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上·地理(人款版){三十七】
八年上·地理(人数版)(三十七)
学
校
名校调研系列卷·八年上期中测试
地理(人教版)
8.关于我国地势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C.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
D.阶梯交界处落差火,不利于建设水电站
题号
总分
长江、黄河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有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据此完成9一11题。
3
得分
9.长江、黄河相比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长江的汛期短于黄河
B.黄河的流量小于长江
名
C.长江的流域面积大于黄河
D.两河均病于外流河
得分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0。长江中下游地区几平每年都发生洪涉灾害,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地势低平
B.降水量大
C.经济发达
D.支流众多
11,关于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的叙述,合理的是
A.长江上游陡坡垦殖
B.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沏造田
班
级
C.黄河中游地区植树种卓
D.黄河下游大量建水电站爱电
12.下列属于气象灾苦的是
封
A.台风
B.地腰
C.滑坡
D.水污染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福。
读与造纸生产相关的资
源示意图,完成13、14题。
考
号
13.图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森林
内
A.士地
B.煤炭
C.森林
D.水
不
14.从纸张生产和使用的角度看,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无节制采伐林木
B.节约使用纸张
要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污水直接排放
15.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
答
A,总量不丰窗
B.人均占有量不惭增加
土地
图1
图2
C.总丰官,人均不足
D.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题
在中回北部边境,一条全长超过9000公里的断超级回道331正逐步黄通。从升东至
用
阿勒泰,经临中国北境所有省级行政区、所有尔回、所有口岸,进称“中国北境公路之玉”。
如图1是“331国道(G331)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1~3题。
1.331国道的起点和终点所在省区的简称分别是
(
)
海
可利用草地
A.辽、新
B.宁、疆
C.吉,新
D.新、黑
3448%
林地316
2,331国道
A,跨越了北温带和北寒带
B.可以与东南亚各国进行贸易往来
C.途经我国最北端和最西端
D.由沿海逐渐深入大陆内部
3.沿331国道最有可能看到的少数民族的活动是
A那达察节
B.元宵节
C.雪顿节
D,泼水节
外
莱年】月,我国近千名游客从哈尔滨登上开往海南省三亚市的“越冬专列”火车。不
网于
乘飞机,“越冬专列火车主推长达8天的“慢旅行”,
采用“大窗车体”,让乘客一边体
不
季节变换,一边浴途欣赏奇外”大好风完。读图2“越冬专列”路线图,完成4一6题。
图3
4.游客们从哈尔滨到海南三亚的过程中,依次经历我国的温度带是
图4
A寒温带、中温带、曖温带、亚热带、热带B中温带、暇温带,亚热带、热带
如国3为“我国某种土地利用类型(阴影区)分布图”,搭此完成16、17题。
16.该土地利用类型是
C.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
D.暖温带,中温带,亚热带,热带
A.早地
B.林地
C.草地
5.有关这次“慢旅行”中游客们从哈尔滨到三亚沿途所见到的景观,措述正确的是(
D.难利用土地
.哈尔滨到处绿树葱葱
B.北京炎热推耐,穿短裤
17.图示阴形区最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D.草场退化
C.土地污染
南昌千里冰封,万里秀飘
A,水土流失
D.三亚椰树婆娑,鲜花盛开
6.耕地面积域少
6
导致沿途景观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读图“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国”,完成18一20题。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紫
D.人为因素
18,我国可利用土地类型中,比重最大的是
如国为“我自沿32N的地形制面图”,读图完成7、8题。
A,耕地
B.林地
C.可利用草地
D.工矿交通用地
1
海拔(米)
A
19.我国的耕地状况是
姓
①
A.比重较小,后备耕地充足
B.比重较小,后备耕地不足
C.比重较大,后备耕地充足
D.比重较大,后备耕地不足
4000
名
2000
④
黄海
20,针对我国土地利用现状,我国应采取的对策是
海平面东经
90
A,大力开发难利用土地,增加耕地供应
100
11
120°大陆果
B.大规摸毁坏林地,增加城市用地面积
7.图中字母C段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C.将草地开是为耕地,提高粮食产量
考
生
A.平原和丘陵
B.高原和山地
C.丘陵和盆地
D.盆地和高原
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座位序号
地理试卷
第1页〔共4页)
地理试卷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