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
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新诗派作家看来,古代诗歌为满足格律声韵之要求的文辞雕琢藻饰,必然弱化真实情义的表
达,文字优先的诗歌技术表演,势必遮蔽或淹没意义的书写。因此,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开
宗明义就是主张今日文学改良“须言之有物”。这里的“言”,主要指的是作为蝶介、工具的语言之
“言”。他所谓之“物”,一是情感,二是思想,若“文学无此二物,便如无灵魂无脑筋之美人;虽有秋
丽富厚之外观,抑亦末矣。近世文学之衰微,此其大因矣”。有鉴于传统诗歌中的因文害意,文意
本末倒置,所以,选择语言变革成为白话新诗运动倡导者的共识。白话新诗倡导者把情感与思想的
真实表达视为新诗区别于传统诗歌的内在品质。
现代白话自然平实,能赋予新诗真实品格。1920年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选《分类白话诗选》出版
(许德邻编辑)。该诗选序言指出:自从汉魏六朝、初唐之后,“诗的束绰和矫揉造作的弊病,一天深
似一天”,“做旧诗的人,十九都有雕琢堆砌的毛病”。形式上的花样、万变不离其宗的陈规、固化的
形式“把自然的神韵和真实的意义都掩藏起来,只求合着古人的步趋和种种的假面目。所以,无论
如何悲壮感概,或裔华典丽,总觉得是做作,是‘假的诗',不是‘真诗'”。而白话新诗把内在的真实
看作诗的最重要品质,“白话诗的好处,就是能扫除一切假做作,假面目,有什么就说什么,所以形
式上的‘美',虽不能十分满足,但是纯任自然,总觉得是‘真实的’,不是·假做作'的。这就是新诗
与旧诗精神上的优劣”。
五四新诗人将真实视为诗歌的生命。真实的品质是新文学家从道德建设的角度为新诗树立的
标准,目的是建立新诗的思想传统。刘半农在为《分类白话诗选》所作的“序”中指出,格律诗的出
现使后来的诗人“灵魂中本没有一个‘真'字”,“现在已成假诗世界。其专讲声调格律,拘执着几平
几仄”,“自有这种虚伪文学,他就不知不觉与虚伪道德互相推波助澜,造出个不可收拾的虚伪社会
来”。鲁远早年留学日本时,在《摩罗诗力说》中标举摩罗诗人“率真行诚,无所讳掩”,揭露建立在
旧传统伦理道德基础之上的礼教诗学规范:“中国之治,理想在不撄”,“情”不能逾“礼”,诗要“止
乎礼义”,而摩罗诗人“凡一字一辞,无不即其人呼吸粉神之形现,中于人心,神弦立应”。郭沫若在
1920年与宗白华讨论斯诗时认为:“我们的诗若是出于·矫揉造作',不过是些园艺的盆栽。”诗是
人格的表现,“人格比较圆满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诗人”。在斯文学家看来,真实是斯诗不可或缺
的品质,也是新诗现代价值观的核心。
高一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