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课件(共2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课件(共2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6 10:1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燕歌行并序
高适
作者简介
简介
诗词描绘
生平
高适(约700-765)字达夫,世称高常侍,盛唐边塞诗代表作家。其边塞诗笔力雄厚,感情激昂,意境雄浑,气势奔放。 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在边塞诗中他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抱负,歌颂了将士的战功,还陈述了边防策略。此外,还揭露了封建军队中将领与战士的矛盾,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作者简介
解题
燕歌行并序
燕:“燕”是战国时期一个国家的名字。
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如白居易《长恨歌》。
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如高适《燕歌行》。
“燕歌行”:乐府旧题,多写有关边地征戍之事。
序:一般交代写作时间,写作缘由。
边塞诗
艺术特点(代表人物)
1.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崔颢、王翰等众多作家。边塞诗的内容主要是:反映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和军旅生活的种种体验,以及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抒发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和不满现实的情绪;描写边塞风光、异域风情。
2.边塞诗的艺术特点:诗歌的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
文学常识
3.判断边塞诗: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从军
文学常识
边塞诗
常用手法:
(1)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2)对比(3)衬托(4)象征(5)比喻
(6)夸张(7)用典(8)渲染(9)虚实结合
常见意象:
有关景物:烽火、狼烟、孤城、黄沙、雪山、黑山、大漠
有关动物:马、雁、鹰等
有关地名:轮台、龟兹、楼兰、安西、阴山、瀚海、凉州、边关、玉门关等
常见乐器:羌笛、胡笳、芦管、鼓、角等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这时有个从边塞回来的人到高适家做客,和高适谈起边塞的事情,并给高适看了自己写的一首《燕歌行》,高适感触颇深,就写了这首和诗。
军事元帅。此处指张守珪。开元二十六年 (738),张守珪裨将赵堪、白真陁罗假以守珪之命,逼平卢将军乌知义击叛奚余党。知义不从,白真陁罗又假称诏命以迫之。知义不得已出兵,初胜后败。守珪隐瞒败状,妄奏全获之功。事有泄漏,玄宗派牛仙童前往调查。守珪又屡赂仙童。二十七年事发,牛仙童被杖杀,张守珪贬括州刺史。
高适怀着豪情壮志,到蓟北一带漫游以求报效国家。由但是当地军政官僚们堵塞贤路,高适的愿望无法实现,高适对将帅不恤士卒,指挥无能,欺君邀赏的行为感慨颇深,因写此篇。
初读感知正音
横行xíng 金摐chuāng 旌jīng 旆 pèi
单于chán 腓féi 玉箸zhù 蓟北jì
飘飖yáo 功勋xūn 逶迤wēi yí 碣石jié
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摇那可度? 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出师
战败
被围
死斗
1.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事?哪些人? 哪些景?
事:战争
人:将帅 士卒
征人 思妇
景:塞外秋景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汉家——借汉说唐
烟尘——借代,代指战争
唐朝东北边境战事又起,将军离家前去征讨贼寇。
状语后置
*交代了战争的性质,即卫国战争。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重横行——将军的豪迈
赐颜色——皇帝的喜悦与张扬
将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纵横驰骋,天子又破格赐予他们褒奖和恩宠。
*似褒实贬,为下文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状语后置
军队敲钲打鼓前往榆关,军中各种旗帜在东北沿海一带连绵不断
〔榆关〕古关名,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
〔旌旆〕旗帜。〔逶迤〕舒展的样子。形容队伍浩荡,连绵不断。
〔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西北。
摐:击打。伐:敲击。下:前往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校尉紧急传送羽书飞奔浩瀚的沙海,匈奴的侵略战火已经烧到了狼山。
飞: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军情危急。
猎火:借代,代指战火。
照:写出了战斗的激烈和规模很大,展现了战争的紧迫激烈。
〔羽书〕羽檄,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瀚海〕对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其迤西今准噶尔盆地一带泛称。
〔单于〕匈奴首领称号,也泛指北方少数民族首领。
〔猎火〕打猎时焚山驱兽之火,借指游牧民族兴兵打仗的战火。
〔狼山〕古代称狼山者不止一处,这里借指边地交战区域的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山川景象萧条延伸到边境的尽头,
敌人侵犯,来势凶猛如同风雨交加。
〔极〕穷、尽,指到了最远的边界。
〔边土〕即边地,靠近边境的地域。
胡骑,这里指契丹人、奚人的军队。
凭陵,逼压。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战士在前线厮杀伤亡惨重,将军仍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表达了对战士的同情与敬佩;对将军的讽刺与批判。
战士浴血奋战
将军纵情享乐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腓:枯萎 稀:少
北方沙漠到了深秋尽是枯草,暮色降临孤城,能战的士兵越来越少。
衬托
作用:
1.营造了荒芜,萧瑟,衰败的意境。
2.烘托出士兵们心境的凄凉。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铁衣:借代,代指士兵。
玉箸:比喻,喻指思妇的眼泪。
士兵身穿铁甲辛苦守边很久,妻子落泪挂念丈夫远去只能自己啼哭。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城南:唐代长安城住宅区在城南。
蓟北:此泛指河北东北部战场。
少妇与征人的痛苦——战争的残酷
(侧面表现)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飘飖:动荡不安。
反问,表示难以越过。
边地动荡不安,难以越过,疆域旷远迷茫,人世间绝无仅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三时:早中晚,从早到晚。
阵云:战云
刁斗:古代军中兼用于炊煮和巡更敲击的铜制用具。
早午晚三时都杀气腾腾战云弥漫,夜里频传的刁斗声叫人听了胆寒。
悲凉
空间上:飘零孤独
时间上:日夜不宁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死节:为气节死。
岂:难道,反问。
顾勋:顾及功勋。
你我相看雪白的战刀上血迹斑斑;自古尽忠死节难道是为了功勋受赏吗!
