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中教学质量抽测科学试卷
一、填空题
1. 发声的格尺和发声的橡皮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在__________。
2. 外耳的耳郭有__________的作用。
3. 调节电视机的声音旋钮,改变的是声音的__________。
4. 呼吸包括 __________和__________。呼吸实际上在进行气体交换,是使__________进入血液,同时排出__________。
5. 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分成________食物和________食物。
6. 人体的呼吸系统中,身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是 __________。
7. ( )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
8. 声音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都能传播。上课时,我们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主要是在__________中进行传播的。
二、判断题
9. 呼吸是我们每个人都要进行的身体活动,呼吸意味着生命的存在。( )
10. 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是不一样的。( )
11. 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要想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要,我们要挑自己喜欢的东西吃。( )
12. 我们要多吃价格高的食品,因为它的营养一定高。( )
13. 运动后,要恢复平静状态下的呼吸次数,不爱运动的同学比爱运动的同学所需要的时间长一些。( )
14. 没有一种食物含有全部的营养成分。( )
15. 物体发出声音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
16. 风声、雨声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声音。( )
17. 月球上没有传播声音的空气,所以宇航员不能直接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 )
18. 给食物分类会方便我们对食物的研究。( )
三、选择题
19. 下列的食物营养成分中,( )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A. 糖类 B. 维生素 C. 矿物质
20. 下列食物中,含有维生素、矿物质较多的一组是( )。
A. 菠菜、白菜、黄瓜、胡萝卜
B. 鱼、大豆、牛奶、鸡蛋
C. 小米、馒头、土豆
21.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为了保证吸入人体的空气新鲜,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绿化环境 B.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C. 室内多放置花卉
22. 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可以采用下面哪种方法?( )
A. 向食物上滴一滴碘酒
B. 把食物白纸上涂抹
C. 把食物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23. 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强弱、大小、轻重,都是指( )。
A. 音量 B. 音高 C. 音色
24. 下列不适合用来描述声音的词语是( )。
A. 悦耳 B. 强弱 C. 鲜美
25. 使用土电话进行实验时,下列情况效果比较好的是( )。
A. 将电话线在水中浸泡一下
B. 将电话线拉直
C. 让电话线处于松弛状态
26. 下列关于鼓膜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坚硬而且比较厚 B. 比较厚,有一定的弹性 C. 薄而且有弹性
27. 当我们把玻璃钟罩里的空气逐渐抽掉,钟罩跟里的铃声( )。
A 越来越响 B. 越来越小 C. 不变
28. 同样是轻挠桌面的声音,贴着桌面听比坐在边上听要清晰,这说明( )。
A. 物质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
B. 声音传播是单向的
C. 声音传播距离比较短
四、实验题
小李同学擅长弹奏吉他,他觉得吉他发出的声音优美动听,在周末的时候他认真地研究了一下吉他发出声音的原理,并把实验过程记录了下来。
用力弹 轻轻弹
音量 音高 振动幅度 振动快慢 音量 音高 振动幅度 振动快慢
粗弦 大 低 大 慢 小 低 小 慢
细弦 大 高 大 快 小 高 小 快
29. 根椐小李的实验,音量大小与( )有关。
A. 琴弦粗细 B. 振动快慢 C. 振动幅度
30. 用同样的力度弹琴,琴弦振动快慢与( )有关。
A. 琴弦粗细 B. 振动幅度 C. 用力大小
31. 小李还发现,当琴弦不再振动时,吉他就不再发出声音了,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32. 当小李把琴弦调紧后发现,琴弦振动更快。此时琴弦发出的声音变( )了。
33. 用同样的力去弹粗细不同的琴弦,声音的高低变化规律是粗琴弦声音( ),细琴弦声音( )。
五、综合题
34. 声音有高有低,有强有弱,你能让一把尺子在桌子上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吗?
