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绝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绝句》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第二学期第六单元《古诗二首》中的第二首诗。公元763年,震撼唐王朝的安史之乱终于平息,忧国忧民的杜甫听到这一消息,心境由沉闷变得开朗,诗人重返旧居,看到百姓又过上了太平日子,看到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生机勃勃的春景,心情十分愉悦,情不自禁的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第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人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早春时节有声有色的动态美景图。第二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表达了诗人重归草堂,暂留蜀地的喜悦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重游故地的向往和期盼回乡的心情。
教学目标
1.结合配图,了解古诗的内容。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生字。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作诗时的心情。
3.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能熟读古诗,努力表达自己理解的诗句
2、能大致复述古诗的大意。
3、能就古诗的内容提出问题
4、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幅图,你觉得这幅图怎么样?就像同学们所说的,这就是美丽的大自然,这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饱经了战乱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时所看到的周围美景。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段流传千古的《绝句》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学习一下这首诗,齐读课题。
2.过渡:要想学好绝句,先要读好诗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配乐朗读。要求:字字入目,声声入耳。听准字音,听准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读,齐读。谁愿意来当第一个小勇士?评价过渡:大家读得真美,相信是因为这首诗本来就很美,你愿意跟随老师一起走进诗人,走进杜甫草堂,和作者一起欣赏大自然的美吗?
三、随文识字,理解古诗内容,指导朗读。
(一)学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出示诗句,让学生想象画面,边想象边朗读。
2.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3.学习“鹂”字和“鹭”这两个形声字。引导学生对比观察“鹂”和“鹭”字形,理解字理,自主识记。学习“鸣”字,根据字义识记生字,听一听鸟的叫声。
4.想象两只可爱的黄鹂在翠柳间愉快的鸣叫,边想象边朗读。
5、女生读黄鹂,男生读白鹭,进入情境再次朗读。
6、通过提问诗句中的色彩,让学生想象这幅色彩明丽的画面,边想象边朗读。
7、师生互动,对对子朗读。例如:“两个”对“一行”“两个黄鹂”对“一行白鹭”。过渡:如此有韵律的事,想不想继续欣赏,跟随作者的目光来到他的窗前
(二)学习“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出示诗句,让学生想象画面。
2.出示图片,带上想象读诗句。
3.通过想象“千秋雪”的样子,朗读诗句。
4、引导学生体会“含”字在句中的意思,识记生字,相机指导朗读,读出如画般的美。
5、通过学习“泊”字的本意,识记生字。
6、让学生对“万里船”展开联想,边想象边读。
7、战乱过后,河道畅通,来往东吴的船自由航行,体会诗人高兴的心情,带着愉快的心情朗读。
四、想象画面,指导朗读
1.学生想象画面,配乐朗读。
(示范读,指名读,齐读)
2.反复诵读:重复诗句的后三个字两遍,边反复边打拍子。
3.跟着音乐唱读。
4.想象画面背诵。
5.引导学生总结出“看文字,想画面”的学诗方法。
五、写字指导
写字指导:“含”“吴”。
1.引导学生观察结构,分析字形。
2.教师板书。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4.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六、总结拓展
1.拓展古诗《绝句》(迟日江山丽)、《山行》,通过读诗,想象画面,带着想象读诗。
2.总结: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课后反思
杜甫的绝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这首诗写的是公元759年春末夏初成都浣花溪旁杜甫草堂前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
整首诗虽然只有28个字,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韵味无穷的美。本课的设计思路较为清晰,首先以欣赏图片的形式进行机器导入,让学生初步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接着,通过老师泛读,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通过诗配图的形式,引导学生边看画边读诗,边想象画面接着,我使学生带入情境边,想象诗中所描述的画面,边来学习古诗,继而指导朗读。让孩子们的眼睛始终跟随大诗人杜甫的眼睛去观察,去体会,仿佛自己置身于其中,感悟后在指导。总体来说,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读出节奏,读出画面,读出感悟。在教学过程中,我为了加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设计了教师范读处事画面,加上有感彩的激励语言,等等,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入情入境,充分的体会诗句的意思,提高了教学效率。
与此同时,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读和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理解边读,投入感情,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畅读,使学生在读中发挥想象力,领悟,诗人的感情。
感觉不足的地方是,教学中应多给些时间,让学生在多多感悟发言,并且让读的不够的学生再读,注意学生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