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学科质量检测(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学科质量检测(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6 13:52:07

文档简介

扫描全能王 创建
{#{QQABBYaEggiIABAAAAgCEwVACACQkBCCCIoORAAIsAAAwQFABCA=}#}
扫描全能王 创建
{#{QQABBYaEggiIABAAAAgCEwVACACQkBCCCIoORAAIsAAAwQFABCA=}#}
扫描全能王 创建
{#{QQABBYaEggiIABAAAAgCEwVACACQkBCCCIoORAAIsAAAwQFABCA=}#}
扫描全能王 创建
{#{QQABBYaEggiIABAAAAgCEwVACACQkBCCCIoORAAIsAAAwQFABCA=}#}
扫描全能王 创建
{#{QQABBYaEggiIABAAAAgCEwVACACQkBCCCIoORAAIsAAAwQFABCA=}#}
扫描全能王 创建
{#{QQABBYaEggiIABAAAAgCEwVACACQkBCCCIoORAAIsAAAwQFABCA=}#}
扫描全能王 创建
{#{QQABBYaEggiIABAAAAgCEwVACACQkBCCCIoORAAIsAAAwQFABCA=}#}
扫描全能王 创建
{#{QQABBYaEggiIABAAAAgCEwVACACQkBCCCIoORAAIsAAAwQFABCA=}#}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 2023.10
题号 1 2 3 6 7 11 12 15
答案 D A B C A B C B
答案解析:
1.D(A“截然相反”过于绝对;“是因为”强加因果B.“而他们本身却不吸收儒、道思想”于文无据。C.“儒道互补,佛教加入,鼎足而立,才能真正筑牢‘国学’的根基”错误,“根基”为“儒道互补,缺一不可”。)
2.A(“其本质内核是完全一样的”错)
3.B(“忠良的气质与风度”与“院士的气质与风度”只能是指不同类型的人,不能说是相反的,因此不属于儒道两家“鲜明对立”的依据)
4.①引证法。如文章引用了名句、诗文等,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②例证法。如文章阐述汉代及隋唐佛教的情况,为儒学、道学是开放性的这一观点提供了例证。
③比喻论证。如文章把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比喻成“胃”,形象地论述了它们的博大的包容性。(4分。1点1分,两点3分,3点4分)
5.①儒道两家思想不断竞争、不断吸收诸子百家之长。
②儒道两家思想都具有博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能使自身不断丰富发展。
③儒道思想的核心都是向往和谐社会和美好人生,符合人性的需求。(6分。一点两分)
6. C(A选项“父亲和所有诺尔曼人一样没有受过良好教育,因此教育子女时言谈举止粗鲁无礼”错误。
B选项“把对下层社会的回忆看作恶劣的事情”错误。D选项“‘我’的父母意识到生活不可能变得更幸福”错误)
7. A(“表明‘我’已经认识到他人这些礼节的虚伪本质”错误)
8.①“我”曾对父亲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习以为常;
②与他人交往时感受到的礼貌和热情,促使“我”反思自己的经历;
③表现出作者对家庭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社会阶层的审视。
(4分。答对2条即可得4分,意思对即可)
9.①本文取材于作者的人生经历,以第一人称叙述,增强表达的真实性;
②“我”同时也是群体的代表,“我”的经历可以引发共鸣,使读者思考;
③以“我”之视角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我”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见证者,这使“自传”兼具社会性。
(6分。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得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10.BDG(然后君主的名声就会因此而显著,光辉因此而增强,天下的民众没有谁不希望得到他让他做自己的君长。这是称王天下的开端啊。)
11.B(“树,建立”错)
12.C(“选择中和平顺的音乐,有助于成就王业”,但是“严肃庄重”的音乐也有助于成就王业,两者都很重要)
13.(1)像这样,那么老百姓就无不满足于自己的住处,喜欢自己的家乡,以使自己的君主获得满足。(如是:像这样;安:满足于;乐:喜欢;足:使动用法,使……满足。各1分)
(2)所以把治理天下作(自己)事业的圣人,怎么能不禁止仇恨而鼓励相爱呢?