(1)让尺子发出高音,我可以这样做:___________
(2)让尺子发出低音,我可以这样做:___________
这样做的原理是:___________
35.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远洋船队,从南美洲东岸向太平洋进发。三个月后有的船员牙床破了,有的船员流鼻血,有的船员浑身无力,待船到达目的地时,原来的200多人活下来的只有35人,人们对此找不出原因。
1734年,在开往格陵兰的海船上,有一个船员得了严重的坏血病,当时这种病无法医治,其他船员只好把他抛弃在一个荒岛上。待他苏醒过来后用野草充饥,几天后他的坏血病竟不治而愈了。
诸如此类的坏血病,曾夺去了几十万英国水手的生命,1747年英国海军军医林德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建议海军和远征船队的船员在远航时要多吃些柠檬,他的意见被采纳,从此再也不曾发生过坏血病。但那时还不知柠檬中的什么物质对坏血病有抵抗作用。
(1)船上的队员到底得了什么病?
(2)船员得这种病的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柠檬能治疗这种病?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中教学质量抽测科学试卷
一、填空题
1. 发声的格尺和发声的橡皮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在__________。
【答案】振动
【解析】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会发出声音。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发声的格尺和发声的橡皮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在振动。
2. 外耳的耳郭有__________的作用。
【答案】收集声音
【解析】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声波由空气传入耳内,耳郭是收集声波,外耳道传递声音,鼓膜对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对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对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对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3. 调节电视机的声音旋钮,改变的是声音的__________。
【答案】音量
【解析】
【详解】调节电视机的声音旋钮,改变的是声音的音量。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
4. 呼吸包括 __________和__________。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是使__________进入血液,同时排出__________。
【答案】 (1). 呼气 (2). 吸气 (3). 氧气 (4). 二氧化碳
【解析】
【详解】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需要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使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
5. 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分成________食物和________食物。
【答案】 (1). 植物类 (2). 动物类
【解析】
【详解】给食物分类的方法很多,可以按照食物来源给食物分类,也可以按营养成分、食用方式、味道、产地等标准给食物分类。根据食物分类标准的认识,根据食物的来源分类,我们可以把食物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两类。
6. 人体的呼吸系统中,身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是 __________。
【答案】肺
【解析】
【详解】人体的呼吸系统中,身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是 肺。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肺是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
7. ( )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
【答案】肺活量
【解析】
【详解】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是最大呼气量。每个人的呼吸次数与每个人的肺活量有关。肺活量是身体发育的一个指标。
8. 声音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都能传播。上课时,我们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主要是在__________中进行传播的。
【答案】 (1). 气体 (2). 液体 (3). 固体 (4). 空气(气体)
【解析】
【详解】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一般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上课时,我们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主要是在空气中进行传播的。
二、判断题
9. 呼吸是我们每个人都要进行的身体活动,呼吸意味着生命的存在。( )
【答案】√
【解析】
【详解】呼吸是我们每个人都要进行的身体活动,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呼吸意味着生命的存在。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呼吸,呼吸是我们的重要活动, 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10. 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是不一样的。( )
【答案】√
【解析】
【详解】呼吸作用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反复吹一段时间后,可见石灰水变得浑浊。人体呼出与吸入的气体相比,明显增多的是二氧化碳,同时人吸入的氧气在体内组织细胞进行交换后,使得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明显减少,所以人体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是不一样的说法正确。
11. 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要想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要,我们要挑自己喜欢的东西吃。( )
【答案】×
【解析】
【详解】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为了使自己能获得均衡的各种营养,我们要不偏食,不挑食,这样才能全面地吸收各种营养成分。
12. 我们要多吃价格高的食品,因为它的营养一定高。( )
