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单元达标练习(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注意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什么?( )
A.乳汁(lǔ) 临时(línɡ) B.兴奋(xīnɡ) 宿舍(shè)
C.膝盖(qī) 侧身(zé) D.浸透(qìn) 融化(lónɡ)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丰副 空濛 淡状 五光十色 B.忧美 威武 海坊 祖祖辈辈
C.船帆 富饶 栖息 飘飘摇摇 D.镜子 饮水 容树 葱葱茏茏
3.“一年好景君须记”中的“君”在诗中具体是指谁?( )
A.您 B.苏轼 C.读者 D.刘景文
4.“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中的“浸”用得很好,下列关于“浸”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
A.说明小兴安岭被雾淹没了。
B.说明小兴安岭空气被污染了。
C.说明小兴安岭雾很大看不清。
D.雾很大,很浓,整个小兴安岭都浸染在其中。
5.“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什么? ( )
A.“一棵棵”写出了小城的榕树多。
B.“树叶密不透风”写出榕树叶又大又绿的特点。
C.用“绿绒大伞”作比喻,写出了榕树颜色绿,树冠大,形状像伞的特点。
D.“遮”“挡”两个动词既切合伞的特点,又准确写出了榕树茂密的特点。
6.下列内容不符合本次习作要求的是( )
A.果园 B.风景区 C.风景画 D.我家的庭院
二、判断题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7.西沙群岛海底的沙石是彩色的,所以从海面看,就会看到不同的色彩。( )
8.“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说明西沙群岛海里的鱼非常多。( )
9.《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第4自然段是围绕“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炭甲穿来穿去,好看极了”这句话写的。( )
三、填空题
10.看拼音,写词语
11.辨字组词。
断( ) 楚( ) 宜( ) 淡( ) 孤( )
继( ) 禁( ) 且( ) 谈( ) 狐( )
12.照样子,给字加上偏旁,组成本课的生字并组词。
示例:鱼——(渔)——(渔民)
余——( )——( ) 采——( )——( )
吉——( )——( ) 尚——( )——( )
13.在括号里填入表示颜色的词语。
( )的军舰 ( )的海鸥 ( )的虾和蟹
( )的鱼 ( )的海螺 ( )的机帆船
以上这些颜色可以用 一词概括。
14.感知课文内容填空。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按照 顺序写的。“小兴安岭一年四季 ,是一座 ,也是一座 。”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 的作用。课文先是指出了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和 的特点,然后通过对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 和 的描写,展现了这里的 ,表达了作者 。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富饶的西沙群岛》(节选)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5.这段话围绕着哪句话来写的?请用“ ”画出来。
16.这段话中,表现鱼的数量多的词语是 ,表现鱼的种类多的词语是 。
17.画“﹏﹏﹏”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写了几种鱼的形态?你还知道鱼的哪些形态?请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强调了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多到鱼和水各占一半的程度。
B.强调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但水和鱼并不一定各占一半,这是一种夸张的写法。
课外阅读。
美丽的澎湖
林 山
①澎湖是个迷人的海岛。阳光、沙滩、海浪特别美丽,令人叹为观止。
②澎湖的阳光炽(chì zhì)热、滚烫,热辣辣地灼人。
③澎湖的沙滩洁净、绵长。特别是月夜下的沙滩,海上明月,泻下无所不在的清辉,海面上银光闪烁,悄然静谧的沙滩,只有细浪吻沙的天籁。
④我们在吉贝岛,漫步在那一弯金沙银浪织就的海滩。洁白的沙,金黄的沙,突然发现,那沙不是石头的细节,而是珊瑚的散章……
⑤阳光下,人们在沙滩上戏水、堆沙堡;海面上,人们在冲浪、滑翔、浮潜、乘“香蕉艇”、摩托艇……
⑥聪明的澎湖人还把这些澎湖的沙子演绎成神秘而浪漫的故事,分别设计包装成一小瓶、一小瓶的“日沙”“月沙”“星沙”等旅游纪念品,让游客带到天南海北去。
⑦澎湖的海浪神秘、多彩。导游说是因为当年从大陆迁移来的人们,见澎湖湾外波涛汹涌澎湃(bài pài),而澎湖湾内却平静如湖,就起了澎湖这个名字。
⑧我在从澎湖马公岛去望安岛的途中,就看到碧绿的海浪、洁白的海浪,和海浪与阳光共同描绘出的彩虹。
⑨澎湖拥有罕见的天然海湾,特别是在观音亭,这里的海域是世界上举行帆板运动的最佳场所之一。在世界帆板运动界,许多人也许不知道澎湖,但几(jǐ jī)乎没有人不知道观音亭的。
⑩一个清晨,我到观音亭游泳。在澎湖湾,融入天地之间的畅快,真是难以用语言表达。
(选自《福建文艺创作60年选》海峡文艺出版社)
19.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0.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
(1)到处都存在,到处都有。( )
(2)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
(3)形容水流湍急、波浪相撞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声势浩大。( )
21.作者通过描写澎湖的 、 和 ,将美丽迷人的澎湖展现给大家。
22.请谈谈你对澎湖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你还知道哪里的景色令人叹为观止?请把它们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4.你的家乡一定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例如,公园、田野、小河……请你以《家乡的______真美》为题,把家乡的一处美景介绍给大家吧。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A.乳汁(lǔ)——乳汁(rǔ):由乳腺分泌出的白色或略带黄色的液体,含有各种不同比例的脂肪、蛋白质、糖和无机盐。
