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行路难》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饮酒》《行路难》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30课的诗,本课一共5首古诗,按时间排序《饮酒》《行路难》是前两首诗,《饮酒》是写陶潜言在酒,意在心,在于田园生活情趣;《行路难》是李白在离开长安时抒发自己的茫然、悲愤以及仍然执着于理想的自信。
学生理解诗的大意不成问题,但是如果是知人论世,深入理解就比较难了。而且两首诗距离学生的年代久远,必须对写作背景进行必要的补充。而且诗歌本身语言意境极其优美,可以适当以音乐增强语言的美感,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
此外,特级教师陈钟梁说过一句话:“语文课是美的,它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诗歌要上出“语文味”,就要引领学生品咂语言深处的美。如果我们对这两首诗的语言或作者的心境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很难做到知人论世,知世论人。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一个作家相关作品的语言前后勾连起来,学生得到的是对作家作品更准确的品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陶渊明、李白生平以及写作背景,以读诗—入境—品味—生情的方法学习鉴赏诗歌。
2.过程与方法:理解本诗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体会诗中内涵以及作者积极的人生追求和热爱田园生活的情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作者形成正确认识,正确理解诗人心志高远的精神境界,启示学生培养乐观向上的生命态度,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生存的处世方法。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全诗,理解诗歌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和理解陶渊明以及他的处世态度,并学习借鉴于自身。
教学法说明: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鉴赏古诗的方法尤为重要,本课在学法指导方面注重以下几点的指导教学:
1、读诗,整体感知,初步理解。
2、入境,通过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图片和古曲使诗歌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去,使学生耳醉其声,心醉其情。
3、品味,品味重点词语,感悟诗人的心境,力求做到知人论世,知世论人。
4、生情,以读悟情,以境引情,以品生情,使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深深印在每个学生心里。
教具及信息技术设备设置说明
教具:播放器、多媒体课件
信息技术设备设置说明
《饮酒》的相关课件
课件第一组、《饮酒》课前热身预习:中国古代诗歌基础知识链接,了解诗歌的形式
课件第二组、欲读其文,先知其人,介绍作者,及《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古诗,深入了解陶公其人。
课件第三组、伴随《渔舟唱晚》的古曲链接,朗读课文,舒缓的音乐正符合诗人的心境。
课件第四组、品味语言,以题眼为核心,逐步深入走进作者的内心。
课件第五组、想象根据诗内容作一幅画,最后课件显示一幅画和对联,使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得到一个完美的整合。
《行路难》的相关课件
课件第一组、看视频,了解李白,唤起学生的认知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件第二组、品味诗文,深入了解诗歌的意境、品味语言、感受诗情。
课件第三组、诵读华章.,点亮人生,内容是“希望同学们的人生像陶公一样多一份心灵的宁静少一份浮躁,多一份质朴少一份浮华;像李白一样多一份执着,多一份自信, 多一份志向的坚守,多一份扬帆远航的气魄,多一份不怕艰难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了解诗歌简单知识。
二、学习《饮酒》
导入新课
同学们陶渊明有哪些爱好,(预设读书、饮酒、赏菊),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很作家都喜欢饮酒,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是爱菊、咏菊之雅士,也是第一个大量写作饮酒诗的大诗人。下面借饮酒一诗了解陶公心中的旨趣。
(二)三言两语话陶公——知人论世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已经四十一岁,出任彭泽县令。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 从这个故事中你感受到陶渊明是一个怎样的人?让我们带着对陶公的敬佩齐读这首诗。
(三)品读诗文赏陶潜——赏析诗歌
1、初步感知
(1)播放《渔舟唱晚》听音频朗读,透过字里行间,初步感受一下为什么会有菊一样的高洁品格,酒一样的潇洒人生,文中有那个词、有没有不懂的意思
(2)划出节奏、韵律范读朗读说说见的读音和意义
(3)参照注释,小组讨论,通译全诗、有没有不懂的意思
2、合作探究
(1)(争论本文的诗眼是什么)初步感受一下为什么会有菊一样的高洁品格,酒一样的潇洒人生,文中有那个词最能体现陶公对人生的思考。
(预设 心远)
(2)诗人"心远"的具体表现是什么?(预设: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弃官归隐,采菊东篱)
(3)陶渊明为什么特别爱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它象征不同流俗,象征品格高洁,正符合他远离世俗、厌弃官场生活的心理。菊花既美化居室,更是一种精神寄托,精神的象征。像竹与郑板桥,梅于陆游一般。
(4)作者笔下还特别提到什么景色?为什么提到飞鸟?
