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中学八年级历史(冀教版)下册备课精品--教案+课件+素材+练习:第20课 变革中的社会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中学八年级历史(冀教版)下册备课精品--教案+课件+素材+练习:第20课 变革中的社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4-02 15:09:38

文档简介

一、单项选择
1.下列名词出现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是 ( )
A.自主择业 B.统包统配 C.铁饭碗 D.大锅饭
2.1997年国家出台的新的就业方针包括 ( )
①以个人择业为主 ②劳动者自主择业 ③市场调节就业 ④政府促进就业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我国的社会保障主要包括 ( )
①社会保险 ②社会救济 ③社会福利 ④优抚安置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1991年负责着手进行农村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的部门是 ( )
A. 国务院 B.财政部 C.民政局 D.民政部
5.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你能接触到的信息服务和产品有 ( )
①互联网 ②电脑 ③数字家电产品 ④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二、材料分析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80年8月2日至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劳动就业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多年来,由于压制乃至取消个体经济,加上在劳动制度上对所有城镇劳动力采取由国家包下来统一分配的办法,造成年年有大批需要就业的人等着国家分配。会议提出:必须逐步做到允许城镇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流动;在解决劳动就业问题上,打破由国家全包的老框框,实行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大力扶持兴办各种类型的自筹资金、自负盈亏的合作社;鼓励和扶持个体经济适当发展,一切守法的个体劳动者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
(1)材料反映的是什么事件?
(2)就这一问题对你身边的人进行采访,听听他们都有哪些看法。
答案:1.A 2.B 3.D 4.D 5.C
6.(1)国家改革就业制度。
(2)略。
课件45张PPT。导入新课信息技术峰会变革中的社会 就业制度的变迁
努力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信息融入生活第20课  课程标准 
  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与能力
  了解我国就业制度变迁的主要原因及其基本内容,认识就业制度的变迁是我国改革开放所引发的社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通过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尝试建立社会保障体制的努力,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改革开放以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持社会稳定的影响。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及其对人们生活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改革开放不仅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使人们的一些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认识改革开放是一个十分复杂和艰难的过程,它需要全体国民的共同参与、认真思索和不懈奋斗才能完成,从而坚定对改革开放的信念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重点
  就业制度的变迁及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健全。  难点
  就业政策转变的原因,由供给制保障模式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一、就业制度的变迁1.变迁的表现2.变迁的意义“低工资、高就业”、“统包统配”的就业政策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劳动合同制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1.就业制度变迁的表现“统包统配”的就业政策  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基本就业政策。在具体做法上,每年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劳动部制定出全国统一的劳动就业管理计划和工资总额指标,然后向下层层分解指标,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在国家下达的固定工年末人数和工资总额计划指标中招收新职工。人才市场涌动的人群大学生就业服务2006年陕西省冬季人才交流会2008年河北省春季人才交流会人才交流市场文化产业人才交流会政府机关召开的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 参考答案:使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自主择业被人们所接受;就业渠道和方式多样化;劳务市场越来越发达;跳槽成为普遍现象等。议一议通过你身边的人和事,和同学们讨论一下就业制度的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1987年12月重庆市首次举办劳务市场 外资企业中的职工在电话生产线上 “长沙市再就业信息系统”赞助协议签字仪式 2.就业制度变迁的意义 就业制度的改变,使我国就业形势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拓宽了就业渠道,劳动力市场初具规模,市场机制逐渐成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主要力量。二、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健全1.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2.社会保障制度涉及的内容3.范例: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4.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的意义社会保障制度,是指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的救助和补贴。1.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我国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2.社会保障制度涉及的内容海南儋州某村集体出资给全村村民购买社会养老保险 探究与讨论 社会保障制度被人们称为社会的安全网,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其目的就在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社会的公平和使社会各阶层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利于实现社会稳定,因此社会保障制度又被称为社会的安全网。3.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范围上:国有企业和大部分城镇集体企业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模式上:供给制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重庆九龙坡区白市驿镇海龙村农村老人领到养老金 三、信息技术融入生活1.前提:2.表现:3.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电脑、数字家电等进入千家万户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使人们的通讯方式越来越便捷
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中国科技大学研制成功的“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 国家信息化产业基地——武汉·光谷 建国初期最普遍的交流方式——通过邮局寄信 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普及的固定电话日益成为人们交流联系的工具 1988开始的移动电话业务日益成为人们交流联系的新方式 现代最快捷的联系方式——电脑、互联网正走进千家万户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小结社会在变革就业制度的变迁社保制度的逐步健全信息技术融入生活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变革中的社会练兵营1.下列社会现象属于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是( )
A.喜欢穿军装或灰色中山装
B.公费医疗
C.凭布票购买服装
D.到人才市场公开招聘职员D2.我国每年有2000万人达到劳动年龄,需要就业,与此同时每年还有大量的下岗职工需要再就业,而社会需求就业的人数是有限的,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前景,你认为应如何面对( )
A.等待政府分配,进国营企业抱住“铁饭碗”
B.走后门、拉关系
C.解决就业是政府的事,所以完全依赖政府给予解决
D.努力提高自己全的面素质,转变就业观念,以便适应社会的需求D3.以下对我国新时期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劳动就业已经彻底告别了“铁饭碗”、“大锅饭”
B.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配套改革
C.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A4.下列哪些方面的成就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成为现实( )
A.自动化技术
 B.生物技术
 C.计算机网络技术
