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三)》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分数乘法(三)》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6.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04-02 17:27:13

文档简介

《分数乘法(三)》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结果与原分数的比较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探究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再通过观察比较算式得出规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拓宽了生活实用性,进一步提高了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
2、
3、
二、新课引入
1、计算
(1)我国古代著名哲学著作《庄子·天下》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1 1
1的


(2)?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一折,想一想,再算一算。
2、两个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3、一个数与分数相乘,积一定小于这个数吗?举例说明你的想法。
说一说你的发现。
4、总结归纳
两个分数相乘,分子乘以分子,分母乘以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一个数如果乘一个小于1的分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如果乘一个等于1的分数,积一定等于这个数。
一个数如果乘一个大于1的分数,积一定大于这个数。
5、练习

三、例与练
例1:淘气过生日,妈妈买来一个蛋糕,切了给淘气,淘气只吃了其中的,淘气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
答:淘气吃了蛋糕的。
例2:
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拓宽延伸
一个西瓜,八戒吃,悟空吃剩下部分的,八戒和悟空谁吃得多?
答:八戒和悟空吃的一样多。
课件15张PPT。分数乘法(三)1、知识回顾
2、新课引入
3、例与练
4、课堂小结
5、拓展延伸知识回顾新课引入例1:我国古代著名哲学著作《庄子·天下》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剩下的是这张字条的几分之几?111的的的新课引入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一折,想一想,再算一算。 ?竖着对折2次涂出它的横着对折2次涂出斜线部分的例2:新课引入通过上述两个例子,说一说,你认为两个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两个分数相乘,分子乘以分子,分母乘以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新课引入一个数与分数相乘,积一定小于这个数吗?举例说明你的想法。 说一说你的发现。新课引入总结归纳两个分数相乘,分子乘以分子,分母乘以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一个数如果乘一个小于1的分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如果乘一个等于1的分数,积一定等于这个数。
一个数如果乘一个大于1的分数,积一定大于这个数。新课引入练习例与练例1:淘气过生日,妈妈买来一个蛋糕,切了 给淘气,淘气只吃了其中的 ,淘气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答:淘气吃了蛋糕的 。例与练例2:例与练练习:课堂小结两个分数相乘,分子乘以分子,分母乘以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一个数如果乘一个小于1的分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如果乘一个等于1的分数,积一定等于这个数。
一个数如果乘一个大于1的分数,积一定大于这个数。拓展延伸一个西瓜,八戒吃 ,悟空吃剩下部分的 ,八戒和悟空谁吃得多?答:八戒和悟空吃的一样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