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天津市新四区示范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天津市新四区示范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16 15:01:05

文档简介

天津市新四区示范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23高二下·台州期中)某古偶剧的背景设定中提及天下共分九川,其中墨川边境要塞,牧民散居;丹川女子当家,酷爱辣味;霁川梯田层叠,喜食菌类;苍川干燥贫瘠,物质稀缺;莹川雨量充沛,四季常青……。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九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各川划分具有过渡性 B.相邻两川居民语言等差异明显
C.各川划分边界线明确 D.各川内部自然地理特征差异大
2.下列关于“霁川”说法正确的是(  )
A.与“霁川”最接近的省简称是青
B.“霁川”位于中部地区
C.“霁川”区域的河流无结冰期
D.“霁川”位于半干旱区
【答案】1.C
2.C
【知识点】区域及其类型;区域发展的异同
【解析】【点评】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每一个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组成区域的各要素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差异性:指一区域与同等级区域之间存在着差异,同一区域内部也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包括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两方面的区域差异,是进行区域划分的基础。
(3)关联性:区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多种多样的联系,包括自然要素之间以及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
1.据材料“天下共分九川”可知,九川类似于行政区划,各川之间具有明显的边界,不存在过渡性,各川内部具有差异性,但整体上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差异较小,相邻两川居民相互影响,语言等方面差异较小,从各川的风土人情描述中,可知各川内部自然地理特征差异小,塑造出独特的风土人情,C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 C。
2.据材料可知,“霁川梯田层叠,喜食菌类”,说明霁川地形起伏大,人们修筑梯田进行耕种,喜食菌类说明气候湿热,菌类生长种类丰富数量多,故可以推测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是地形起伏较大,气候湿热,结合我国各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可以确定,“霁川”应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区域内的河流无结冰期,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上气候特征:高寒)与“霁川”的特点相差较大,C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C。
“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黄河各河段“病症”的成因及对症的“药方”组合正确的是(  )。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旱—加高、加固堤坝
B.“腹泻”—地表植被遭到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C.“脚肿”—黄土结构疏松,地表崎岖—下游修筑梯田
D.“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4.黄河流域开发应贯彻的方针是(  )。
A.把矿产资源的开发放在首位 B.植树造林恢复自然植被
C.结合流域内的资源综合开发 D.水能开发必须是梯级开发
【答案】3.B
4.C
【知识点】黄河流域概况及其开发治理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早期,造林需要有工程措施改善自然条件,提供适生环境。该地某小流域有宽广而平坦的塬面,经过多年的水土流失治理,源面条田连片,沟坡林草茂密,沟底坝库相连。图为“该小流域源面附近综合治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在水土流失治理的早期,工程措施对造林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水分 B.平整土地 C.改善热量 D.提高肥力
6.该小流域沟头防护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
A.拦截泥沙造田 B.增加农业用水
C.减少雨水下渗 D.防止溯源侵蚀
7.近年来,该地由打坝淤地转为人工削坡填沟增加沟道耕地数量,主要原因是(  )
A.劳力成本上升 B.泥沙来源减少
C.河流径流减小 D.人口增长迅速
【答案】5.A
6.D
7.B
【知识点】水土流失及其综合治理;黄土高原及其综合治理
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传统GDP发展模式应当被以保护环境为基础的“绿色GDP”发展模式取代,这才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绿色GDP”发展模式上升为国家意志,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进,是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政治文明发展的需要。据此,回答下题。
8.近年“绿色GDP”日益成为专家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一个话题,以下有关“绿色GD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来实现
B.“绿色GDP”的含义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是追求环境质量
C.“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
D.“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9.近几年,北京郊区的农村在秋收以后,某些农作物的秸秆并不挖掉,而是等到第二年春耕之前挖掉,这种做法的最主要好处是(  )