【答案】×
【解析】
【详解】一种食物只含有一种营养成分,为了使自己能获得均衡的各种营养,我们要不偏食,不挑食,这样才能全面地吸收各种营养成分。
13. 运动后,要恢复平静状态下的呼吸次数,不爱运动的同学比爱运动的同学所需要的时间长一些。( )
【答案】√
【解析】
【详解】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剧烈运动后,呼吸次数增加的原因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氧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学生,肺活量比较大。运动后,要恢复平静状态下的呼吸次数,不爱运动的同学比爱运动的同学所需要的时间长一些, 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14. 没有一种食物含有全部的营养成分。( )
【答案】√
【解析】
【详解】根据营养平衡理论,科学搭配食物,强调平衡就是健康,每日膳食中选用的品种要多,我们应当制定科学的膳食搭配原则,如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每日吃适量新鲜水果和蔬菜。我们所吃的食物中,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成分,所以我们需要搭配膳食,保证营养充足。
15. 物体发出声音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
【答案】对
【解析】
【详解】略
16. 风声、雨声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声音。( )
【答案】×
【解析】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在我们的生活中,风声、雨声、读书声,处处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些声音都是有物体振动产生的。但是风声、雨声是属于自然界的声音。
17. 月球上没有传播声音的空气,所以宇航员不能直接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 )
【答案】√
【解析】
【详解】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上没有传播声音的空气,所以宇航员不能直接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需要借助无线电设备, 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18. 给食物分类会方便我们对食物的研究。( )
【答案】√
【解析】
【详解】食物的分类按主次分,我们把食物分为主食和副食;按食物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按生熟程度可把食物分为生食和熟食。给食物分类会方便我们对食物进行研究。
三、选择题
19. 下列的食物营养成分中,( )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A. 糖类 B. 维生素 C. 矿物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这也是人体所需的六种营养。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食物中的脂肪和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的身体可以储存大量的脂肪和糖类,其中糖类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主要来源:淀粉、米饭、面条等,所以A符合题意。
20. 下列食物中,含有维生素、矿物质较多的一组是( )。
A. 菠菜、白菜、黄瓜、胡萝卜
B. 鱼、大豆、牛奶、鸡蛋
C 小米、馒头、土豆
【答案】A
【解析】
【详解】人体的生命需要多种营养支持,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这也是人体所需的六种营养。蔬菜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副食品之一,蔬菜的营养物质主要包含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等,含有维生素、矿物质较多的一组是菠菜、白菜、黄瓜、胡萝卜;鱼、大豆、牛奶、鸡蛋含有蛋白质;小米、馒头、土豆含有丰富的糖类,所以A符合题意。
21.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为了保证吸入人体的空气新鲜,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绿化环境 B.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C. 室内多放置花卉
【答案】C
【解析】
【详解】呼吸道对空气处理能力是有限的,为了保证吸入人体的空气新鲜,可以绿化环境和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在室内多放置花卉对呼吸道不利,有些花卉会引起疾病。如百合,夜间会有呼吸作用,会使房间缺氧。
22. 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可以采用下面哪种方法?( )
A. 向食物上滴一滴碘酒
B. 把食物在白纸上涂抹
C. 把食物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答案】A
【解析】
【详解】实验原理:根据淀粉遇碘会变蓝的特性,在食物上滴碘酒,是为了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如果发现有变蓝色的现象出现,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该物质。含有淀粉的食物有玉米、马铃薯、红薯和馒头等,所以A符合题意。
23. 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强弱、大小、轻重,都是指( )。
A. 音量 B. 音高 C. 音色
【答案】A
【解析】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音调、音量、音色是乐音的三个主要特征。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强弱、大小、轻重,都是指音量。选项A符合题意。
24. 下列不适合用来描述声音的词语是( )。
A. 悦耳 B. 强弱 C. 鲜美
【答案】C
【解析】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有悦耳、动听的歌声,有刺耳、难听的噪音,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鲜美是形容食物味道的。
25. 使用土电话进行实验时,下列情况效果比较好的是( )。
A. 将电话线在水中浸泡一下
B. 将电话线拉直
C. 让电话线处于松弛状态
【答案】B
【解析】
【详解】声音的传播条件是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一般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土电话”声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棉线传播的,通话时要拉紧棉线,传声的效果比较好。“土电话”声音的传播主要是在固体中传播的,所以B符合题意。