(5)诗中有画,根据内容画一幅画。用语言描述一下。
山气日夕佳,天色已晚,一层淡淡的云雾笼罩着南山,使南山更有绰约之美,在这夕阳山色之间,鸟是不受世俗的羁绊的陶渊明最向往的。
(6)"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你认为其中的"真意"是什么?怎么会"欲辨已忘言”?
(四)深入探究,题为饮酒,全诗不见一个酒字?
三、学习《行路难》
(一)过渡,激情导入
陶公摒弃世俗功利,步入真意而忘言的人生境界。在东晋他的诗文地位并没有得到认可,直到几百年后的隋唐,他的影响才逐步显现出来,后世的文人都有嗜酒之好、不屈服于权贵、不与庸俗之流为伍与陶公的影响十分不开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名篇《行路难》,一同轻叩浪漫诗仙那扇独特的心扉。
(二)看视频
李白本是个积极用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皇帝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行路难》即作于被迫离开长安时。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感受?“行路难”的“路”指的是什么路?
(三)读诗思考
1、行路难”的“路”指的是什么路?
2、诗中哪些语言写难?用“从___的诗句中,我读出了一个___的李白”来品味语言。
3、难点预设:“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句话是指哪两个人和事?有什么含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含义
4、小结诗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不平;表现追求理想的倔强、自信与执着。
四、归纳探究、学以致用
“希望同学们的人生像陶公一样多一份心灵的宁静少一份浮躁,多一份质朴少一份浮华;像李白一样多一份执着,多一份自信, 多一份志向的坚守,多一份扬帆远航的气魄,多一份不怕艰难的信心……”
五、作业:整理制作陶渊明、李白两位诗人的个人档案
六、板书设计
饮酒 行路难
——陶渊明 ——李白
心远 苦闷、不平
菊一样的高洁品格 追求理想的倔强、自信与执着
酒一样的潇洒人生
教学评价
在课程最后,我设计一个了环节,让学生自己结合一首诗表达意境谈谈对其中一位诗人的看法,其他人员结合同学发言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结合每一位同学的发言适时加以评价。课下把看法形成文本,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并在文本后面附上自己的评价。
教学反思
自己课前预设自己觉得非常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有古筝曲、有视频播放,有丰富的有趣的教学环节,如联系以前学过的古文、有诗配画,有由浅入深的教学环节的设计,对文本语言的挖掘,可是一节课上下来,还是觉得有诸多问题。
一、音乐、视频本身没问题,可是对语言的品味确实水过地皮湿,预想的深入品味,感受语言的精妙还是没大到火候。
二、读得太少,虽然有师读、生读等,虽然有音乐相伴,感觉没读进诗人的内心,而且因为怕教学任务完不成,《行路难》就读的更少了,我感觉没有了精彩的品读,只靠课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三、孩子们在《饮酒》诗配画一环节,其实说的有点眉目了,如果时间再多些就好了。
四、我高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总感觉诗歌在字词理解方面和文言文的字词处理有区别,只要能理解就行了,感觉学生借助书下注释自己完全能读懂,事实上学生一知半解,正是因为一知半解,造成品味语言时学生表达不出,我的教学设计高估了学生的理解水平,以后教学这一环节还要多一些时间。
课件12张PPT。 饮酒
行路难课前预习:基础知识链接1.?中国古代诗歌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乐府机关所采集或编制的用来入乐的诗歌)。注意“歌”、“歌行”、“引”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饮酒是五言古诗;行路难是乐府诗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词
④?曲
饮酒陶渊明《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欲读其文,先知其人陶渊明(365~427), 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人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开创山水田园派,并将其推向高峰。后世称其“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不为五斗米折腰
坚守精神世界诵读诗歌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品味思索心远摒弃世俗采菊见山
日夕飞鸟
结庐人境悠然闲适品味美——根据诗内容作一幅画菊一样高洁的品格
酒一般洒脱的人生李白醉酒 饮中八仙歌
杜甫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醉酒行路难
(其一)
李白品味诗文行路难冰塞川
雪满山垂钓碧溪
乘舟梦日停杯投箸
茫然愤激长帆远航
自信执着 诵读华章.点亮人生希望我们的人生像陶公一样多一份心灵的宁静少一份浮躁,多一份质朴少一份浮华;像李白一样多一份执着,多一份自信, 多一份志向的坚守,多一份扬帆远航的气魄,多一份不怕艰难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