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辛亥革命课件 (共38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辛亥革命课件 (共38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17 14:5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南京
南京
民族
民生
民权
1912
1949
1927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1927.4.12-1949)
中华民国
北洋政府
(1912.3-1928)
北伐胜利
东北易帜
1928
目录
01.偶然与必然相遇
02.成功与失败并存
03.进步与局限同存
——何以“通向革命”?
——怎奈“民国纠结”?
——几度“钟山风雨”?
一、偶然与必然相遇
能量积累与革命酝酿
为何要革命?
一、偶然与必然相遇——能量积累与革命酝酿
谁在酝酿革命?
能量如何积累?
一、偶然与必然相遇——能量积累与革命酝酿
(一)革命的必要性
知否 知否
通往“革命之路”?
历史的必然!
1895年,光绪皇帝发出
“何以为国”的痛苦发问!
---《光绪朝朱批奏折》(120辑)中华书局影印本1996年版第643页
1895年,两位文人几乎同时出现于中国政治舞台!
◎1897.11,德国借“巨野教案”侵占胶州湾;
◎1898.3月迫使清廷签订《胶澳租界条约》
1898年
百日维新
戊戌政变
1898年
辗转日本
筹划革命
一、偶然与必然相遇——能量积累与革命酝酿
(一)革命的必要性
外因:民族危机严重
内因:清政府新政和预备立宪失败,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时人评价:
“以旧人行新政”,
“新政不新”
1901年《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张之洞
一、偶然与必然相遇——能量积累与革命酝酿
(一)革命的必要性
外因:民族危机严重
内因:清政府新政和预备立宪失败,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预备立宪
1906
皇族内阁
1911
《钦定宪法大纲》
1908
请愿运动
1910
中国东北进行的日俄战争
内阁总理大臣 奕劻(庆亲王,宗室)
内阁协理大臣 那桐(满) 徐世昌(汉)
民政部大臣 善耆(肃亲王,宗室)
度支部大臣 载泽(镇国公,宗室)
海军部大臣 载洵(郡王,宗室)
农工商部大臣 溥伦(贝勒,宗室)
理藩部大臣 寿耆(宗室)
陆军部大臣 荫昌(满)
法部司法大臣 绍昌(宗室)
外务部大臣 梁敦彦(汉)
学部学务大臣 唐景崇(汉)
邮传部大臣 盛宣怀(汉)
一、偶然与必然相遇——能量积累与革命酝酿
(一)革命的必要性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经济基础:
(二)革命的可能性
新政内容
政治:改革官制
军事:编练新军
经济:奖励实业
教育:废除科举、
兴办新式学堂、
派留学生
1901-1911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多家,资本总额1亿多元,是以前30余年的两倍多。
经济
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阶级基础:
革命思想传播
思想基础:
章炳麟(1869-1936)
邹容(1885-1905)
一、偶然与必然相遇——能量积累与革命酝酿
(一)革命的必要性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经济基础:
(二)革命的可能性
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阶级基础:
革命思想传播
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与政党
组织基础:
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有组织
有领导
有机关刊物——《民报》
有纲领——十六字纲领
一、偶然与必然相遇——能量积累与革命酝酿
(一)革命的必要性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经济基础:
(二)革命的可能性
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阶级基础:
革命思想传播
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与政党
组织基础:
同盟会:16字纲领
三民主义的内涵
内容 同盟会纲领 思想内涵 地位
民族主义 (民族革命)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民权主义 (政治革命) 创立民国 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 (社会革命) 平均地权 (≠平分土地) 核定地价,涨价归国家所有,国民共享
前提
核心
补充
①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②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
利益和要求;
③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
权利的共同愿望;
进步性
局限性
①缺乏明确的反帝纲领;
②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一、偶然与必然相遇——能量积累与革命酝酿
(一)革命的必要性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经济基础:
(二)革命的可能性
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阶级基础:
革命思想传播
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与政党
组织基础:
——秋瑾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徐锡麟
一系列武装起义
军事基础:
一、偶然与必然相遇——能量积累与革命酝酿
(一)革命的必要性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经济基础:
(二)革命的可能性
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阶级基础:
革命思想传播
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与政党
组织基础:
一系列武装起义
军事基础:
(三)革命的偶然性
无法逃避的选择
—历史的必然
利益
铁路国有
保路运动
清政府强行镇压
激化矛盾—
提供了革命机会
—现实的偶然
二、成功与失败并存
怎奈“民国纠结”
时间:1911.10.10
主力: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结果:攻克武昌城,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号中华民国
影响:全国十几个省区前后宣布独立,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武昌起义
二、成功与失败并存——怎奈“民国纠结”
(一)眼前的成功
1912年1月,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正式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的成立
二、成功与失败并存——怎奈“民国纠结”
(一)眼前的成功
构建共和
陆军旗:十九星旗
民国海军旗
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以五色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平等,五族共和。
二、成功与失败并存——怎奈“民国纠结”
(二)长远的失败
没有任何人能够比袁世凯更适合充当调停者的角色,因为他是中国人民中最受信任的代表。
——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
英国驻华公使
朱尔典
立宪派代表
张謇
甲日满退 ,乙日拥公 ,东南诸方 ,一切通过。
——张謇致电袁世凯
革命党人黄兴
项城(注:袁世凯)雄才英略 ,素负全国重望 , 能顾全大局 ,与民军为一致之行动 ,迅速推倒满清政府 ……中华民国大统领一位 ,断推举项城无疑。
——黄兴
袁氏当国,众望所归?
