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实现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CO2 B.Cu→Cu(NO3)2
C.CuO→Cu D.Na2O2→O2
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烧碱、石灰石都属于化合物
B.溶液、浊液、胶体都属于混合物
C.硫酸、纯碱、硝酸钠分别属于酸、碱、盐
D.Na2O2、Al2O3、Fe2O3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3.下列各组关于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电解质 Cu NaOH CaCO3 氨水
非电解质 CH3CH2OH CuSO4 5H2O CO2 CH4
A.A B.B C.C D.D
4.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的是( )
A.HCl→Cl2 B.Na2SO3→SO2 C.SO2→S D.C→CO
5.下列物质所发生的反应中,硫单质表现出还原性的是( )
A.硫与氢气 B.硫与氧气 C.硫与铁 D.硫与钠
6.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
A.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
B.NH4Cl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
C.HNO3溶液与KOH溶液混合
D.Na2HP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
7.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B.铝片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 +H2↑
C.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Ba2++ =BaSO4↓
D.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CaCO3+2H+=Ca2++CO2↑+H2O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碱发生反应
②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③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④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
⑤因为胶粒比溶液中溶质粒子大,所以胶体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
⑥任何溶胶加入可溶性电解质后都能使胶体粒子凝成较大颗粒形成沉淀析出
⑦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体带电
⑧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⑨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A.7个 B.6个 C.5个 D.4个
9.安全气囊逐渐成为汽车的标配,因为汽车发生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迅速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产生大量的气体使气囊迅速弹出,保障驾乘车人员安全。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NaN3是还原剂,KNO3是氧化剂
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1
C.若有50.5 g KNO3参加反应,则有1 mol N原子被还原
D.每转移1 mol e ,可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35.84 L
10.FeCl3常用于金属刻蚀、污水处理等,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FeCl3溶液中通入少量H2S:S2-+Cl2=S↓+2Cl-
B.FeCl3与NaHCO3溶液反应:Fe3++3HCO+3H2OFe(OH)3+3H2CO3
C.FeCl3溶液显酸性:Fe3++3H2OFe(OH)3+3H+
D.Mg(OH)2悬浊液中加入FeCl3:3OH-+Fe3+=Fe(OH)3↓
1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酒精 B.熔融KNO3 C.Cl2 D.NaCl 溶液
12.如表各组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 BaCl2与Na2SO4溶液 Ba(OH)2与H2SO4溶液
B 石灰石与硝酸反应 生石灰与盐酸
C 氢氧化钠与盐酸 氢氧化钠与硫酸氢钠
D Na2CO3溶液与硝酸溶液 CaCO3与硝酸溶液
A.A B.B C.C D.D
13.某学校2024届高一新生“爬磨盘山”活动中,很多同学在即将登顶时,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呈现出的美丽光束。形成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是( )
A.发生了丁达尔效应
B.雾是一种胶体
C.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发生了折射
D.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100nm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钡溶液加入稀硫酸中:Ba2++OH-+H++SO42-=BaSO4↓+H2O
B.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MgO+2H+=Mg2++H2O
C.石灰石上滴加稀醋酸:CaCO3 + 2H+= Ca2+ + H2O + CO2↑
D.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 + Ag+ = Cu2+ + Ag
15.海洋生物参与氮循环过程如图所示(其它含氮物质不参与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上六种含氮微粒,一共呈现了氮的五种价态
B.反应①~⑤中只有1个非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③中若N2H4与O2反应,则N2H4作还原剂
D.反应③和⑤若生成等质量的N2,反应③转移的电子数多
16.某溶液能溶解Al(OH)3固体,则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Mg2+ 、Cl-、Na+、NO3- B.K+、Na+、NO3-、HCO3-
C.Na+、K+、Cl-、NO3- D.Fe3+、Na+、AlO2-、SO42-
二、综合题
17.填空
(1)请将5种物质:N2O,FeSO4、Fe(NO3)3、HNO3和Fe2(SO4)3组成一个化学方程式.:
(2)反应物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被还原的元素是
(3)反应中0.5mol 氧化剂得到 电子.
18.将足量CO2通入K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的质量(m)和通入CO2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1)ab段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2)bc段依次发生两个离子反应,首先是 ,其次是 .
(3)cd段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
19.如图所示,在一烧杯中盛有H2SO4溶液,同时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悬浮于溶液中央,向该烧杯中缓缓注入 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设H2SO4和Ba(OH)2溶液密度相同).试回答:
(1)此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① ;② .
