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6 10:00:16

文档简介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
听力
1.认真听录音,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里。
神舟十六号三名航天员中,____是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____是一名大学教授。
A.景海鹏 B.朱杨柱 C.桂海潮
2.认真听录音,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已在空间站工作约5个月。
②这则新闻报道主要写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圆满成功,神舟十五、神舟十六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顺利会师。
3.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填空。
①景海鹏是第   次飞天的英雄航天员,在这次任务中担任   。
②神舟十五号乘组和神舟十六号乘组共   名航天员将共同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约   天时间。
二、基础知识
4.读一读,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词语。
时光是多么匆匆啊!丝毫没有jué chá   时光老人就bō nòng   秒针,zhǎ yǎn   间,小学生活即将结束。难忘教室里qīng cuì   的歌声,激烈的biàn lùn   ,自在的liáo tiān   。祝愿老师、同学,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各自的lǐng yù   里闪闪发光。
5.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1)单调(tiáo diào)   栖(qī xī)   息 徘徊(huái huí)   
(2)书(籍 藉)    (姿 资)   格 严(竣 峻)   
6.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
B.“骑鹅旅行记”是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品。
C.张思德、焦裕禄、雷锋……等,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D.“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A.人生需要奋斗,不奋斗,造成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B.比赛即将开始,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
C.“五一”假期,街上车水马龙,游人络绎不绝。
D.我们虽然刚刚输了比赛,但是仍然心平气和地祝贺对手。
8.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你去劝劝她,过去的往事就不要再提了。
B.奋战在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眼前。
C.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要牢记自己的使命。
D.同学们要注意节约,杜绝不浪费水电的行为。
9.按要求写句子。
(1)王刚说:“我要像李明那样关心集体。”(改为转述句)
(2)在高高的砖墙围起来的院子里,我看到了母亲和妹妹。(缩句)
(3)面对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改为陈述句)
10.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将作者、诗句及古诗所描写的传统节日连线。
王安石 今夜月明人尽望,   。 寒食节
王维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中秋节
王建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重阳节
韩翃 独在异乡为异客,   。 春节
1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国   。主人公鲁滨逊给救下的野人取名为   。鲁滨逊在荒岛上度过了28年后,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国家,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   的精神。
12.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托物言志是古人写诗常用的一种方法。《石灰吟》中,于谦把自己持身清白、坚贞不屈的品格融进了诗句“粉骨碎身浑不怕,   ”中。《竹石》中,郑燮借“咬定青山不放松,   ”的竹子表达了自己的铮铮铁骨。
(2)前几天,刘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事非经过不知难’。你要多读读书,不要在需要知识的时候,才悔恨自己读书太少。遇到事情我们不要钻牛角尖,因为‘穷则变,   ,   ’。”他的一番话让我受益匪浅,真是“听君一席话,   ”。
(3)一个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才能傲立全球。我们要做到不断创新、“   ,   ,又日新”。
三、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3.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通国之善弈者也。   
弗若之矣。   
14.为什么一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15.读了这篇文言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课外阅读。
怒放
①三年前的春天,朋友亲自给我送来一株昙花苗,种在白瓷壶里,枝叶铁青如剑,精心系上的红丝带迎风微拂。我高兴极了!
②不久,我便依照朋友的嘱咐,把这株昙花移植到花盆里,天天浇水,日日松土,不时除草,但由于阳光不足,花苗长得很慢。我有点心急了,但急有何用?一天一天过去,一年一年到来,一直未见她结蕾开花。这株昙花长势还算正常,从原来的一枝发成三枝,叶子变得厚实起来,三年时间差不多长高了三倍。时间久了,心情也就淡然了,花开不开任由她去吧。心想,她终是一株昙花在生长着,只要她能延续生命,也就可以了。
③今年中秋佳节的前几天,我突然发现最长的那枝已冒出小蕾来,每隔一天就大许多,如小型的佛手。农历八月十三日,我来到花架边观察,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我立即预感到,今夜昙花终于要怒放了。大约到晚上九时,她便开始悄然开放。原先柔软下垂的筒状萼部,徐徐向上翘升,作白天鹅抬头状。花瓣缓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
④我过去未见昙花开放,感到非常神秘,真想一睹其仙姿芳颜。我以前看到的都只是画家笔下的清影和摄影家镜头下的清艳,见不到她的动态美姿,也闻不出她的清香。今夜如愿以偿,真正见到鲜活美丽的昙花怒放,真是欢喜欲狂!