临时(línɡ)——临时(lín):遇到事情发生的时候。
B.正确。
C.膝盖(qī) ——膝盖(xī) :大腿与小腿相连处的外部关节。
侧身(zé)——侧身(cè):歪斜身子。
D.浸透(qìn)——浸透(jìn):泡在液体里使东西湿透。
融化(lónɡ)——融化(róng):(冰、雪等)变成水。
2.C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错别字。
A.丰副——丰富;淡状——淡妆;
B.忧美——优美;海坊——海防;
D.容树 ——榕树。
故选C。
3.D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出自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句意: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最美景是在秋末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原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苏轼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因此,“一年好景君须记”中的“君”在诗中具体是指刘景文。故选D。
4.D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
“浸”说明小兴安岭的雾很多很浓,覆盖了整个森林,使整个森林都浸染在雾中。“浸”有浸泡、使渗透的意思。这里的“浸”用的是(比喻)修辞手法,一字化静为动,将安静的山谷赋予了动态美,动静结合,使这种美感油然而生,跃然纸上。描绘了一幅浓雾笼罩着的森林的景象,写出了雾大的特点。D选项正确。
5.B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
明确句子的含义,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它是蕴涵在句里,而没有说出来的意思,没有说出来的感情,没有说出来的思想。要把握句子的含义,必须在理解句子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思索,才能体会得到的。
“一棵棵”写出了小城的榕树多。这句话把“榕树”比作“绿绒大伞”,写出了榕树颜色绿,树冠大,形状像伞的特点。“遮”“挡”两个动词既切合伞的特点,又准确写出了榕树茂密的特点。
B选项有误,“树叶密不透风”说明树叶又大又多,并不能体现绿的特点。
6.C
【详解】本题考查习作要求。
本次习作是这真美,主要写一个地方很美。“果园”、“风景区”和“我家的庭院”都是一个地方,而“风景画”是一个物体,因此不符合本次习作要求的是“风景画”。
7.× 8.√ 9.√
【解析】7.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可知,海水颜色不同是因为海水有深有浅。故题干叙述有误。
8.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结合“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可知,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西沙群岛不可能有一半都是鱼,之所以说“一半都是鱼”是为了强调和突出鱼的数量多。故叙述正确。
9.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可知,这一段由围绕“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来写的。故题干叙述正确。
10.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顺笔画,同时注意汉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要写在中间,四周留白。注意“船”“饮”“镜”的书写,易写错。
11. 中断 楚江 便宜 冷淡 孤帆 继续 禁止 而且 谈话 狐狸
【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和组词。
断:中断、断绝、断开、折断。
继:继续、连续、持续、陆续。
楚:楚国、楚王、清楚、楚江。
禁:禁止、严禁、禁令、囚禁。
宜:便宜、适宜、宜人、宜居。
且:而且、并且、况且、苟且。
淡:平淡、淡泊、淡水、冷淡。
谈:交谈、谈话、攀谈、谈论。
孤:孤独、孤单、孤寂、孤寡。
狐:狐狸、狐皮、狐疑、银狐。
12. 除 除法 踩 踩踏 洁 整洁 躺 躺下
【详解】本题考查加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
余+耳刀旁=除,组词:消除、除夕、除外、开除、除非。
采+足字旁=踩,组词:踩水、踩点、踩践、踩曲、踩窝子、踩高竿。
吉+三点水=洁,组词:洁净、清洁、皎洁、光洁、洁白、圣洁、廉洁。
尚+身字旁=躺,组词:躺椅、躺卧、躺坟、躺箱、躺枪。
13. 银白色 灰色 青色 银光闪闪 金黄色 棕色 五颜六色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中间为“的”,后面为名词,则前面需搭配合适的表示颜色的词,认真分析所给名词的特点,然后搭配,如棕色的军舰、白色的海鸥、红色的虾和蟹、黄色的鱼、金色的海螺、红色的机帆船;
结合所填词语,颜色众多,五颜六色: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因此以上这些颜色可以用各色各样或五颜六色或五彩缤纷一词概括。
14. 时间 景色诱人 美丽的大花园 巨大的宝库 总结全文 树木多 美丽景色 丰富的物产 美丽与物产丰富 对祖国的热爱和无比赞美之情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作者按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的时间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景。
结合原文“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可知,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总结全文,体现出小兴安岭的富饶。
