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学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分数:100分
试卷说明:试卷共三部分: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型(1-15题30分)
第二部分:不定项选择题型(16-20题15分)
第三部分:非选择题型(21-25题55分)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共30分)
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网络机制实现的
B.某人一次性吃了很多的橘子后,血浆的pH只发生较小范围的波动
C.长期营养不良、毛细淋巴管受阻、肾小球肾炎、过敏反应都可能引起组织水肿
D.淋巴细胞、吞噬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就是指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2.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机体维持稳态的过程中有多个器官、多个系统共同参与;②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③激素由内分泌器官合成、分泌并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④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⑤恒温动物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变温动物的体温可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变温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⑥外来异物,病原微生物也可能引起内环境波动⑦自主神经系统完全自主不受意识支配。
A.①④⑥ B.①④⑤ C.①⑥⑦ D.①②③
3.下图中神经元A、B与痛觉传入有关,C神经元能释放内啡肽。内啡肽是一种抑制疼痛的神经递质,内啡肽与A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后促进A神经元K+外流。吗啡是一种阿片类毒品,也是麻醉中常用的镇痛药,长期使用吗啡后可导致依赖成瘾,一旦突然停止使用将导致P物质的释放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痛觉中枢产生的兴奋可通过突触由B神经元传至A神经元
B.内啡肽通过阿片受体进入A神经元进而促进A神经元K+外流
C.吗啡依赖成瘾的原因可能是停用后P物质的释放量迅速减少,出现更强烈的痛觉
D.新型止痛药可以考虑以B为靶点,精准作用于疼痛传导通路,避免阿片类药物瘾
4.有关人脑高级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经常运用已学过的生物学概念去解释相关的生命现象,概念就不容易遗忘
B.分辨精细的部位如手,在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所占的面积比躯干的大
C.阿尔茨海默病是由患者小脑内某些特定区域神经元大量死亡造成的
D.人类大脑皮层不同的区域分别控制语言活动中的听、说、读、写
5.下图为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的模式图,下列叙述符合该模型的是( )
A.若甲为下丘脑细胞,A表示炎热环境,则B可为血管收缩、汗腺分泌汗液增多
B.若甲为肾上腺皮质细胞,A表示血钠含量升高,则B可为醛固酮分泌减少,血钠含量降低
C.若甲为胃肠细胞,A表示交感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则B可为胃肠活动增强
D.若甲为鼻腔中的黏膜,A表示尘埃中的病原体,则B可为病原体被黏膜细胞吞噬
6.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有( )
①甲亢患者,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身体消瘦
②体内多种激素具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
③刺激大脑中央前回的顶部,可以引起下肢的运动
④言语区的W区和V区受损,人不能写字也不能看懂文字
⑤当血糖降低时,副交感神经可以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含量上升
⑥胰岛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在提高血糖浓度上具有协同作用
⑦遇险时交感神经支配肾上腺髓质分泌相关激素调节机体活动,此时体液调节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⑧养殖鱼类时,可以给鱼饲喂促性腺激素,来促进卵和精子的成熟,从而进行人工育苗
A.5项 B.4项 C.3项 D.2项
7.体温升高可抑制病毒增殖,因此在感染病毒后,人体往往出现发热症状。临床上有时使用含糖皮质激素的药物来退烧。糖皮质激素还会影响到机体的免疫功能,其机理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ACTH是由垂体分泌的促激素
B.长期的不良情绪也会影响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C.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D.当血浆中的GC上升时会抑制CRH的分泌,体现了分级调节机制
8.某实验室通过手术获得下丘脑部分损毁却能存活的大鼠,取正常鼠和手术损毁鼠多组,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放置30min,然后测定大鼠单位时间的耗氧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乙鼠在低温环境下耗氧量低的原因是呼吸酶活性较低
B.甲是正常鼠,体温保持相对稳定;乙是手术损毁鼠,体温发生明显的变化。
C.实验证明下丘脑中含有感受外界温度变化的感受器
D.乙鼠可能会出现血糖调节异常
9.如图表示人体的甲状旁腺和甲状腺C细胞分泌相关激素调节血钙浓度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TH和降钙素分泌后定向运输到肾脏、小肠等部位
B.PTH和降钙素能够作用于相同靶细胞的原因是二者的受体相同
C.PTH和降钙素在血钙浓度平衡的调节过程中表现为相抗衡
D.人体的甲状旁腺功能受损,可能导致机体出现肌无力等症状
10.以下现象中与植物自身产生的激素作用无关的是( )
A.自然生长的雪松顶端优先生长,植株呈现“宝塔状”
B.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出现植株疯长的现象
C.久置窗台不移动的盆栽植物的枝条朝向窗外生长
D.经历干热之后的大雨天气,小麦植株出现“穗上发芽”现象
11.烧伤、创伤等伤口处常因铜绿假单胞菌(Pa)而导致感染。在Pa感染部位可检出大量丝状噬菌体(f),f侵染Pa并随Pa的分裂传递给子细菌,但f的增殖和释放不引起Pa的裂解。研究者将等量的无f侵染的Pa菌株(P)和被f侵染的Pa菌株(P1)分别接种于小鼠伤口,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感染部位,吞噬细胞会发挥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B.由此可见,f能够促进Pa引起的伤口感染
C.受伤前给小鼠注射f的表面蛋白,可能降低P1造成的伤口感染率
D.被f侵染的Pa菌株可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性,并被其裂解
