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导入新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开国大典
西藏和平解放第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课程标准
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政协召开及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过程;知道开国大典的主要史实,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性质,认识新中国成立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伟大意义。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主要史实,认识其意义。重点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西藏的和平解放。难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与职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新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奋斗的结果;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间:
目的:
构成:
内容:
意义:1949年9月筹建新中国各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等通过了一系列重要的决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场政协会议特邀代表宋庆龄发表讲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想一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构成充分说明了什么?新政协代表来源的广泛性; 新政协具有广泛代表性、民主性,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讨论通过的主要决定二、开国大典举行时间
当时场景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开国大典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接受检阅的陆军方队 请你试一试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一下当时的场景。试一试 你认为新中国的成立在国内和国际社会上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探究与讨论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国际: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国内: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饱受外来侵略和奴役的局面,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社会的主人。三、西藏和平解放1.西藏是中国神圣领土的组成部分2.反动势力的分裂活动3.中央决策:进军同时力争和平解决4.重要战役:昌都战役5.谈判成功:西藏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通过怒山雪岭向西藏进军想一想 我们为什么要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西藏问题呢? 西藏是一个十分特殊的边疆民族地区,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非常复杂,为了既有利于人民解放军进军,又符合西藏人民的利益和加强民族团结,中央提出力争和平解决的方针。毛泽东在庆祝和平解放西藏协议签订宴会上致辞(左为阿沛·阿旺晋美,右为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和平解放西藏人民解放军进入拉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小结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为新中国成立做筹备工作)(新中国成立的仪式)(巩固新政权的措施之一)练兵营1.请你从以下三句话中选择最为贴切的一句话,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
A.封建帝制被推翻了
B.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C.中国实现现代化了B2.歌曲《走进新时代》里写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你认为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是在(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新中国的成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3.以下内容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 )
A.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B.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D.采用公元纪年A4.2006年是西藏的和平解放55周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获得统一
②标志着蒋家王朝的覆灭
③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④充分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D5.方寸之间记录历史,下面是四枚主题为20世纪回顾的邮票,请你依据所学知识作出判断A.开国大典 B.抗战胜利 C.中共诞生 D.五四运动
(1)反映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的重大历史事件的邮票是 ;
(2)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开端的重大历史事件的邮票是__ ;
(3)反映中国现代史开端的重大历史事件的邮票是 ;
(4)反映中国第一次反侵略战争取得彻底胜利的重大历史事件的邮票是 。 CADB6.延伸探究
结合下面的两幅图,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主题,写一篇150字以上的短文。内容包括两幅图片分别反映的历史事件及该事件的影响和比较图片后的感想。图一 屈辱的城下之盟图二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再见一、单项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由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据此回答1-4题。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这次会议的主要历史作用是 ( )
A.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B.制定了“临时宪法”
C.确立了各党派民主协商的政治 D.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各项准备
2.下列史实能够说明《共同纲领》具有宪法性质的是 ( )
①规定了建设新中国的总政策和总原则 ②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③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④确定了新中国的名称和国旗、国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七名主要领导成员中有三名民主党派人士,由此可见 ( )
A.其他党派势力很强大 B.民主党派与共产党轮流执政
C.中国共产党坚持利益均沾的原则 D.本届政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 )
A.中国领土全部解放 B.中国革命取得完全胜利
C.中国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了 D.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5.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 ( )
A.人民军队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B.西藏地区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C.藏族人民欢迎解放军进入西藏 D.祖国大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6.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向全世界宣告:东方睡狮已经醒来了。从此,中国将以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里的“新”包括 ( )
①社会制度的变化 ②中国人民社会地位的变化 ③国际地位的变化 ④国家性质的变化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1949年,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的成立在政治思想上所做的准备包括 ( )
①三大战役 ②渡江战役 ③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材料分析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国家政权属于人民”。
(1)上述材料出自哪一文件?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2)这个文件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9.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参加全国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夏令营的同学们来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来到纪念碑的背面,马小虎同学高声朗诵起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国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辅导员李老师给同学们提出了下列问题,你能答出来吗?
(1)毛泽东在碑文中用“三年”、“三十年”、“一千八百四十年”三个时间概念将中国革命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请你答出是哪三个阶段,标志这三阶段开始的事件分别是什么?
(2)碑文内容说明了什么?
10.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八年级全体同学迎着初升的太阳,听着国歌声,瞩目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班历史兴趣小组展开了讨论,你作为其中一员,请写出讨论结果。
(1)《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哪一阶段?
(2)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后,举国欢庆。但是政协会议却把这首充满民族忧患意识的歌曲定为代国歌,目的是什么?
