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同步学案(第1、2节,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同步学案(第1、2节,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17 20:4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上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1-2节
考点一、植物的感应性
典例1:(2022·浙江台州)神仙居人工湖旁边的向日葵盛开,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日葵的花盘会向着太阳是由于生长素浓度分布不均匀
B.向日葵的花盘向着太阳是向日葵对重力的刺激作出的反应
C.向日葵的根向下生长是植物的向地性
D.向日葵的茎向上生长是植物的负向地性
例2:(2022·浙江)某同学想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她在暗室内设立一个斜坡装置,并将植株盆栽固定于斜坡上,如图所示。灯泡连续照射一段时间后,此植株的生长情形与下列哪一个图示最相似(  )
A. B. C.D.
例3:(2022·浙江)人有生物钟,植物也有生物钟。如图表示的是某种植物体内影响叶张开或闭合的物质质量分数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植物的“生物钟”是白天叶张开,晚上闭合;属于感性运动
B.该植物的“生物钟”是白天叶闭合,晚上张开;属于感性运动
C.该植物的“生物钟”是白天叶张开,晚上闭合;属于向性运动
D.该植物的“生物钟”是白天叶闭合,晚上张开;属于向性运动
例4:(2022·浙江舟山·八年级期末)图甲所示为捕蝇草,在叶的顶端长有一个酷似“贝壳”的捕虫夹,捕虫夹上有感觉毛,其基部有感觉细胞。如图乙所示,当有昆虫闯入时,会推动感觉毛并压迫基部的感觉细胞,感觉细胞便会发出一股微弱电流,捕虫夹内侧的细胞受到电流刺激,其液泡会快速失水收缩,使捕虫夹向内弯,闭合后夹住闯入的昆虫。
(1)捕蝇草捕捉昆虫的反应属于植物的___________(选填“向性”或“感性”)运动。
(2)捕虫夹捕虫时的弯曲原因___________(填“不同”或“相同”)于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考点二、植物激素
典例1:(2022·浙江台州)根据所学,对图中d、e两点生长素浓度的分析合理的是(  )
A.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c点的浓度
B.a、c两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起抑制生长作用,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起促进生长作用
C.单侧光是引起胚芽尖端生长素浓度不均匀的内在因素
D.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b点的浓度
例2.如图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正确的是( )
A.①③是一组对照实验
B.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①③
C.单侧光能够对②④起作用
D.向左弯曲生长的是⑤
例3.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一段时间后,该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 )
A.背地(心)生长 B.向水平方向生长 C.向光生长 D.无法确定
(例3.)(例4)(例5)
例4.植物幼苗的向光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下列有关如图所示幼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慢 B.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
C.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慢 D.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
例5:(2022·浙江衢州·八年级期末)中国科学院的植物生理学家研究了各种果实生长发育等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的描述中合理的是( )
A.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协调起作用
B.在果实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生长素都起主导作用
C.在果实成熟时,果实中含量升高的激素只有乙烯
D.在果实的细胞伸长期,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较高
6.如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向光性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   。
(2)生长且向光弯曲的是   。
(3)生长但不弯曲的是   _。
(4)生长且向左弯曲的是   。
(5)据此实验分析,生长素的合成部位应该在 。
(6)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引起 造成的。
7.为了探究“赤霉素对大豆植株高矮特性的影响”.
⑴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生长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测量高度后,置于按科学标准配制的培养液中,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用清水配制的赤霉素溶液.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发现平均高度增加了.
实验结论: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的作用.
⑵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因为 .请你帮助设置对照实验:
①取 的大豆幼苗15株,置于同样的培养液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 .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
⑶如果20天后,出现        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作用”的实验结论。
8.某同学利用青菜幼苗进行了植物向光性实验。他把等量、已发芽的青菜种子均匀地排列 在 4 个培养皿中,当青菜幼苗长高至 1.5 厘米左右时,对各培养皿中的幼苗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并都用单侧光连续照射一段时间,如图所示。
(1)青菜幼苗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源弯曲生长是由于         引起的;
(2)观察①、②、③,能得出的结论是   可以产生生长素;
(3)增加④的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   是否能产生生长素。
课后巩固
1.(2022·浙江衢州·八年级期末)下列植物的反应属于向性运动的是(  )
A.含羞草被触碰后叶片合拢 B.番红花的花在温度降低时闭合
C. 窗口的豆苗弯向窗户生长 D.捕蝇草捕捉昆虫
2.(2022·浙江温州·八年级期末)为研究植物的感应性,小明在杯壁和湿棉花之间放入4粒发芽的玉米种子(如图),并置于暗处定时观察。下列种子的摆放最适合图中“?”处的是(  )
A. B. C. D.
3.(2022·浙江嘉兴)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并做出相应的调节活动。嘉兴许多城市道路用银杏做行道树,一到秋冬季节,银杏叶子会变黄掉落,满地都是“黄金甲”,这种变黄落叶现象也是银杏对环境变化的一种感应性,其刺激因素主要是(  )
A.水分 B.温度 C.光照 D.重力
4.(2022·浙江杭州·八年级期末)小乐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暗箱中植株生长情况最接近选项中的(  )
A.B.C. D.
5.(2021·浙江)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分,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A.甲向右弯、乙向左弯 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
C.甲不弯曲、乙向左弯 D.甲不弯曲、乙向右弯
6.(2022·浙江金华·八年级期末)为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鞘生长的影响,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组实验。由此可知:
(1) 组实验说明植物胚鞘的生长不需要光照;
(2)通过甲、丙两组实验对照,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实验组别 甲 乙 丙
实验条件 均匀光照 黑暗环境 单侧光照
实验过程
7.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法步骤: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子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1)实验结果预测: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   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   装置。
(2)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①根据  号和  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②根据  号与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是否有关系。
③根据   号与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④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   。
8.(2022·浙江湖州·八年级期末)如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回答:
(1)促进根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为________mol/L;
(2)根、芽、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有差异,三者敏感程度最弱的是 。
(8)(9)
9.(2021·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通过 比较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的影响。
(2)比较曲线④与⑤,可知 能明显促进芽的长
(3)比较曲线①、②、③与④,可知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起作用的植物激素可能是_ 。
10.(2022·浙江)小科同学将生长状况相似的①、②两盆蚕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暗箱中,在②盆蚕豆幼苗的暗箱右侧开一小窗口,并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一星期后,①、②两盆蚕豆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科设计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
(2)小明同学认为用成熟的蚕豆植株取代蚕豆幼苗进行实验现象会更明显,你认为小明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图乙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根(或芽、茎)生长的关系。图甲②中蚕豆幼苗向光弯曲生长时,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接近图乙中 =(填图中字母)点浓度。
(4)小红同学提出为使实验更严密,应另取一盆蚕豆幼苗,在暗箱右侧也开一小窗口,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并且在花盆底部再装一个旋转器。当旋转器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时,花盆也随之一起旋转,但暗箱和光源都不转,如图甲③所示。设置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与②形成 ,当图③中的花盆连续旋转一星期以后,请你预测装置中的蚕豆幼茎的生长或弯曲情况是 。
11、(1)材料一: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 
                。
(2)材料二:1928年,温特完成了图甲实验。证实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控制胚芽生长。
材料三:1934年,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材料一中划线句既是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 _环节。
(3)图甲的实验中,B组的作用是 。
(4)为证明“胚芽弯曲是尖端下部生长不均匀引起的”猜想,小敏设计了如图乙实验,在胚芽尖端下部标上等距横线,用单侧光照射。当横线左侧间隔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横线右侧间隔,说明猜想成立。
(5)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浓度范围,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在高浓度范围,随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超过一定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把切去尖端的胚芽静置一段时间,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如图丙。图丁中,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曲线 。
12.(2022·浦江县)人们很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后用胚芽鞘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注:琼脂块是一种有机混合物,为胶状固体,其作用类似“海绵”。)
(1)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 有关。
(2)根据拜尔实验,推出实验D中几天后胚芽鞘将 (选填“向左弯曲”、“向右弯曲”或“直立”)生长。
(3)温特实验还不够严密,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

13.(2022·浙江温州)赤霉素能促进植物发芽、开花,改善果实品质。为探究“赤霉素溶液浓度对油茶种子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某小组对正处于果实生长期的油茶植株进行研究:选取24株成熟的油茶植株,随机平均分成四组;每天分别喷洒等量的清水和100mg/L、200mg/L、300mg/L的赤霉素溶液;每间隔一段时间后摘取油茶果实,测量该时间段种子蛋白质含量,整理数据。
(1)实验前,油茶植株的选取要求有 。(写出两点)
(2)测量种子蛋白质含量时,同一阶段同组的种子测量值不同,应如何处理测量数据?