(以……为:把……作为;恶:怎么,表疑问;劝:鼓励。每处1分,句意1分)
①他们从事音乐活动需要很多年轻力壮聪明伶俐的劳动力,会耽误耕织(劳民)②他们从事音乐活动,大规模地敲击乐器夺民众的衣食财物。(伤财)(3分。1点1分,两点3分)
B(“诗人以比干剖心的典故来表示自己的忠诚”错)
①对自己忠如比干、伍子胥却蒙受冤屈之愤。②对朝廷不思收复进取,纵容小人之愤。③对朝廷放弃收复失地,停止出兵之愤。4.如犬羊一般的外族金背弃盟约,恣意妄为(6分。一点两分,任意答出其中三条即可满分)
17.(1)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重点字:胜)
(2)致知在格物 格物而后知至(重点字:至)
(3)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乱(重点字:治)(3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则该句不得分)
18.①峥嵘岁月 ②丰功伟绩 ③披荆斩棘(3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则该句不得分)
19.①将时光比作忠实的记录者,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点明了时光真实记录历史的特点;将信念比作磐石,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点明了共产党人信念的坚定。②三个“记录下”构成排比,节奏鲜明,富有气势,由浅入深地表达了共产党人从语言、行动、思想上都不忘初心、缅怀历史、继续奋斗的坚定信念。(4分。每条2分)
20.(正标题)重温峥嵘岁月,烛照光明未来
(副标题)习总书记等中央领导集体前往延安宣示(4分。正副标题各2分)
21.①两者(两人)关于怜悯的看法基本相同(有两点相同)②强调怜悯之心的普遍性;③怜悯之心有重要的道德意义。(6分。每空2分)
22.因为孟子和卢梭所处的时代和代表的阶级不同,所以两人对怜悯之心的思想政治意义的看法有明显不同。(3分。因果关系1分,两个分句各1分)
23.参考立意:
(1)这是一个竞争的时代,顺应潮流,“争”做有为青年。
(2)在名利方面要淡泊,不要去“争”,更不要去恶性竞争。
(3)在为人民做事上,要积极争先;在个人名利上要“少争”甚至“不争”。
评价标准:
(1)作文评价整体要求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
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思考具有独立性;表达准确流畅,合理运用词语、句式、修辞等。
(2)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20-17)分 二等(16-12)分 三等(11-7)分 四等(6-0)分
基础等级 内容20分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内容不当 感情虚假
表 达 20 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体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 特 征 2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点深刻 个别细节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略显个性
说明:
⑴基础等级评分,“内容”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项以“文体”、“语言”为重点。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以“有文采”、“有创意”为重点。
⑵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下列“特征”4项16点中的某一点按等评分。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足,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⑶缺标题扣2分;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的,每少50个字扣1分。
⑷确认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民众有三种忧患:饥饿的人得不到食物,寒冷的人得不到衣服,劳累的人得不到休息。这三样是民众的最大忧患。然而当为他们撞击巨钟,敲打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舞动干戚,民众的衣食财物将能得到吗?我认为未必是这样。且不谈这一点,现在大国攻击小国,大家族攻伐小家族,强壮的掳掠弱小的,人多的欺负人少的,奸诈的欺骗愚笨的,高贵的鄙视低贱的,外寇内乱盗贼共同兴起,不能禁止。如果为他们撞击巨钟,敲打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舞动干戚,天下的纷乱将会得到治理吗?我以为未必是这样的。所以墨子说:“且向万民征敛很多钱财,制作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求有利于天下,为天下除害,是无补于事的。”
现在的王公大人从高台厚榭上看去,钟犹如倒扣着鼎一样,不撞击它,将会有什么乐处呢?这就是说必定要撞击它。一旦撞击,将不会使用老人和反应迟钝的人。老人与反应迟钝的人,耳不聪,目不明,四肢不强壮,声音不和谐,眼神不灵敏。必将使用壮年人,用其耳聪目明,强壮的四肢,声音调和,眼神敏捷。如果使男人撞钟,就要浪费男人耕田、种菜、植树的时间;如果让妇女撞钟,就要荒废妇女纺纱、绩麻、织布等事情。现在的王公大人从事音乐活动,掠夺民众的衣食财物;大规模地敲击乐器。所以墨子说:“从事音乐是错误的!”
材料二:
那音乐渗入人心是很深的,它感化人心是很快的,所以古代的圣王谨慎地给它文饰。音乐中正平和,那么民众就和睦协调而不淫荡;音乐严肃庄重,那么民众就同心同德而不混乱。民众和睦协调、同心同德,那么兵力就强劲,城防就牢固,敌国就不敢来侵犯了。像这样,那么老百姓就无不满足于自己的住处,喜欢自己的家乡,以使自己的君主获得满足。然后,君主的名声就会因此而显著,光辉因此而增强,天下的民众,就没有谁不希望得到他让他做自己的君长。这是称王天下的开端啊。音乐妖冶轻浮而邪恶,那末民众就淫荡轻慢卑鄙下贱了。民众淫荡轻慢,就会混乱;卑鄙下贱,就会争夺。混乱又争夺,那就会兵力衰弱、城池被侵犯,敌国就会来危害了。像这样,那末老百姓就不会安居在自己的住处,就不会喜欢自己的家乡,也不会使自己的君主满足了。所以,礼制雅乐被废弃而靡靡之音兴起来,这是国家危险削弱、遭受侮辱的根源。所以古代的圣王看重礼制雅乐而鄙视靡靡之音。他在论列官职时,说:“遵循法令,审查诗歌乐章,禁止淫荡的音乐,根据时势去整治,使蛮夷的落后风俗和邪恶的音乐不敢扰乱正声雅乐,这是太师的职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