结合原文“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可知,课文介绍了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和树木种类多的特点;结合文章2~5自然段可知,文章主要介绍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美景和丰富的物产,说明了小兴安岭景色优美且物产丰富,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15.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16. 成群结队 各种各样 17.比喻 排比 描写了四种鱼的形态,有的像张开尾巴的孔雀,令人赏心悦目;有的嘴巴红红的,就像抹了口红。 18.B
【解析】15.本题考查找中心句。
读句子“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描写的是鱼很好看;后面一句连用了四个“有的……”具体描写了每种鱼的外形特征,故本段主要是围绕第一句来写的,主要介绍了西沙群岛里鱼多而漂亮的特点。中心句一般不在段前,就在段末,这个规律我们要掌握。
16.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读句子“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可知,在“成群结队”一词中,“群”“队”都表示数量多,而且这个词语紧跟在“鱼”后,可知它是形容鱼的数量多;读句子“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由“数不清”可知,“各种各样”是种类多的意思。
17.考查了内容理解及仿写句子。
读划线句子“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可知,这个句子连用了四个“有的……”写了四种鱼的形态,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本句把“有的鱼鳍”比作“插着扇子”,用的比喻的修辞手法;
仿写出鱼的形状即可,如:有的鱼眼睛鼓鼓的,像青蛙;有的全身发出红色的荧光,远远望去,像一团红红的小火苗。
18.本题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
“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并不真的是说鱼多到和水各占一半的程度,而是用这种写法强调了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
故选B。
19.chì pài jī 20. 无所不在 叹为观止 汹涌澎湃 21. 阳光 沙滩 海浪 22.澎湖是个迷人的海岛,那里的阳光、沙滩、海浪特别美丽,令人叹为观止。 23.杭州西湖、桂林山水、台湾日月潭。
【解析】19.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炽,读音chì,意思是:(火)旺;旺盛。故选“chì”。
湃,读音pài,意思是:澎湃。故选“pài”。
几,[jǐ ]①询问数量多少。②表示不定的数目。[jī]①小桌子。②副词。将近;差一点。
“几乎”是差一点的意思,故选“jī”。
20.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1)结合第③段中“特别是月夜下的沙滩,海上明月,泻下无所不在的清辉”可知,月光洒满整个沙滩。
“无所不在”中“在”的意思是存在,故形容“到处都存在,到处都有”的词语是“无所不在”。
(2)结合第①段中“阳光、沙滩、海浪特别美丽,令人叹为观止。”可知,澎湖的景物美丽到极点,令人十分赞美。
“叹为观止”中“叹”的意思是赞赏;“止”的意思是尽头。故“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的词语是“叹为观止”。
(3)结合第⑦段中“见澎湖湾外波涛汹涌澎湃”可知,澎湖的海浪汹涌,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汹涌澎湃”中“汹涌”的意思是波涛猛烈地向上涌;“澎湃”指浪互相碰撞。故用来“形容水流湍急、波浪相撞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声势浩大”的词语是“汹涌澎湃”。
2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第②自然段“澎湖的阳光炽热、滚烫,热辣辣地灼人”描写的是澎湖的“阳光”;第③自然段“澎湖的沙滩洁净、绵长”描写的是澎湖的“沙滩”;第⑦自然段“澎湖的海浪神秘、多彩”描写的是澎湖“海浪”。
2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全文通过对澎湖的阳光、沙滩和海浪的描写,全方位、多层次展现出了澎湖这座海岛的迷人魅力。说明澎湖是个迷人的海岛。阳光、沙滩、海浪特别美丽,令人叹为观止。
23.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写出令自己叹为观止的景色即可。
例: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成都大熊猫基地等。
24.范文:
家乡的田野真美
我爱我那充满欢声笑语的家乡。
春天,柳树姐姐脱掉了白连衣裙,换上了绿军装。调皮的小草弟弟探出了小脑袋,小花妹妹露出了洁白粉嫩的面颊。农民伯伯在田野里辛勤的耕耘、播种。我们小孩子在草坪上玩耍。小鸟仿佛被吸引住了,也放声歌唱。在那美丽的乡村里留下了美好的回声。
夏天,溪水哗哗的流着。我们小孩子在河边玩耍嬉戏。大人们在树荫下谈天说地。知了在叫着,好像在说:“热死了热死了!”小鸟在天空上自由自在地愉快飞翔。在那美丽的田野里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秋天,枫树姐姐飘落着红叶,仿佛在迎接丰收的一年。小花准备去和它的哥哥姐姐们告别了。农民伯伯在希望的田野上,收获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们在帮助农民伯伯干活儿。小鸟成群结队地在和这里的一切告别。在那充满欢笑的田野里留下了美好的告别声。
冬天,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我们在小路上愉快地玩耍。植物都屈服了,只有那冬青树在风雪中傲然屹立。动物们大多都冬眠了。在这僻静的冬天里,留下了冬姐姐的足迹。
我爱我的家乡。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一、审题立意:审题、明确题目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可避免我们写跑题。本次习作为半命题的写景作文,要求写家乡的美景,注意描写的景色必须是家乡的。
二、选择分析:家乡的山、水、公园……在我们的眼中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亲切,选择你最想写的家乡的一处美景,最想介绍的去写。
三、构思指导:
开头:首先可直抒胸臆,表达对家乡的爱。
中间:可按春、夏、秋、冬的顺序介绍家乡的美景,注意运用平时学到的修辞方法。
结尾:可与第一自然段相呼应,表达对家乡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