(3)实验数据整理如图。据此可得出结论: 。
14.(2021·浙江金华)以下是科学兴趣小组研究“植物感应性”的相关实验
[实验一] 如图①~⑥装置是一组探究金丝雀顢草胚芽鞘生长情况的实验。
(1)在①~④号四个装置中,只有③号胚芽鞘保持直立生长,对比 _两个装置能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对比⑤号⑥号装置,⑤号装置的胚芽鞘直立生长,而⑥号装置的胚芽鞘弯曲生长,这说明_ 。
(3)[实验二]在墙壁上固定一个装置,装置内的幼苗种植在以铁丝固定的湿棉花上,并在地上放置光源照射此幼苗。
经过一段时间后, 幼苗会朝着如图所示的方向生长,合理解释的是 。
(4)植物的向光性、茎的背地性都属于 。(填向性运动、感性运动)
15.(2021·浙江)为探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科学兴趣小组按下表进行了实验。
A B C D E F
配制2,4-D溶液 清水
选择插条 选择该植物生长日期、带芽数目等相同的适宜插条若干支,随机分成6等份。
浸泡插条 分别用等里的清水,相应浓度2,4-D溶液浸泡插条12h
培养 浸泡后的插条扦插在潮湿的沙土中培养
实验结果
请回答:
(1)设置A组的实验目的是为了 。
(2)根据实验结果可确定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在 之间。
(3)F组的实验结果说明 。
16.(2021·浙江)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以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科学拓展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的探究方案:
实验假设:植株中存在的生长素可能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3株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如图所示的处理。(注:琼脂块本身对植物没有作用,只作为植物激素的载体。)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认为乙、丙两组对照不足以验证假设。若要验证假设,必须对丙组进行修改(即丁组),在丁组框图中1、2位置进行修改后应分别放置 ;
(2)将乙组与修改之后的丙组(即丁组)进行比级,若一定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
,则说明假设成立;
(3)有人认为该小组的实验方案还有一处也需改进,请帮忙指出 ;
(4)脱落酸、生长素等都是植物激素,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广泛,除了上述两种植物激素外,你还知道的植物激素有_______。(只要写出一种即给分)
考点三、内分泌腺和激素
典例1:(2022·浙江台州·八年级期末)梅西是7次获得金球奖的足球明星,他曾经是侏儒症患者,这是幼年时某种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这种激素是(  )
A.性激素 B.生长激素 C.胰岛素 D.肾上腺素
例2:(2022·浙江杭州·八年级期末)下列腺体中,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
A.垂体 B.肾上腺 C.胰岛 D.唾液腺
例3(2022·浙江杭州八年级期末)某成年人,智力正常,但身材却特别矮小,其原因可能是(  )
A.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B.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C.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D.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例4:(2022·浙江缙云县)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人体新陈代谢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甲状腺激素对成年鼠耗氧量影响”的研究。
【建立猜想】甲状腺激素的增加会增大成年鼠耗氧量。
【实验步骤】①选取健康状况相同、体形相似的成年鼠3只,分成甲乙丙三组;②对各组实验处理如下表,并按适宜的实验条件正常饲养;③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
甲组 乙组 丙组
切除甲状腺 ▲ 甲状腺激素溶液灌胃
饲养14天 饲养14天 1次/天;共14天
注:本实验中灌胃是指将液体直接注入胃中
【实验结论】甲状腺激素的增加会增大成年鼠耗氧量。
(1)本实验中乙组空白处如何处理 ,本实验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 。
(2)若要得出上述结论,则甲乙丙组老鼠的耗氧量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
A组 B组
环境 500 mL池塘水 500 mL池塘水
温度 25 ℃
食物 等量的食物
蝌蚪 同种同大小的蝌蚪各1只
甲状腺激素 每天少许 不加
(3)根据实验结论,可进一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 (选填“促进”或“抑制”)成年鼠的新陈代谢。
例4、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作用”的实验,方法如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假设是 。
(2)本实验有一处不够严谨,请你指出来并完善: 。
(3)你的预期结果是:A组 ,B组 。
例5、甲状腺激素是一种重要的动物激素,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1)Ⅰ.现以某品种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健康同龄成年小鼠随机分成数量相同的甲、乙两组;
②待实验鼠安静后,测实验鼠体长,计算平均值;
③实验处理:甲组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制剂,乙组每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④在相同并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甲、乙两组每只实验鼠的体长,并分别计算两组实验鼠的体长平均值;
⑤分析实验前后体长数据,计算各组平均体长的增加量,进而得出结论。
请回答下列问题:
a.根据上述实验设计,他们研究的问题是: 。
b.纠正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一个错误: 。
(2)Ⅱ.协同作用是指多种物质同时作用于生物体所产生的作用超过各自单独作用的总和。
a.若要探究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在上述已纠正的实验设计基础上,还需要补充两组实验:丙组每天注射生长激素,丁组 (注:由于激素作用的特殊性,实验设计中对各试剂的量和浓度不作具体要求)。
b.实验结果如图所示,n1~n4为各组小鼠体长增加量的相对值。对实验数据分析后发现数据关系为 ,说明这两种激素对小鼠生长具有协同作用。
考点二、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典例1:(2022·浙江台州八年级期末)如图表示甲、乙二人进食前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1)两人中血糖不正常的是 。
(2)某同学分析乙曲线,认为CD段人体内胰岛素分泌量是持续增加的。你认为这个观点___________ (选填“正确”或“错误”)。
(3)请说出甲曲线中MN段血糖含量下降非常缓慢的原因: 。
(例1)(例2)
例2.(2022·浙江金华)糖尿病是种因胰腺分泌的胰岛素过少引起的疾病。患者的症状有血糖含量增高,出现尿糖等。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那么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此,某兴趣活动成员进行了探究。
步骤一 _________
步骤二 甲组小鼠连续几天定时注射适量的胰岛素后喂全营养饲料 乙组小鼠连续几天定时口服与甲组鼠等量的胰岛素后喂全营养饲料
步骤三 采集两组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
【实验材料】:已均分为甲组、乙组的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只,胰岛素制剂、全营养饲料等。
【实验步骤】:
【交流讨论】:
(1)步骤一的操作是 ;
(2)若仅在乙组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则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3)图中能正确反映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后短时间内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例3.(2021·浙江·仙居县横溪镇新生中学八年级期中)为研究一定浓度的花生根茎水煮液( 简称水煮液)对糖尿病小鼠是否具有降糖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①选取大小一致、正常状态的小鼠30只,随机平均分成Ⅰ、Ⅱ、Ⅲ三组。
②如图1,向Ⅱ组和Ⅲ组小鼠注射四氧嘧啶溶液破坏胰岛,其目的是为了减少 分泌,制造患糖尿病的小鼠。
③向Ⅲ组注射适量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花生根茎水煮液,Ⅱ组“?”处应注射等量的 。
④实验结果如图2,由此推测,一定浓度的花生根茎水煮液对患糖尿病小鼠的降糖效果是 。
A.无任何降糖作用B.具有降糖作用,但无法降至正常水平C.能够使血糖降低至正常水平
例4.(2022·浙江·衢州市三模)糖尿病是当今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常见症状有多饮、多食、多尿以及消瘦等。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它的并发症,会对人体多种系统造成损害。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步骤 甲鼠 乙鼠
a 将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b 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
c 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1)步骤a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 ;
(2)步骤b中对乙鼠的操作是 ;
(3)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科技小组得出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的结论,你认为是否科学,理由是 。
课后练习2
1.人类有很多疾病是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在下列疾病中,主要是由于缺乏激素而引起的是( )
①甲亢 ②糖尿病 ③巨人症 ④呆小症 ⑤侏儒症
A.①②③ B.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激素名称 甲 乙 丙
甲状腺激素 3 0.1 2.8
生长激素 6 5.8 0.1
2.用体重相近、发育正常且程度相似的甲、乙、丙三只雄性幼狗进行实验:甲不做处理,乙、丙分别切除某种内分泌腺,几个月后分别测定其血液中的激素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微克/100ml血液)。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B.乙切除的是甲状腺
C.丙切除的是垂体 D.乙狗手术后发育正常
3.下表是某同学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对其进行的病因分析,你认为哪一项分析是不可能的?( )
患者症状表现 病因
A 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胰岛素分泌不足
B 生长迟缓,身体矮小,智力正常 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C 身体逐渐消瘦,情绪容易激动 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D 脖子肿大,呼吸困难 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4.下面是为揭开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对狗实验后的结果:
实验组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① 切除胰腺 出现尿糖
② 结扎胰管,胰腺大部分萎缩,胰岛细胞活着 不出现尿糖
③ 切除胰腺,注射胰岛提取液 不出现尿糖
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由实验①、③可知,胰岛提取液可防止尿糖的出现
B.由实验①、②可知,胰腺由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组成
C.由实验②、③可知,胰岛提取液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
D.该研究证明糖尿病的发病与胰岛细胞的分泌物有关
5.(2022·浙江温州)“双减”政策出台后减少了同学们的课后作业和课外学科培训,以保证同学们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充足睡眠可使垂体正常分泌某种激素,促进全身的正常发育。这种激素是(  )
A.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 C.胰岛素 D.性激素