⑤这朵昙花,花冠硕大,高雅美丽,香气清新诱人。皓月当空,一家人在花架边,尽情欣赏“月下美人”,乃是今秋最美好的享受。
⑥种昙花三年,不开属自然,开了亦属自然,何必计较时间的迟早?她一年不开,两年不开,第三年终于怒放了。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____能坚持,锲而不舍____能开花结果。
⑦昙花的品性令人感佩,只求一瞬的辉煌,足可令她叶青万年,花放万年!(1)请根据下面的解释,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入横线里。
①像所希望的那样得到了满足。指愿望实现了。____
②不断地镂刻。比喻坚持不懈。____
16.在文中的横线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7.作者的心情随着昙花的生长跌宕起伏,请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心情变化的词语,填在横线里。
   ——心急——   ——   ——感佩
18.从昙花终于怒放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语文与生活
【材料一】第二十二条驾驶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应当遵守下列通行规定:驾驶人和搭载人应当规范佩戴安全头盔。
第二十四条在道路上驾驶电动自行车应当年满十六周岁。成年人驾驶电动自行车仅限搭载一人。搭载人应当在驾驶人后方正向骑坐。十六周岁以上未成年人驾驶电动自行车不得搭载人员。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
(来源:《安徽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 【材料二】据权威人士介绍,当事故发生时,安全头盔可吸收大部分撞击力,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可使受伤者的比例下降70%。因此,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骑行电动自行车我们必须正确佩戴头盔。
(来源:安徽财经网2022年3月25日发布)
19.阅读以上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家长骑电动车送孩子上学,孩子可以不戴头盔。   
②小明六年级刚毕业,可以骑电动车。   
③骑电动车时不戴头盔,交警可以处二十元罚款。   
20.根据材料二,我们知道骑行电动车佩戴头盔意义重大,以下哪张图片是骑行电动车的正确做法?(  )
A. B. C.
21.虽然大家都认识到驾驶及乘坐电动自行车时佩戴头盔的重要性,但有些人总是找种种理由不戴头盔,学校准备开展一次佩戴头盔的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帮助写一条标语。
四、写作
22.习作
文明、和谐值得称赞,爱国、敬业值得称赞,诚信、友善值得称赞……在你的生活中,谁最值得称赞?是你自己,还是身边的人?什么事让你觉得他值得称赞?请以“称赞”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书写工整,不少于4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姓名。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
2.
3.
【知识点】听力阅读
【解析】【分析】
故答案为:
【点评】
4.【答案】觉察;拨弄;眨眼;清脆;辩论;聊天;领域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左右结构:拨、眨、眼、清、脆、论、聊、领、域。左右写完后两半部分的中间要能够刚好放得下一条竖线(不能靠太密也不能分太开,刚好即可)。
上下结构:觉、察、弄。书写上下结构的字时,主要注意重心相聚和比例得当两个方面。
独体字结构:天。书写独字体时要注意主次分明。独体字是以笔画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它是一个囫囵的整体,切分不开。
左中右结构:辩。左中右结构,就是3个部件的对比,其总体书写规律是,部件之间要写紧凑并且相互谦让,同时不同部件的笔画注意穿插避让。
故答案为:第1空、觉察
第2空、拨弄
第3空、眨眼
第4空、清脆
第5空、辩论
第6空、聊天
第7空、领域
【点评】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同时注意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写在中间四周留白,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5.【答案】(1)diào;qī;huái
(2)籍;资;峻
【知识点】字音;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1)考查字音。“调”为多音字。读“diào”时,意为调动;分派;音乐上高低长短配合的成组的音。读“tiáo”时,意为使和谐、使均匀合适;嘲笑、戏弄、挑逗。故“单调”的“调”读作“diào”。
栖息( qī ):(动)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徘徊( huái ):比喻犹豫,拿不定主意。
(2)考查形近字。“籍”与“藉”字音不同,部首不同。“籍”读“jí”部首“ ”组词:书籍;“藉”读“jiè”部首“艹”组词:慰藉
“姿”与“资”字音相同,部首不同。“姿”读“zī”部首“女”组词:姿势;“资”读“zī”部首“贝”组词:资格
“竣”与“峻”字音相同,部首不同。“竣”读“jùn”部首“立”组词:竣工;“峻”读“jùn”部首“山”组词:严峻
故答案为:(1)第1空、diào
第2空、qī
第3空、huái
(2)第1空、籍
第2空、资
第3空、峻
【点评】汉字读音我们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而形近字的含义却不一样。形近字可比一比,完成时要注意仔细区别每组字的不同。
6.【答案】A
【知识点】标点符号运用
【解析】【分析】考查了标点符号。A.正确。
B.书的名字应用书名号,如:“骑鹅旅行记”是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品。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C.省略号与“等”不能同时使用。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D.提示语在中间,后面用逗号,如:“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要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提示判断标点符号的用法是否恰当。平时要多练习,多总结。
7.【答案】A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A.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与语境不符使用不恰当。
B.跃跃欲试:形容心情激动,急于想试一试。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C.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D.心平气和: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要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
8.【答案】C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考查修改病句。A.“过去的”“往”意思重复,去掉一个。有误。
B.用词不当“品质”应改为“身影”。有误。
C.正确。
D.“杜绝”“不”意思重复,去掉一个。有误。