二、成功与失败并存——怎奈“民国纠结”
(二)长远的失败
施压
攻陷汉口
、汉阳
政治讹诈
军事威胁
外交孤立
经封济锁
革命党人
立宪派和旧官僚
帝国主义列强
袁世凯
革命阵营
清政府
②支持
③威逼利诱;
④孙中山妥协退让;
施压
①授权
二、成功与失败并存——怎奈“民国纠结”
(二)长远的失败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诏书,清朝覆灭
中国版“光荣革命”?
《清帝逊位诏书》
由王朝到民国 革命退场,宪政登场
二、成功与失败并存——怎奈“民国纠结”
(二)长远的失败
——失败前最后的挣扎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章“总纲”: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三、四、六章:参议员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驶。
第五章“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主权在民
平等自由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制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根本目的:捍卫共和
大总统
参议院
最高法院
国务员
立法
司法
行政
责任内阁
三权分立
二、成功与失败并存——怎奈“民国纠结”
(二)长远的失败
1、中华民国权力属于人民
主权在民,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
2、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
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
3、三权分立政治体制、责任内阁制
防止专制独裁,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为什么说这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从法律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延时符
1913
宋教仁案
二次革命
1915
护国运动
袁世凯
复辟帝制
1917
张勋复辟帝制,
段祺瑞破坏约法
第一次护法运动
1921
第二次护法运动
军阀混战
1912.3
袁世凯就任
临时大总统
二、成功与失败并存——怎奈“民国纠结”
(二)长远的失败
存在局限
几度“钟山风雨”
三、进步与局限同存
三、进步与局限共存
(一)辛亥革命的局限
没有改变中国的两半的社会性质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革命主体 人民
革命方式 暴力
革命正当性 基础 独立平等、
民权自由
革命归宿 民主共和
广大人民群众是否被发动?
政党及革命组织是否严密?
学习美法革命的纲领建构是否符合中国国情?
侧重于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
三、进步与局限共存
(一)辛亥革命的局限
五四运动
中共成立
井冈山会师
开国大典
三、进步与局限共存
(二)辛亥革命的进步性
这场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改变?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五色旗
大清国“黄底蓝龙戏红珠”国旗
(1)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共和体制
政治民主化、法制化
“朕即国家”
“五族共和”
三、进步与局限共存
(二)辛亥革命的进步性
这场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改变?
(2)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推动了经济工业化
三、进步与局限共存
(二)辛亥革命的进步性
这场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改变?
袁世凯称帝后祭天
讽刺袁世凯称帝漫画
(3)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仅83天
1917年,张勋拥护溥仪复辟称帝,历时仅12天
思想理性化
三、进步与局限共存
(二)辛亥革命的进步性
这场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改变?
(4)社会习俗变化
社会文明化
20世纪初的世界革命形势图——“亚洲觉醒”
辛亥精神
中山先生的一生历史具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也没有满足过,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进向近于完全的革命的工作。直到临终之际,他说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鲁迅《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1926年
时间 事件 目标
1913 二次革命 兴师讨袁
1915-1916 护国运动 反对袁世凯复辟
1917-1918 护法运动 反对张勋复辟
1924 国民革命 打倒列强除军阀
1924-1925 北上谈判 统一全国
尝试概括孙中山的革命精神?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