6.(2022·浙江浦江县八年级期末)下列现象与科学知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河边植物的根弯向有河水的一侧生长——向水性
B.程同学患侏儒症——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C.室内植物的枝条朝向窗口的一侧生长——向光性
D.人醉酒后出现走路不稳——酒精麻痹了人的小脑
7.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考试时比较紧张,心跳和呼吸加快,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B.人酗酒后会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这与小脑有关
C.触碰含羞草,含羞草叶片会闭合属于反射
D.幼年时生长激素泌过少,患的是侏儒症
8.甲乙两位成年男子,身高均是80cm.甲聪明伶俐,成为了电影特效演员,乙却因智力低下,反应迟钝,靠父母养活,他们的差异是幼年时期缺少(  )
A.甲生长激素,患侏儒症 B.乙肾上腺激素,患呆小症
C.甲甲状腺激素,患呆小症 D.乙胰岛素,患侏儒症
9.“双减”政策要求保证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将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人体生长。分泌生长激素的器官是图中的 (  )
A.a B.b C.c D.d
10.如图为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和袖珍健美先生的合影,袖珍健美先生身材矮小,但聪明,致病的原因是(  )
A.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B.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C.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D.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11.早饭前进行锻炼时,人体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血液中的葡萄糖叫作________,在人体内它的含量基本维持在________左右。它能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主要是受神经系统和________的调节控制。
2.激素是由________分泌的,这些腺体是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导管的。激素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生理活动起着重要作用。人体内的激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激素等。
3.1921年,多伦多大学的班丁等人成功地给几只狗做了结扎胰导管的手术,结果狗的血糖含量急剧升高,尿中出现了葡萄糖。之后,他们给其中一只狗注射了5毫升胰腺抽提液,结果这只狗的尿中的葡萄糖消失了。回答问题。
(1)结扎胰导管阻塞了通道,使________不能正常地随血液运输,造成了狗的.血糖含量失常,多余的糖随尿液排出。
(2)注射胰腺抽提液,使狗的血糖浓度恢复常态,证明抽提液具有________(选填“升血糖”或“降血糖”)的作用。班丁因此项发现获得了诺贝尔奖。
4.请根据相关的联系连线。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 可能引起的疾病
A.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a. 呆小症
B.胰岛索分泌不足 b.侏儒症
C.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c.巨人症
D.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d.糖尿病
E.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 e.甲亢
F.成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f.肢端肥大症
活动方式 打篮球 慢跑 睡眠 踢足球 散步
耗氧量(L/h) 90 120 14 115 60
5.(2020八上·杭州月考)“关注身体,增进健康”日益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感,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板回答下列问题:
(1)“生命在于运动.”下表为各种活动方式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你认为适合减肥的最佳活动方式是________。
(2)张爷爷患糖尿病多年,进食前后的血糖含量曲线类似于图中的________(“甲”或“乙”)曲线;他几天就要去医院注射一次胰岛素,张爷爷很烦恼,于是便在药店买了几支胰岛素,每隔几天口服一支,几个月后张爷爷的病情反而明显加重了,对此他很不理解,聪明的你能告诉张爷爷缘由吗?________
(3)观察右图,起始阶段段血糖明显上升是由于________;血糖含量下降是由于________。
6.(2020八上·椒江期中)如图图是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碘为原料合成激素的腺体是【________】________,若幼年时它分泌的激素不足,所患的疾病是________。
(2)【1】是________,它是内分泌腺的“枢纽”,分泌生长激素,幼年时期分泌过多会患________症。
(3)能分泌雌性激素的腺体是【________】,它分泌的激素的作用是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生长和发育,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三、实验探究题
1.如图表示人体内血糖浓度调节的部分过程,请分析回答:
(1)人体内有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当人体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如饭后),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作为效应器的________,在相应神经中枢的作用下会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________,恢复到正常水平。另外,某些激素(如甲状腺激素)也能影响胰岛素分泌。所以说,正常人的血糖浓度能保持相对稳定是_______ _协调作用的结果。
(2)如果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就可能形成糖尿病。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步骤 甲鼠 乙鼠
a 将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b 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 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
c 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①在该探究方案中,起对照作用的小鼠是 。
②a步骤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 。
③假如按照所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
④在理论上,为避免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应该_ 。
2.某校实验小组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过程如下: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实验步骤如下表:
实验步骤 A缸 B缸
① 1000毫升池塘水 1000毫升自来水
② 分别加入同时期孵化出的蝌蚪各8只并编号
③ 加入等量的蝌蚪饲料且水温恰当
④ 加少许甲状腺激素制剂 不加甲状腺激素制剂
(1)该探究实验作出的假设是甲状腺激素对 _。
(2)在该实验设计中,有1个步骤不够严谨,请修正: 。
(3)A缸和B缸构成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___。
(4)如果要使实验结论更加准确,还应当 。
(5)针对蝌蚪生长发育,请再提出一个你想探究的问题: 。
3.糖尿病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常见症状有多饮、多食、多尿以及消瘦等.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它的并发症,会对人体多种系统造成损害.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步骤一:将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步骤二:甲鼠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乙鼠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
步骤三:重复步骤二的操作,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1)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 。
(2)在探究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小鼠是________。
(3)步骤一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 。
(4)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__ 。
(5)当假设与实验结果不相符时,正确的做法是 。
A.马上否定原来的假设 B.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一致 C.如实记录,重新再做一次实验
(6)该实验方案在设计上存在一处严重缺陷,请指出 。
4.肾上腺素和药物“心得安”都可以影响心脏的活动,从而影响动物的代谢水平。学习小组用肾上腺素和心得安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心得安和肾上腺素对小白鼠代谢水平(耗氧量)的影响。
【实验材料】小白鼠若干只、肾上腺素、心得安、 生理盐水、注射器、检测耗氧量的装置。
(1)【实验步骤】
①用生理盐水配制一定浓度的肾上腺素和心得安药剂;
②选取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小白鼠20只,平均分为四组。A、B、C组小白鼠按下表所示注射等量药剂(用“+”表示),而D组作为对照组应注射 ;
组别 注射药剂种类 耗氧量(×103mL)
心得安 肾上腺素
A + 1.7
B + 2.5
C + + 2.1
D 2.0
③将每只小白鼠分别放入检测耗氧量的装置中,将装置放 在相同环境中。10分钟后记录每只小白鼠的耗氧量并求出各组的平均值,结果如表。
(2)【结果分析】
①为了直观比较各组小白鼠的耗氧量,小组同学用了甲、乙两种不同的图表来表示,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 。
②实验表明,肾上腺素对动物代谢水平有促进作用,而心得安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心得安对肾上腺和________ 功能亢进的患者都有很好疗效。
5.(2020八上·绍兴月考)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材料生长状况相同的杨树枝条,分成等量的6组,分别插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清水中培养,实验分4次并在同一实验室内完成。每次实验直到枝条不再生根为止,计算每根枝条生出根的平均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长素浓度根数量 2×10-1(克/升) 2×10-2(克/升) 2×10-3(克/升) 2×10-4(克/升) 2×10-5(克/升) 清水
5月26日 0 0 0 1 6 0
5月31日 0 0 0 2 11 0
6月5日 0 1 1 5 13 1
6月10日 0 2 5 6 16 1
(1)本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 _。
(2)表中数据显示,用浓度为 的生长素处理后,枝条生根最多。
(3)生长素浓度过大时, (选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枝条的生根。
(4)有同学分析上表的数据后,得出一个结论“生长素浓度越低,促进生根的作用越明显”,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
6.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这个现象被解释为“光线能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为什么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了,还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为此有人做了下述实验:
(一)实验步骤: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琼脂切块上,分别放在黑暗中和单侧光下(见下图)。
(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注:图中c、d、e和f用一生长素不能透过的薄玻璃片将胚芽鞘分割;琼脂下方的数字表示琼脂块收集到的生长素(IAA)的量]
(1)图a和b说明什么?