(3)你认为今天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请扼要说明。
答案:1.D 2.C 3.D 4.C 5.D 6.B 7.D
8.(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2)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9.(1)“三年”指解放战争时期,开始标志是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三十年”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标志是五四运动;“一千八百四十年”开始的是整个国民革命,开始标志是鸦片战争。(2)说明中国革命的胜利,凝聚着无数革命先烈的牺牲和艰苦斗争。
10.(1)抗日战争时期。(2)提醒人们要有忧患意识,新中国面临着严峻考验,激励人们为祖国独立富强而继续奋斗。(3)提高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抓住机遇,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发展战略等。
课件29张PPT。《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届政协会议 1927年,宋庆龄在武汉任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时留影。宋庆龄早期旧照 建国后,宋庆龄在国务活动中又做出了积极贡献。宋庆龄毛泽东和中国民主同盟中央主席张澜亲切交谈政协会议上的毛泽东和周恩来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致开幕词 周恩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讲话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代表们以举手表决方式通过议案。 国旗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毛泽东亲自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开国大典中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群众开国大典中准备接受检阅的部队开国大典中的炮兵部队开国大典中的骑兵部队开国大典中的海军部队开国大典上接受检阅的空军机群1949年10月1日,首都群众游行欢庆新中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夜,首都群众欢庆新中国成立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订 1951年,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西藏。至此,除台湾及其他少数岛屿外,祖国大陆全部解放。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拉萨人民欢庆西藏和平解放毛泽东接见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紧紧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进行叙述,包括背景、过程和历史意义以及西藏的和平解放。本课教学设计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要求教师在充分运用媒体资料,如历史图片、录像、电影等进行讲述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并适当补充一些背景知识,以生动的语言讲授或推荐一些书籍给学生,以增强学习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基础知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及其内容,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国大典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西藏的和平解放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特别是对开国大典的了解,真正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特殊意义,培养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过去学习过的知识的回忆,帮助理解本课的内容。
通过向学生播放有关开国大典的影视作品或纪实片,增强直观教学的效果,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本课内容。
对于本课中一些难于理解的内容,可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采用教师分析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讲述,使学生认识:这是一次全国人民大团结的盛会,胜利的盛会。《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会议对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通过对西藏和平解放的讲述,使学生认识:这标志着祖国大陆的完全解放。解放军进藏,有力地维护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教学重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及其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讲述法、纵向联系法、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媒体
投影仪、视频、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新课导入】
自然导入法。
从这一节开始学习的是中国现代史的内容,从中国现代史的历史分期来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中国历史进入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根据历史发展的情况,新中国成立至今五十多年的历史可分为四个历史阶段:
1949年10月至1956年底,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阶段;
1957年1月至1966年5月,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为“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976年10月之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本节讲述的是第一阶段的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转折和过渡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板书)
首先我们要学习的是第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板书)
【讲授新课】
“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发布后,人民解放军打响了进军全国的隆隆炮声,与此同时,筹建新中国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板书)
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请同学们想一下,新政协是针对什么来说的?
生:旧政协
师:旧政协是指哪一次政协?其内容是什么?
生:1946年初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内容是商讨抗战后和平建国问题。尽管也通过了一些决议,但由于蒋介石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政协决议被撕毁,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师:我们来看一下周恩来是怎样阐述人民政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新旧政协的本质区别的,借此可以把前边学过的知识再回忆一次。1949午9月7日周恩来在《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指出:“政协是沿用了旧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名称,但以它的组织和性质来说,所以能够发展成为今天这样的会,决不是发源于旧的政协。”接着,他阐述了人民政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新旧政协的本质区别。周恩来指出:“从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有了共产党,有了第—次国共合作,有了大革命运动.经过了四个革命阶段即北伐战争、土地革命、八年抗战和最近三年来的人民解放战争,才形成今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样的组织,可以说这是一百多年来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牺牲奋斗的果实,也可以说是三十年来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获得胜利的集中表现。