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复习
呼吸和消化
呼吸
1.感受我们的呼吸
2.呼吸与健康生活
--单元结构
消化
食物
消化
3.测量肺活量
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4.一天的食物
5.食物中的营养
6.营养要均衡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呼吸器官的组成,气体交换的实质,气体成分的变化、肺活量的测量、运动有利于增强呼吸功能。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食物的分类和记录、食物中的营养、怎样均衡营养。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口腔的消化作用、人体消化器官的组成及作用。
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复习
呼吸和消化
呼吸
呼吸器官
鼻腔(口腔)
--思维导图
消化
气体变化
次数变化
作用
气体进出
气管
肺
膈肌
气体交换
提供动力
支气管
呼吸变化
吸入:氧气含量较多,二氧化碳较少
呼出: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运动:运动越剧烈,呼吸次数越多
肺活量:肺活量越大,呼吸次数越少
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复习
呼吸和消化
呼吸
--思维导图
消化
食物
营养
按来源分植物类和动物类;按生熟分生食和熟食
记录:一天的食物每种都要记录,重复吃的食物在统计时只记为一种。
种类
蛋白质:人体肌肉、内脏、头发、血液的主要成分
糖类、脂肪:人体的能源物质
维生素、无机盐:调节身体机能
水:细胞中最多的组成成分
检测:淀粉用碘酒检验会显蓝色;脂肪在白纸
上涂抹会留下油迹;固体蛋白质用火烧有烧焦头发味
均衡膳食原则: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不挑食、不偏食等
消化器官
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复习
呼吸和消化
呼吸
--思维导图
消化
食物
营养
消化器官
组成特点
口腔
作用
切、撕、磨碎食物
食道
小肠
大肠
湿润、初步分解食物
输送食物到胃
胃
牙齿
细长
短粗
唾液
舌
搅拌、传送食物
宽大
直,
有弹性
将食物消化分解成食糜
消化食物、吸收营养
少量吸收水盐,贮存残渣
牙齿健康
2-1 感受我们的呼吸
课堂小结
一呼一吸为呼吸
一次
呼吸
器官
生物体
吸气时,膈肌收缩,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呼气时,膈肌放松,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吸入氧气
作用
过程
外界环境
呼出二氧化碳
(生物体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人工肺
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
2-2 呼吸与健康生活
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增强肺的呼吸功能。
课堂小结
生物体
吸入氧气
外界环境
呼出二氧化碳
1.气体交换:
2.气体成分变化:呼出来的气体中,氮气的含量没有变化, 的含量减少了5%, 的含量增加了3. 97% ,其他气体的含量增加了1.03%。
二氧化碳
氧气
3.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与运动有关,运动越剧烈,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心跳也会加快。因为运动时,人体会消耗更多的氧气,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呼吸次数增加、心跳加快有利于氧气的摄入,同时,也有利于将身体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及时排出体外,保持身体健康。
越多
2-3 测量肺活量
课堂小结
肺活量
测量
体育锻炼:运动员>普通人。所以经常运动,能提高肺活量,有利于细胞获得更多氧气。肺活量越大,呼吸次数越少。
含义
人体一次吸入最多空气后,再尽力呼出去空气的量。它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我们的工具:简易肺活量测量袋。
注意事项:多次测量,选择最大值,不可以求平均值。
影响因素
年龄:成年人>小孩,青年人>老年人
性别:男性>女性
健康标准
小学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在1100毫升~2600毫升,女生肺活量在900毫升~2000毫升。
单位:毫升。
2-4 一天的食物
课堂小结
一天的食物
记录和统计
按来源分:植物类食物(素食)、动物类食物(荤食)
记录食物名称:按早餐、午餐、晚餐分开如实记录。如“炒三丝”中的三种食物都要记。重复吃的食物要多次记录。
统计食物种类:重复吃的食物只统计为一种。
给食物分类
按生熟分:生食、熟食
…………
2-5 食物中的营养
课堂小结
食物中的营养
六大营养成分及作用
检验淀粉:
食品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表”提供的信息
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检验脂肪:
检验蛋白质:
蛋白质:
水:
糖类:
脂肪:
无机盐:
维生素:
人体肌肉、内脏和血液等的主要成分
人体主要能量物质
调节身体机能
人体重要能量物质
人体含量最多的物质
固体蛋白质
烧
烧焦毛发的气味
脂肪
涂抹
留下油迹
淀粉
滴碘酒
变 蓝
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
2-6 营养要均衡
课堂小结
营养要均衡
认识中国居民
平衡膳食宝塔
均衡营养
饮食原则
①“平衡膳食宝塔”共5层,人体对第一层水和谷薯类的需求量最多,对第五层脂肪和无机盐需求量最少;
②“平衡膳食宝塔”告诉我们,一天要吃的食物有水、谷薯类、蔬菜类、水果类、蛋类、水产品、畜禽肉、大豆及坚果类、奶及奶制品、油盐等,可以满足我们身体对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这些营养物质的需求。
①荤素搭配,不偏食、不挑食;
②粗细粮搭配,少吃零食;
③每日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
牙齿
2-7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课堂小结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口腔里的
消化作用
角色扮演,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
模拟活动
门齿:切割切碎食物
犬齿:撕碎食物
臼齿:咀嚼磨碎食物
舌:搅拌、传送食物
唾液:湿润食物,初步消化淀粉
馒头在口腔里的变化
形态变化:干的→整块→变碎变湿→变软成糊状
成分变化:淀粉含量多→淀粉含量少
用碘酒检验的颜色变化:蓝色深→蓝色浅
保护牙齿健康:正确刷牙可以预防蛀牙
2-8 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课堂小结
(长5-7米,食物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场所)
口腔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肝
(初步消化成食团 )
(内壁光滑,无消化作用,能通过蠕动将食物运输到胃)
(进一步将食物磨碎并分解成食糜[mí])
(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形成、贮存食物残渣)
(食物不经过肝,但肝分泌的胆汁能进入小肠帮助消化)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1.食物在人体里的“旅行”路线是:
2.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