(2)图c和d说明什么?
(3)图e和f说明什么?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八上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1-2节)
答案
考点一、植物的感应性
典例1:(2022·浙江台州·八年级期末)神仙居人工湖旁边的向日葵盛开,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日葵的花盘会向着太阳是由于生长素浓度分布不均匀
B.向日葵的花盘向着太阳是向日葵对重力的刺激作出的反应
C.向日葵的根向下生长是植物的向地性
D.向日葵的茎向上生长是植物的负向地性
【答案】B
【解析】应激性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所起作用不同: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A.向日葵的花盘会向着太阳是由于生长素向背光一侧移动,导致分布不均匀,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向日葵的花盘向着太阳是向日葵对单侧光照刺激作出的反应,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向日葵的根向下生长是植物的向地性, 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向日葵的茎向上生长是植物的负向地性 ,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例3:(2022·浙江八年级期末)某同学想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她在暗室内设立一个斜坡装置,并将植株盆栽固定于斜坡上,如图所示。灯泡连续照射一段时间后,此植株的生长情形与下列哪一个图示最相似(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茎具有向光性,根具有向地性、背光性,因此植株的生长状况如图D所示。
植物向光性是由于光照下生长素自顶端向背光侧运输,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使背侧生长较快而导致茎叶向光弯曲的缘故。
重力也能改变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使植物体向地的一面分布多背地一面分布少,因为根对生长素敏感,因此根的向地面生长慢,背地面生长快,因而根表现出向地性。
例3:(2022·浙江高照九年级阶段练习)人有生物钟,植物也有生物钟。如图表示的是某种植物体内影响叶张开或闭合的物质质量分数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植物的“生物钟”是白天叶张开,晚上闭合;属于感性运动
B.该植物的“生物钟”是白天叶闭合,晚上张开;属于感性运动
C.该植物的“生物钟”是白天叶张开,晚上闭合;属于向性运动
D.该植物的“生物钟”是白天叶闭合,晚上张开;属于向性运动
【答案】A
【解析】不仅人类有“生物钟”,植物也有“生物钟”。植物的生长随季节表现出的快慢节律性变化,称为季节节律。例如,温带的多年生植物春季发芽、夏季生长、秋季落叶、冬季休眠,完成一个生长季。植物还具有一定的昼夜节律,例如,大豆的叶片白天舒展,夜晚下垂;牵牛花的花早晨开放,夜晚闭合。
由图可知从4-16时,使叶片张开的物质增加,使叶片闭合的物质减少,因此白天叶片张开,从16时开始,使叶片张开的物质减少,使叶片闭合的物质增加,因此到了夜晚叶片闭合。
感性运动是指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植物的“生物钟”属于感性运动。故A符合题意。
例4:(2022·浙江舟山·八年级期末)图甲所示为捕蝇草,在叶的顶端长有一个酷似“贝壳”的捕虫夹,捕虫夹上有感觉毛,其基部有感觉细胞。如图乙所示,当有昆虫闯入时,会推动感觉毛并压迫基部的感觉细胞,感觉细胞便会发出一股微弱电流,捕虫夹内侧的细胞受到电流刺激,其液泡会快速失水收缩,使捕虫夹向内弯,闭合后夹住闯入的昆虫。
(1)捕蝇草捕捉昆虫的反应属于植物的___________(选填“向性”或“感性”)运动。
(2)捕虫夹捕虫时的弯曲原因___________(填“不同”或“相同”)于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答案】感性 不同
【解析】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例如,含羞草在受到外界刺激后叶片闭合,合欢、酢浆草的叶片在受到光线明暗的刺激后张开或闭合,等等。植物体受到一定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向性运动,如植物幼苗的向光性生长,根的向重力性生长(在重力影响下向下生长),等等。
(1)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捕蝇草捕捉昆虫的反应属于植物的感性运动。
(2)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单侧光照射,使生长素从向光一侧运输到了背光一侧,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所以植物表现出了向光性。所以捕虫夹捕虫时的弯曲原因不同于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考点二、植物激素
典例1:(2022·浙江台州·八年级阶段练习)根据所学,对图中d、e两点生长素浓度的分析合理的是(  )
A.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c点的浓度
B.a、c两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起抑制生长作用,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起促进生长作用
C.单侧光是引起胚芽尖端生长素浓度不均匀的内在因素
D.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b点的浓度
【答案】D
【分析】植物向光性原理是: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少(促进作用弱),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促进作用强),使植株向光生长,所以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b点的浓度。
【解析】A.d点是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e点是背光侧,生长素浓度会高;a点和c点生长素浓度相同,故A错误。
B.c点生长素浓度最高,对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而a点生长素浓度低,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故B错误。
C.单侧光是外界条件,故C错误。
D.d点是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速度慢,而e点是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速度快,因此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的是b点浓度,故D正确。
例2,【答案】D
【解答】解:A、对照实验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而实验①③中具有多个变量,不属于对照实验,A错误;
BD、图中⑤胚芽鞘切去尖端后,在胚芽鞘的右侧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因此胚芽鞘弯向左侧生长,其它①④直立生长,②弯向右侧生长,③不生长,B错误;D正确;
C、尖端是感光部位,④切去尖端后不能感受光的刺激,C错误。
故选:D。
例3.【答案】C
【解析】太空中的该植物处于单侧光的照射环境,它的器官会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不同的生长现象。
【解答】植物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不受重力的影响,但植物的向光性不受重力的影响,则在单侧光的作用下该植物茎向光生长,C符合题意。
例4.【答案】D
【解析】当植物幼苗两侧的生长素相同时,它竖直向上生长。当两侧的生长素分别不均衡时,生长素多的一次,细胞生长快,另一侧生长慢,因此幼苗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折。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植物幼苗向有光的左侧偏折,这是因为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别少,细胞生长慢,故D正确,而A、B、C错误。
例5:(2022·浙江衢州·八年级期末)中国科学院的植物生理学家研究了各种果实生长发育等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的描述中合理的是( )
A.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协调起作用
B.在果实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生长素都起主导作用
C.在果实成熟时,果实中含量升高的激素只有乙烯
D.在果实的细胞伸长期,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较高
【答案】A
【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a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b促进果实发育;c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
【解析】A.在果实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是不同的激素共同调节的作用,如生长激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A正确。
B.在果实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是不同的激素共同调节的作用,如生长激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并不是只有生长激素,B错误。
C.从上图可知,在果实成熟时,果实中含量升高的激素有乙烯和脱落酸,C错误。
D.从上图可知,在果实的细胞伸长期,生长素的浓度相对较高,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很低,D错误。
6.【答案】 (1)C(2)B(3)AD(4)E(5)胚芽鞘尖端(6)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解析】生长素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它能加快植物细胞生长的速率。当光照射到植物茎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的一侧,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受光一侧的茎生长得快。结果,茎就会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向光源的一侧弯曲,这就是植物的向光性。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
【解答】(1)C燕麦胚芽鞘尖端被去除,不能产生生长素,将不生长也不弯曲。
(2)B尖端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会移向背光一侧,使其向光弯曲生长。
(3)A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生长素分布均匀,将向上生长,D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位于上端,生长素不受光照影响而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输,且在下部分布均匀,将直立生长。
(4)E去除尖端,无单侧光照射,在右侧放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其右侧将生长较快,表现为向左弯曲生长。
(5)据此分析,生长素的合成部位应该在胚芽鞘尖端。
(6)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故答案为:(1)C;(2)B;(3)AD;(4)E;(5)胚芽鞘尖端;(6)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7.【答案】甲没有设置对照组 长势相同;每天喷洒与实验组等量的清水;实验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大于对照组植株的平均高度
