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中学八年级历史(冀教版)下册备课精品--教案+课件+素材+练习:第15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中学八年级历史(冀教版)下册备课精品--教案+课件+素材+练习:第15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4-02 16:02:02

文档简介

一、单项选择
1.中共中央做出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会议是 ( )
A.遵义会议 B.七大 C.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的改革实行的政策是 ( )
A.建立人民公社
B.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把土地分给农民
C.自愿互助,走合作化道路
D.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3.在改革开放中,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 ( )
A.珠海经济特区 B.深圳经济特区
C.广州经济特区 D.汕头经济特区
4.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方向是 ( )
A.开放地区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B.开放地区由陆地向海洋发展
C.开放地区由西向东发展 D.开放地区由北向南发展
5.对外开放的目的是 ( )
A.引进外国资金 B.引进外国企业管理经验
C.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D.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6.“大包干,大包干,直来下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说明了 ( )
A.人民公社的优越性 B.农民赞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批评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 D.农民反对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 ( )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过渡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8.人们以“一夜城”来形容发展变化快的城市,最典型的是 ( )
A.北京 B.上海 C.深圳 D.珠海
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获得了 ( )
①生产自主权 ②分配自主权 ③土地所有权 ④生产资料所有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下列经济特区属于广东省的是 ( )
①珠海 ②深圳 ③海南 ④汕头 ⑤厦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二、材料分析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会结束了一九七六年十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这次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材料中的“全会”指的是哪次会议?会议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2)会议在政治路线上是如何实现拨乱反正的?
(3)会议在组织路线上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什么?
(4)这次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万里支持下,安徽省农委起草了《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简称安徽六条),并以省委文件名义于1977年11月15日在安徽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通过。这个文件指出:允许农民搞家庭副业,其收获除完成国家任务之外,可以到集市上出售。生产队可以实行定任务、定质量、定工分的责任制,只需个别人完成的农活可以责任到人。
(1)“责任制”何时得到中共中央的肯定,又是何时在全国基本推广完成?
(2)“责任制”的优势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邓小平
(1)材料中提及的“特区”最早建立于何时?具体指哪些地方?
(2)结合材料说说特区的建立起到哪些作用?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是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的内容: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割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1)这份协议书产生于何时何地?
(2)由此揭开了一场怎样的改革?
(3)为什么这次改革能够获得农民的支持?
15.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形成了什么样的格局?这个格局是怎么形成的?
答案:1.D 2.D 3.B 4.A 5.C 6.B 7.D 8.C 9.A 10.C
11.(1)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3)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4)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后,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12(1)1978年;安徽、四川。(2)1980年;1983年。(3)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自主权,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3.(1)1980年,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2)吸收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4.(1)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2)从此揭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即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3)因为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自主权,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5.(1)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格局。(2)1980年,设立深圳、厦门等4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形成了由南向北、由东向西层层推进的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课件36张PPT。 1949-1956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1956-196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66-1976 “文革”时期 1978年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现 代 史 分 期导入新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大转折的起点
农村的改革之路
国门从这里打开第15课课程标准
  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及伟大历史意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难点
  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的理解,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开放区这几个概念的区分。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召开背景:
2.召开时间:
3.会议内容:
4.会议意义:
1978年12月拨乱反正、作出改革开放决策建国以来的伟大转折
我国开始走上新道路
步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文革”后百业待兴,邓小平恢复工作 中央全会(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为一届,每届都会选举出自己的中央委员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即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出来的中央委员会召开的第三次全体会议。   《人民日报》发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会议内容拨乱反正作出新决策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改革开放冲破“左”倾错误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放弃“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的领导集体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探究与讨论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点?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思想路线:实事求事
( 从实际出发) 政治路线:经济建设为中心 (经济)组织路线:民主、法制、协商
(平反冤假错案)家长制、个人崇拜
(冤假错案)阶级斗争为中心(政治 )左倾路线
(从主观出发)前后  有人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时期的“遵义会议”,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为什么?二、农村的改革之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1.原因:
2.过程:
3.内容:
4.意义:
5.启示:
人民公社体制存在弊端1978年; 1980年;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按劳分配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生产关系必须要与生产力相适应  四川宜宾农村包产到户,农民迅速勤劳致富。  实行新的农业政策后,安徽凤阳县农民喜获粮食丰收。安徽小岗村 “大包干大包干,
直来直去不拐弯。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
剩下都是自己的。 ” 凤阳小岗村农民编的顺口溜三、国门从这里打开对外开放(1)目的:
(2)格局:
(3)作用: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资金、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推动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扩大中国的影响力等。经济特区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邓小平在深圳蛇口工业区考察探讨与交流 你以经济特区的设立为例,谈谈对外开放的意义。 小结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技术开放区
