革命的办法,坚决、彻底、干净的、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决不允许使革命半途而废。针对蒋介石的“求和”声明,毛泽东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揭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但为了实现国内和平,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的苦难,毛泽东在声明中提出了和平谈判的八项条件:惩办战争罪犯、废除伪宪法、改编一切反动军队等。4月1日,以周恩来为首席谈判代表的国民党政府代表团,与以张治中为首席谈判代表的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平举行谈判,这就是著名的“北平谈判”。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是,国民政府于4月20日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这样,国民党的假和谈骗局彻底揭穿了。
二、百万雄师过大江(板书)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复述渡江战役的经过,之后由教师结合课件讲解)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后,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共中央军委下达了渡江作战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百万雄师,在邓小平的统一指挥下,在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3路强渡长江。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了。(组织学生齐声朗诵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并观看纪录短片《渡江战役》或《百万雄师过长江》,感受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
三、向全国进军(板书)
南京解放后,人民解放军根据“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在各个战场上,采取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继续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解放全国人民,先后解放了湖北、湖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及新疆。到1949年9月底,人民解放军各部解放了除西南和中南部分地区以外全国大陆上的大部分地区。新中国成立后,追剿反革命分子的行动仍然在进行中,到1950年6月,全国解放战争的大规模作战行动宣告结束。(引导学生识别教材第27页《全国领土基本解放形势图》)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26~27页小字部分,了解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云南及西康的基本情况,并播放纪录短片《祖国大陆的解放》)蒋介石的长江防线被人民解放军突破后,大批溃逃的国民党军败走大西南。蒋介石则打算利用四川等地复杂而险峻的地理形势,构筑以秦岭、大巴山和巫山为主线的“大西南防线”,企图以此抵御人民解放军的进攻,把大西南变成其东山再起的战略基地。针对这种情况,人民解放军翻山越岭,从湘西秘密进入贵州,将西南国民党军拦腰截断。人民解放军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川北防线,对四川盆地的国民党重兵集团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人民解放军便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重庆、成都,并以和平方式解放了云南及西康的广大地区。
【课堂小结】
本课重点讲的是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包括北平谈判、将革命进行到底、渡江战役、向全国进军等基本知识。本课是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一单元的总结,联系整个单元,可将基本线索整理为:战略防御→转入进攻→战略大决战→渡江作战→国民党政权的崩溃。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迎来的将是新中国的诞生。
板书设计
第4课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一、将革命进行到底
二、百万雄师过大江
三、向全国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