【解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8.【解答】解:(1)单侧光使青菜幼苗产生的生长素在体内分布不均匀。生长素在背光侧含量升高,细胞生长快;向光一侧生长激素含量减少,细胞生长较慢。从而使①盆青菜幼茎向光源弯曲生长。
(2)根据①②组实验可得出去掉顶芽和子叶的青菜,单侧光照射尖端,不会引起向光弯曲,说明顶芽或子叶可能产生生长素;根据②③组,说明顶芽产生生长素;所以综合①②③,得出结论是顶芽可以产生生长素。
(3)因为去掉子叶和顶芽后青菜苗不会出现弯曲,去掉子叶的青菜单侧光照射实验出现弯曲;
如果去掉顶芽后青菜苗不出现弯曲,说明子叶不产生生长素;如果去掉顶芽后青菜苗出现弯曲,说明子叶产生生长素;
所以增加④的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子叶是否可以产生生长素。
故答案为:(1)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分布较多(2)顶芽(3)子叶
课后练习
1.(2022·浙江衢州·八年级期末)下列植物的反应属于向性运动的是(  )
A.含羞草被触碰后叶片合拢 B.番红花的花在温度降低时闭合
C. 窗口的豆苗弯向窗户生长 D.捕蝇草捕捉昆虫
【答案】C
【分析】(1)感性运动: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如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后叶片闭合,许多花朵和复叶都有昼夜周期性开闭的现象等。
(2)向性运动:植物体受到一定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如单侧光刺激而使植物产生向光性;受地心引力的刺激而使植物茎产生的背地性,是植物根产生的向地性。
【解析】A.触碰含羞草的小叶,小叶立即合拢,叶柄下垂,属于感性运动,错误。
B.番红花温度高时开放,温度低时闭合,属于感性运动,错误。
C.窗口的豆苗弯向窗户生长,属于向性运动,正确。
D.捕蝇草捕捉蚂蚁是感性运动,错误。
2.(2022·浙江温州·八年级期末)为研究植物的感应性,小明在杯壁和湿棉花之间放入4粒发芽的玉米种子(如图),并置于暗处定时观察。下列种子的摆放最适合图中“?”处的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此实验是研究植物的向性,植物的向性包括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和向肥性。
【解析】种子萌发后,观察种子芽和根的生长变化情况,由图可知根垂直向地下生长,芽改变方向背地生长,实验的变量是蚕豆种子的朝向不同,根据图示摆放最适合图中“?”处的是C。
3.(2022·浙江嘉兴·八年级期末)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并做出相应的调节活动。嘉兴许多城市道路用银杏做行道树,一到秋冬季节,银杏叶子会变黄掉落,满地都是“黄金甲”,这种变黄落叶现象也是银杏对环境变化的一种感应性,其刺激因素主要是(  )
A.水分 B.温度 C.光照 D.重力
【答案】B
【分析】植物的运动方式有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两种。向性运动是指外界因素对植物单方向刺激所引起的定向生长运动。感性运动是指无一定方向的外界因素均匀地作用于整体植物或某些器官所引起的运动。据此分析作答。
【解析】“变黄落叶”是由于温度降低,落叶树叶中的叶绿素逐渐被分解、变黄,从而脱落,故B符合题意。
4.(2022·浙江杭州·八年级期末)小乐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暗箱中植株生长情况最接近选项中的(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植物能够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反应,例如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等。
【解析】植物产生的生长素会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从而使植物的茎向光生长,同时植物的根有向地生长的特性。分析各选项:A中的植物没有对单侧光作出反应;B中植物的根没有表现出向地性;C中的植物既表现出向光性、也表现出向地性; D中植物的根没有表现出向地性。
5.(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分,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A.甲向右弯、乙向左弯 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
C.甲不弯曲、乙向左弯 D.甲不弯曲、乙向右弯
【答案】D
【分析】植物的向光生长主要受生长素调控:生长素是尖端产生的,可以向下运输,植物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位置,生长素运输受单侧光影响,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以下的部位,弯曲生长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的,哪侧长得快,则向对侧弯曲。
【解析】甲图云母片阻断了生长素的向下运输,所以乙不生长不弯曲;乙图云母片阻断了右侧生长素的向下运输,则左侧浓度高于右侧,长得快,胚芽鞘向右侧弯曲生长。所以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甲不弯曲,乙向右弯曲。
6.(2022·浙江金华·八年级期末)为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鞘生长的影响,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组实验。由此可知:
(1)______________组实验说明植物胚鞘的生长不需要光照;
(2)通过甲、丙两组实验对照,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实验组别 甲 乙 丙
实验条件 均匀光照 黑暗环境 单侧光照
起始状态
实验时间 三天 三天 三天
实验结果
【答案】乙 单侧光使胚芽鞘弯曲生长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析】(1)乙组实验中,植物放在黑暗环境中,胚芽鞘也生长了,说明植物胚鞘生长不需要光照。
(2)通过甲、丙两组实验对照,甲组直立生长,丙组弯曲生长,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单侧光使胚芽鞘弯曲生长。
7.【答案】(1)3、4、5;2
(2)1;3;1;2;1;4;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玉米幼苗胚芽鞘两侧分布不均匀有关,
【解析】【分析】植物具有向光性,生长素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它能加快植物细胞生长的速率。当光照射到植物茎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的一侧,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受光一侧的茎生长得快。结果,茎就会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向光源的一侧弯曲;六组实验中保持了其他变量唯一,1是单侧光照射,2是去除胚芽鞘尖端,3是均匀照射;4中是单侧光照射锡箔小帽,5是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无光照,6中是单侧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
【解答】(1)1中植物受单侧光照射生长素浓度不均匀,会弯曲生长,2去掉了尖端无生长素,故会停止生长,3中光照均匀,也有尖端产生生长素,2会直立生长,4中植物感受不到光的不均匀刺激,直立生长,5中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无光照影响生长素不均匀,会直立生长,6是琼脂块位于单侧,会分布不均匀,弯曲生长,直立生长的是3、4、5,停止生长的为2;
(2)①向光性生长是单侧光引起的,变量为光照是否单侧光,其他变量都保持不变,故选择1和3;
②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是否有关系,变量为有无尖端,1和2变量为有无尖端,都是单侧光照射;③玉米幼苗感光部位是否在尖端,单侧光照射,变量为尖端是否遮光处理,故1和4进行对照;④中5和6号对照,变量为生长素的分布,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植物的弯曲生长。
8.(2022·浙江湖州·八年级期末)如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回答:
(1)促进根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为________mol/L;
(2)根、芽、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有差异,三者敏感程度最弱的是________。
【答案】10—10 茎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芽其次、最后是茎。生长素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分别是10-10mol/L、10-8mol/L、10-4mol/L。
【解析】(1)由图可知,促进根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10-10mol/L。
(2)由曲线图可知,根在低浓度的时候就表现为了抑制,故敏感度依次增强的顺序是茎<芽<根,所以三者敏感程度最弱的是茎。
9.(2021·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通过___________比较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倒芽的影响。
(2)比较曲线④与⑤,可知___________能明显促进芽的长
(3)比较曲线①、②、③与④,可知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起作用的植物激素可能是___________。
【答案】侧芽长度的平均值 赤霉素 生长素
【解析】(1)植物激素指的是在植物体内合成,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2)植物变现出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植物的生长表现在细胞体积的增大和细胞数日的增多,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体积增大,使植株生长;而细胞分裂素则是促进细胞分裂,使植株的细胞数目增多,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解析】(1)综合实验可知侧芽的生长,同时受到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等的影响,由此推测侧芽生长速度不同的原因是侧芽内不同植物激素浓度或比例的改变。
(2)赤霉素能明显促进侧芽的伸长,在完整豌豆植株的顶芽中,赤霉素产生于顶芽的分生组织细胞,要让某果树从甲形状尽快修整为乙形状,则需多次去顶芽后,在切口处涂抹赤霉素。(3)比较曲线①、②、③与④,可知 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起作用的主要激素是生长素。
10.(2022·浙江·金华市婺城区八年级期末)小科同学将生长状况相似的①、②两盆蚕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暗箱中,在②盆蚕豆幼苗的暗箱右侧开一小窗口,并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一星期后,①、②两盆蚕豆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科设计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认为用成熟的蚕豆植株取代蚕豆幼苗进行实验现象会更明显,你认为小明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3)图乙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根(或芽、茎)生长的关系。图甲②中蚕豆幼苗向光弯曲生长时,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接近图乙中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点浓度。
