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古诗词三首 枫桥夜泊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古诗词三首 枫桥夜泊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6 19:3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会写“泊、愁、寺”3个生字。
读准字音,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背诵诗歌。
通过诗歌想象画面,体会静态和动态描写。
能结合资料,体会作者的“愁”情,与作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学习诗歌的基本朗诵技巧,学会想象画面,体会动静结合的好处。
2、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愁”情。
(二)难点:
本课《枫桥夜泊》围绕一个“愁”字奠定了诗歌的情感基调,本诗中提到的景象也是为抒发作者的愁情而服务,让学生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能够借助注释及搜集的背景资料理解古诗内容。能够了解诗歌表达出作者的感情。但是,孩子们对诗歌的感受力不强。如何让学生透过文字走近作者,感受诗中深刻的内涵,使其与诗中的情感产生共呜,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还有一定的难度。老师要结合时代背景和相关知识的拓展,以情击情,引领学生在“动情感悟”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欣赏水平。
四、教学方法:
(一)诵读法
这是本课的主要教学方法,贯穿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在讲授朗诵技巧后,通过指名读,齐读、欣赏范读、表演式朗读、配乐朗诵等多种不同形式的诵读方法,让学生感受画面的凄凉,体会作者的愁情。
(二)合作交流法
小组讨论动静结合的作用和诗中描述的画面,让学生体会画面的凄凉;结合背景资料,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作者忧愁的原因,产生情感共呜。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简介作者
师:“秋天是一个生长诗歌的季节,它总能撩动人的心弦,让人忍不住想诗想咯。你们还记得哪些关于秋天的诗句吗?”(指名回答问题,复习旧知。)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关于秋天的诗,他所描写的是江南的一个夜晚。这首诗让一位诗人名垂千古,让一座城市名扬四海,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300余名桥梁之首。让一座寺庙成为了中外游客向往的圣地。这首诗是什么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苏州的枫桥镇,去那里寻找她的足迹吧”(观看视频)
师:“在刚刚的视频里就提到了这首诗的名字,你们知道这首诗是什么了吗?”(学生回答,引出诗题)
师:“读懂诗题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文,题目中所提到的地点是哪里?(老师展示枫桥图片)写作的时间是什么时候?那么泊又是什么意思呢?(讲解泊的含义,再指名回答诗题的意思。)
师:“再来认识作者张继(介绍张继),他流传下来的仅有50首,但仅凭《枫桥夜泊》就让他名垂千古。
张继 字懿孙,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那么,这首诗究竟有什么魅力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初读,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师:“学习古诗前,我们先要学会读。接下来请同学们来看这首诗,它是一首几言绝句呢?一般七言绝句的划分节奏应该为2/2/3。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诵读诗书。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学生展示朗读,教师点评。
(三)抓住诗眼,品读“愁”情
结合背景,理解作者为何而愁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写景也是为了寄托他的情感。那么在本诗中,哪个字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感呢?”(生回答出“愁”字,教师板书愁)
师:“那么,作者究竟为何而愁呢?这就需要我们结合作者所处的背景去寻找答案。”
小组结合助读资料讨论作者“愁”的原因。
(思乡、忧国忧民、前途迷茫)
资料:张继在考取进士后,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唐玄宗奔逃到四川。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人志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张继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心怀忧愁的客子,他由此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枫桥夜泊》。
(四)疏通诗意,想象画面
1.听泛读,圈画出诗中的景象
师:“王维曾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要想把诗读好,我们还要读出它的画面。同学们请思考,在这样的夜晚,诗人究竟看到了什么呢?接下来请同学们边听泛读边圈画出诗人所描写到的景象。
学生介绍景象,教师相机将景象图片按顺序张贴在黑板。(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乌啼”和“钟声”带给人的凄凉和旷远的感觉)
2.小组合作,交流画面
师:“这些景象还不能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接下来就请小组们合作完成表格。”(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动态和静态景象及动静结合的好处,并试着描绘画面)
学生描述画面,并将黑板上的景象图按照所描述的画面重新组合成一幅江南夜景图。
师:“你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呢?”(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出安静、寒冷和凄凉)
请学生朗读出夜晚的安静、寒冷和凄凉。
(五)演读诗歌,情感共鸣
师:“我们要想读好作者的愁,需要把自己想象成张继,在那样的环境下,带着满腔愁绪,他该如何朗读这样的诗句呢?”
教师指导学生可以借助面部表情、语气语调、肢体语言来表演。
学生演示,教师鼓励。
(六)课堂小结,回忆古诗
师:“你听,这古老的钟声又敲响了,它不仅敲进了张继的客船,也敲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让我们伴随着这古老的钟声,再来回忆张继的枫桥夜泊吧”
(学生再读古诗)
(七)作业
1、背诵《枫桥夜泊》。
2、画出你脑海中的枫桥夜泊图,并配上小诗。
六、板书
枫桥夜泊 愁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学会了朗读诗歌的技巧,能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背诵全诗;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面,并体会夜晚的安静凄凉寒冷;能学会利用作者所处背景,感受诗人的愁情,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为进一步突破重难点,设计一些情景教学,设置一场话剧演出,会更有利于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