A.增加有机质,提高肥力 B.涵养水源
C.防风固土,减轻沙尘天气危害 D.可以抽出时间种植反季节蔬菜
【答案】8.D
9.C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与途径;中国区域生态环境及其防治途径
作为对外投资的新方式,海外园区已成为探索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海外园区建设一般采用共商共建模式,但建设高水平海外园区仍面临诸多困境。下图示意高水平海外园区具备的关键优势。据此完成下列题目。
10.建设高水平海外园区面临的最大困境是(  )
A.产业规划不合理 B.融资渠道不畅通
C.人才培养不到位 D.政治经济风险大
11.中国海外园区建设采用共商共建模式,有利于(  )
①均摊投资建设成本 ②构建多方协调机制
③降低投资外部风险 ④消除文化制度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引导入园企业快速融入当地生产经营环境的关键优势是(  )
A.政策协调机制 B.信息和资源共享
C.投资软硬环境 D.集聚经济效应
【答案】10.D
11.C
12.B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集聚;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因素
富营养化是因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引起的水污染现象。无锡曾是太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较高的城市。近年来无锡着手新建“太湖湾科创带”(图2)。读图2,回答下列小题。
13.无锡附近的太湖水域富营养化严重的原因是(  )
A.水面上的航运繁忙,船舶向水域所泄漏的油污量大
B.流域的耕地和养殖水域大增,大量使用化肥和饲料
C.无锡城镇化程度高,含氮、磷污水排放量大且集中
D.太湖汛期短,出入的径流量较小,降解污染能力弱
14.无锡新建科创带将促进太湖湾沿岸(  )
①形成大城市群 ②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
③形成中央商务区 ④发展文创科技产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在太湖湾建设科创带主要有利于(  )
A.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B.打造环境优美的产业带
C.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D.调蓄径流量,防洪抗旱
【答案】13.C
14.D
15.B
【知识点】区域协调发展;水污染及其成因
“冰雪王国”挪威作为把守北极门户的国家,虽以石油工业作为经济支柱,但其政府却实施了激进的电动汽车计划:2025年停售汽油和柴油新车,为电动汽车的购买者提供大幅补贴。2021年,已有7家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出口挪威。纯电动汽车的电池有两种续电模式(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与法国、德国等西欧大国相比,挪威实施激进的电动汽车计划的主要原因是(  )
A.抢占电动汽车新技术高地 B.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C.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更大 D.人口规模较小
17.与充电模式相比,换电模式(  )
A.单次续航时间更长 B.单个电站投资更低
C.能源补给效率更高 D.汽车使用成本降低
【答案】16.C
17.C
【知识点】新能源开发与利用;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应对措施
京沪高铁二线,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中的第二纵,途经城市为北京(起点)—天津—黄骅—滨州—东营—潍坊—临沂—新沂—淮安—扬州—泰州—南通—上海(终点),将和东西方向的高铁交会于临沂。读京沪高铁二线线路图,完成下面三题。
18.临沂周边高铁线路网的修建将影响临沂的(  )
A.服务范围 B.城市等级 C.气候类型 D.行政范围
19.京沪高铁二线建成后(  )
①会导致区域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衰落 ②有利于推动沂蒙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
③有利于沿线地区大宗货物的运输 ④有利于加强沿线居民的文化交流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临沂把高铁建在距城区较远的北部地区,其主要目的是(  )
A.降低铁路建设和车站建设的成本
B.缩短列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运行时间
C.方便东西向和南北向的铁路交会
D.为城市发展拓展新的空间
【答案】18.A
19.C
20.D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黄河流域的浮桥多,古代浮桥用木船、皮筏子等支撑桥面,现代浮桥则用钢铁浮箱。钢铁浮箱使用寿命一般为4年。2006年修建的武惠浮桥位于小浪底水利枢纽下游河段,桥长600米,连接焦作市武陟县和郑州市惠济区。武惠浮桥有些季节需要多次被拆装,拆除工作一般用时2.5小时左右。武陟县水丰地肥,林茂粮丰,是著名的粮食生产大县。下图是武惠浮桥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21.武惠浮桥需要多次被拆装的季节和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A.春季,气候干旱 B.夏季,调水调沙
C.初秋,防范凌汛 D.冬季,河流结冰
22.武惠浮桥的建成通车有利于Z镇(  )
A.扩大粮食生产规模 B.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C.降低粮食种植成本 D.改善农业结构
【答案】21.B
22.D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薰衣草为多年生小灌木,喜冬暖夏凉,需要充足的阳光及适湿的环境,特别需要注意通风、排水良好。其原产地为法国普罗旺斯,后经过试验、引种和驯化,1978年伊犁河谷进入大面积种植阶段。现在伊犁河谷薰衣草种植面积近两万亩,是全国最大的薰衣草生产基地。如图示意伊犁河谷薰衣草集中种植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伊犁河谷有利于薰衣草生长的气候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日照充足,接受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水汽,气候比较湿润