李将军
用典
一说指的是汉朝李广,他捍御匈奴,关爱士卒。
另说指的是战国赵将李牧,他对抗匈奴,厚待战士。
古之将领身先士卒,关爱战士。
今之将领好大喜功,不恤士兵。
你没看见沙场拼杀战斗多么苦;至今仍然怀念西汉时的李广将军。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国需良将,
兵要体恤。
一是以李将军为楷模,为军人的气节而死;
二是与带军打仗的将军形成对比,李将军有勇有谋,且体恤士卒,令士兵死得其所;
三是寄寓了诗人对现实(将军的无能)的一个委婉间接的批评;
四是间接表达了自己想成为李将军的志向,越是“沙场征战苦”,越需要李将军那样的人。
“高适既肯定具有自卫性质的边塞战争,又同情出征将士的辛苦,从而希望出现李牧那样的良将来镇守边塞,完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任务,这就是《燕歌行》的真正主题。”
——南京大学教授莫砺锋
燕歌行(并序)
事:
人:
出师 - 战败 - 被围 - 战死(心愿)
三组对比
士卒效命死节 -—将领侍宠贪功
士卒浴血奋战 —将领纵情声色
古时李广 — 今之汉将
景:
塞外秋景:大漠、枯草、孤城、落日等
高适《燕歌行》
抒出征之豪情;
惜战士之辛苦;
怜思妇之断肠;
赞战士之死国;
讽将帅之骄逸;
盼边地之和平。
集大成
这首边塞诗不只有豪情壮志,不只有闺怨乡愁,还有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对强大国势下隐藏矛盾的担忧和冷峻分析。
高适不仅是风骨凛然的边塞诗人,还是敏锐的军事家和清醒的政治家。
“第一大篇”
艺术手法
1、诗作善于描绘边塞风光,渲染战地气氛。
边塞环境:辽远、开阔、荒凉
诗句:①山川萧条极边土
②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③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句式整散结合,语言铿锵有力。
作用:营造一片肃杀的气氛,渲染悲剧的场面,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4.运用多重对比,深化作品主题。
出兵时的金鼓震天*战败后的困苦凄凉
士兵的辛苦作战*将军的纵情声色
士兵的效命死节*将军的贪功懈怠 
古时李广体恤爱护士卒*现时将军享乐腐化、不恤士卒
句中无一个褒贬性的字眼,通过鲜明的多重对比,使主题更鲜明,情感爱憎分明。
3.有战争就会有别离,甚至是生离死别。在《燕歌行》中,“________
_______, ”两句通过描写思妇和征夫分别后对对方的思念,从侧面折射出战争的残酷。
4.《燕歌行》中,“ , ”两句一实一虚,既写出了战士们打仗的辛苦,又写出了家中妻子对远征丈夫的思念之情。
5.初唐时期,在战场上建立功业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标,奔赴边塞为国建功也一度成为一种社会风气,《燕歌行》中的“ ”一句就是很好的证明。此外,对于敢于为国效力的人,最高统治者表现出来的态度是“ ”,这就直接推动了这种风气的形成。
少妇城南
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6.《燕歌行》中,“ ”这一句通过前方的急报从侧面写出了敌人进攻速度之快;“ ”这一句则直接描写了敌军侵袭时的来势汹汹。
7.同样是描写塞外黄昏时的风景,王维的《使至塞上》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壮阔,而高适的《燕歌行》则是“______________,
”的凄凉与悲壮。
8.李广是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王昌龄在《出塞》中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对其的仰慕与赞颂之情。高适的《燕歌行》也提到了李广,这两句是“ , ”,委婉地表达了对如今带兵出塞打仗的将军的不满。
单于猎火照狼山
胡骑凭陵杂风雨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