(2)写出实验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0.按照下列要求填空:下列物质中①干冰②食盐水③熔融氢氧化钠④铁⑤硫酸铜 ⑥NaHCO3晶体⑦空气⑧稀硫酸。
(1)a.属于混合物的是 ;
b.属于氧化物的是 ;
c.属于电解质的是 ;
d.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2)a.写出稀硫酸的电离方程式: 。
b.向⑧中加入少量⑥的离子方程式为 ;
c.在溶液中,④与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1.现有下列几种物质:蔗糖、氯化钡固体、干冰、硫酸钡、纯碱、铁、盐酸、硝酸银溶液,按要求回答问题:
(1)难溶于水的电解质的是 。
(2)写出纯碱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
(3)将足量的干冰升华后所得的气体通入烧碱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a、b、c、d是Na2CO3、BaCl2、盐酸、AgNO3四种溶液中的一种,现将它们两两混合,现象如下表所示:
反应物 a+b c+d a+d a+c b+d
现象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无色气体
①b是 (用化学式填写),
②写出 a+c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A. 无元素化合价升降,A不符合题意;
B. Cu元素化合价升高,B符合题意;
C. Cu元素化合价降低,C不符合题意;
D. 氧元素化合价降低,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则选项中发生还原剂的反应,还原剂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以此来解答。
2.【答案】B
【解析】【解答】A.盐酸是混合物,烧碱、石灰石都属于化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分散系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不同,分为溶液、浊液、胶体,分散系属于混合物,故B符合题意;
C.硫酸属于酸,纯碱、硝酸钠属于盐,故C不符合题意;
D.Na2O2是过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Fe2O3属于碱性氧化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C.纯碱属于盐而不是碱;
D.Na2O2是过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Fe2O3属于碱性氧化物。
3.【答案】C
【解析】【解答】A.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H3CH2OH是非电解质,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故A不符合题意;
B.NaOH是碱,CuSO4 5H2O属于盐,它们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故B不符合题意;
C.CaCO3属于盐,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CO2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属于非电解质,故C符合题意;
D.氨水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H4属于有机物,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属于非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水等;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非金属氧化物、有机物等,由此分析。
4.【答案】C
【解析】【解答】A.HCl→Cl2中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发生了氧化反应,则需要加入氧化剂或电解盐酸溶液才能实现,故A不符合题意;
B.Na2SO3→SO2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加入强酸就能实现,故B不符合题意;
C.SO2→S,S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应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C符合题意;
D.C→CO中C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所以C是还原剂,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如CuO、氧气等,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物质的转化,则选项中的物质应该充当氧化剂,反应后元素的化合价需要降低。
5.【答案】B
【解析】【解答】A.硫与氢气反应生成硫化氢,硫元素化合价降低,硫单质表现出氧化性,A不符合题意;
B.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元素化合价升高,硫单质表现出还原性,B符合题意;
C.硫与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硫元素化合价降低,硫单质表现出氧化性,C不符合题意;
D.硫与钠反应生成硫化钠,硫元素化合价降低,硫单质表现出氧化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硫单质表现出还原性说明在反应过程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6.【答案】C
【解析】【解答】解:A.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钡、氢氧化钠和水,硫酸钡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不能用H++OH﹣=H2O表示,故A不选;
B.NH4Cl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反应实质是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不能用H++OH﹣=H2O表示,故B不选;
C.HNO3溶液与KOH溶液混合,反应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离子方程式:H++OH﹣=H2O,故C选;
D.磷酸二氢根离子为多元弱酸根离子,不能拆,所以Na2HP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不能用H++OH﹣=H2O表示,故D不选;
故选:C.
【分析】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离子反应可用H++OH﹣=H2O表示,以此来解答.