 D.纳米技术C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适合该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
B.有利于发展国民经济
C.有利于稳定社会政治
D.对于解决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无 济于事D再见课件18张PPT。下岗女工再就业培训下岗女工花卉再就业培训下岗女工车间生产再就业培训下岗女工手工制作再就业培训下岗女工服务行业再就业培训大学生招聘会拥挤的招聘会现场招聘会现场农村养老保险金发放仪式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参加养老保险社区敬老院帮助贫困学生减免学费为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银行大型计算机处理系统北京海关的自动报关系统胜利油田的石油勘探数据处理系统第20课 变革中的社会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讲述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生活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包括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以及日常生活的信息化等等变化,本课内容是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给学生在课前布置任务,要求他们先向自己的父母了解有关这方面的内容,然后要求同学讲述自己日常生活的变化,然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生活中的显现,要求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以及自己的看法,一起讨论。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本课可以设计为活动课的形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改革开放前后,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变化,以及科学技术和生活的日益结合。
【过程与方法】
提高生产力、发展经济对于人们改善生活所起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比较鉴别能力。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到20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就业制度的变化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是改革深入的一种表现。
教学重点
就业制度的变迁
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
教学难点
对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正确理解
教学方法
归纳法,讲述法,比较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设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新课导入】
(讲述)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生活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的生活有发生了一次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人们不仅体会到了自由、自主,而且开始向“富裕”迈进,人们的生活开始出现了新的面貌,这种“新”体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在生活不同方面,都有哪些变化。
【讲授新课】
一、就业制度的变迁
(讲述)大家都知道,现在大家找工作都很不容易,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大学,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文凭,以后可以再找工作的时候,有一个优势。大家谈谈你们从父母那里,都了解到他们当时就业环境是什么样的?
(学生展开讨论)
(总结)从新中国建立到现在,劳动就业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优先考虑的战略重点。我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采取的是什么样的就业政策?
(回答)
(讲述)这种“统包统筹”就业政策的具体内容是怎么样的呢?
(回答)
(讲述)“统包统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基本就业政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说明“统包统配”已经不适用于市场经济体制,那么,为了适应西的经济体制,我国的就业制度又发生了怎么样变化呢?
(回答)
(讲述)中央和国家提出,实行劳动就业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此后,劳动合同制开始逐步实行,这种新就业制度的实行,和之前的就业制度相比,有什么区别呢
(回答)
(讲述)它打破了“铁饭碗”的分配制度中存在的“大锅饭”的积弊。在1997年,国家又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推出了新的就业制度,新的就业制度的是什么样的?
(回答)
(讲述)1997年以后,我国出台了以个人择业为主,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新的就业方针。我们国家讲“与时俱进”,从我们国家的就业制度的变化就能看出来,随着时代的变化,随着经济制度的不断变化,我们国家的就业制度也在不断变化。现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国家和政府也一直致力于缓解就业压力的问题。就业制度的变化,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
(回答)
(讲述)就业制度虽然不断变化,但是它始终有一个最终目标,就是希望给更多的人提供理想的工作岗位,希望市场机制成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主要力量。
(放有关解决就业问题的视频,组织讨论)你是如何看待当今就业压力的?
(学生讨论)
二、努力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讲述)就业制度的解决,解决了广大从业人员的就业压力,但是还有一部分非从业人员的问题,以及就业人员的工作的保障问题,国家是如何解决的呢?
(回答)
(讲述)我国实行了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都包含哪些内容
(回答)
(指导学生浏览教材的“小资料”,讲述)同学们,你们的父母在单位入的保险,都包含什么样的类型?
(回答)
(讲述)我们今天就主要来看一下养老保险是怎样在我们国家建立起来的。1984年,我国首先建立了怎样的有关养老保险的制度?
(回答)
(讲述)在1991年,民政部就开始助手进行农村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在1995年,国务院决定建立怎样的养老保险模式?
(回答)
(讲述)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这种模式的建立是适应市场经济机制而建立的。这种体制的建立,对于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具体意义呢?
(回答)
(讲述)这标志着我国开始建立了自己的养老保险制度。同时,对于失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等,也都朝着进一步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方向进行改革。
三、信息技术融入生活
(讲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当今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正在以自己强大的作用,无声无息的改变着我们这个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你感受最深的由于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
(回答)
(讲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为人们的生活和文化交流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日益普及,信息技术迅速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改善社会信息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计算机网络教学也在逐渐普及,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和进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课堂小结】
教师应借助本课的内容,指导学生思考一些现实的热点问题。比如: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共同富裕的理想。对于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弱势群体”应该怎么帮助?(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的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健全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医疗保险制度等。)有人说,“铁饭碗”摔不破,人们捧着它就会放心。现在打破了“铁饭碗”,搞得人心惶惶,是社会就业制度的倒退。你怎样理解这个问题?(实行“铁饭碗”就业制度时,从表面上看,好象很“公平”——不管你干得怎么样,有饭大家一起吃。其实是保护了懒汉、低能儿,挫伤了勤奋、聪明人。现在实事求是地承认人们之间的差异,实行能者勤者上岗,凭贡献大小享受相应的待遇,是通过人才竞争来挖掘人的潜力,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当社会财富增加之后,就可以对那些“弱势群体”提供更为有效的帮助。这样两全其美,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等等。
板书设计
第20课 变革中的社会
一、就业制度的变迁
二、努力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三、信息技术融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