内地全方位开放格局提高了生产力练兵营1.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此联创作应不早于( )
 A.1949年   B.1956年  
C.1966年   D.1978年
D练兵营2.观察下面两幅图,你认为深圳出现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B.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练兵营3. 歌曲《春天的故事》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其中“画了一个圈”是指(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建立经济特区,实行改革开放
C.推行家庭联产责任制
D.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B练兵营4.深圳原来是贫穷落后的小镇,现已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城市。有人以“一夜城”来形容深圳的迅速崛起,说明了( )
A.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上来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C.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D.改革开放格局初步形成C练兵营5.某档案馆有一份20世纪80年代初有关农民收入的抽样调查统计表,观察下表,你认为1978年——1982年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练兵营6.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别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这应感谢我党哪一政策的实施(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D7.阅读材料
材料1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
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明代
流传
材料2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
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
革”中流传
材料3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
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十一
届三中全会后民间流传的凤阳花鼓词
回答:各段民间花鼓词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从材料2到材料3发生巨大转变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材料一反映了包括朱元璋在内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农民残酷压迫,造成安徽凤阳的贫穷落后。
材料二反映了“文革”期间,“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造成包括凤阳在内的全国许多地方生产停滞的情况。
材料三反映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凤阳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经济出现迅速发展的情况。
发生巨大转变的原因有:长期以来农村人民公社的体制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难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党和国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再见!课件40张PPT。  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农村邓小平  1984年,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邓小平在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1987年,邓小平会见荷兰首相鲁道夫。邓小平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亲切握手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对中国的发展做出新的设计。爱吸烟的小平同志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丰硕成果。邓小平视察深圳经济特区后题词《人民日报》发表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邓小平的题字:实事求是农民领取包产到户合同书凤阳农民欢庆大丰收1991年的中国山村小院希望集团绿色长廊滕头村的别墅住宅计划经济时代的各种票证《人民日报》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北京吉普汽车生产车间北京吉普投产仪式上海宝钢深圳经济特区珠海经济特区汕头经济特区厦门经济特区海南省政府挂牌成立上海天津邓小平南巡正在劳动的邓小平现在的深圳上海浦东上海浦东新区青岛昆明世博园第15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学生课前分组通过访问长辈们,收集农业合作化时期人民的生活方式及生活水平;和改革开放以来长辈们对亲历生活转变的口述资料,整理口述资料,使学生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懂得珍惜。设置问题导入新课和本节课主要内容,引起学生注意,通过讲述故事和视频充实课堂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了解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内容,意义);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口述史料的能力,分析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识图、填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通过了解邓小平的事迹,总结学习他身上的优秀的品质;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
经济特区和经济开放区
教学难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地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方法
口述史料证明法
学生讨论分析方法
教学媒体
幻灯片
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的新闻报道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眼之一,人们为什么要将十一届三中全会称为伟大的历史转折呢?这次会议后,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5课内容。
第15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板书)
【讲授新课】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板书)
(一)邓小平(板书)
播放《春天的故事》歌曲,教师提问:这首歌是在歌颂谁呢?歌颂这位伟人的什么功绩呢?(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介绍邓小平“三起三落”的经历,请学生回答:我们应该怎样学习邓小平优秀的品质?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板书)
播放视频《事实求是》,教师简略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出示文化大革命所带来的危害。
领域
危害性
政治
党的组织和国家政权遭到极大削弱,大批干部惨遭迫害,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
经济
国民经济损失近5000亿元。
教育
教学无法正常进行
文化
历史文化遗产遭到巨大破坏。
思想
极端个人主义、宗派主义等严重泛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遭严重毁弃。
让学生形成以下认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国人民要求“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当时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的“二个凡是”的方针的提出引起了全国人民的不满,于是在思想理论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回答说一说,教师进行补充。
(过渡)十一届三中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重新确立了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平反了一批冤假错案,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这次会议之后我们的国家发生来了哪些巨大变化呢?
二、农村的改革之路(板书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板书)
播放视频《苏醒的大地》和《春天的故事》,指导学生阅读课本102页小字内容和“小资料”,学生讨论回答“说一说”,和以下几个问题:
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归谁所有,是国家还是农民?
2.农民是否能够自主决定如何使用土地?
3.农民的积极性是否得到提高?
各组派学生代表讲述整理好的口述资料,教师总结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的一步步变化,引导学生得出珍惜现在幸福生活的结论。
(过渡)如果说对内改革是立国之本,那么对外开放就是强国之路,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了。
三、对外开放(板书)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对外开放的决策后,人们开始解放思想,把眼光投向世界,创办经济特区为实行对外开放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显示地图,阅读课本内容找出:
(一)四个经济特区1980年(板书)
(二)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板书)
(三)经济开放区1985年(板书)
(四)上海浦东新区1990年(板书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小资料”明确区分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经济开放区的概念,导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回忆课堂所学内容,学生共同回答;或者如有时间学生做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光辉的标志,它表明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一定会蒸蒸日上,日益繁荣昌盛。
板书设计
第15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邓小平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二、农村的改革之路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对外开放
(一)四个经济特区1980年
(二)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
(三)经济开放区1985年
(四)上海浦东新区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