假如没有一百多年来革命运动的历史积累。尤其是三十多年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便不可能有今天这样济济一堂的政治协商会议。所以,这个会议可以说是新民主主义运动的一次总结……肯定地说,这一组织便是中国共产党过去所主张的民族民主统一战线的形式。它绝对不同于旧的政治协商会议,旧的政治协商会议已经让国民党反动派破坏了。可是大家都熟悉这一组织形式,所以我们沿用了这个名称,而增加了新的内容。”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看书的内容复述一遍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生:(复述)1949午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师:1949年9月2l口下午7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出席会议的代表共662人,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以及诲外华侨等45个单位和特邀代表。人民政协代表的广泛性,充分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意志和要求。会议宣布,人民政协暂时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大会全体代表推选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宋庆龄等89人组成主席团负责主持会议。
大会第一天,人民政协筹备会主任、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致开幕词,他庄严宣布:“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毛泽东振奋人心的发言,令代表们激动不已,掌声经久不息。
会议历时10天,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以及决定定北京为国都,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公元纪年,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五星红旗为国旗。尤其是《共同纲领》的制定,意义重大。它是一部人民民主的建国纲领,是新中国的临时大宪章,“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端重要的文献”。
9月30日晚,毛泽东主持会议闭幕仪式。大会在宣言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已宣告成立,中国人民业已有了自己的中央政府。这个政府将遵照《共同纲领》在全中国境内实施人民民主专政。它将指挥人民解放军将革命战争进行到底,消灭残余敌军,解放全国领土,完成统一中国的伟大事业。它将领导全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扫除旧中国所留下来的贫困和愚昧,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它将保卫人民的利益,镇压一切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它将加强人民的陆海空军,巩固国防,保卫领土主权完整,反对任何帝国主义同家的侵略。
至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完成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同的光荣历史使命后胜利闭幕。到此,我们可以把新政协的内容总结一下了。
1.《共同纲领》(国名、国家性质、施政方针)(板书)
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板书)
3.确定国旗、国歌、国都、纪年方法(板书)
4.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板书)
现在请同学们把在课前收集到的关于国旗、国歌、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知识讲一下。
生:(讲述)
师:(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国旗的颜色为红色,象征革命;旗面左上方缀着五颗黄色五角星,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环拱于大五角星之右,并各有一个角尖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象征小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和全国人民对党的衷心拥护。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并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地五星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的大团结。
国歌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它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作为代国歌;1978年集体填入新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定为正式国歌。1982年12月4日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定,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撤消1978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定。
国徽:国徽呈圆形。国徽中心为红地上的金色天安门城楼,城楼正上方的4颗金色小五角星呈半弧形状,环拱一颗大五角星。国徽四周由金色麦稻穗组成正圆形环,麦稻秆的交叉处为圆形齿轮;齿轮中心交结着红色绶带,分向左右结住麦秆下垂,井把齿轮分成上下两部分。红色和金色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和庄严。国徽图案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天安门广场的南部。根据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决议兴建,同日下午举行奠基典礼。1952年8月1日正式动工兴建。1958年4月建成,同年5月1日揭幕。纪念碑正面向着天安门。重60吨,高14.7米,上面雕刻着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镏金大字。碑身背面是毛泽东撰、周恩来书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纪念碑用17000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碑身为紫灰色的花岗石,浮雕和栏杆为汉白玉,两层月台面铺着青色花岗石,周围的甬路为橙黄色花岗石。石料来自北京房山和山东泰安,其中碑心石出自青岛浮山。碑基占地3000平方米,高达37.94米,比天安门高4.24米。从地面开始有双重月台,底层是海棠形。承托碑身的是大小两层须弥座。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以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小碑座的四周,刻着以牡丹、荷花、菊花等组成的8个大花圈。碑顶为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绿顶式碑帽,碑身成方形。有8幅汉白玉浮雕,镶嵌在大碑座四周。从东面起,浮雕的主题按着历史顺序排列,分别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在“胜利渡长江”两旁,另有两幅装饰性浮雕,主题为:“支援前线”“欢迎人民解放军”。浮雕每块高2米,十块合在一起长达40.68米,共有170个人物,概括地表现了中国100多年来的革命历史。
二、开国大典(板书)
师:(引导学生看教材上有关开国大典的插图,或者播放电影《开国大典》的片断,使同学们了解实况)
1949年10月1日下午2点55分,毛泽东和一代开国元勋们经新华门来到天安门,从西头马道登上天安门城楼。在金水桥之南大约50米处的以华北军区军乐队为主组成的联合军乐队奏响了《东方红》乐曲,广场上人群欢声雷动。
