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居于内陆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了大量海贝,这些海贝从而来呢?
◎海贝(贝币)
1.夏、商和西周
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铸币样式多样,秦朝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此后被长期沿用。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2.东周和秦朝
汉初仍使用秦半两钱(重12铢),由于民间私铸,以致出现英钱(重3铢)。市场混乱物价飞涨。为此,汉武帝颁布了盗铸金钱者死罪令,诏令各郡国铸行“元狩五铢钱”,但各郡国所铸五铢钱都具有偷工减料、不够五铢重的现象,而且越晚越粗劣。……元鼎二年,汉武帝诏令收回各郡国的铸币权,中央政府安排在长安上林苑统一铸造。
——《汉武帝的六次货币改革》
汉武帝为何要铸造五铢钱?
◎五铢钱及其钱范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3.西汉
最早的纸币诞生在四川,除了宋本身的时代背景,也在于四川的特殊性。四川因为躲过隋唐战乱,经济相对独立,贸易繁荣,铁钱携带不便的缺点日益凸显……最终,四川茶叶和马匹等贸易的发达以及四川铁钱的笨重,导致交子在相对独立和特殊的四川诞生。
——《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
如何对材料中“除了宋本身的时代背景,也在于四川的特殊性”这句话加以解读?
◎交子
◎宋代铁钱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4.宋元
◎至元通行宝钞
◎大明通行宝钞
◎大清宝钞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4.宋元
“白银时代”为何最终奠定于明代前中期:
观点一:江南经济发达手工制品大量出口导致中国出现大量顺差
观点二:赋役财政改革形成了贡赋纳银运作体制
观点三:明代宝钞发行制度发行缺陷,贬值急速,迅速走向崩解
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关于其原因,目前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你支持哪一种?阐明缘由。
◎明代银锭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5.明清
6.民国时期
晚清银元
概况
晚清 政府开始铸造银元
1912年 延续清朝货币政策,银元是法定货币
1935年 法币改革: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禁止银元流通,白银收归国有
1948年 国统区 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
解放区 解放战争顺利进行,各解放区连成一片,急需统一的货币,在河北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
滥发纸币,法币贬值、彻底崩溃
金圆券崩溃,民间重新使用银元
法币
金圆券
人民币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7.新中国
(1)概况:从1948年最初发行到1999年10月1日启用新版,人民币先后共发行了五套,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
第一套至第五套人民币1元纸币图案
历史纵横:人民币发行原则
中国人民币的发行,坚持了三条原则:经济发行、计划发行、集中统一。经济发行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按照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发行;计划发行就是货币的发行必须纳入整个国家的计划体系之中,以保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集中统一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具有垄断的货币发行权。
(2)作用:长期以来,人民币始终地位稳定,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背景
形成
特征
作用
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
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先后采用。
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1.国际金本位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崩溃
1929年经济大危机,美国政府宣布停止兑换黄金,全面禁止黄金出口,
导致金本位制崩溃。
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英国、法国、美国各自为政。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美国的经济在战争期间获得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从1940年的1006亿美元上升到1945年的2136亿美元。……美国的黄金储备1945年已占到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59%,1948年更增至74.5%。美国已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①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制崩溃
2.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形成
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双挂钩一固定)
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
背景
特征
②二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等欧洲国家,美国成为霸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宗旨是稳定国际汇兑;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世界银行(W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职责是向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以推动该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银行贷款对象最初是西欧国家,后来逐渐转向发展中国家。
p90【学思之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世界经济有什么重要作用
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等手段,稳定汇率,有利于国际金融的平衡发展;
同时,促进各国贸易的发展,以便各国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建立国际金融机构
2.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形成
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双挂钩一固定)
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
背景
影响
①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稳定了国际金融。
② 同时也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
瓦解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特点
①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制崩溃;
②二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等欧洲国家,美国成为霸主。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年份 国际收支 黄金储备 对外流动负债
1948 8 242 77
1955 -12 217 136
1959 -38 195 194
1960 -39 178 210
1969 -61 119 417
1970 -30 111 433
1971 -220 102 642
1948至1971年间美国国际收支、黄金储备
及对外流动负债的变化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思考:你能从表中数据变化看出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的发展趋势会怎样?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局面?
原因:
①西欧、日本的崛起冲击美国的霸权
②美国实力相对下降
(朝鲜和越南战争以及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的影响)
趋势:
1971年,尼克松政府宣布放弃每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的固定官方兑换比价,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后来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3.牙买加体系——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制的国际货币体系
1.黄金非货币化
2.储备货币多元化,但美元仍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
3.汇率制度多样化(固定汇率被浮动汇率所取代)
2016年SDR篮子货币权重比
建立
特征
1976年——《牙买加协议》——奠定了当代浮动汇率体系的基础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为10.92%,成为继美元、欧元之后的第三大基础货币,这是新兴经济货币首次被纳入SDR,也是人民币第一次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有助于各国保持国内经济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美元取代了黄金的地位,摆脱了黄金的束缚,不再以黄金的代表者出现,美元直接成为世界财富的代表。在牙买加体系中,美元的货币权力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大大提高。美元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但美国政府对美元的价值又不承担任何制度性的责任和义务,使得国际货币体系内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性,导致世界经济经常动荡和国际收支失衡。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1.1980年,中国银行发行“外汇券”,方便短期来中国的驻华外交、民间机构及其常驻人员等在指定银行以外币兑换使用,但其只能在指定的“涉外涉侨”旅行社、友谊商店、宾馆等地方使用,同时禁止外币在国内市场流通。“外汇券”的发行有利于( )
A.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推进 B.中国外汇市场的平稳发展
C.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D.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启动
A
2.1949年美国逼迫英镑和法郎大幅度贬值,至1950年各国出现美元短缺现象;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后,美国对英国控制美元流量,导致英国外汇储备和货币信用下降,被迫从中东撒军。美国还利用美元的力量对外进行援助,建立军事基地。这说明美国( )
A.肩负起稳定世界货币体系的责任 B.利用布雷顿森林体系推行霸权
C.货币政策诱发了世界性金融危机 D.确立美元的世界经济霸权地位
B
课堂练习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