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 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 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 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 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 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流浪
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背井离乡流浪关内的悲惨境遇,唱出了东北人民亡国之痛和期盼光复故地的思乡之情。
一、
九一八事变
他本可以当东北王,安享权力与富贵,却毅然宣布“东北易帜”;
他被骂“不抵抗将军”,也被赞“千古功臣”“学生的保护者”;
他活了101岁,却说“我的事情是到36岁,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日本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
日俄战争
日本获胜后在东北驻军
1905年
日本组建关东军司令部
成为侵华军事指挥机关
1919年
日本召开东方会议
制定侵略政策。
1927年
日本制造皇姑屯事件
炸死奉系军阀张作霖
1928年
日本遭遇经济危机
急于发动侵略战争
1929年
1930年2月,蒋介石第一次“围剿”红军
1931年4月,蒋介石第二次“围剿”红军
1931年7月,蒋介石第三次“围剿”红军
1932年6月,蒋介石第四次“围剿”红军
1933年1月,蒋介石第四次“围剿”红军
1933年9月,将介石第五次“围剿”红军
要抗日,先剿共
攘外必先安内!
国共内战给日本侵略者可乘之机
九一八事变
日本关东军炸毁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
日本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与次日凌晨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
日军进入沈阳城
日军胁迫中国百姓
日军欺压无辜人民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日军相继占领东北三省,
100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东北军总司令张学良
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
令北大营我军,收缴
军械,存于库房,避免
事态扩大。
日本军队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
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
国民政府: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
张学良:错误预估形势、想保存实力
九一八事变
建立伪满洲国
时间:
首都:
皇帝:
1932年
溥仪
目的:
把东北分裂出去
罪行:
屠杀无辜人民
掠夺战略资源
推行奴化教育
长春
建立伪满洲国
1932年3月9日,溥仪就任
1932年3月9日,伪满洲国成立
溥仪
掠夺资源
屠杀人民
奴化教育
刺杀幼童之后,集薪待焚
创建七三一部队
活体实验
局部抗战
组织____________,
抵抗日军的侵略。
东北民众和未撤走的东北军
抗日义勇军
派_______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
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中国共产党
杨靖宇
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____。
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抗日义勇军
杨靖宇
二、
华北危机
与
一二·九运动
华北危机
1935年
华北自治运动
1933年
攻占山海关
1933年1月,日军攻占山海关,向南推进。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划“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
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一二·九运动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一二·九运动
时间
主力
领导力量
口号
结果
影响
1935年12月9日
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
被镇压
学生
中国共产党
二、
华北危机
与
一二·九运动
三、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
1935年8月发表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八一宣言》。
1935年底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面对民族危机,各方提出什么主张?
中国共产党
共产党之停内战,共同抗日,高唱入云,实攻我心。
我是一定要抗日的,但现在国内不统一,不消灭共产党,能抗日吗?你先在西安剿共吧!
张学良
蒋介石
激烈的争辩
苦口婆心的劝谏
声泪俱下的哭谏
西安事变
时间:
地点:
人物:
目的:
结果:
1936年12月12日
陕西西安
张学良、杨虎城
逼蒋抗日
和平解决
张学良和杨虎城
西安事变
日本
企图使中国扩大内战,以便侵略中国。
英美等国
维护其在华势力,支持和平解决。
何应钦(国民党2号人物)
讨伐张学良,置蒋介石于死地,取而代之。
中国共产党
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
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之前 西安事变 之后
国共关系 剿共、内战 和平 解决
民众抗日 分散、自发的局部抗战
联合抗日
有组织有纪律的联合抗战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杨虎城的命运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一到南京,蒋介石就
将他软禁。直到1990年6月,张学良才结束了长达54年
的幽禁生活。1995年,他定居夏威夷檀香山。2001年10
月15日,张学良将军在檀香山溢然长逝,享年101岁。
杨虎城将军于1937年6月被迫“出洋考察”,11月
回国后被囚禁。全国解放前夕,他在重庆惨遭国民党特
务杀害,同时遇害的还有他的家人。
课堂总结
1931—1936年
1931.9.18
1932.1.28
1932.3
1933.3
1935.8.1
1935.12.9
1935.12
1936
一二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
“伪满洲国”
热河沦陷
八一宣言
一二九运动
瓦窑堡会议
东北抗日联军
华北事变
1935
西安事变
1936.12.12
课堂练习
1.九一八事变后,民主人士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蒋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妄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不战送江山,万世同羞耻……”
诗中的“江山”主要是指( )
A.华东地区 B.华北地区 C.平津地区 D.东北地区
2.1931年9月18日,日本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随即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A.日本首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B.中国抗日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开始
C.国民党正面战场开始了全面抗战 D.中国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B
课堂练习
3.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西安事变可以说是一件不幸中的幸事,既帮助统一了国家,也停止了内战。”他说西安事变是“幸事”的原因是( )
A.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4.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A. 改善国共两党关系 B. 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
C. 粉碎国民党亲日派企图 D. 挑起国民党内部矛盾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