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初中化学 九上 7.1燃烧和灭火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初中化学 九上 7.1燃烧和灭火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16 16:05:16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了解燃烧的概念,并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2.通过实例探究与分析,了解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学习安全消防常识,认识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4.了解爆炸的原理以及爆炸发生的条件;
5.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6.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学生勤于思考,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
新知导入
古人钻木取火
古人用火取暖和烧烤食物
古埃及人用火冶炼铜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燃烧
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
新知讲解
一、燃烧
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 氧化反应。
燃烧的特征: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注意: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比如灯泡发光、放热,但不是燃烧。
新知讲解
二、燃烧的条件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铜片上
的红磷没有燃烧,烧杯内的白磷没有燃烧
2.通入氧气,烧杯内的白磷燃烧
实验现象
【实验7-1】
新知讲解
想一想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2)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答: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新知讲解
[7-1]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
本来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入氧气后水下的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说明燃烧确实需要氧气。
新知讲解
【讨论】
综合上述讨论,你能总结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吗?
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
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⑴ 可燃物;
⑵ 氧气(或空气);
⑶ 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能燃烧
新知讲解
燃烧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航天中有着广乏应用
燃烧也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损害
新知讲解
【步骤】点燃三支蜡烛,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烧杯,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向一个少别中加入适量碳酸钠和盐酸。
实验:探究灭火的原理
现象
熄灭
继续燃烧
产生气泡后,蜡烛熄灭
分析
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与空气接触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使蜡烛熄灭
Na2CO3+2HCl===2NaCl+H2O+CO2↑
新知讲解
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
1.要有可燃物。
2.要有氧气(或空气)。
3.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三者只需其一
三者同时具备
新知讲解
四、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原料:碳酸钠溶液和浓盐酸。
1.根据灭火原理设计一种灭火器
新知讲解
五、灭火器及其使用方法、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灭火器 使用方法 灭火原理 适用范围
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主要含有碳酸氢钠或碳酸铵盐) 具有流动性好、喷射率高、不腐蚀容器和不易变质等优良性能,除可用来扑灭一般失火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新知讲解
灭火器 使用方法 灭火原理 适用范围
加压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时再将其喷出,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灭火时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因此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新知讲解
灭火器 使用方法 灭火原理 适用范围
产生的泡沫喷射到燃料表面,泡沫层析出的水在燃料表面形成一层水膜,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泡沫和水膜的双重作用,能快速、高效灭火,可用来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如汽油、柴油等,以及固体材料,如木材、棉布等引起的失火。
新知讲解
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一定不要慌张,要沉着应对
如果火势不大,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灭火器材将火扑灭
如果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趋势和可能,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等。
新知讲解
六、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爆炸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1.爆炸的条件
新知讲解
可燃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都会发生爆炸。人们把容易导致爆炸的空气中可燃性气体的体积分数范围,称为该气体的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H2 4.0% ~ 74.2%
CH4 5% ~ 15%
CO 12.5% ~ 74.2%
爆炸极限
新知讲解
【实验7-2】粉尘爆炸
剪去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胶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从胶皮管一端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使面粉充满罐,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面粉等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其爆炸极限也会发生爆炸
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进内,都要严禁烟火
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新知讲解
2.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新知讲解
七、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注意事项
1. 厂房、仓库等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有足够防火距离;
2. 厂房、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和静电消除设备,消防器材齐备,严禁
烟火,杜绝一切能产生火花的因素;
3. 所有电气设备和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封闭和防爆型装置;
4. 盛装的容器要牢固、密封,外面要有警告标志,并标物质名称、化学性
质和注意事项;
6. 存放不能过高过密、堆与堆(与墙)间要有一定距离通道;
5. 对遇水、光照易发生燃爆的,不能存放在露天或高温地方;
7. 仓库要人走电断,经常性防火检查。
课堂总结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
灭火
原理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
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燃烧的
条件:
1.定义: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