故答案为:C。
【点评】病句类型有六种: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修改病句需要遵循“一读二找三改四检查”的顺序,即先读通句子,确定病症,对症下药,最后检查是否修改得当。 在修改时需要注意不能改变原句的本来意思。 修改病句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
9.【答案】(1)王刚说,他要像李明那样关心集体。
(2)我看到了母亲和妹妹。
(3)面对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
【知识点】句式转换;缩句
【解析】【分析】(1)考查改为转述句。把句子中的第一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他”;把冒号改为逗号;双引号去掉。
(2)考查缩句。找到主干,去掉修饰词。主语是“我”,谓语是“看到了”,宾语是“母亲和妹妹”。
(3)考查改陈述句。首先,去掉反问词“难道”: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把“会”改成“不会”;再次,去掉语气词“吗”最后问号变句号。
故答案为:(1) 王刚说,他要像李明那样关心集体。
(2) 我看到了母亲和妹妹。
(3) 面对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
【点评】(1)考查改转述句。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转换方法如下:①标点符号的改变,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②把第一、二人称改成第三人称。
(2)考查缩句。句要保留原句的基本意思,句型也不能改变。作答时要根据缩写的步骤,先把句子分成“谁”“干什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语,去掉修饰部分即可。缩句口诀:“的”“地”去前“得”去后,数词量词也要去。“着”“了”“过”要保留,专有名词不能缩。
(3)考查改陈述句。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如下:首先,去掉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去掉语气词:最后问号变句号。
10.【答案】不知秋思落谁家;每逢佳节倍思亲;
【知识点】古诗词默写;古诗词运用;作者作品;其他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古诗文默写,有作家及其作品,有节日风俗。“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意思是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描写的是中秋节。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出自唐代韩翃的《寒食》,意思是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描写的是寒食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意思是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描写的是春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描写的是重阳节。
故答案为:第1空、不知秋思落谁家
第2空、每逢佳节倍思亲;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要注意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
11.【答案】英;笛福;星期五;自强不息、积极乐观
【知识点】文章主旨理解;作者作品;《鲁滨逊漂流记》
【解析】【分析】考查了作家及其作品、经典名著。《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的笛福。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 克鲁索(Robinson Crusoe)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经过28年2个月零19天后得以返回故乡。主人公鲁滨逊给救下的野人取名为“星期五”。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自强不息、积极乐观的精神。
故答案为:第1空、英
第2空、笛福
第3空、星期五
第4空、自强不息、积极乐观
【点评】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及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
12.【答案】(1)要留清白在人间;立根原在破岩中
(2)书到用时方恨少;变则通;通则久;胜读十年书
(3)苟日新;日日新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默写
【解析】【分析】(1)考查古诗的默写。“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分别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全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清代郑燮的《竹石》全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竹子咬住青山毫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2)考查名言警句。“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是到实际使用时才懊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事情的艰难。“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意思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应该发生变化,如此才会让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得以不断发展。“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意思是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良多,胜过读许多年的书。
(3)考查古诗文默写。“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比喻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这一关键行为。
故答案为:(1)第1空、要留清白在人间
第2空、立根原在破岩中
(2)第1空、书到用时方恨少
第2空、变则通
第3空、通则久
第4空、胜读十年书
(3)第1空、苟日新
第2空、日日新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古诗文默写,有名言警句。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答案】13.善于,擅长;不如
14.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15.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