3时整,盛大而隆重的开国大典开始。参加这次典礼的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首都各工厂、各大专院校、各机关的代表,有市民、近郊农民和城防部队等等,共约30万人。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员就位。当林伯渠宣布“请毛主席升国旗”时,毛泽东神情庄重,用力按动了通往电动旗杆的电钮……第一面耀眼夺目的五星红旗顺着旗杆,冉冉升起。这时,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这54门礼炮象征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中的54个民族;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28个春秋。参加大会的30万人肃立致敬,指挥员行举手礼,注视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庄严而美丽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在这庄严、热烈的时刻,毛泽东用响亮的声音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4.75亿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接着,阅兵式开始。阅兵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乘坐敞篷轿车,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军乐的奏鸣中,由聂荣臻陪同,出东三座门,沿着东长安街、东单广场,直到外国领使馆聚集的东交民巷,顺序检阅肃立严整的三军部队。朱德总司令检阅完部队驱车回到天安门城楼后,宣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坚决执行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的一切命令,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时肃清土匪及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镇压他们的一切反抗和捣乱行为。阅兵式共用了2个多小时,受阅部队的人员总计有1.6万多名。
接下来是群众游行。走在游行队伍最前面的是工人,京郊农民紧随其后。后面是机关干部、青年学生的游行队伍。
晚上9时25分,无数彩色的礼花向广场四周发射出来。首都军民载歌载舞,尽情地欢度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夜晚。
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宣告了中华民族的新生。
现在请大家想一个问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为什么?(组织讨论)
生:(讨论)
师:(总结)《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义勇军进行曲》是作者当时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征集选定国旗和国徽图稿的工作,进展顺利。唯有国歌,虽征集到数以千计的稿件,却没有一首尽如人意的,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开幕在即,大家都为国歌无定稿而着急。毛泽东同志关心着整个征选工作的进展。他亲自召集了二十多位有名望的同志一起商议,希望大家出出主意。就在这次会上,有位中年人提出了一项震惊四座的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代国歌。这位具有远见卓识的人是谁呢?他就是享誉中外的画家徐悲鸿,他的夫人廖静文对此有过这样一段回忆:
他去参加讨论国歌的会议以前,曾对廖静文说:“我准备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代国歌。”
廖静文说:“歌词里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不大好吧!”
“这有什么不好?”徐悲鸿微笑着说,“人民在胜利中不忘记过去的斗争,它能鼓舞人们永远以昂扬的精神继续前进,《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样.它歌唱了人民的意志。”
于是,在毛主席召集的座谈会上,徐悲鸿提出了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代国歌的建议。徐悲鸿还认为这支歌唱出了民族自信心,唱出了为着理想不怕牺牲,敢于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徐悲鸿的建议,得到周恩来同志的支持。他认为这支歌曲很雄壮、豪迈,有革命气概,节奏鲜明。但也有人认为新中间已经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经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而这首歌当中还有“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歌词是不是有些过时了。周恩来同志当即指出,这首歌在历史上曾起过巨大的作用,尽管现在新中国成立了,但今后还可能有战争,要居安思危。这一席话,使大家对这首歌的深远意义理解得更深刻了。大家对徐悲鸿的建议纷纷赞同。最后,毛主席也表示同意,他综合了大家的意见,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不久,在第一届政协会议上,正式通过《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引导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生:(讨论)
师:(总结)1.国内意义(1)中国人民进行了100多年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压迫奴役的悲惨命运,成了国家的主人。(2)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2.世界意义(1)使占世界1/4的人口摆脱了殖民主义的统治,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2)使亚非拉美人民增强了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信心。
但是,就在新中国成立时,祖国大陆还有一些领土没有解放,西藏是其中的一部分。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后,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经过不断努力,最终在1951年签署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下面我们来看具体内容。
三、西藏和平解放(板书)
师: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并向西北和西南推进。广大西藏人民和上层爱国人士拥护中央人民政府,渴望西藏早日解放,而帝国主义反华势力却指使和支持西藏地方政府中的亲帝势力抗拒解放,妄图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成为帝国主义的附庸。
考虑到西藏的特殊性,中央采取了和平谈判解决西藏问题的方针。通过广播、通信、派劝和团等方式,向西藏地方当局开展政治争取工作。然而以摄政达扎为首的亲帝国主义分裂势力拒不接受中央进行和平谈判的召唤和耐心教育,阻止、扣留甚至杀害劝和代表,并部署武力与解放军对抗。为此,人民解放车于1950年10月实施了昌都战役,消灭了藏军主力,同时在国际上加强外交斗争,揭露国际反华势力分裂中国的阴谋。西藏亲帝国主义分裂势力内外交困,受到沉重打击,达扎被迫下台,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亲政。
在西藏上层爱国人士和广大僧俗群众的强烈要求下,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团长的代表团赴北京进行和平谈判,于1951年5月21日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西藏宣告和平解放。
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是西藏历史划时代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它反映了西藏人民与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西藏的和平解放把中国的民族团结事业推向了新阶段,为增强十华民族的大团结,建设统一繁荣的新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藏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它标志着西藏作为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回到了祖国大家庭中,彻底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祖国的阴谋。
【课堂小结】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结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开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以及《共同纲领》的制定,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组织准备。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了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的诞生,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西藏的和平解放又彻底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祖国的阴谋,把中国的民族团结事业推向了新阶段。
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共同纲领》(国名、国家性质、施政方针)
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
3.确定国旗、国歌、国都、纪年方法
4.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二、开国大典
三、西藏和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