B.夏季干热气流难以深入,冬季少有寒潮侵袭,比较温暖
C.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
D.河谷走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有利于通风
24.普罗旺斯的薰衣草一年只花开一季,伊犁河谷的薰衣草却能花开两季,第一季在5月底至6月中旬,6月底收割一次,第二季在7月底至8月,9月底再收割一次,被人们称为夏花和秋花。伊犁河谷薰衣草能花开两季的原因,正确的是(  )
A.秋季气温高,早播种 B.北有山脉阻挡冷空气,入冬迟
C.夏季凉爽,花期延长 D.品种从普罗旺斯直接引进
25.从薰衣草中提取精油的工业,其工业布局属于(  )
A.原料指向型工业 B.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C.市场指向型工业 D.技术指向型工业
【答案】23.A
24.B
25.B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5种指向型工业区位选择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太行山形成于新生代时期,喜马拉雅运动使该地区强烈抬升,与华北平原相对高差达1500~2000m。东麓山前地带形成纵贯南北的平原,北京、邯郸、邢台、安阳等古都均分布于此。
材料二:太行山高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的重要工程,北起北京,向南贯穿河北省西部贫困山区,对山区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开发有重要意义。下图为太行山高速的位置示意图。
材料三:焚风指气流越过山脉后做下沉运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地处太行山东麓的石家庄年平均焚风天数为19天,最多的年份可达49天。图中为38°N沿线石家庄周边剖面图。
(1)太行山东麓地区城市主要分布在   (地形单元名称),地形   ,对交通线分布和城市建设的限制较少。
(2)京津冀协同发展,利于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促进北京产业结构的   ,着力改善北京的   质量。
(3)太行山高速的建设可加快对河北西部山区资源的开发,完善   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同时,缩短与北京的   距离,加强   的交流,积极承接北京的产业转移。
(4)推测石家庄的焚风现象在   (季节)高发,并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说明此季节太行山东麓的焚风现象在夜晚发生频次更高的原因   。
【答案】(1)冲积扇;平坦开阔/地势起伏小
(2)转型/升级/调整;大气环境/空气/环境
(3)基础设施;时间;人才/信息
(4)季;夜晚,太行山东麓山坡辐射冷却快(降温快),冷气流沿坡下沉,形成山风,且东坡相对高差大,山风势力强,并与焚风方向一致,叠加焚风。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运动;河流地貌;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材料一 图1为我国部分区域略图。图中阴影区域是晋陕豫三省边缘的“黄河金三角区域”。区域内煤炭开采生产能力约1亿吨,占全国的4%;氧化铝产能610万吨,约占全国的35%,是全国最大的炼铝业基地。
图1
材料二位于浙江省兰溪市的华东铝业曾经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电解铝冶炼企业。2017年3月29日该企业在关停四年后转型发展光学薄膜产业(应用于光学和光电子技术领域,制造各种光学仪器)。图2为华东铝业生产模式变化示意图。
图2
(1) 图中的资源调配工程是   ,工程实施后给输入区带来的生态效益是   。
(2) 分析“黄河金三角区域”成为全国最大炼铝业基地的区位条件是   。
(3) 阶段一到阶段二,华东铝业发生最大变化的工业区位因素是   。导致阶段三中华东铝业原技术人员人口迁移的因素是   。
(4) 从阶段一到阶段三华东铝业生产模式的变化反应出该地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
【答案】(1)西电东送;减少废气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2)煤炭、铝矿等矿产资源丰富;铁路交通运输发达;市场广阔;靠近水电站,动力充足
(3)技术因素;经济因素
(4)产业优化升级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变化;资源跨区调配与区域发展;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28.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965—2018年,我国在能源结构的多样性方面取得了一定改善,尤其是2010年以来化石能源的份额从92%下降到85%,其中煤炭份额更是从70%下降到58%。2017年1月印发的《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和2017年4月印发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中,对能源消费总量、能源结构、单位能耗、能源自给率等方面均提出了发展目标,其中要求到2020年煤炭消费占比降至58%以下,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15%,这一目标已经完成。
近年来,为打造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山西省大力开发非化石能源。
(1)请列举两种山西省可开发的非化石能源,并说明理由。
(2)分析能源消费构成目标的变化对山西省煤炭生产带来的影响
(3)说出我国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的主要目的。
【答案】(1)太阳能资源;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风能资源;地处黄土高原,冬季风南下要冲,山高沟深,风能资源丰富。