【知识点】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背会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学弈》参考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一心一意集中精神,只听弈秋讲的内容;另一个人虽然也听弈秋讲课,却一心认为有鸟将要飞来,想着拉弓搭箭去射它。虽然他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但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13.考查字词解释。通国之善弈者也: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善:善于,擅长。
弗若之矣: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弗若:不如。
14.考查内容理解。阅读文章可知,两个学习态度不同,导致了不同的结果,由原文“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可知答案。
15.考查情感主旨。《学弈》通过讲述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一个学得好,一个学得差的事,说明在同样的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答案】16.只要;就
17.高兴;淡然;欢喜欲狂
18.从昙花终于怒放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坚持不懈的力量。虽然等待的时间可能很长,但只要我们始终坚持,终究会收获美好的结果。同时,也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美丽,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生命和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知识点】散文阅读
【解析】【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6.a、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①如愿以偿:偿:满足。愿:愿望,希望。像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一切都会实现。在文中第④段“ 今夜如愿以偿,真正见到鲜活美丽的昙花怒放,真是欢喜欲狂! ”
②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坚持不懈。在文中第⑥段“ 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 。”
b、考查了关联词的运用。“能坚持,锲而不舍”和“能开花结果”分句前后表条件关系,故可选用“只要……就……”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17.考查了查找文中关键信息的能力。根据文中第①段“我高兴极了!”第②段“我有点心急了,但急有何用?”“时间久了,心情也就淡然了,花开不开任由她去吧”“今夜如愿以偿,真正见到鲜活美丽的昙花怒放,真是欢喜欲狂!”第⑦段“昙花的品性令人感佩”可知,作者的心情变化是高兴——心急——淡然——欢喜欲狂——感佩。
18.考查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种植昙花三年的经历,虽然昙花长势缓慢,但作者仍然不断护理,最终在中秋节前夕终于开放。从昙花终于怒放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坚持不懈的力量。虽然等待的时间可能很长,但只要我们始终坚持,终究会收获美好的结果。同时,也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美丽,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生命和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答案】19.错误;错误;正确
20.B
21.佩戴头盔,安全你我。
【知识点】图文信息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阅读题一般作答步骤: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19.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①根据材料一第二十二条内容“ 驾驶人和搭载人应当规范佩戴安全头盔。 ”说法错误;②根据材料一第二十四条内容“在道路上驾驶电动自行车应当年满十六周岁,小学六年级不足十六周岁,说法错误;③根据材料第四十条内容“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 ”说法正确。
20.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图片可以获得正确戴头盔的信息1.前额保护2.耳脚固定3.下部固定4.调整A、有误,没戴头盔;B、正确;C、有误,要扣在脖子上。
21.考查宣传标语。要根据实际,语言简短,有警示作用。
故答案为: 佩戴头盔,安全你我。
22.【答案】称赞
生活中有许多人或事值得称赞,如事业上取得好成就的爸爸,精心育人的老师,勤奋好学的同学,固守边疆的战士,便民利民的建筑……今天,我就为我勤奋好学的同学林美秀喝彩。
林美秀这个同学,她长着一头乌黑的短头发,圆圆的脸,亮晶晶的大眼睛,红红的嘴巴。她既漂亮又爱学习。
我和她是最好的朋友,我和她的成绩都差不多,她遇到不会的题,经常问同学或老师,她总是刨根问底。下面,我就和你们讲一讲,她是多么好问,我为什么要为她喝彩。
有一天,老师上完课,把家庭作业布置了,我和林美秀就开始做了,突然,我们遇到了一个难题,无论我们怎么绞尽脑汁地想,都想不出来,我对她说:“我们不写了吧!”她却说:“那怎么行,我去问老师。”问完老师回来后,她给我讲了一遍,我没有听明白,就问她几个问题,她也摸不着头脑,她说:“我再去问一问老师。”问完老师回来,她又给我讲了一遍,我还是没听明白,我提了几个问题,她又去问了老师。最后,我终于听明白了,我可真佩服她勤学好问的精神啊!
正因为她具有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只要一遇到难题,她就问老师同学,而且还要问到自己听明白了,这一次考试,出得许多题都是我以前没做过的难题,林美秀一会儿就做完了,可是我们做了好大一会都没做完,我真后悔平时没有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这一次考试,林美秀考了100分。
我为我这位勤学好问的好朋友而感到自豪。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称赞”为题,写一篇作文。生活中或多或少肯定有很多令我们称赞的事,帮助别人值得称赞,知错就改的行为值得称赞,喜欢读书值得称赞,尊老爱幼值得称赞……选择一件最孩子的自己称赞的事把它写下来,注意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发展、经过、结果。注意运用平时学习到的好词佳句。
故答案为:称赞
生活中有许多人或事值得称赞,如事业上取得好成就的爸爸,精心育人的老师,勤奋好学的同学,固守边疆的战士,便民利民的建筑……今天,我就为我勤奋好学的同学林美秀喝彩。
林美秀这个同学,她长着一头乌黑的短头发,圆圆的脸,亮晶晶的大眼睛,红红的嘴巴。她既漂亮又爱学习。
我和她是最好的朋友,我和她的成绩都差不多,她遇到不会的题,经常问同学或老师,她总是刨根问底。下面,我就和你们讲一讲,她是多么好问,我为什么要为她喝彩。
有一天,老师上完课,把家庭作业布置了,我和林美秀就开始做了,突然,我们遇到了一个难题,无论我们怎么绞尽脑汁地想,都想不出来,我对她说:“我们不写了吧!”她却说:“那怎么行,我去问老师。”问完老师回来后,她给我讲了一遍,我没有听明白,就问她几个问题,她也摸不着头脑,她说:“我再去问一问老师。”问完老师回来,她又给我讲了一遍,我还是没听明白,我提了几个问题,她又去问了老师。最后,我终于听明白了,我可真佩服她勤学好问的精神啊!