(4)小红同学提出为使实验更严密,应另取一盆蚕豆幼苗,在暗箱右侧也开一小窗口,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并且在花盆底部再装一个旋转器。当旋转器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时,花盆也随之一起旋转,但暗箱和光源都不转,如图甲③所示。设置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与②形成___________,当图③中的花盆连续旋转一星期以后,请你预测装置中的蚕豆幼茎的生长或弯曲情况是___________。
【答案】单侧光对蚕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不正确,幼苗生长旺盛,对光反应灵敏,实验现象更明显 B 对照 直立生长
【分析】植物尖端有感光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一侧多,生长素极性向下端运输,使背光一侧生长快,植物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
【解析】(1)①、②二盆蚕豆幼苗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否有单侧光,因此该同学设计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单侧光对蚕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2)成熟的蚕豆植株长势缓慢,实验现象不明显。幼苗生长旺盛,对光反应灵敏,实验现象更明显,所以小明的观点不正确。
(3)图甲②中蚕豆幼苗向光弯曲生长时,其背光侧生长的快,其生长素浓度接近图丙中B浓度。
(4)甲图中③和②只有一个条件不同,设置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与②形成对照;虽然暗箱和光源都不转,但是由于旋转器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时,蚕豆幼苗受到光的均匀照射,生长激素分布均匀,细胞生长速度相同,因此装置中的蚕豆幼茎直立生长,而不会弯曲。
11、【答案】(1)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产生影响(2)提出猜想(3)对照(4)小于(5)B
【解析】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研究植物向光性时发现,在单侧光照下,胚芽鞘发生向光弯曲;如果切去胚芽鞘的尖端,或在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则单侧光不能使胚芽鞘发生向光弯曲;如果单侧光照射套上透明小帽的尖端,或照射在胚芽鞘下部套上锡箔的幼苗,胚芽鞘仍会发生向光弯曲。由此,达尔文推测胚芽鞘发生向光弯曲是由于幼苗在单侧光照射下产生了某种影响,并从上部传到下部,造成背光面和向光面生长快慢不同而引起的。温特实验证明这种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他把这种化学物质称为生长素。生长素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它能加快植物细胞生长的速率。当光照射到植物茎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的一侧,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受光一侧的茎生长得快。结果,茎就会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向光源的一侧弯曲。
【解答】(1)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在 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产生影响 。
(2)材料一种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提出猜想环节。
(3)图甲的实验中,、A组琼脂块上放有胚芽尖端,B组琼脂块没放胚芽尖端,起对照作用,以验证胚芽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产生影响。
(4)胚芽尖端在左侧光照射下,其产生的生长素将移向右侧,右侧生长迅速,横线间隔大于左侧间隔。
(5)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胚芽左侧生长迅速,将向右弯曲,而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胚芽不断向右弯曲,而当生长素浓度较高时,促进作用减弱,胚芽弯曲程度减小,但不会转向生长,所以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曲线B
12.(2022·浙江·浦江县八年级期末)人们很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后用胚芽鞘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注:琼脂块是一种有机混合物,为胶状固体,其作用类似“海绵”。)
(1)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___________有关。
(2)根据拜尔实验,推出实验D中几天后胚芽鞘将___________(选填“向左弯曲”、“向右弯曲”或“直立”)生长。
(3)温特实验还不够严密,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
【答案】胚芽鞘尖端 向左弯曲 将未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或未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分析】该题一是考查资料分析和识图作答能力;二是考查科学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以及植物的向光性。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等。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和探究线索。
【解析】(1)达尔文的实验结论:在单侧光照射下,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所以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胚芽的尖端有关。
(2)分析题意和题图可知,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一侧,置于黑暗条件下,胚芽鞘会弯向对侧生长,说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所以是向左弯曲。
(3)本实验缺少对照组,变量是否放过胚芽鞘尖端,所以再设置一组:将未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或未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13.(2022·浙江温州·八年级期末)赤霉素能促进植物发芽、开花,改善果实品质。为探究“赤霉素溶液浓度对油茶种子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某小组对正处于果实生长期的油茶植株进行研究:选取24株成熟的油茶植株,随机平均分成四组;每天分别喷洒等量的清水和100mg/L、200mg/L、300mg/L的赤霉素溶液;每间隔一段时间后摘取油茶果实,测量该时间段种子蛋白质含量,整理数据。
(1)实验前,油茶植株的选取要求有______。(写出两点)
(2)测量种子蛋白质含量时,同一阶段同组的种子测量值不同,应如何处理测量数据?______
(3)实验数据整理如图。据此可得出结论:______。
【答案】品种相同、大小相似、树龄相近等 取同一阶段同组的种子蛋白质含量平均值 同一阶段,赤霉素溶液浓度对油茶种子蛋白质含量有影响,300mg/L赤霉素溶液影响最大;不同阶段,相同浓度赤霉素溶液使油茶种子蛋白质含量先减少后增加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由于对照试验要求变量唯一,所以得到的结论往往比较准确。
【解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实验前,油茶植株的选取要求有品种相同、大小相似、树龄相近等。
(2)测量种子蛋白质含量时,同一阶段同组的种子测量值不同,可以取同一阶段同组的种子蛋白质含量平均值,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3)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阶段,赤霉素溶液浓度对油茶种子蛋白质含量有影响,300mg/L赤霉素溶液影响最大;不同阶段,相同浓度赤霉素溶液使油茶种子蛋白质含量先减少后增加。
14.(2021·浙江金华·八年级期中)以下是科学兴趣小组研究“植物感应性”的相关实验
[实验一] 如图①~⑥装置是一组探究金丝雀顢草胚芽鞘生长情况的实验。
(1)在①~④号四个装置中,只有③号胚芽鞘保持直立生长,对比___________两个装置能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对比⑤号⑥号装置,⑤号装置的胚芽鞘直立生长,而⑥号装置的胚芽鞘弯曲生长,这说明___________。
(3)[实验二]在墙壁上固定一个装置,装置内的幼苗种植在以铁丝固定的湿棉花上,并在地上放置光源照射此幼苗。
经过一段时间后, 幼苗会朝着如图所示的方向生长,合理解释的是___________。
(4)植物的向光性、茎的背地性都属于___________ 。(填向性运动、感性运动)
【答案】③④ 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 (植物茎) 向光性大于(强于)背地性 向性运动
【分析】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生长素的合成不需要光,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引起横向运输的原因是单侧光,单侧光使生长素向背光一侧横向运输。
【解析】(1)在①~④号四个装置中,只有③号胚芽鞘保持直立生长,④向光生长,二者区别在于尖端有没有遮光,故对比③④两个装置能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⑤的玉米胚芽鞘没有尖端,由于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正中央,其基部生长素分布均匀,所以胚芽鞘直立生长;⑥的玉米胚芽鞘没有尖端,由于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左侧,从而使其基部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左侧多,所以能引起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对比⑤号⑥号装置,⑤号装置的胚芽鞘直立生长,而⑥号装置的胚芽鞘弯曲生长,这说明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
(3)植物茎的生长既有向光性也有背地生长的特点。根据图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幼苗会朝着如图所示弯向光源方向生长,合理解释的是(植物茎)向光性大于(强于)背地性。
(4)感性运动是指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如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后叶片闭合,许多花朵和复叶都有昼夜周期性开闭的现象等。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植物的向光性、茎的背地性都属于向性运动。
15.(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为探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科学兴趣小组按下表进行了实验。
A B C D E F
配制2,4-D溶液 清水
选择插条 选择该植物生长日期、带芽数目等相同的适宜插条若干支,随机分成6等份。
浸泡插条 分别用等里的清水,相应浓度2,4-D溶液浸泡插条12h
培养 浸泡后的插条扦插在潮湿的沙土中培养
实验结果
请回答:
(1)设置A组的实验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结果可确定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在________之间。
(3)F组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
【答案】起对照作用 80 随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增加,插条的生根数先增加后减少
【解析】该实验是“研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无关变量(如枝条长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应控制为等量;因变量是插条生根的数量。