26. 下列关于鼓膜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坚硬而且比较厚 B. 比较厚,有一定的弹性 C. 薄而且有弹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耳朵位于眼睛后面,它具有辨别振动的功能,能将振动发出的声音转换成神经信号,然后传给大脑。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鼓膜薄而有弹性,鼓膜的作用是产生振动;听觉神经的作用是向大脑报告信息,声音大时,鼓膜振动得快,声音小时,鼓膜振动的慢,鼓膜很薄,如果外界声音特别大时,会使鼓膜穿孔。
27. 当我们把玻璃钟罩里的空气逐渐抽掉,钟罩跟里的铃声( )。
A. 越来越响 B. 越来越小 C. 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固体里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当我们把玻璃钟罩里的空气逐渐抽掉,钟罩没有了空气声音就无法传播,所以钟罩里的闹钟铃声会越来越小。
28. 同样是轻挠桌面的声音,贴着桌面听比坐在边上听要清晰,这说明( )。
A. 物质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
B. 声音的传播是单向的
C. 声音的传播距离比较短
【答案】A
【解析】
【详解】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一般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同样是轻挠桌面的声音,贴着桌面听比坐在边上听要清晰,这说明物质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传播速度要快,所以A符合题意。
四、实验题
小李同学擅长弹奏吉他,他觉得吉他发出的声音优美动听,在周末的时候他认真地研究了一下吉他发出声音的原理,并把实验过程记录了下来。
用力弹 轻轻弹
音量 音高 振动幅度 振动快慢 音量 音高 振动幅度 振动快慢
粗弦 大 低 大 慢 小 低 小 慢
细弦 大 高 大 快 小 高 小 快
29. 根椐小李的实验,音量大小与( )有关。
A. 琴弦粗细 B. 振动快慢 C. 振动幅度
30. 用同样的力度弹琴,琴弦振动快慢与( )有关。
A. 琴弦粗细 B. 振动幅度 C. 用力大小
31. 小李还发现,当琴弦不再振动时,吉他就不再发出声音了,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32. 当小李把琴弦调紧后发现,琴弦振动更快。此时琴弦发出的声音变( )了。
33. 用同样的力去弹粗细不同的琴弦,声音的高低变化规律是粗琴弦声音( ),细琴弦声音( )。
【答案】29. C 30. A
31. 振动 32. 高
33. (1). 低 (2). 高
【解析】
物体发出声音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物体发出的声音就越大。
【29题详解】
根据小李的实验数据来看,音量大小与用振动快慢有关;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物体发出的声音就越大;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小,物体发出的声音就越小。
【30题详解】
根据小李的实验数据来看,琴弦振动快慢与琴弦粗细有关。琴弦越粗,物体发出的声音就越强。
【31题详解】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只要发出声音,就一定在振动;
【32题详解】
当琴弦被调紧后,琴发出的声音变大了,说明琴弦越紧,琴弦振动的越快,琴的声音就越大;
【33题详解】
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的快慢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粗琴弦振动的慢声音就低,细琴弦振动的快声音就高。
五、综合题
34. 声音有高有低,有强有弱,你能让一把尺子在桌子上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吗?
(1)让尺子发出高音,我可以这样做:___________
(2)让尺子发出低音,我可以这样做:___________
这样做的原理是:___________
【答案】 (1). 想让尺子发出高音,可以把尺子伸出桌外的部分变短。 (2). 想让尺子发出低音,可以把尺子伸出桌外的部分变长。 (3). 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快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外的部分越少,振动频率越快;伸出桌外部分越长,振动频率越慢。
【解析】
【详解】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时,钢尺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钢尺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快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外的部分越少,振动频率越快;伸出桌外部分越长,振动频率越慢。
35.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远洋船队,从南美洲东岸向太平洋进发。三个月后有的船员牙床破了,有的船员流鼻血,有的船员浑身无力,待船到达目的地时,原来的200多人活下来的只有35人,人们对此找不出原因。
1734年,在开往格陵兰海船上,有一个船员得了严重的坏血病,当时这种病无法医治,其他船员只好把他抛弃在一个荒岛上。待他苏醒过来后用野草充饥,几天后他的坏血病竟不治而愈了。
诸如此类的坏血病,曾夺去了几十万英国水手的生命,1747年英国海军军医林德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建议海军和远征船队的船员在远航时要多吃些柠檬,他的意见被采纳,从此再也不曾发生过坏血病。但那时还不知柠檬中的什么物质对坏血病有抵抗作用。
(1)船上的队员到底得了什么病?
(2)船员得这种病的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柠檬能治疗这种病?
【答案】(1)坏血病
(2)因为海员长期生活在远离大陆的船上,吃不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缺乏维生素。
(3)因为柠檬中含有维生素C。
【解析】
【详解】(1)1734年,在开往格陵兰的海船上,有一个船员得了严重的坏血病,当时这种病无法医治。(2)因为海员长期生活在远离大陆的船上,吃不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缺乏维生素。蔬菜的营养物质主要包含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等。(3)维生素是指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需要量不多,但可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的免疫力。缺少维生素C牙龈容易出血,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导致。柠檬中含有维生素C。多吃柠檬就不会缺乏维生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