正因为她具有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只要一遇到难题,她就问老师同学,而且还要问到自己听明白了,这一次考试,出得许多题都是我以前没做过的难题,林美秀一会儿就做完了,可是我们做了好大一会都没做完,我真后悔平时没有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这一次考试,林美秀考了100分。
我为我这位勤学好问的好朋友而感到自豪。
【点评】本篇作文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主人公的勤奋好问,文中的林美秀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在事情的叙述上,我们可以把她去问了三次的叙述修改一下句式,因为三次句式完全一样。
1 / 1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
听力
1.认真听录音,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里。
神舟十六号三名航天员中,____是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____是一名大学教授。
A.景海鹏 B.朱杨柱 C.桂海潮
2.认真听录音,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已在空间站工作约5个月。
②这则新闻报道主要写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圆满成功,神舟十五、神舟十六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顺利会师。
3.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填空。
①景海鹏是第   次飞天的英雄航天员,在这次任务中担任   。
②神舟十五号乘组和神舟十六号乘组共   名航天员将共同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约   天时间。
【答案】1.
2.
3.
【知识点】听力阅读
【解析】【分析】
故答案为:
【点评】
二、基础知识
4.读一读,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词语。
时光是多么匆匆啊!丝毫没有jué chá   时光老人就bō nòng   秒针,zhǎ yǎn   间,小学生活即将结束。难忘教室里qīng cuì   的歌声,激烈的biàn lùn   ,自在的liáo tiān   。祝愿老师、同学,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各自的lǐng yù   里闪闪发光。
【答案】觉察;拨弄;眨眼;清脆;辩论;聊天;领域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左右结构:拨、眨、眼、清、脆、论、聊、领、域。左右写完后两半部分的中间要能够刚好放得下一条竖线(不能靠太密也不能分太开,刚好即可)。
上下结构:觉、察、弄。书写上下结构的字时,主要注意重心相聚和比例得当两个方面。
独体字结构:天。书写独字体时要注意主次分明。独体字是以笔画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它是一个囫囵的整体,切分不开。
左中右结构:辩。左中右结构,就是3个部件的对比,其总体书写规律是,部件之间要写紧凑并且相互谦让,同时不同部件的笔画注意穿插避让。
故答案为:第1空、觉察
第2空、拨弄
第3空、眨眼
第4空、清脆
第5空、辩论
第6空、聊天
第7空、领域
【点评】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同时注意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写在中间四周留白,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5.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1)单调(tiáo diào)   栖(qī xī)   息 徘徊(huái huí)   
(2)书(籍 藉)    (姿 资)   格 严(竣 峻)   
【答案】(1)diào;qī;huái
(2)籍;资;峻
【知识点】字音;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1)考查字音。“调”为多音字。读“diào”时,意为调动;分派;音乐上高低长短配合的成组的音。读“tiáo”时,意为使和谐、使均匀合适;嘲笑、戏弄、挑逗。故“单调”的“调”读作“diào”。
栖息( qī ):(动)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徘徊( huái ):比喻犹豫,拿不定主意。
(2)考查形近字。“籍”与“藉”字音不同,部首不同。“籍”读“jí”部首“ ”组词:书籍;“藉”读“jiè”部首“艹”组词:慰藉
“姿”与“资”字音相同,部首不同。“姿”读“zī”部首“女”组词:姿势;“资”读“zī”部首“贝”组词:资格
“竣”与“峻”字音相同,部首不同。“竣”读“jùn”部首“立”组词:竣工;“峻”读“jùn”部首“山”组词:严峻
故答案为:(1)第1空、diào
第2空、qī
第3空、huái
(2)第1空、籍
第2空、资
第3空、峻
【点评】汉字读音我们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而形近字的含义却不一样。形近字可比一比,完成时要注意仔细区别每组字的不同。
6.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
B.“骑鹅旅行记”是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品。
C.张思德、焦裕禄、雷锋……等,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D.“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
【答案】A
【知识点】标点符号运用
【解析】【分析】考查了标点符号。A.正确。
B.书的名字应用书名号,如:“骑鹅旅行记”是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品。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C.省略号与“等”不能同时使用。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D.提示语在中间,后面用逗号,如:“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要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提示判断标点符号的用法是否恰当。平时要多练习,多总结。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A.人生需要奋斗,不奋斗,造成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B.比赛即将开始,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
C.“五一”假期,街上车水马龙,游人络绎不绝。
D.我们虽然刚刚输了比赛,但是仍然心平气和地祝贺对手。
【答案】A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A.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与语境不符使用不恰当。
B.跃跃欲试:形容心情激动,急于想试一试。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C.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D.心平气和: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要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
8.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你去劝劝她,过去的往事就不要再提了。
B.奋战在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眼前。
C.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要牢记自己的使命。
D.同学们要注意节约,杜绝不浪费水电的行为。
【答案】C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考查修改病句。A.“过去的”“往”意思重复,去掉一个。有误。
B.用词不当“品质”应改为“身影”。有误。
C.正确。
D.“杜绝”“不”意思重复,去掉一个。有误。
故答案为:C。
【点评】病句类型有六种: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修改病句需要遵循“一读二找三改四检查”的顺序,即先读通句子,确定病症,对症下药,最后检查是否修改得当。 在修改时需要注意不能改变原句的本来意思。 修改病句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
9.按要求写句子。
(1)王刚说:“我要像李明那样关心集体。”(改为转述句)
(2)在高高的砖墙围起来的院子里,我看到了母亲和妹妹。(缩句)
(3)面对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改为陈述句)
【答案】(1)王刚说,他要像李明那样关心集体。
(2)我看到了母亲和妹妹。
(3)面对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
【知识点】句式转换;缩句
【解析】【分析】(1)考查改为转述句。把句子中的第一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他”;把冒号改为逗号;双引号去掉。
(2)考查缩句。找到主干,去掉修饰词。主语是“我”,谓语是“看到了”,宾语是“母亲和妹妹”。
(3)考查改陈述句。首先,去掉反问词“难道”: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把“会”改成“不会”;再次,去掉语气词“吗”最后问号变句号。