【解析】(1)设置A组实验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某2,4-D浓度是促进生根还是抑制生根,都是和对照组对比得出的结论。
(2)(3)实验的结果说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增加,插条的生根数逐渐增加;超过一定浓度范围后,随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继续增加,插条的生根数又逐渐减少。根据实验结果可确定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在80 之间。
【点睛】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对植物生根的影响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实验探究能力,考查学生对实验结果分析处理与实验变量、对照组设置的能力,难度适中。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对植物生根的影响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实验探究能力,考查学生对实验结果分析处理与实验变量、对照组设置的能力,难度适中。
16.(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以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科学拓展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的探究方案:
实验假设:植株中存在的生长素可能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3株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如图所示的处理。(注:琼脂块本身对植物没有作用,只作为植物激素的载体。)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认为乙、丙两组对照不足以验证假设。若要验证假设,必须对丙组进行修改(即丁组),在丁组框图中1、2位置进行修改后应分别放置_______;
(2)将乙组与修改之后的丙组(即丁组)进行比级,若一定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则说明假设成立;
(3)有人认为该小组的实验方案还有一处也需改进,请帮忙指出______;
(4)脱落酸、生长素等都是植物激素,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广泛,除了上述两种植物激素外,你还知道的植物激素有_______。(只要写出一种即给分)
【答案】含脱落酸的琼脂块、空白琼脂块 丁组落叶数量远远大于甲乙组 实验的植物数量太少 细胞分裂素
【分析】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解析】(1)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植株中存在的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所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其他变量要相同,所以图丙的处理方法要修改,修改后丁组放置应分别是1含脱落酸的琼脂块、2空白琼脂块。
(2)若甲、乙两组落叶数量基本相等且明显少于修改后的丙组,说明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若三组的叶片几乎同时脱落,则假设不成立,即生长素对脱落酸没有抑制作用。
(3)取3株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做实验,具有偶然性,应该多选几株来做实验。如每组五株。
(4)植物激素亦称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一些微量而能调节(促进、抑制)自身生理过程的有机化合物。已知植物体内产生的激素有六大类,即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和油菜素甾醇。
考点三、内分泌腺和激素
典例1:(2022·浙江台州·八年级期末)梅西是7次获得金球奖的足球明星,他曾经是侏儒症患者,这是幼年时某种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这种激素是(  )
A.性激素 B.生长激素 C.胰岛素 D.肾上腺素
【答案】B
【分析】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造成血糖浓度升高,严重的会患糖尿病;儿童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会患呆小症;儿童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时,会患侏儒症,而分泌过多,则会患巨人症。
【解析】A.性激素作用是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与侏儒症无关,A不符合题意。
B.生长激素能控制人的生长发育,幼年时期分泌不足会导致侏儒症,B符合题意。
C.胰岛素由胰岛分泌,能调节人体内的血糖含量,与侏儒症无关,C不符合题意。
D.肾上腺素能加快心跳的节奏,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与侏儒症无关,D不符合题意。
例2:(2022·浙江杭州·八年级期末)下列腺体中,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
A.垂体 B.肾上腺 C.胰岛 D.唾液腺
【答案】D
【分析】人体内的腺体包括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分析解答。
【解析】人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睾丸和卵巢)等。有些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肝脏等,它们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这类腺体叫做外分泌腺,故D符合题意。
例3(2022·浙江杭州八年级期末)某成年人,智力正常,但身材却特别矮小,其原因可能是(  )
A.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B.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C.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D.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答案】A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生长激素是由人体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由191个氨基酸组成,能促进骨骼、内脏和全身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影响脂肪和矿物质代谢,在人体生长发育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某同学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即该同学是侏儒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A正确。
例4:(2022·浙江缙云县八年级期末)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人体新陈代谢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甲状腺激素对成年鼠耗氧量影响”的研究。
【建立猜想】甲状腺激素的增加会增大成年鼠耗氧量。
【实验步骤】①选取健康状况相同、体形相似的成年鼠3只,分成甲乙丙三组;②对各组实验处理如下表,并按适宜的实验条件正常饲养;③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
甲组 乙组 丙组
切除甲状腺 ▲ 甲状腺激素溶液灌胃
饲养14天 饲养14天 1次/天;共14天
注:本实验中灌胃是指将液体直接注入胃中
【实验结论】甲状腺激素的增加会增大成年鼠耗氧量。
(1)本实验中乙组空白处如何处理_________,本实验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
(2)若要得出上述结论,则甲乙丙组老鼠的耗氧量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是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论,可进一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_________(选填“促进”或“抑制”)成年鼠的新陈代谢。
【答案】不作处理 每组小鼠数量过少,易出现偶然性 丙乙甲##丙>乙>甲 促进
【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解析】(1)该实验是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成年鼠耗氧量的影响,其中甲组和丙都对变量进行了处理,所以为实验组。而乙组为对照组,则选择正常小鼠不作处理即可。本实验的不足之处是每组小鼠数量过少,容易出现偶然性。
(2)根据实验结论:甲状腺激素的增加会增大成年鼠耗氧量。甲组鼠的甲状腺摘除,新陈代谢缓慢,耗氧量A最低;丙组进行甲状腺激素溶液灌胃,新陈代谢最快,耗氧量最高,乙组正常耗氧量,所以甲乙丙组老鼠的耗氧量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是:丙乙甲。
(3)因为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成年鼠新陈代谢的作用,所以甲状腺激素多的小鼠的耗氧量才会增加。
例4、【答案】(1)甲状腺激素可能对蝌蚪的发育有影响
(2)同种同大小的蝌蚪各1只改为各10只
(3)提早发育成青蛙;正常发育成青蛙
【解析】本实验以甲状腺激素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目的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
(1)实验“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作用”,因此提出假设是: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有影响。
(2)实验中蝌蚪的数量为1只,会使实验结果偶然性,为了增强实验的可信度,可加入同种同大小的蝌蚪各10只。
(3)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因此实验结果应该是A组蝌蚪提前发育成蛙,B组正常发育成蛙。
例5、【答案】(1)甲状腺激素对小鼠的生长是否有促进作用;应该用幼年小鼠作为实验对象
(2)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n4>n1+n3﹣n2
考点二
典例1:(2022·浙江台州八年级期末)如图表示甲、乙二人进食前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1)两人中血糖不正常的是___________。
(2)某同学分析乙曲线,认为CD段人体内胰岛素分泌量是持续增加的。你认为这个观点___________ (选填“正确”或“错误”)。
(3)请说出甲曲线中MN段血糖含量下降非常缓慢的原因:___________。
【答案】甲 错误 胰岛素分泌不足
【分析】人体的内的血糖总是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0.1%)上,这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作用的结果。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解析】(1)甲的血糖明显高于正常值,故血糖不正确的是甲。
(2)CD段血糖含量下降是由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而不是人体内胰岛素持续增加导致的,故此观点是错误的。
(3)甲曲线中MN段血糖含量下降非常缓慢,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起到有效的降血糖作用,于是血糖就超过正常范围,从而出现糖尿,即糖尿病。
例2.(2022·浙江金华·八年级期末)糖尿病是种因胰腺分泌的胰岛素过少引起的疾病。患者的症状有血糖含量增高,出现尿糖等。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那么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此,某兴趣活动成员进行了探究。
