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A项,“因而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错,因果倒置。长征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所以才会受到来自世界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共同推崇。B项,“英国人李爱德与马普安徒步·长
征'是为了引起更多的人关注长征这段历史”错,曲解文意。原文是说李爱德与马普安合著出版了《两个人的
长征》及摄影画册是想着影响“更多的人来关注长征这段历史”,并不是指两个人徒步“长征”这件事。D项,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是讲述长征的最完整论述”错。文中是说《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是毛
泽东关于长征的最完整论述,并不是说《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是讲述长征的最完整论述。故选
C项。)
2.B(“人类创造历史的过程就是在传承已有文化成果基础上进行新创造的过程”错,曲解文意。原文是“人类有
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历史的过程,就是在传承已有文化成果基础上进行新创造的过程”,选项少了“有意识地
自己创造自己历史”。)
3.C(C项,只是对节日的简单陈述。ABD三项均体现了文化再创造。)
4.①“从历史的大尺度”限定了范围,强调了审视长征的文化精神价值的角度,表明这个角度是抛开了意识形态
的歧见的。②“从根本上讲”是从事物的根源或最本质的问题上看,体现了文化与人类和历史的关系。③这
两个短语都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谨性。(每点1分,答出三点给4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
有理可以的情给分)》
5.①引用毛泽东关于长征的论述,从历史比较的角度,把长征放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作比较,突出了长
征是“历史记录的第一次”。②列举外国朋友将长征与汉尼拔挥师跨越阿尔卑斯山、拿破仑从莫斯科撤退及
希腊远征波斯后的色诺芬大撤退等进行比较,并说明这些都无法与长征相提并论,突出了长征在人类历史上
的影响重大。③借助埃德加·斯诺的名家观点及长征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一千年来影响世界的大事之一
的事实,说明长征影响重大,创造了历史。(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
6.C(“表现了他的精明与勇敢"”错,此处无法体现山姆·维勒精明:“这与匹克威克先生的形象形成了对照”错,
二者形象没有形成对照。)
7.A(“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刻画,如对匹克威克被送进公家兽栏后的心理措写”错,没有对匹克威克被送进
公家兽栏后的心理进行描写。)
8.(1)句①用漫画笔法进行讽刺,“小小的鲍尔德威…尽他的身材和身份所能办到的迅速地走了过来”运用夸
张变形的方式,造成漫画式的效果。同时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小小的鲍尔德威大尉”与“大步子”形成
鲜明对比,颇富讽刺意味。(2)句②运用反语进行讽刺,“伟大的鲍尔德威大尉呢”对其自高自傲进行了有力
的讽刺,诙谐幽默,生动有趣,表达情感强烈。(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
9.①情节上,丰富文章内容,以村民之口告诉匹克威克是被谁关进公家兽栏的,使得文章衔接自然。②主旨上,
通过村民把匹克威克当动物一样捉弄,揭示了人性的冷漠和恶意,表达了对村民“看客”行为的批判。③表达
效果上,使故事富有戏剧性,增添了小说的喜剧色彩。(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
给分)
10.BFH(原文标点为:奋而克敌,与夫惰而为敌所克,则是杀者乃所以生之,爱者乃所以害之也。)
11.A(A项,“…民族中最高统治者的称号”错,匈奴的最高统治者称单于。B项,后者指“马”。C项,后者是
“帝王到某处去”的意思。D项,前者是“又、再”的意思,后者是“弥补”的意思。)
12.D(“都不爱惜士兵的生命”错,由材料二“靖岂以卒为不足爱哉?”可知,李靖是爱惜士兵生命的。)
13.(1)杨素奋力出击,大败敌军,达头受重伤逃走,死伤不计其数,众多敌人痛哭着逃走。(“被”“遁”“去”各
1分,语句通顺1分)
(2)善于带兵打仗的人,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就不会厌恶这样暂且的残忍。(“审”“苟”各1分,语句通顺2分)
14.不矛盾。①材料一说杨素对士兵“严忍”,是因为他作战前总会找一些犯错的士兵并将他们处死,作战时没
有攻陷敌军阵营而退回来的士兵也会被他杀死,面对满地的鲜血他可以谈笑自若。②材料二说“素非有忍
于士也”,是从杨素的作战理念考虑的,他认为士兵有了必死之心才可以获生,有了必生之心就可能获死,这
样的作战理念有合理性,所以又说杨素并非对士兵残忍。(每点1分,答出两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
案言之有理可以的情给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杨素,字处道,是弘农华阴人。开皇十八年,突厥达头可汗侵犯边塞,(朝廷)任杨素为灵州道行军总管,出
塞讨伐突厥。在此之前,其他将领与胡虏作战,总是顾虑胡人骑兵横冲直撞,都把战车与步兵骑兵混在一起,与
【高二11月月考·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42166D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从历史的大尺度才能认清一个重大事件真正的价值意兹。美国时代生活出版公司出版的
《人类1000年》一书表明,由来自世界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推举出的、由近千年
来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一百个重要事件中,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入选。应当说,这是
抛开意识形态的歧见,从历史的大尺度来审视长征的文化精神价值。
在人英历史长河中,长征不过历时短短两年时间,不过屈指可敏的二万五千里路途,然而这
段前所未闻、非比寻常的跋涉,却产生了撞击人类灵魂的巨大效应。即使在过去的80年峥嵘岁
月里,也没有阻断、终止人们对它的心往、追寻。难以记数之后又有多少人,包括不同国度、不同
信仰、不同肤色的人们“重走长征路”。关国著名学者布热津斯基带领家人“重走”后,不无感慨
地说:“对崭露头角的新中国而言,长征的意义不只是一部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义史诗,它的意义
要深刻得多。它是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它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2002年,英国历史学
博士李爱德与朋友马普安徒步“长征”后,合著出版了《两个人的长征》及摄影画册,就是想着影
响“更多的人来关注长征这段历史”。
长征这段世所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性的远征,其背后深藏着信仰、精神的价值
作用和巨大力量的奥秘。可以说,认识长征就是在认识人类自己,就是在认识人的精神存在的
价值,就是在感悟人们实践所具有的文化创造力。
所谓文化创造力,就是人们在实践中以文化特有的精神价值和力量,去改变现状、开拓未来
的能力。人类在创造历史的同时创造文化,使人成为有思想、精神的文化存在物。人类有意识
地自己创造自己历史的过程,就是在传承已有文化成果基础上进行新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
中,文化与人相互创造、相互促进一文化塑造新人,提升人作为历史主体的价值:人创造新的
文化,并成为开创历史的现实力量。
从根本上讲,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文化创造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思想和精神引警。历
史在曲折中前进,文化在创造中发展。长征作为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策源地、中国革命
从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党和红军用非凡文化创造力谱写的英雄史诗、竖起的历史丰碑。
【高二11月月考·语文第1页(共8页)】
24216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