(2)一方面,压缩了山西煤炭的外销市场,短期内可能影响煤炭生产的规模,减少收入;另一方面,加快了山西煤炭产业升级的步伐,长远来看有利于山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能源可持续供应的风险,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知识点】我国能源供需特点;能源利用结构的变化;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1 / 1天津市新四区示范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23高二下·台州期中)某古偶剧的背景设定中提及天下共分九川,其中墨川边境要塞,牧民散居;丹川女子当家,酷爱辣味;霁川梯田层叠,喜食菌类;苍川干燥贫瘠,物质稀缺;莹川雨量充沛,四季常青……。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九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各川划分具有过渡性 B.相邻两川居民语言等差异明显
C.各川划分边界线明确 D.各川内部自然地理特征差异大
2.下列关于“霁川”说法正确的是(  )
A.与“霁川”最接近的省简称是青
B.“霁川”位于中部地区
C.“霁川”区域的河流无结冰期
D.“霁川”位于半干旱区
“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黄河各河段“病症”的成因及对症的“药方”组合正确的是(  )。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旱—加高、加固堤坝
B.“腹泻”—地表植被遭到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C.“脚肿”—黄土结构疏松,地表崎岖—下游修筑梯田
D.“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4.黄河流域开发应贯彻的方针是(  )。
A.把矿产资源的开发放在首位 B.植树造林恢复自然植被
C.结合流域内的资源综合开发 D.水能开发必须是梯级开发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早期,造林需要有工程措施改善自然条件,提供适生环境。该地某小流域有宽广而平坦的塬面,经过多年的水土流失治理,源面条田连片,沟坡林草茂密,沟底坝库相连。图为“该小流域源面附近综合治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在水土流失治理的早期,工程措施对造林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水分 B.平整土地 C.改善热量 D.提高肥力
6.该小流域沟头防护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
A.拦截泥沙造田 B.增加农业用水
C.减少雨水下渗 D.防止溯源侵蚀
7.近年来,该地由打坝淤地转为人工削坡填沟增加沟道耕地数量,主要原因是(  )
A.劳力成本上升 B.泥沙来源减少
C.河流径流减小 D.人口增长迅速
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传统GDP发展模式应当被以保护环境为基础的“绿色GDP”发展模式取代,这才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绿色GDP”发展模式上升为国家意志,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进,是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政治文明发展的需要。据此,回答下题。
8.近年“绿色GDP”日益成为专家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一个话题,以下有关“绿色GD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来实现
B.“绿色GDP”的含义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是追求环境质量
C.“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
D.“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9.近几年,北京郊区的农村在秋收以后,某些农作物的秸秆并不挖掉,而是等到第二年春耕之前挖掉,这种做法的最主要好处是(  )
A.增加有机质,提高肥力 B.涵养水源
C.防风固土,减轻沙尘天气危害 D.可以抽出时间种植反季节蔬菜
作为对外投资的新方式,海外园区已成为探索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海外园区建设一般采用共商共建模式,但建设高水平海外园区仍面临诸多困境。下图示意高水平海外园区具备的关键优势。据此完成下列题目。
10.建设高水平海外园区面临的最大困境是(  )
A.产业规划不合理 B.融资渠道不畅通
C.人才培养不到位 D.政治经济风险大
11.中国海外园区建设采用共商共建模式,有利于(  )
①均摊投资建设成本 ②构建多方协调机制
③降低投资外部风险 ④消除文化制度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引导入园企业快速融入当地生产经营环境的关键优势是(  )
A.政策协调机制 B.信息和资源共享
C.投资软硬环境 D.集聚经济效应
富营养化是因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引起的水污染现象。无锡曾是太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较高的城市。近年来无锡着手新建“太湖湾科创带”(图2)。读图2,回答下列小题。
13.无锡附近的太湖水域富营养化严重的原因是(  )
A.水面上的航运繁忙,船舶向水域所泄漏的油污量大
B.流域的耕地和养殖水域大增,大量使用化肥和饲料
C.无锡城镇化程度高,含氮、磷污水排放量大且集中
D.太湖汛期短,出入的径流量较小,降解污染能力弱
14.无锡新建科创带将促进太湖湾沿岸(  )
①形成大城市群 ②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
③形成中央商务区 ④发展文创科技产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在太湖湾建设科创带主要有利于(  )
A.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B.打造环境优美的产业带
C.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D.调蓄径流量,防洪抗旱
“冰雪王国”挪威作为把守北极门户的国家,虽以石油工业作为经济支柱,但其政府却实施了激进的电动汽车计划:2025年停售汽油和柴油新车,为电动汽车的购买者提供大幅补贴。2021年,已有7家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出口挪威。纯电动汽车的电池有两种续电模式(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与法国、德国等西欧大国相比,挪威实施激进的电动汽车计划的主要原因是(  )