【实验材料】:已均分为甲组、乙组的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只,胰岛素制剂、全营养饲料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 _________
步骤二 甲组小鼠连续几天定时注射适量的胰岛素后喂全营养饲料 乙组小鼠连续几天定时口服与甲组鼠等量的胰岛素后喂全营养饲料
步骤三 采集两组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
【交流讨论】:
(1)步骤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2)若仅在乙组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则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
(3)图中能正确反映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后短时间内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答案】将大小、健康状况、数量相同的甲、乙两组小鼠的胰岛破坏 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口服胰岛素不起作用 c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解析】(1)实验要探究注射或口服胰岛素是否能降低血糖,所以需要防止老鼠自身分泌胰岛素对实验的影响,故步骤一为:将大小、健康状况、数量相同的甲、乙两组小鼠的胰岛破坏。
(2)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说明乙鼠可能患有糖尿病,甲鼠注射胰岛素后小鼠体内的血糖浓度迅速降低。由此得出结论: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口服胰岛素不起作用。
(3)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注射胰岛素后,血糖含量应该下降到接近正常水平,所以图中的c曲线符合。
例3.(2021·浙江·仙居县横溪镇新生中学八年级期中)为研究一定浓度的花生根茎水煮液( 简称水煮液)对糖尿病小鼠是否具有降糖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①选取大小一致、正常状态的小鼠30只,随机平均分成Ⅰ、Ⅱ、Ⅲ三组。
②如图1,向Ⅱ组和Ⅲ组小鼠注射四氧嘧啶溶液破坏胰岛,其目的是为了减少________分泌,制造患糖尿病的小鼠。
③向Ⅲ组注射适量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花生根茎水煮液,Ⅱ组“?”处应注射等量的________。
④实验结果如图2,由此推测,一定浓度的花生根茎水煮液对患糖尿病小鼠的降糖效果是________。
A.无任何降糖作用B.具有降糖作用,但无法降至正常水平C.能够使血糖降低至正常水平
【答案】胰岛素 生理盐水 B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析】②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如图1,向I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向Ⅱ组和Ⅲ组小鼠注射四氧嘧啶溶液破坏胰岛,其目的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制造患糖尿病的小鼠。
③向Ⅲ组注射适量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花生根茎水煮液,Ⅱ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有无水煮液。
④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I组的血糖含量是9、II组的血糖含量是13、III组的血糖含量是10;所以Ⅲ组血糖含量高于Ⅰ组,低于Ⅱ组。由此推测,一定浓度的花生根茎水煮液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效果是具有降糖作用,但无法降至正常水平,故B正确。
例4.(2022·浙江·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衢州学院附属学校教育集团)三模)糖尿病是当今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常见症状有多饮、多食、多尿以及消瘦等。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它的并发症,会对人体多种系统造成损害。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步骤 甲鼠 乙鼠
a 将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b 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
c 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1)步骤a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______;
(2)步骤b中对乙鼠的操作是______;
(3)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科技小组得出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的结论,你认为是否科学,理由是______。
【答案】防止小白鼠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干扰实验 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 实验样本数量太少,实验存在偶然性
【分析】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因为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如果口服,进入消化道后会在胃内被初步消化,从而失去疗效,在小肠内会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
【解析】(1)当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后,胰岛也就不起作用了,不能分泌胰岛素,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小白鼠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干扰实验。
(2)探究实验要求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要求只能有一个变量,本实验的变量为注射胰岛素。所以步骤b中对乙鼠的操作是: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
(3)实验时,为了排除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在探究胰岛素对小鼠的作用实验中,所用的小鼠数量不能太少,应多用几只小鼠,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
课后练习2
1.【答案】D
【解析】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过高形成的;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形成的;呆小症是幼年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引起的。
【解答】当幼年时期缺少甲状腺激素易患呆小症,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甲亢,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幼年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幼年分泌过少会患侏儒症,因此主要是由于缺乏激素而引起的是②④⑤,D符合题意。
2.【答案】D
【解答】解:通过分析此实验表中的数据可知,甲不做任何处理,乙、丙分别切除某种内分泌腺,因此甲组是对照组,乙、丙是实验组。乙组的小狗甲状腺激素过少,因此乙组切除的是甲状腺。丙组的生长激素含量过低,切除的是垂体,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因此乙组的小狗会发育迟缓。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因此丙组的小狗会生长缓慢。
故选:D。
3.【答案】C
【解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
【解答】A、尿液中有葡萄糖可能是糖尿病,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故A正确;
B、生长迟缓,身体矮小,智力正常,是侏儒症的表现,由于幼年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导致;故B正确;
C、身体逐渐消瘦,情绪容易激动,是甲亢的表现,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的;故C错误;
D、脖子肿大,呼吸困难,是地方性甲状腺肿表现,是由于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故D正确;
4.【答案】B
【解析】【分析】 胰岛素是由胰腺分泌,主要作用是促进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转化,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
【解答】A、①和③实验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为是否注射了胰岛素提取液,注射胰岛素的动物不出现糖尿,不注射胰岛素的狗出现尿糖,说明胰岛提取液可防止糖尿的出现,A正确,不符合题意;
B、①组切除了胰腺,胰岛随着被切除,不能分泌分泌胰岛素,出现了尿糖;②组结扎了胰管,胰腺萎缩,不能产生胰液,但胰岛细胞活着,能够分泌胰岛素,故而能够分泌胰岛素,没有出现尿糖.说明胰岛素可以防止尿糖的产生,B错误,符合题意;
C、 由实验②、③可知,胰岛提取液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C正确,不符合题意;
D、②和③实验中动物的体内都有胰岛素,动物都不出现糖尿,而A切除了胰腺即没有胰岛素,出现了糖尿,说明了糖尿病的发病可能与胰岛素有关,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2022·浙江温州)“双减”政策出台后减少了同学们的课后作业和课外学科培训,以保证同学们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充足睡眠可使垂体正常分泌某种激素,促进全身的正常发育。这种激素是(  )
A.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 C.胰岛素 D.性激素
【答案】B
【分析】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但是智力一般是正常的,这叫侏儒症。
【解析】学生入睡的最佳时间是在晚上9时到10时之间,并睡足9小时,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垂体分泌促进人体生长所需的激素,这种激素是生长激素。
6.(2022·浙江浦江县八年级期末)下列现象与科学知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河边植物的根弯向有河水的一侧生长——向水性
B.程同学患侏儒症——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C.室内植物的枝条朝向窗口的一侧生长——向光性
D.人醉酒后出现走路不稳——酒精麻痹了人的小脑
【答案】B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体内激素分泌异常,人会患相应疾病。
【解析】A.河边植物的根弯向有河水的一侧生长,说明植物具有向水性,故A正确。
B.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会得侏儒症,侏儒症的特点是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而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得呆小症,故B错误。
C.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做出有规律的反应,能够趋利避害。窗口植物向窗外生长、体现了植物的向光性,故C正确。
D.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人喝醉酒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