故答案为:(1) 王刚说,他要像李明那样关心集体。
(2) 我看到了母亲和妹妹。
(3) 面对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
【点评】(1)考查改转述句。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转换方法如下:①标点符号的改变,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②把第一、二人称改成第三人称。
(2)考查缩句。句要保留原句的基本意思,句型也不能改变。作答时要根据缩写的步骤,先把句子分成“谁”“干什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语,去掉修饰部分即可。缩句口诀:“的”“地”去前“得”去后,数词量词也要去。“着”“了”“过”要保留,专有名词不能缩。
(3)考查改陈述句。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如下:首先,去掉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去掉语气词:最后问号变句号。
10.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将作者、诗句及古诗所描写的传统节日连线。
王安石 今夜月明人尽望,   。 寒食节
王维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中秋节
王建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重阳节
韩翃 独在异乡为异客,   。 春节
【答案】不知秋思落谁家;每逢佳节倍思亲;
【知识点】古诗词默写;古诗词运用;作者作品;其他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古诗文默写,有作家及其作品,有节日风俗。“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意思是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描写的是中秋节。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出自唐代韩翃的《寒食》,意思是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描写的是寒食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意思是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描写的是春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描写的是重阳节。
故答案为:第1空、不知秋思落谁家
第2空、每逢佳节倍思亲;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要注意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
1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国   。主人公鲁滨逊给救下的野人取名为   。鲁滨逊在荒岛上度过了28年后,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国家,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   的精神。
【答案】英;笛福;星期五;自强不息、积极乐观
【知识点】文章主旨理解;作者作品;《鲁滨逊漂流记》
【解析】【分析】考查了作家及其作品、经典名著。《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的笛福。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 克鲁索(Robinson Crusoe)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经过28年2个月零19天后得以返回故乡。主人公鲁滨逊给救下的野人取名为“星期五”。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自强不息、积极乐观的精神。
故答案为:第1空、英
第2空、笛福
第3空、星期五
第4空、自强不息、积极乐观
【点评】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及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
12.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托物言志是古人写诗常用的一种方法。《石灰吟》中,于谦把自己持身清白、坚贞不屈的品格融进了诗句“粉骨碎身浑不怕,   ”中。《竹石》中,郑燮借“咬定青山不放松,   ”的竹子表达了自己的铮铮铁骨。
(2)前几天,刘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事非经过不知难’。你要多读读书,不要在需要知识的时候,才悔恨自己读书太少。遇到事情我们不要钻牛角尖,因为‘穷则变,   ,   ’。”他的一番话让我受益匪浅,真是“听君一席话,   ”。
(3)一个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才能傲立全球。我们要做到不断创新、“   ,   ,又日新”。
【答案】(1)要留清白在人间;立根原在破岩中
(2)书到用时方恨少;变则通;通则久;胜读十年书
(3)苟日新;日日新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默写
【解析】【分析】(1)考查古诗的默写。“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分别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全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清代郑燮的《竹石》全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竹子咬住青山毫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2)考查名言警句。“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是到实际使用时才懊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事情的艰难。“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意思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应该发生变化,如此才会让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得以不断发展。“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意思是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良多,胜过读许多年的书。
(3)考查古诗文默写。“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比喻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这一关键行为。
故答案为:(1)第1空、要留清白在人间
第2空、立根原在破岩中
(2)第1空、书到用时方恨少
第2空、变则通
第3空、通则久
第4空、胜读十年书
(3)第1空、苟日新
第2空、日日新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古诗文默写,有名言警句。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三、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3.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通国之善弈者也。   
弗若之矣。   
14.为什么一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15.读了这篇文言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案】13.善于,擅长;不如
14.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15.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
【知识点】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背会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学弈》参考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一心一意集中精神,只听弈秋讲的内容;另一个人虽然也听弈秋讲课,却一心认为有鸟将要飞来,想着拉弓搭箭去射它。虽然他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但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13.考查字词解释。通国之善弈者也: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善:善于,擅长。
弗若之矣: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弗若:不如。
14.考查内容理解。阅读文章可知,两个学习态度不同,导致了不同的结果,由原文“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可知答案。
15.考查情感主旨。《学弈》通过讲述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一个学得好,一个学得差的事,说明在同样的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课外阅读。
怒放
①三年前的春天,朋友亲自给我送来一株昙花苗,种在白瓷壶里,枝叶铁青如剑,精心系上的红丝带迎风微拂。我高兴极了!