A.抢占电动汽车新技术高地 B.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C.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更大 D.人口规模较小
17.与充电模式相比,换电模式(  )
A.单次续航时间更长 B.单个电站投资更低
C.能源补给效率更高 D.汽车使用成本降低
京沪高铁二线,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中的第二纵,途经城市为北京(起点)—天津—黄骅—滨州—东营—潍坊—临沂—新沂—淮安—扬州—泰州—南通—上海(终点),将和东西方向的高铁交会于临沂。读京沪高铁二线线路图,完成下面三题。
18.临沂周边高铁线路网的修建将影响临沂的(  )
A.服务范围 B.城市等级 C.气候类型 D.行政范围
19.京沪高铁二线建成后(  )
①会导致区域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衰落 ②有利于推动沂蒙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
③有利于沿线地区大宗货物的运输 ④有利于加强沿线居民的文化交流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临沂把高铁建在距城区较远的北部地区,其主要目的是(  )
A.降低铁路建设和车站建设的成本
B.缩短列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运行时间
C.方便东西向和南北向的铁路交会
D.为城市发展拓展新的空间
黄河流域的浮桥多,古代浮桥用木船、皮筏子等支撑桥面,现代浮桥则用钢铁浮箱。钢铁浮箱使用寿命一般为4年。2006年修建的武惠浮桥位于小浪底水利枢纽下游河段,桥长600米,连接焦作市武陟县和郑州市惠济区。武惠浮桥有些季节需要多次被拆装,拆除工作一般用时2.5小时左右。武陟县水丰地肥,林茂粮丰,是著名的粮食生产大县。下图是武惠浮桥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21.武惠浮桥需要多次被拆装的季节和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A.春季,气候干旱 B.夏季,调水调沙
C.初秋,防范凌汛 D.冬季,河流结冰
22.武惠浮桥的建成通车有利于Z镇(  )
A.扩大粮食生产规模 B.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C.降低粮食种植成本 D.改善农业结构
薰衣草为多年生小灌木,喜冬暖夏凉,需要充足的阳光及适湿的环境,特别需要注意通风、排水良好。其原产地为法国普罗旺斯,后经过试验、引种和驯化,1978年伊犁河谷进入大面积种植阶段。现在伊犁河谷薰衣草种植面积近两万亩,是全国最大的薰衣草生产基地。如图示意伊犁河谷薰衣草集中种植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伊犁河谷有利于薰衣草生长的气候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日照充足,接受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水汽,气候比较湿润
B.夏季干热气流难以深入,冬季少有寒潮侵袭,比较温暖
C.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
D.河谷走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有利于通风
24.普罗旺斯的薰衣草一年只花开一季,伊犁河谷的薰衣草却能花开两季,第一季在5月底至6月中旬,6月底收割一次,第二季在7月底至8月,9月底再收割一次,被人们称为夏花和秋花。伊犁河谷薰衣草能花开两季的原因,正确的是(  )
A.秋季气温高,早播种 B.北有山脉阻挡冷空气,入冬迟
C.夏季凉爽,花期延长 D.品种从普罗旺斯直接引进
25.从薰衣草中提取精油的工业,其工业布局属于(  )
A.原料指向型工业 B.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C.市场指向型工业 D.技术指向型工业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太行山形成于新生代时期,喜马拉雅运动使该地区强烈抬升,与华北平原相对高差达1500~2000m。东麓山前地带形成纵贯南北的平原,北京、邯郸、邢台、安阳等古都均分布于此。
材料二:太行山高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的重要工程,北起北京,向南贯穿河北省西部贫困山区,对山区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开发有重要意义。下图为太行山高速的位置示意图。
材料三:焚风指气流越过山脉后做下沉运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地处太行山东麓的石家庄年平均焚风天数为19天,最多的年份可达49天。图中为38°N沿线石家庄周边剖面图。
(1)太行山东麓地区城市主要分布在   (地形单元名称),地形   ,对交通线分布和城市建设的限制较少。
(2)京津冀协同发展,利于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促进北京产业结构的   ,着力改善北京的   质量。
(3)太行山高速的建设可加快对河北西部山区资源的开发,完善   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同时,缩短与北京的   距离,加强   的交流,积极承接北京的产业转移。
(4)推测石家庄的焚风现象在   (季节)高发,并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说明此季节太行山东麓的焚风现象在夜晚发生频次更高的原因   。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材料一 图1为我国部分区域略图。图中阴影区域是晋陕豫三省边缘的“黄河金三角区域”。区域内煤炭开采生产能力约1亿吨,占全国的4%;氧化铝产能610万吨,约占全国的35%,是全国最大的炼铝业基地。
图1
材料二位于浙江省兰溪市的华东铝业曾经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电解铝冶炼企业。2017年3月29日该企业在关停四年后转型发展光学薄膜产业(应用于光学和光电子技术领域,制造各种光学仪器)。图2为华东铝业生产模式变化示意图。
图2
(1) 图中的资源调配工程是   ,工程实施后给输入区带来的生态效益是   。
(2) 分析“黄河金三角区域”成为全国最大炼铝业基地的区位条件是   。
(3) 阶段一到阶段二,华东铝业发生最大变化的工业区位因素是   。导致阶段三中华东铝业原技术人员人口迁移的因素是   。
(4) 从阶段一到阶段三华东铝业生产模式的变化反应出该地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
