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枫桥夜泊》是部编版《语文》学科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古诗词三首》里面的第二首诗,本单元围绕“自然之趣”这一主题编排四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进而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文学品鉴能力的培养。
《枫桥夜泊》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大意是:漫天寒霜里,月亮在乌鸦的啼叫声中慢慢西沉。江边枫叶摇曳,渔船上灯火点点,诗人看着这些景象,心中充满愁绪,久久不能入睡。此时,姑苏城外寒山寺半夜敲响的钟声传入客船。前两句中,“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用乌鸦的啼叫衬托月夜的静谧;后两句写诗人所听,用动景衬静景,表达了诗人孤寂忧愁的心情。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生字“泊、愁、寺”,掌握多音字“泊”;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枫桥夜泊》;
3.体会诗句中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词的大概意思,并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枫桥夜泊》;
2.体会诗句中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词的大概意思。
教学难点:
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策略:
1.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2.知人论世,知人论诗,理解诗意。
3.抓住诗眼,反复品读,感悟诗情。
教学过程:
组诗导入,揭示诗题
1.师:(古乐伴奏)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首诗。
欣赏组诗后,师追问:猜一猜这几首诗的诗人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师: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某一天秋夜里,博学多识的唐代诗人张继在旅居苏州的时候也写下了一首寄托自己愁思的羁旅诗,这究竟是怎样一首诗可以流传至今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代诗人张继,走进他的《枫桥夜泊》。
(板书课题:枫桥夜泊)
2.解读诗题,相机学习多音字“泊”。
【设计意图:伴随着悠扬的古乐,课件出示两首寄托作者愁思的羁旅诗,迅速带领学生入情入境;教师揭示课题后相机解读课题,与此同时学习多音字“泊”,也为后续学习古诗排除生字障碍。】
二、初读古诗,读出韵味
1.随机点名,学生试读。
2.听范读,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3.小组自读检测。
(1)组长检查组员的朗读情况。
a.能够正确、流利、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课文。
b.注意读准字音:泊、愁、寺。
(2)组长进行帮教,不会的地方多读几遍。
(3)组内成员每人选择自己最擅长的一句古诗进行合作读诗,最后进行小组自读汇报。
【设计意图:在朗读的过程中,既能帮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读懂课文,又能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1.默读全诗,借助注释,试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不懂的地方标注在学习任务单上,并由小组长进行汇总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并拓展指导“姑苏”与“寒山寺”相关知识。)
2.师:所有的诗、词、文,所写的内容都可以用八个字概括: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师相继提问看看这首诗,诗人看到了什么?诗人听到了什么?
(适时板书: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寒山寺、动态描写、静态描写、心中所感;适时点拨复习“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
3.师:诗中的所见所闻,都能通过语言文字看得出、读得懂。但老师还要告诉你,诗当中还隐藏着诗人的所思所感。诗人独特的情绪,特别的情感通过一些特别的字眼表达了出来。我们来看一看,《枫桥夜泊》当中,诗人全部的所思所感都藏在哪个字眼里了呢?
(板书:愁)
4.师:诗人在“愁”些什么?教师介绍诗人张继,并出示《安史之乱》视频,学生结合作者信息及《安史之乱》视频,抓一“愁”字,感受愁意。
背景:因为当时爆发安史之乱,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首羁旅诗。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5.出示归纳事物名称的课件,学生感悟诗情,齐读全诗。
(板书:借景抒情)
6.分组默写全诗,相机学写“愁、寺”。
【设计意图:理解诗意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拓展指导“姑苏”与“寒山寺”相关知识,给予学生文化的熏陶,紧接着便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文字理解并想象诗人描绘的景象,品味诗中的意境;背景资料的出示,将诗人张继的“愁绪”深化;通过圈画诗中描绘的事物,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愁苦;最后,学生在乐曲中感悟诗情,齐读全诗。】
拓展阅读,领悟方法
品读《宿建德江》中“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描写手法,试着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设置拓展阅读这个环节,可以更好地深化学生在本节课中所学到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描写手法,同时也有利于扩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积累。】
课末总结,传承经典
(乐曲伴奏)全班齐读《枫桥夜泊》。
【设计意图:课末总结,学生在乐曲的伴奏下齐读《枫桥夜泊》,不但帮助学生梳理课中所得,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学生民族自豪感,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板书设计:
21古诗词三首
(
枫桥夜泊
) (
愁
) (
动态描写
) (
月落
) (
乌啼
) (
钟声
)
(
借景抒情
) (
静态描写
) (
江枫
) (
渔火
)
(
霜满天
) (
心中所感
)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