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回顾与思考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回顾与思考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04-01 20:21:36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回顾与思考概念、性质填空:一、概念:
两个角的和是_____,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两个角的和是平角,称这两个角互为_____。
有公共顶点,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
角叫做_______。二、性质:
_________的余角相等;
同角或等角的____相等;
对顶角_____。直角补角对顶角同角或等角补角相等三线八角:两条直线AB与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形成:
(1)同位角:

(2)内错角:
(3)同旁内角:
同位角是 F 形状内错角是Z形状同旁内角是U形状
区别:条件与结论互换,
即:已知平行用特征,探索平行用判定。一、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二、平行线的特征: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知识结构图:二、强化知识、技能训练1.(1)若∠1=50 °,
则∠2 =_______
∠BOC=_______。 (2)若∠BOC=2∠1,
则∠1=______
∠BOC=_______。(3)若OE⊥AB ,∠1=56°,
则∠3=_____。60°120 °34°50°130°2. 如图,在电线杆C点处引两根拉线固定电线杆,若∠1+∠2=90°,∠2+∠3=90°,那么∠1___∠3 (填 >, =, < )

理由是_____________。
=同角的余角相等2.如图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考古中发掘出的一个梯形残缺玉片,工作人员从玉片上已经量得∠A=115°,∠D=110°。已知梯形的两底AD//BC,请你求出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尝试用自己的方式书写说理过程) 解:∵AD∥BC ,∠A=115°, ∠D=110°
(已知)
∴∠A+ ∠B=180 °
∠D+ ∠C=180 °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180°﹣115°=65 °
∠C=180°-110°=70 °
3.图中如果AC∥BD 、AE ∥BF ,那么∠A与∠B的关系如何?你是 怎样思考的?解:∵AC//BD,AE//BF(已知)
∴∠A=∠DOE
∠B=∠DOE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B(等量代换)4.已知,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且∠1+∠2=180° 求证:AB//CD 解二:∵∠1+∠AHG=180°
(平角的定义)
∠1+∠2=180°(已知)
∴ ∠AHG=∠2
(同角的补角相等)
∴AB//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证明:解一:∵∠1+∠EHB=180°
(平角的定义)
∠1+∠2=180°(已知)
∴ ∠EHB=∠2
(同角的补角相等)
∴AB//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解三:∵∠1=∠BHG(对顶角相等)
∠1+∠2=180°(已知)
∴ ∠BHG+∠2=180°
(等量代换)
∴AB//C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证明:∵BD平分∠ABC(已知)
∴∠2=∠3(角平分线定义)
又∵∠2=∠1(已知)
∴∠3= ∠1(等量代换)
∴AD∥B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如图,已知:∠1=∠2,BD平分∠ABC,试说明AD∥BC. 6.如图已知∠1=∠ACB, ∠2=∠3.
求证:CD∥FH.
(小明写了相关的过程,但是却忘了写理由
请你帮他把理由补充完整)
解:∵ ∠1=∠ACB(已知)
∴DE∥BC( )
∴ ∠2 =∠DCF( )
又∵ ∠2=∠3(已知)
∴ ∠3 =∠DCF( )
∴ CD∥FH(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等量代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7.如图已知AD∥BC,且DC⊥AD于D.(1)DC与B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说说你的理由。
(2)你能说明∠1+∠2=180°吗?解:(1)∵ DC⊥AD于D(已知)
∴∠3=90°(垂直定义)
又∵ AD∥BC(已知)
∴∠3+∠DCB=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 ∠DCB=180°-90°=90°
因此 , DC⊥BC(2)
解:∵AD//BC(已知)
∴∠2+∠4=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又∵∠1=∠4(对顶角相等)
∴∠1+∠2=180°(等量代换)8.如图,已知AB//CD(1)你能找到∠B、∠D和∠BED的关系吗?
(2)如果∠B=46,∠D=58,则∠E的度数是多少?谢谢!课件10张PPT。平行线的证明练习如图,已知:∠1=∠2,∠1=∠B, 求证:AB∥EF,DE∥BC。 证明:由∠1=∠2 (已知),
根据: .
得AB∥EF.
又由∠1=∠B( ).
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得 ∥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已知DE BC如图,已知:∠1+∠2=180°, 求证:AB∥CD.证明:由:∠1+∠2=180°(已知),
∠1=∠3(对顶角相等).
∠2=∠4( ) 根据:等量代换 得:∠3+ =180°.
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得: ∥ .对顶角相等∠4AB CD如图,已知:∠DAF=∠AFE,∠ADC+∠DCB=180°,求证:EF∥BC证明:由:∠DAF=∠AFE ( )
根据: .
得:AD∥ .
由:∠ADC+ =180°(已知). 根据: .
得:AD∥ .
再根据: .
得:EF∥BC已知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F∠DC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BC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如图,已知:∠2=∠3,∠1+∠3=180°, 求证:EF∥GH. 证明:由:∠2=∠3 (已知) ∠1+∠3=180°( ) 根据: .
得:∠1+∠2=180°.
根据: .
得: 。已知等量代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EF∥GH如图,已知:∠1=∠2,BD平分∠ABC,试说明AD∥BC. 证明:由BD平分∠ABC(已知), 根据: .
得:∠2=∠3.
又由:∠2=∠1(已知) 根据: .
得:∠3= . 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得: ∥ .BACD123角平分线定义等量代换∠1AD BC如图,已知:AB∥CD,AE∥BD,试说明∠ABD=∠E. 证明:由 (已知), 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得:∠ABD= . 由AE∥BD( ). 根据: . 得∠BDC=∠E .
再根据:等量代换 得: = .AB∥CD∠ BDC已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BD ∠E如图,已知:AC∥DE,∠1=∠2,试说明AB∥CD. 证明:由AC∥DE (已知), 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得∠ACD= .
又由∠1=∠2(已知). 根据: . 得∠1=∠ACD . 再根据: . 得 ∥ .∠ 2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B CD1.如图,已知:AB∥CD,∠1=55°∠2=80°, 求∠3的度数. 2.如图,已知:AB∥CD,∠A=70°∠DHE=70°,求证:AM∥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