②不久,我便依照朋友的嘱咐,把这株昙花移植到花盆里,天天浇水,日日松土,不时除草,但由于阳光不足,花苗长得很慢。我有点心急了,但急有何用?一天一天过去,一年一年到来,一直未见她结蕾开花。这株昙花长势还算正常,从原来的一枝发成三枝,叶子变得厚实起来,三年时间差不多长高了三倍。时间久了,心情也就淡然了,花开不开任由她去吧。心想,她终是一株昙花在生长着,只要她能延续生命,也就可以了。
③今年中秋佳节的前几天,我突然发现最长的那枝已冒出小蕾来,每隔一天就大许多,如小型的佛手。农历八月十三日,我来到花架边观察,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我立即预感到,今夜昙花终于要怒放了。大约到晚上九时,她便开始悄然开放。原先柔软下垂的筒状萼部,徐徐向上翘升,作白天鹅抬头状。花瓣缓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
④我过去未见昙花开放,感到非常神秘,真想一睹其仙姿芳颜。我以前看到的都只是画家笔下的清影和摄影家镜头下的清艳,见不到她的动态美姿,也闻不出她的清香。今夜如愿以偿,真正见到鲜活美丽的昙花怒放,真是欢喜欲狂!
⑤这朵昙花,花冠硕大,高雅美丽,香气清新诱人。皓月当空,一家人在花架边,尽情欣赏“月下美人”,乃是今秋最美好的享受。
⑥种昙花三年,不开属自然,开了亦属自然,何必计较时间的迟早?她一年不开,两年不开,第三年终于怒放了。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____能坚持,锲而不舍____能开花结果。
⑦昙花的品性令人感佩,只求一瞬的辉煌,足可令她叶青万年,花放万年!(1)请根据下面的解释,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入横线里。
①像所希望的那样得到了满足。指愿望实现了。____
②不断地镂刻。比喻坚持不懈。____
16.在文中的横线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7.作者的心情随着昙花的生长跌宕起伏,请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心情变化的词语,填在横线里。
   ——心急——   ——   ——感佩
18.从昙花终于怒放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答案】16.只要;就
17.高兴;淡然;欢喜欲狂
18.从昙花终于怒放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坚持不懈的力量。虽然等待的时间可能很长,但只要我们始终坚持,终究会收获美好的结果。同时,也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美丽,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生命和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知识点】散文阅读
【解析】【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6.a、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①如愿以偿:偿:满足。愿:愿望,希望。像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一切都会实现。在文中第④段“ 今夜如愿以偿,真正见到鲜活美丽的昙花怒放,真是欢喜欲狂! ”
②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坚持不懈。在文中第⑥段“ 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 。”
b、考查了关联词的运用。“能坚持,锲而不舍”和“能开花结果”分句前后表条件关系,故可选用“只要……就……”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17.考查了查找文中关键信息的能力。根据文中第①段“我高兴极了!”第②段“我有点心急了,但急有何用?”“时间久了,心情也就淡然了,花开不开任由她去吧”“今夜如愿以偿,真正见到鲜活美丽的昙花怒放,真是欢喜欲狂!”第⑦段“昙花的品性令人感佩”可知,作者的心情变化是高兴——心急——淡然——欢喜欲狂——感佩。
18.考查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种植昙花三年的经历,虽然昙花长势缓慢,但作者仍然不断护理,最终在中秋节前夕终于开放。从昙花终于怒放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坚持不懈的力量。虽然等待的时间可能很长,但只要我们始终坚持,终究会收获美好的结果。同时,也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美丽,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生命和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语文与生活
【材料一】第二十二条驾驶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应当遵守下列通行规定:驾驶人和搭载人应当规范佩戴安全头盔。
第二十四条在道路上驾驶电动自行车应当年满十六周岁。成年人驾驶电动自行车仅限搭载一人。搭载人应当在驾驶人后方正向骑坐。十六周岁以上未成年人驾驶电动自行车不得搭载人员。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
(来源:《安徽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 【材料二】据权威人士介绍,当事故发生时,安全头盔可吸收大部分撞击力,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可使受伤者的比例下降70%。因此,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骑行电动自行车我们必须正确佩戴头盔。
(来源:安徽财经网2022年3月25日发布)
19.阅读以上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家长骑电动车送孩子上学,孩子可以不戴头盔。   
②小明六年级刚毕业,可以骑电动车。   
③骑电动车时不戴头盔,交警可以处二十元罚款。   
20.根据材料二,我们知道骑行电动车佩戴头盔意义重大,以下哪张图片是骑行电动车的正确做法?(  )