7.【答案】A
【解析】【解答】A .钠与水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A符合题意;
B .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Al + 2H2O + 2OH- = 2 + 3H2↑,B不符合题意;
C .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正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H+ + + Ba2++ 2 OH-= BaSO4↓ +2H2O,C不符合题意;
D .醋酸为弱电解质,水垢(碳酸钙、碳酸镁等)为难溶物,离子方程式中均不拆,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符合质量守恒、电荷守恒
B.反应物不完全,电荷不守恒
C.得到的水是弱电解质不拆
D.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CH3COOH+CaCO3=2CH3COO-+Ca2++H2O+CO2
8.【答案】D
【解析】【解答】①酸性氧化物是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所以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碱发生反应,①符合题意;
②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②符合题意;
③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3O2=2O3,③不符合题意;
④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等,但碱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④符合题意;
⑤因为胶粒比溶液中溶质粒子大,所以胶体可以用渗析法把胶粒和离子分离出来,⑤不符合题意;
⑥带电胶体的溶胶加入可溶性电解质后才能使胶体粒子凝成较大颗粒形成沉淀析出,⑥不符合题意;
⑦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带电,胶体呈电中性,⑦不符合题意;
⑧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⑧不符合题意;
⑨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⑨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①酸性氧化物是指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②碱性氧化物是指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③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
④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需要特殊记忆;
⑤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
⑥带电的胶体粒子在加入电解质时才能形成沉淀;
⑦胶体整体是电中性的;
⑧纯碱是碳酸钠,是盐;
⑨注意,常见的沉淀以及水均为电解质。
9.【答案】C
【解析】【解答】A.在反应中,叠氮化钠里氮的化合价由-1/3价升高到0价,KNO3中的氮由+5价也降到了0价。所以NaN3是还原剂,硝酸钾是氧化剂,A不符合题意;
B.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氮气。16mol N2中有1mol N2来自硝酸钾,15molN2来自于NaN3,所以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1,B不符合题意;
C.硝酸钾中的氮原子全部被还原,所以硝酸钾的物质的量和被还原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相等。50.5克硝酸钾即0.5mol KNO3参加反应,那么被还原的N即为0.5mol,C符合题意;
D.从反应可以看出,每转移10mol电子,生成16mol N2,所以转移1mol电子,就会生成1.6mol N2,标准状况下为35.84L,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
B.当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是同一物质时,可以看氧化产物的对应物质:还原剂,还原产物对应的物质:氧化剂,进而求出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C.硝酸钾中N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则硝酸钾中的氮原子全部被还原。根据题意可得出结论;
D.从反应中可知:16N2-10e-
16mol 10mol
x 1mol
得出x=1.6mol
10.【答案】C
【解析】【解答】A.FeCl3溶液中通入少量H2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S,离子方程式为,A不符合题意;
B.FeCl3与NaHCO3溶液发生双水解反应,反应程度大,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Fe3++3HCO=Fe(OH)3↓+3CO2↑,B不符合题意;
C.FeCl3属于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Fe3++3H2OFe(OH)3+3H+,C符合题意;
D.Mg(OH)2悬浊液中加入FeCl3,二者反应生成更难溶的Fe(OH)3,离子方程式为2Fe3++3Mg(OH)2═2Fe(OH)3+3Mg2+,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铁离子和硫离子U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铁离子和碳酸氢根会发生完全双水解;
C、铁离子会发生水解;
D、氢氧化镁悬浊液,氢氧化镁不可拆。
11.【答案】B
【解析】【解答】A.酒精的水溶液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A不符合题意;
B.熔融KNO3可以导电,属于电解质,故B符合题意;
C.Cl2是单质,既不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不符合题意;
D.NaCl 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是对电解质的考查,结合电解质的概念分析即可。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12.【答案】C
【解析】【解答】解:A.BaCl2+H2SO4的离子方程式为:SO42﹣+Ba2+=BaSO4↓;Ba(OH)2+H2SO4,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42﹣+Ba2++2OH﹣=BaSO4↓+2H2O,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同,故A错误;
B.石灰石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aCO3=Ca2++H2O+CO2↑,算是华为CaO,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O+2H+=Ca2++H2O,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同,故B错误;
