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同步课时练
历史考试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商周时期,爵是身份的象征,用以排列贵族、士人地位的高下。在商鞅变法中,哪一措施有利于改变爵位世袭与庶民无缘的局面( )
A.奖励军功 B.鼓励耕织
C.确立县制 D.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战国”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因战争众多、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
①马陵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牧野之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这句话描述的是商鞅变法什么领域的内容( )
A.经济 B.政治 C.军事 D.思想文化
4.《商君书》中写道:“能得爵(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一除庶子一人,乃得人兵官之吏。”材料反映的商鞅变法措施是( )
A.确立县制 B.严明法度 C.鼓励耕织 D.奖励军功
5.作家余秋雨曾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的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着涓涓清流。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
A.郑国渠 B.三峡 C.灵渠 D.都江堰
6.对如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商鞅变法卓有成效 B.诸侯混战破坏生产
C.变法图强成为潮流 D.秦王嬴政开始统一
7.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历史年代尺,请问A、B、C、D四个选项中,表示“东周”的是( )
A.A B.B C.C D.D
8.下图是学习战国七雄时,小明同学制作的各国位置示意图,其中秦国的位置应是( )
A.A B.B C.C D.D
阅卷人 二、填空题
得分
9.(2022七上·长安期中)战国后期, 国注重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 主持,在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使 成为沃野,该地区被称为“天府之国”。
10.(2022七上·秦都期中)战国初年, 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战国时期, 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11.(2022七上·礼泉期中)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 ”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战国时期的诸侯有十几个,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 ”。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三、材料分析题
得分
12.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时政学史】
“三月三,拜轩辕。”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海内外炎黄子孙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拜祖活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方式二歌谣学史】
夏建国新时期,中华从此奴隶制。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____。夏桀本是亡国君,____灭夏建商朝。商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商周决战在____,纣死商亡周立。天子统治有加强,____行天下固。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亡在眼前。
【方式三图片学史】
某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到下列图片,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1)方式一中,“轩辕”指的是谁?由于“轩辕”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后人是怎样尊称他的?
(2)请在方式二的空格处填写相应的内容,将歌谣补充完整。
(3)方式三中图一和图二反映的是我国什么时期的形势?以上两幅地图提供的信息反映了该时期我国怎样的政治形势?
(4)成语“纸上谈兵”与该时期哪场战争有关?该时期后期最强的是哪一诸侯国?它成为强国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中,规定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这使得以往的庶民可以通过军功获得爵位,贵族的世袭爵位被废除,故选项A符合题意;
B.鼓励耕织,可以免除徭役,不符合题意;
C.确立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不符合题意;
D.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与获得爵位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理解题干含义,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
2.【答案】A
【知识点】战国七雄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战争规模很大,中国历史上的一些著名战役,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都发生在这一时期,牧野之战武王伐纣的灭商之战,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来分析题肢回答,这就是要求学生准确记忆课本基础知识。
3.【答案】A
【知识点】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废除井田制,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这些内容都属于商鞅变法的经济方面,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政治,不符合题意;
C.军事,不符合题意;
D.思想文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注意一定要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
4.【答案】D
【知识点】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这里说的是只要能得到带甲的敌人首级一个,就赏赐爵位一级,田地、宅地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就是商鞅变法中的奖励军功,故选项D符合题意;
A.确立县制,不符合题意;
B.严明法度,不符合题意;
C.鼓励耕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懂题干含义,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注意一定要读懂题干含义,这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D
【知识点】李冰与都江堰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后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组织人力在岷江修建了都江堰,消除了水患,使得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历经数千年,至今仍在防洪、灌溉上发挥重要作用,故选项D符合题意;
A.郑国渠,不符合题意;
B.三峡,不符合题意;
C.灵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特别是其中隐藏的时间、地点等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理解识记回答。
6.【答案】A
【知识点】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从公元前358年开始,秦国先后打败韩国、魏国,并且攻取魏国的土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公元前356年,秦国进行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国力大为增强,商鞅变法卓有成效,才有了军事上的胜利,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诸侯混战破坏生产 ,示意图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
C. 变法图强成为潮流 ,看不出历史潮流,不符合题意;
D. 秦王嬴政开始统一 ,是在公元前3世纪,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示意图,看出发生的现象,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回答。
7.【答案】B
【知识点】春秋争霸;战国七雄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即年代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周时期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来分析年代尺,细心观察年代尺回答。
8.【答案】C
【知识点】战国七雄
【解析】【分析】战国位置可以按照按口诀记: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所以秦国的位置应是C;
A是齐国,排除A;
B是楚国,排除B;
D是燕国,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图读图能力。考查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解题的关键在于熟练运用所学知识。
9.【答案】秦;李冰;成都平原
