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4-32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情景创设,在解决实际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过程中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知识迁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和归纳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作用,了解运用运算定律可以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从中感悟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验证的方法。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21·cn·jy·com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和欣赏自然景色的美,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
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懂得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实验、演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1.学习例5。
(1)出示例5
(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
4×25=100(人)
25×4=100(人)21教育网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b×a
2.学习例6。
(1)出示例6
(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25×5)×2 25×(5 ( http: / / www.21cnjy.com )×2)
=125×2 =10×25
=250(桶) =250(桶)21cnjy.com
(3)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 ×c=a× (b×c)
(4)完成例6下面做一做的第一题。
3.学习例7。
(1)出示例7。
(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3)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 ×c=a×c+b×c
a×(b+c) =a×b+a×c
(4)完成例7下面做一做的第一题。
3.学习例8。
(1)出示例8。
(2)收集信息,明确条件问题
(3)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4)
(5)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七的第2题。
2.完成练习七的第3题。
3.完成练习七的第5题。
4.完成练习七的第8题。
四、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9张PPT)
+
-
×
÷
+
-
×
÷
-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a+b= b + a
( a + b)+c= a +(b + c )
复习:
猜一猜:
乘法可能有哪些运算定律
一 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
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5×4=100(人)
4×25=100(人)
我是这样计算的。
我这样算也可以。
例5
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18×7 ○ 7×18
124×35 ○ 35×124
①每组算式中有两个因数,而且两个因数相同,只是交换了位置。
②每个等式中,左右两边的因数的乘积相等。
=
=
5×4=4×5
36×84 = 84×36
158×68 = 68×158
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a×b=b×a
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个因数,则可写成: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有2人负责抬水、浇树。
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我先计算每组植的树要浇多少桶水。
25×(5×2)
=25×10
=250(桶)
例6
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69×72)×28 ○ 69×(72×28)
15×(45×207) ○ (15×45)×207
上面的每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从上面的算式,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①每组算式中有三个因数,而且三个因数相同,只是计算时计算顺序不同。
②每个等式中,左右两边的因数的乘积相等。
=
=
(5 × 4)× 6=4 ×(5 × 6)
(36×84)× 12=84 ×(36 × 12)
(158×68)×25=158 ×(68×25)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a×b)×c=a× (b×c)
1.根据乘法运算填上合适的数。
12×32=32×
125×(8×40)=(125× )×
25×13×4=13×( × )
12
4
25
40
108×75=75×
108
8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有2人负责抬水、浇树。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我先计算每组一共有多少人。
(4+2)×25
=6×25
=150(人)
例7
答:一共有150人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我先分别计算挖坑、种树的和抬水、浇树的人数。
25×4+25×2
=100+50
= 150(人)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有2人负责抬水、浇树。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答:一共有150人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例7
(4+2)×25
4×25
=
25 ×(4+2)
25×4
=
2×25
25×2
+
+
(4+2)×25
4×25+2×25
=
25×4+25×2
25 ×(4+2)
=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b) ×c=a×c+b×c
如果用字母a、b、c表示两三个数,则可以写成:
a×(b+c)=
a×b+a×c
运算定律
解决问题(例8)
问题:你知道了什么?
收集信息,明确条件问题
(5副羽毛球拍,共330元。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
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羽毛球的包装上的信息,“一打”
是12个。)
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我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还买了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
“一打”是12个
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我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还买了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
“一打”是12个
读懂过程,感悟不同方法
方法②:
12×25
= (3×4)×25
= 3×(4×25)
= 3×100
= 300
12×25
= (10+2)×25
= 10×25+2×25
= 250+50
= 300
方法①:
6 0
1 2
2 5
×
2 4
3 0 0
12×25=
300
方法③:
独立尝试,解决问题
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你能根据所选的信息, 解决这个问题吗?
我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还买了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
“一打”是12个
比较观察,发现规律
方法①:
问题:1. 330÷5后,为什么还要÷2?
2. 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要求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330÷5求的是一副羽毛球拍的价格。)
330÷5÷2
= 66÷2
= 33
330÷5÷2
=66÷2
=33
比较观察,发现规律
方法②:
为什么330÷5÷2和330÷(5×2)之间可以用等号连接?
观察算式的特点,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30÷5÷2
=330÷(5×2)
=330÷10
=33
(①它们的结果相等。②都是求一支羽毛球拍的价格。)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后两个数的乘积。)
方法①:
√
×
×
56×(19+28)=56×19+28 ( )
(25+7)×4=25×4+7×4 ( )
32×(7×3)=32×7 + 32×3 ( )
64×64+36×64=(64 + 36)×64( )
√
1.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练习六
2.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5×16=16×
25×7×4= × ×7
(60×25)× =60×( ×8)
125×(8× )=(125× )×14
3×4×8×5=(3×4)×( × )
15
25
4
8
25
14
8
8
5
50×2×7=700(米)
我每次都游7个来回
3.
7×4×25=700(套)
4.
学校一共需要购进多少套桌椅?
学校新教学楼每层有7间教室,每间教室要配25套双人课桌椅。
5.
350÷14
=350÷(7×2)
=350÷7÷2
=50÷2
=25(册)
答:平均每个班可以分到25册。
全校共有14个班,平均每个班可以分到多少册?
一共收到捐赠图书350册
我要买这套书,需要多少钱?
你是怎样计算的?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