C.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氢氧化钠与硫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相同,故C正确;
D.碳酸钠与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32﹣=H2O+CO2↑,碳酸钙与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aCO3=Ca2++H2O+CO2↑,两个反应离子方程式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除了生成硫酸钡沉淀,还生成了水;
B.石灰石为碳酸钙,生石灰为氧化钙,二者都不能拆开;
C.氢氧化钠与盐酸、氢氧化钠与硫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相同;
D.碳酸钠为易溶物,碳酸钙为难溶物,碳酸钙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
13.【答案】D
【解析】【解答】该现象为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形成这种现象的本质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对可见光产生散射作用,
故答案为:D。
【分析】依据胶体的定义及性质分析。
14.【答案】B
【解析】【解答】A.反应物配比错误,正确离子方程式应为:Ba2++2OH-+2H++SO42-=BaSO4↓+2H2O;
B. 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生成氯化镁和水,离子方程式为MgO+2H+═Mg2++H2O,符合题意;
C.醋酸为弱电解质,不应拆写,正确离子方程式应为:CaCO3 + 2CH3COOH═ Ca2+ + 2CH3COO-+H2O + CO2↑,不符合题意;
D.电荷不守恒,正确离子方程式应为:Cu + 2Ag+ ═ Cu2+ + 2Ag。
【分析】A.1mol氢氧化钡含有2mol的氢氧根离子,1mol硫酸中含有2mol氢离子,因此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阴阳离子配比不正确;
B.氧化镁是金属氧化物,不能拆分为离子形式,盐酸可拆分为离子形式;
C.醋酸是弱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应该书写其化学式;
D.在离子方程式中,应该遵循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
15.【答案】D
【解析】【解答】A.NH3、N2H4、NH2OH、N2、NO化合价分别为-3、-2、-1、0、+3,一共呈现了氮的五种价态,故A不符合题意;
B.反应①~⑤中只有反应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没变,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其他4个反应氮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反应③中N2H4生成N2,氮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0价,N2H4作还原剂,被氧气氧化,故C不符合题意;
D.生成等量N2(取1mol)时,反应③中N2H4生成N2,失去电子数的物质的量为1mol(0-(-2))=4mol,而反应⑤中NO生成N2,得到电子数的物质的量为1mol((+3)-0)2=6mol,反应⑤转移的电子数目比反应③多,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以上六种含氮微粒,W元素的化合价有-3价、-2价、-1价、0价、+3价;
B.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③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D.反应③中N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0价,反应⑤中V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降低到0价。
16.【答案】C
【解析】【解答】A、碱性条件下Mg2+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在碱性或酸性条件下HCO3-离子都不能大量存在,故B错误;
C、在碱性或酸性条件下该题中四种离子都不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
D、碱性条件下Fe3+离子不能大量共存,酸性条件下AlO2-离子不能大量存在,且Fe3+与AlO2-离子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而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本体考查的是离子共存的问题,要注意可以溶解氢氧化铝,可能是酸性,可能是碱性;
并且要注意离子共存的判断方法:
产生水:OH-和H+、HCO3-、HS-、HCO3-不能共存;
产生气体:NH4+和OH-不能共存、H+和CO32-、HCO3-、S2-、HS-、SO32-、HSO3-不能共存;
产生固体:OH-只能和K+、Na+、Ba2+大量共存;
CO32-只能和K+、Na+共存;
SO42-只和Ba2+、Ca2+、Ag+不能共存;
Cl-只和Ag+不能共存
17.【答案】(1)24FeSO4+30HNO3=8Fe(NO3)3+8Fe2(SO4)3+3N2O↑+15H2O
(2)FeSO4;N
(3)2
【解析】【解答】解:(1)由信息可知,FeSO4、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2O、Fe(NO3)3、Fe2(SO4)3、H2O,Fe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3价,N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1价,配平的反应为24FeSO4+30HNO3=8Fe(NO3)3+8Fe2(SO4)3+3N2O↑+15H2O,故答案为:24FeSO4+30HNO3=8Fe(NO3)3+8Fe2(SO4)3+3N2O↑+15H2O;(2)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为FeSO4,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得到电子,则N元素被还原,故答案为:FeSO4;N;(3)0.5mol 氧化剂得到电子为0.5mol×(5﹣1)=2mol,故答案为:2.
【分析】(1)由信息可知,FeSO4、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2O、Fe(NO3)3、Fe2(SO4)3、H2O,Fe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3价,N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1价,配平的反应为24FeSO4+30HNO3=8Fe(NO3)3+8Fe2(SO4)3+3N2O↑+15H2O;(2)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得到电子;(3)硝酸为氧化剂,结合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计算转移电子.
