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6 17:4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dǒu peng suō xiǎo qíng kuàng bèng tiào zuǐ chún
( ) ( ) ( ) ( ) ( )
gān zhe yàn yǔ fēng kuáng pù bù ruǎn mián mián
( ) ( ) ( ) ( ) ( )
二、查字典,完成练习。(4分)
查“缝”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在“缝隙”一词中,“缝”应读 ;在“缝补”一词中,“缝”应读 。“缝”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用针线连缀;②物体接合的地方;③缝隙,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窄长口子。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缝补衣服( ) 天衣无缝( ) 无缝钢管( ) 缝合伤口( )
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4分)
1.用“增”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空。(2分)
(1)为了( )知识,我们需要广泛地阅读不同种类的书籍。
(2)随着实力的不断( ),我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3)先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给我们( )了无穷的动力和勇气。
(4)随着人员的不断( ),我们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
2.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2分)
写文章时,围绕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能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 )可以使这个中心意思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在围绕一个中心意思表达时,( )将重要部分写得详细些、具体些,( )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四、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尽量(jīn) 腥味(xīng) B.痱子(fēi) 嘟囔(náng)
C.菜畦(qí) 焖饭(mèn) D.玛瑙(lǎo) 高粱(liáng)
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一丝不苟 苟延残喘 B.照章办事 签字盖章
C.理直气壮 是非曲直 D.望之逼真 威逼利诱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动词,正确的一项是( )
(1)他一面说话,一面用眼 老刘。
(2)成绩即将公布了,我紧紧 着老师手里的试卷,生怕自己考差了。
(3)弟弟刚要插嘴,哥哥 了他一眼。
A.盯 瞟 瞥 B.瞟 瞥 盯 C.瞥 瞟 盯 D.瞟 盯 瞥
4.下列句子中的俗语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六月六,看谷秀”,看到春茬谷子、黍子扬花抽穗,老农民知道丰收在望。
B.“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民最怕的就是到了处暑时节,谷子还不抽穗。
C.夏天,冷饮的销量大增,这不正应验了“不热不长,不热不大”的老话吗?
D.俗话说“六月的天,孩儿的脸”,方才还是晴空万里,这会儿居然下起倾盆大雨。
5.亮亮打算以“书虫爸爸”为题写一篇习作,下列材料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每天看书看到很晚。 B.炒菜的时候看书,然后把菜炒煳了。
C.喜欢用手机看新闻。 D.每个周末都要去图书馆看书。
6.给下面的天气预报加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央气象台10月9日报道,这两天,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没有降水,天气干燥;再加上冷空气势力偏弱,大气扩散条件比较差,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开启“雾霾模式”。10日至12日,华北中南部、黄淮及长江中下游等地的部分地区将出现雾霾天气,空气污染加重。
A.污染加重,小心! B.迎“霾”模式,开启!
C.令人烦恼的“干燥” D.忽如一夜“冷”风来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5分)
1.观察夏天的事物,还有哪些事物在天天长?用下面的句式写一写。(3分)
昨天, ;今天, ;明天, 。
2.照样子,任选一个词语,通过恰当的描写具体表现它。(2分)
生气 自豪 快乐 着急 伤心
例:害怕——妈妈一走,我就把屋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然后钻进被窝,蒙上头,大气都不敢出。
—— 。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1.《夏天里的成长》一文按照“ ”的结构,先写夏天是 的季节,然后分别从 的生长, 等事物的“长”,以及 这几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
2.《盼》一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围绕“盼”这一中心,依次写了“我” ; ; ; 等小事件。课文从第 人称的角度来叙述,特别适合表现人物的 ,向我们展现了一个 的小孩子形象。
七、综合实践活动。(4分)
六年级(2)班围绕“盼”这一主题开展了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一】写出四个含有盼望之情的四字词语。(2分)

2.【活动二】用“——”把下面古诗中集中表现盼望之情的诗句画出来。(2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夜雨寄北
[宋]陆游 [唐]李商隐
三万里河东入海, 君问归期未有期,
五千仞岳上摩天。 巴山夜雨涨秋池。
遗民泪尽胡尘里,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南望王师又一年。 却话巴山夜雨时。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5分)
(一)盼(节选)(12分)
①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一连好多天,白天天上都是瓦蓝瓦蓝的,夜晚又变成满天星斗。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
。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②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是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天一下子变了脸色。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果然,随着几声闷雷,头顶上真的落上了几个雨点儿。我又伸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两三个雨点儿。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③“妈妈!”我嚷着奔进厨房。
④“蕾蕾回来得正好,快把头发擦擦,准备听英语讲座!”
⑤“可是……还差半小时啊。”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⑥“那就休息一下。”妈妈说完,只听吱的一声响,原来她正往热油锅里放蒜薹呢。
⑦“我今天特别特别不累。妈妈,我给你买酱油去吧,啊 ”我央求着。
⑧“你看,酱油我下班带回来了。”妈妈冲我笑了笑,好像猜着了我的心思。
1.第②自然段中,变天时,路上行人的反应是 ,“我”的反应是 。二者之间形成 ,写出了“我”对下雨的 。(4分)
2.第⑧自然段中加点的“我的心思”指的是什么?(1分)