【知识点】李冰与都江堰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都江堰修筑前,岷江水患不断,成都平原旱涝无常。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筑了都江堰。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故答案为:秦;李冰;成都平原。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解与识记都江堰的相关史实。
10.【答案】晋国;铁制农具
【知识点】铁农工具和牛耕工具的使用;战国七雄
【解析】【分析】战国初年,晋国分裂为韩、赵、魏三国,与原有的秦、楚、燕、齐,并称战国七雄。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故答案为:晋国。铁制农具。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记基础知识,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战国七雄、铁工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11.【答案】尊王攘夷;战国七雄
【知识点】春秋争霸;战国七雄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地位。战国初年,当时的诸侯国有十几个,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故答案为:尊王攘夷。战国七雄。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相关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2.【答案】(1)黄帝;人文始祖
(2)世袭;汤;牧野;分封
(3)春秋战国;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
(4)长平之战;秦国;商鞅变法增强了国力。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春秋争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炎帝和黄帝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轩辕”指的是黄帝,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轩辕”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后人尊称他为“人文始祖”;
(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建国新时期,中华从此奴隶制。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为世袭。夏桀本是亡国君,商汤灭夏建商朝。商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商周决战在牧野,纣死商亡周立。天子统治有加强,分封制行天下固。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亡在眼前;
(3)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和图二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以上两幅地图提供的信息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分封制瓦解 ,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
(4)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纸上谈兵是赵国主将赵括只会在图纸上夸夸其谈,没有实际作战经验,后来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国大败;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后期最强的诸侯国是秦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经历了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国力大大增强,为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1)黄帝;人文始祖;
(2)世袭;汤;牧野;分封
(3)春秋战国;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
(4)长平之战;秦国;商鞅变法增强了国力。
【点评】(1)(4)属于同一类型,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类知识点,就是要准确记忆课本基础知识;
(2)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这就是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3)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即地图,细心观察地图,特别是其中的文字提示,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回答;第二问是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在第一问答案的基础上,紧贴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同步课时练
历史考试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商周时期,爵是身份的象征,用以排列贵族、士人地位的高下。在商鞅变法中,哪一措施有利于改变爵位世袭与庶民无缘的局面( )
A.奖励军功 B.鼓励耕织
C.确立县制 D.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答案】A
【知识点】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中,规定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这使得以往的庶民可以通过军功获得爵位,贵族的世袭爵位被废除,故选项A符合题意;
B.鼓励耕织,可以免除徭役,不符合题意;
C.确立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不符合题意;
D.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与获得爵位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理解题干含义,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
2.“战国”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因战争众多、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
①马陵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牧野之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战国七雄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战争规模很大,中国历史上的一些著名战役,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都发生在这一时期,牧野之战武王伐纣的灭商之战,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来分析题肢回答,这就是要求学生准确记忆课本基础知识。
3.“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这句话描述的是商鞅变法什么领域的内容( )
A.经济 B.政治 C.军事 D.思想文化
【答案】A
【知识点】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废除井田制,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这些内容都属于商鞅变法的经济方面,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政治,不符合题意;
C.军事,不符合题意;
D.思想文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注意一定要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
4.《商君书》中写道:“能得爵(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一除庶子一人,乃得人兵官之吏。”材料反映的商鞅变法措施是( )
A.确立县制 B.严明法度 C.鼓励耕织 D.奖励军功
【答案】D
【知识点】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这里说的是只要能得到带甲的敌人首级一个,就赏赐爵位一级,田地、宅地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就是商鞅变法中的奖励军功,故选项D符合题意;
A.确立县制,不符合题意;
B.严明法度,不符合题意;
C.鼓励耕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懂题干含义,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注意一定要读懂题干含义,这是解题的关键。
5.作家余秋雨曾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的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着涓涓清流。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
A.郑国渠 B.三峡 C.灵渠 D.都江堰
【答案】D
【知识点】李冰与都江堰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后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组织人力在岷江修建了都江堰,消除了水患,使得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历经数千年,至今仍在防洪、灌溉上发挥重要作用,故选项D符合题意;
A.郑国渠,不符合题意;
B.三峡,不符合题意;
C.灵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特别是其中隐藏的时间、地点等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理解识记回答。
6.对如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商鞅变法卓有成效 B.诸侯混战破坏生产
C.变法图强成为潮流 D.秦王嬴政开始统一