A. B. C.
21.虽然大家都认识到驾驶及乘坐电动自行车时佩戴头盔的重要性,但有些人总是找种种理由不戴头盔,学校准备开展一次佩戴头盔的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帮助写一条标语。
【答案】19.错误;错误;正确
20.B
21.佩戴头盔,安全你我。
【知识点】图文信息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阅读题一般作答步骤: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19.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①根据材料一第二十二条内容“ 驾驶人和搭载人应当规范佩戴安全头盔。 ”说法错误;②根据材料一第二十四条内容“在道路上驾驶电动自行车应当年满十六周岁,小学六年级不足十六周岁,说法错误;③根据材料第四十条内容“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 ”说法正确。
20.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图片可以获得正确戴头盔的信息1.前额保护2.耳脚固定3.下部固定4.调整A、有误,没戴头盔;B、正确;C、有误,要扣在脖子上。
21.考查宣传标语。要根据实际,语言简短,有警示作用。
故答案为: 佩戴头盔,安全你我。
四、写作
22.习作
文明、和谐值得称赞,爱国、敬业值得称赞,诚信、友善值得称赞……在你的生活中,谁最值得称赞?是你自己,还是身边的人?什么事让你觉得他值得称赞?请以“称赞”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书写工整,不少于4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姓名。
【答案】称赞
生活中有许多人或事值得称赞,如事业上取得好成就的爸爸,精心育人的老师,勤奋好学的同学,固守边疆的战士,便民利民的建筑……今天,我就为我勤奋好学的同学林美秀喝彩。
林美秀这个同学,她长着一头乌黑的短头发,圆圆的脸,亮晶晶的大眼睛,红红的嘴巴。她既漂亮又爱学习。
我和她是最好的朋友,我和她的成绩都差不多,她遇到不会的题,经常问同学或老师,她总是刨根问底。下面,我就和你们讲一讲,她是多么好问,我为什么要为她喝彩。
有一天,老师上完课,把家庭作业布置了,我和林美秀就开始做了,突然,我们遇到了一个难题,无论我们怎么绞尽脑汁地想,都想不出来,我对她说:“我们不写了吧!”她却说:“那怎么行,我去问老师。”问完老师回来后,她给我讲了一遍,我没有听明白,就问她几个问题,她也摸不着头脑,她说:“我再去问一问老师。”问完老师回来,她又给我讲了一遍,我还是没听明白,我提了几个问题,她又去问了老师。最后,我终于听明白了,我可真佩服她勤学好问的精神啊!
正因为她具有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只要一遇到难题,她就问老师同学,而且还要问到自己听明白了,这一次考试,出得许多题都是我以前没做过的难题,林美秀一会儿就做完了,可是我们做了好大一会都没做完,我真后悔平时没有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这一次考试,林美秀考了100分。
我为我这位勤学好问的好朋友而感到自豪。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称赞”为题,写一篇作文。生活中或多或少肯定有很多令我们称赞的事,帮助别人值得称赞,知错就改的行为值得称赞,喜欢读书值得称赞,尊老爱幼值得称赞……选择一件最孩子的自己称赞的事把它写下来,注意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发展、经过、结果。注意运用平时学习到的好词佳句。
故答案为:称赞
生活中有许多人或事值得称赞,如事业上取得好成就的爸爸,精心育人的老师,勤奋好学的同学,固守边疆的战士,便民利民的建筑……今天,我就为我勤奋好学的同学林美秀喝彩。
林美秀这个同学,她长着一头乌黑的短头发,圆圆的脸,亮晶晶的大眼睛,红红的嘴巴。她既漂亮又爱学习。
我和她是最好的朋友,我和她的成绩都差不多,她遇到不会的题,经常问同学或老师,她总是刨根问底。下面,我就和你们讲一讲,她是多么好问,我为什么要为她喝彩。
有一天,老师上完课,把家庭作业布置了,我和林美秀就开始做了,突然,我们遇到了一个难题,无论我们怎么绞尽脑汁地想,都想不出来,我对她说:“我们不写了吧!”她却说:“那怎么行,我去问老师。”问完老师回来后,她给我讲了一遍,我没有听明白,就问她几个问题,她也摸不着头脑,她说:“我再去问一问老师。”问完老师回来,她又给我讲了一遍,我还是没听明白,我提了几个问题,她又去问了老师。最后,我终于听明白了,我可真佩服她勤学好问的精神啊!
正因为她具有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只要一遇到难题,她就问老师同学,而且还要问到自己听明白了,这一次考试,出得许多题都是我以前没做过的难题,林美秀一会儿就做完了,可是我们做了好大一会都没做完,我真后悔平时没有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这一次考试,林美秀考了100分。
我为我这位勤学好问的好朋友而感到自豪。
【点评】本篇作文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主人公的勤奋好问,文中的林美秀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在事情的叙述上,我们可以把她去问了三次的叙述修改一下句式,因为三次句式完全一样。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