3.选文为突出“我”盼的心情,没有运用的描写方法是(2分) ( )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外貌描写
4.选文中有三处具体描写了“盼”这一心理活动,从这三处心理活动中能体会到“我”怎样的心情?请按顺序将“我”的心情填写在下面的括号里。(3分)
( )→( )→( )
5.选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分)
(二)美好的瞬间(13分)
耿艳菊
网上看到个有趣而温情的话题:哪些瞬间会让你觉得世界如此美好
不少人饶有兴致地跟帖,讲述藏在内心里的那些美好。有人说:每逢放假,妈妈都会做一桌子好菜等我。我风尘仆仆从外归来,推开家门,一桌子的热气盈盈。妈妈好开心,似乎又年轻了。爸爸也笑眯眯的,与往日的严肃模样截然不同。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还有人说,午后阳光暖暖,闲来无事,慵倚着阳台,听着舒缓怡心的音乐,随意翻看一本喜欢的散文。偶一抬头,见窗外有一人在花树下悠闲地散步。那一刻,忽然觉得这世界是如此美好。
看了很多跟帖,大家所讲的瞬间都是围绕着亲情、友情这些人间情分,以及难忘的自由快乐时光。是的,这些美好的瞬间是我们人生幸福的底色。我们拥有这些美好就不孤单,不寒凉,就像春风拂过我们的心间。
后来,我终于看到了一个别样的讲述。那是一个上了年纪的人讲的,事情很简单。他说自己年轻时骑着自行车下乡办事,回来的路上,自行车的轮子被绳子缠住了。四野茫茫,这时一个农人从他身后跑过来,热心地帮他剪断了绳子。他本想好好谢谢农人,还没开口,那农人已走向田里干活去了。这件事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可是他每每忆及,就会感受到这世界的美好。
虽说人心难测,可人间还会有一些素不相识的人肯倾洒温情,给予你一怀赤诚。这样的美好善意,谁不曾馈赠,谁又不曾领受过呢
记得大学时的一次假期,我拖着笨重的行李回家。那时候快要毕业了,带了很多东西。学校离车站很远,我需要转两次公交车。我站在公交车门边,费劲地往车上拖行李时,总有一双温情的手帮我。下车时亦然。我就这样沐浴着一路温暖到车站,坐上了回家的汽车。
近来,我又遇到了类似的“美好瞬间”。我去办事,排了很长时间的队,大概有两个小时了,还要等很久,腿站得实在难受极了。我后面的一位大姐,不知从哪里搬来了两个凳子,给了我一个。真是雪中送炭,我十分感激,说了两遍感谢的话。那位大姐十分淡然,她说,不必那么客气,不过是举手之劳。
可是,就是这些轻于鸿毛的举手之劳,才真正让我们感到这个世界的可爱之处;就是这些心存善良的素不相识之人,才真正让我们感到人世间的美好。
这个世界上的举手之劳带给我们的美好瞬间,那些环绕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情分、各样美好,正如春天绽放的花朵。一朵花、两朵花虽然微不足道,然而加入的人多了,这个世界上的春天,这锦绣河山,定会繁花似锦。聪明的善良的你,还等什么呢?
(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1)截然不同: 。
(2)雪中送炭: 。
2.围绕“美好的瞬间”这一中心,请简要概括作者描述的事件。(6分)
(1) 。
(2)阳光暖暖的午后,听着音乐看书,偶然见到窗外有人在花树下悠闲地散步。
(3) 。
(4) 。
(5) 。
这些“美好的瞬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 ;一类是难忘的自由快乐时光;还有一类是 。
3.文中画“——”句子的作用是。(1分)
4.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的表达效果。(2分)
那位大姐十分淡然,她说,不必那么客气,不过是举手之劳。

5.仔细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作者表达的意思。(2分)

九、习作。(30分)
大街上,车来车往,热闹非凡;游乐场里,人头攒动,一片喧闹;庙会上,熙熙攘攘,水泄不通。请围绕“闹”这一主题,选择自己熟悉的场景,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斗篷 缩小 情况 蹦跳 嘴唇 甘蔗 谚语 疯狂 瀑布 软绵绵
二、F 纟 fèng féng ① ③ ② ①
三、1.示例:(1)增长 (2)增强 (3)增添 (4)增加
2.如果 就 只有 才
四、1.C 2.C 3.D 4.C 5.C 6.B
五、示例:1.池塘里的荷花还是小花苞 已经舒展开几片花瓣 就全部绽放了 2.生气 他心里那股火气,就像火球一样在胸膛里乱滚,然后,一下子蹿上天灵盖,脸腾地被“烧”红了。
六、1.总—分 万物迅速生长 动植物 山河大地、铁轨柏油路 孩子的成长
2.有了雨衣,盼变天 下起了雨,盼外出 没法出门,盼雨停 盼来雨天,快乐出门一 心理活动 纯真可爱
七、1.示例:翘首以盼 望眼欲穿 望穿秋水 拭目以待 2.南望王师又一年 何当共剪西窗烛
八、(一)1.加快了走路的速度 放慢了脚步 鲜明的对比 期盼
2.借着买酱油的机会穿上漂亮的新雨衣。
3.D 4.急迫 兴奋 焦急
5.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衣在柜子里的样子,也从侧面烘托出“我”盼望下雨的急切心情。
(二)1.(1)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2)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以帮助。
2.(1)每逢放假,妈妈做一桌子好菜,和爸爸一起等“我”。
(3)一个下乡办事的人自行车轮子被绳子缠住,一个农人帮他剪断绳子。
(4)大学期间回家,“我”乘公交车时,总有温情的手帮“我”拖笨重的行李。
(5)“我”去办事,排了很长时间的队,一位大姐给了“我”一个凳子。
亲情、友情这些人间情分 素不相识的人的温情帮助
3.承上启下
4.这两个词语写出了大姐认为搬个凳子是轻而易举、毫不费力的事,体现了她乐于助人的品质。
5.虽然一两朵花对于春天的意义很小,但是世界正是因为有着一朵又一朵花的共同点缀才如此美好。一两个美好的瞬间好像微不足道,但是,美好社会风尚正是由这一个个真善美组成的,美好社会的形成需要大家共同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