【答案】A
【知识点】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从公元前358年开始,秦国先后打败韩国、魏国,并且攻取魏国的土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公元前356年,秦国进行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国力大为增强,商鞅变法卓有成效,才有了军事上的胜利,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诸侯混战破坏生产 ,示意图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
C. 变法图强成为潮流 ,看不出历史潮流,不符合题意;
D. 秦王嬴政开始统一 ,是在公元前3世纪,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示意图,看出发生的现象,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回答。
7.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历史年代尺,请问A、B、C、D四个选项中,表示“东周”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春秋争霸;战国七雄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即年代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周时期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来分析年代尺,细心观察年代尺回答。
8.下图是学习战国七雄时,小明同学制作的各国位置示意图,其中秦国的位置应是( )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战国七雄
【解析】【分析】战国位置可以按照按口诀记: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所以秦国的位置应是C;
A是齐国,排除A;
B是楚国,排除B;
D是燕国,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图读图能力。考查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解题的关键在于熟练运用所学知识。
阅卷人 二、填空题
得分
9.(2022七上·长安期中)战国后期, 国注重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 主持,在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使 成为沃野,该地区被称为“天府之国”。
【答案】秦;李冰;成都平原
【知识点】李冰与都江堰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都江堰修筑前,岷江水患不断,成都平原旱涝无常。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筑了都江堰。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故答案为:秦;李冰;成都平原。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解与识记都江堰的相关史实。
10.(2022七上·秦都期中)战国初年, 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战国时期, 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答案】晋国;铁制农具
【知识点】铁农工具和牛耕工具的使用;战国七雄
【解析】【分析】战国初年,晋国分裂为韩、赵、魏三国,与原有的秦、楚、燕、齐,并称战国七雄。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故答案为:晋国。铁制农具。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记基础知识,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战国七雄、铁工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11.(2022七上·礼泉期中)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 ”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战国时期的诸侯有十几个,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 ”。
【答案】尊王攘夷;战国七雄
【知识点】春秋争霸;战国七雄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地位。战国初年,当时的诸侯国有十几个,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故答案为:尊王攘夷。战国七雄。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相关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三、材料分析题
得分
12.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时政学史】
“三月三,拜轩辕。”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海内外炎黄子孙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拜祖活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方式二歌谣学史】
夏建国新时期,中华从此奴隶制。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____。夏桀本是亡国君,____灭夏建商朝。商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商周决战在____,纣死商亡周立。天子统治有加强,____行天下固。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亡在眼前。
【方式三图片学史】
某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到下列图片,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1)方式一中,“轩辕”指的是谁?由于“轩辕”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后人是怎样尊称他的?
(2)请在方式二的空格处填写相应的内容,将歌谣补充完整。
(3)方式三中图一和图二反映的是我国什么时期的形势?以上两幅地图提供的信息反映了该时期我国怎样的政治形势?
(4)成语“纸上谈兵”与该时期哪场战争有关?该时期后期最强的是哪一诸侯国?它成为强国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黄帝;人文始祖
(2)世袭;汤;牧野;分封
(3)春秋战国;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
(4)长平之战;秦国;商鞅变法增强了国力。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春秋争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炎帝和黄帝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轩辕”指的是黄帝,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轩辕”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后人尊称他为“人文始祖”;
(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建国新时期,中华从此奴隶制。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为世袭。夏桀本是亡国君,商汤灭夏建商朝。商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商周决战在牧野,纣死商亡周立。天子统治有加强,分封制行天下固。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亡在眼前;
(3)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和图二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以上两幅地图提供的信息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分封制瓦解 ,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
(4)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纸上谈兵是赵国主将赵括只会在图纸上夸夸其谈,没有实际作战经验,后来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国大败;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后期最强的诸侯国是秦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经历了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国力大大增强,为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1)黄帝;人文始祖;
(2)世袭;汤;牧野;分封
(3)春秋战国;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
(4)长平之战;秦国;商鞅变法增强了国力。
【点评】(1)(4)属于同一类型,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类知识点,就是要准确记忆课本基础知识;
(2)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这就是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3)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即地图,细心观察地图,特别是其中的文字提示,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回答;第二问是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在第一问答案的基础上,紧贴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