18.【答案】(1)CO2+2OH﹣+Ca2+=CaCO3↓+H2O
(2)CO2+2OH﹣=CO32﹣+H2O;CO2+CO32﹣+H2O=2HCO3﹣
(3)CO2+H2O+CaCO3=Ca2++2HCO3﹣
【解析】【解答】解:(1)ab段氢氧化钙优先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2OH﹣+Ca2+=CaCO3↓+H2O,
故答案为:CO2+2OH﹣+Ca2+=CaCO3↓+H2O;
(2)bc段KOH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碳酸钾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2OH﹣=CO32﹣+H2O、CO2+CO32﹣+H2O=2HCO3﹣,
故答案为:CO2+2OH﹣=CO32﹣+H2O;CO2+CO32﹣+H2O=2HCO3﹣;
(3)cd段沉淀逐渐减少,说明碳酸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2O+CaCO3=Ca2++2HCO3﹣,
故答案为:CO2+H2O+CaCO3=Ca2++2HCO3﹣.
【分析】CO2通入KOH和C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氢氧化钙优先反应(ab段),反应的方程式为;然后KOH与二氧化碳反应(bc段);最后碳酸钙沉淀溶解(cd),据此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9.【答案】(1)溶液里有白色沉淀产生;小球下沉到烧杯底
(2)Ba2++2OH﹣+2H++SO42﹣=BaSO4↓+2H2O
【解析】【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恰好完全反应发生H2SO4+Ba(OH)2═BaSO4↓+2H2O,则可观察到溶液里有白色沉淀产生,又溶液的密度变小,则在溶液中央悬浮的塑料小球将下降到烧杯底部,故答案为:溶液里有白色沉淀产生;小球下沉到烧杯底;(2)因反应为H2SO4+Ba(OH)2═BaSO4↓+2H2O,H2SO4和Ba(OH)2完全电离,BaSO4和H2O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则离子反应为
Ba2++2OH﹣+2H++SO42﹣=BaSO4↓+2H2O,故答案为:Ba2++2OH﹣+2H++SO42﹣=BaSO4↓+2H2O.
【分析】恰好完全反应发生H2SO4+Ba(OH)2═BaSO4↓+2H2O,有沉淀生成,且溶液的密度减小,并注意离子反应中沉淀、水应保留化学式来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20.【答案】(1)②⑦⑧;①;③⑤⑥;①
(2)H2SO4=2H++SO;HCO+H+=H2O+CO2↑;Fe+Cu2+=Cu+Fe2+
【解析】【解答】(1)①干冰是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和氧化物,属于非电解质;
②食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属于混合物;
③熔融氢氧化钠可以导电,属于电解质;
④铁是单质,属于纯净物;
⑤硫酸铜溶液可以导电,属于电解质;
⑥NaHCO3晶体属于盐,属于电解质;
⑦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气体,属于混合物;
⑧稀硫酸,是硫酸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
故a.属于混合物的是:②⑦⑧;
b.属于氧化物的是:①;
c.属于电解质的是③⑤⑥;
d.属于非电解质的①;
(2)a.硫酸电离产生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
b.碳酸氢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HCO+H+=H2O+CO2↑;
c.铁可以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离子方程式为:Fe+Cu2+=Cu+Fe2+。
【分析】(1)依据在熔融状态下或者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一般包括强酸、强碱、大多数盐、金属氧化物、水);在水中或者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分析;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多种构成物质的微粒,属于混合物。
(2)a.硫酸电离产生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b.碳酸氢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c.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21.【答案】(1)硫酸钡
(2)Na2CO3 = 2Na+ + CO32-
(3)CO2+OH-=HCO3-
(4)HCl;Ag+ + Cl-= AgCl↓
【解析】【解答】(1)电解质是溶于水或熔融时能自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等属于电解质。氯化钡固体、硫酸钡、纯碱是电解质,其中只有硫酸钡难溶于水;(2)纯碱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Na2CO3 = 2Na+ + CO32- ;(3)足量CO2气体通入烧碱溶液中生成NaH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O2+OH-=HCO3- 。(4)b、d混合生成无色气体,必为Na2CO3、盐酸中的各一种,则a、c为BaCl2、AgNO3溶液中和各一种。a分别与b、c、d混合都有白色沉淀,则a为AgNO3溶液、c为BaCl2溶液。又c、d混合生成白色沉淀,则d是BaCl2溶液、b是盐酸。
①b化学式是HCl,② a+c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 + Cl-= AgCl↓。
【分析】(1)硫酸钡是难溶于水的,但是硫酸钡是电解质;
(2)碳酸钠水解得到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
(3)二氧化碳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得到碳酸氢根离子;
(4)根据复分解反应原理可知:b是盐酸;a+c 银离子和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