28.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965—2018年,我国在能源结构的多样性方面取得了一定改善,尤其是2010年以来化石能源的份额从92%下降到85%,其中煤炭份额更是从70%下降到58%。2017年1月印发的《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和2017年4月印发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中,对能源消费总量、能源结构、单位能耗、能源自给率等方面均提出了发展目标,其中要求到2020年煤炭消费占比降至58%以下,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15%,这一目标已经完成。
近年来,为打造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山西省大力开发非化石能源。
(1)请列举两种山西省可开发的非化石能源,并说明理由。
(2)分析能源消费构成目标的变化对山西省煤炭生产带来的影响
(3)说出我国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的主要目的。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C
【知识点】区域及其类型;区域发展的异同
【解析】【点评】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每一个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组成区域的各要素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差异性:指一区域与同等级区域之间存在着差异,同一区域内部也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包括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两方面的区域差异,是进行区域划分的基础。
(3)关联性:区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多种多样的联系,包括自然要素之间以及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
1.据材料“天下共分九川”可知,九川类似于行政区划,各川之间具有明显的边界,不存在过渡性,各川内部具有差异性,但整体上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差异较小,相邻两川居民相互影响,语言等方面差异较小,从各川的风土人情描述中,可知各川内部自然地理特征差异小,塑造出独特的风土人情,C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 C。
2.据材料可知,“霁川梯田层叠,喜食菌类”,说明霁川地形起伏大,人们修筑梯田进行耕种,喜食菌类说明气候湿热,菌类生长种类丰富数量多,故可以推测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是地形起伏较大,气候湿热,结合我国各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可以确定,“霁川”应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区域内的河流无结冰期,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上气候特征:高寒)与“霁川”的特点相差较大,C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C。
【答案】3.B
4.C
【知识点】黄河流域概况及其开发治理
【答案】5.A
6.D
7.B
【知识点】水土流失及其综合治理;黄土高原及其综合治理
【答案】8.D
9.C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与途径;中国区域生态环境及其防治途径
【答案】10.D
11.C
12.B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集聚;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13.C
14.D
15.B
【知识点】区域协调发展;水污染及其成因
【答案】16.C
17.C
【知识点】新能源开发与利用;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应对措施
【答案】18.A
19.C
20.D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答案】21.B
22.D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答案】23.A
24.B
25.B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5种指向型工业区位选择
26.【答案】(1)冲积扇;平坦开阔/地势起伏小
(2)转型/升级/调整;大气环境/空气/环境
(3)基础设施;时间;人才/信息
(4)季;夜晚,太行山东麓山坡辐射冷却快(降温快),冷气流沿坡下沉,形成山风,且东坡相对高差大,山风势力强,并与焚风方向一致,叠加焚风。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运动;河流地貌;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27.【答案】(1)西电东送;减少废气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2)煤炭、铝矿等矿产资源丰富;铁路交通运输发达;市场广阔;靠近水电站,动力充足
(3)技术因素;经济因素
(4)产业优化升级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变化;资源跨区调配与区域发展;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28.【答案】(1)太阳能资源;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风能资源;地处黄土高原,冬季风南下要冲,山高沟深,风能资源丰富。
(2)一方面,压缩了山西煤炭的外销市场,短期内可能影响煤炭生产的规模,减少收入;另一方面,加快了山西煤炭产业升级的步伐,长远来看有利于山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能源可持续供应的风险,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知识点】我国能源供需特点;能源利用结构的变化;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