12.艾滋病是由HIV(RNA病毒)引起的一种致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目前单纯依靠药物无法完全治愈,所以预防尤为重要。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歧视源于不了解、不信任,普及艾滋病知识是全社会的责任,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HIV的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易发生基因突变;
②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
③HIV的繁殖过程中,脱氧核苷酸是必需的原料;
④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途径传给后代,从此条途径可判断艾滋病也是遗传病;
⑤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几率比健康人群患恶性肿瘤的几率大;
⑥与HIV感染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等,也会使人感染HIV;
A.①③⑤ B.①③⑥ C.③④⑥ D.③⑤⑥
13.某濒危植物种子萌发率极低。为探究外源生长素能否促进其种子萌发,科研人员用蒸馏水配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分别浸泡种子10小时(甲组)、15小时(乙组)和20小时(丙组)。将浸泡后的种子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其萌发情况,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外源生长素对种子萌发可以有抑制作用
B.据图可知,浸泡时间越长越有利于种子萌发
C.该植物种子中,内源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乙组可在5~20mg·L-1范围内进一步探究外源生长素促进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
14.破伤风外毒素是由破伤风杆菌产生的一种强毒性蛋白质,该毒素经脱毒处理后可制成类毒素。对下图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组小鼠死亡的原因是初次注射外毒素引发了强烈的过敏反应
B.丙组注射的类毒素可被抗原呈递细胞识别进而引发特异性免疫
C.乙组注射的免疫血清中含助性有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抗外毒素抗体
D.乙组注射免疫血清和丙组注射类毒素都属于免疫预防
15.拟南芥种子中含有的隐花色素CRY1是一种能够感受光的受体。为了研究脱落酸(ABA)与隐花色素CRY1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人员将野生型拟南芥、CRY1突变体(无法合成CRY1)的种子,分别放在含0mol/L、0.5mol/L、0.8mol/LABA的培养基中,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种子的发芽率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ABA浓度越大,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强
B.与野生型相比,CRY1突变体种子的萌发受ABA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C.CRY1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可能是通过提高种子对ABA的敏感性来实现的
D.实验选择适宜光照条件的原因是CRY1是感光受体,其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光照
第Ⅱ卷(不定项选择题 共15分)
16.2021年5月,世卫组织将最早在印度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B16172命名为“德尔塔”变体(RNA病毒)。相较于其他变体,德尔塔变体不仅与肺部细胞膜上的ACE2受体的亲和力提高了,其逃逸免疫系统的能力也提高了。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德尔塔变体的出现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B.若某物质能抑制ACE2受体的活性,则对治疗新冠肺炎可能有效
C.德尔塔变体感染的体细胞被免疫系统清除,不属于细胞凋亡
D.与ACE2受体合成、加工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17.下图是机体生理调节的三种方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可表示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细胞
B.图二可表示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唾液腺细胞
C.图三可表示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细胞、肌肉细胞
D.三种方式中,图二所示调节方式的调节速度最快
18.图1是神经元之间形成的一种环状连接方式,在图示位置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后,测得膜内外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图3中A、B代表两个神经元的局部放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置于高Na+浓度海水中,图2中b点对应的数值将会变大
B.在图3中,当神经元上Y点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大量Na+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神经细胞
C.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是B→A
D.若图1中环状结构内各突触生理性质大体一致,则兴奋经该结构传递后持续时间将延长
19.如图为正常人在进食后,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其中GIP是进食刺激小肠K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M是下丘脑,为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
B.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至少受四种物质的影响
C.胰岛素会促进脂肪细胞中葡萄糖加速转变为糖原和甘油三酯
D.图中所示人体内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0.动植物体内都能产生激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动植物激素都在体内的内分泌腺合成并通过体液运送到靶细胞发挥作用
B.都属于小分子物质,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C.一般情况下,二者与相应的靶细胞结合并起作用后即被灭活
D.动植物体内的很多生命活动是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
第Ⅲ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21.体液调节是人和高等动物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对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进食后,食物和胃酸的混合物进入小肠,可刺激小肠黏膜分泌__________,该激素作用于__________,引起胰液的分泌,从而消化食物。
(2)严重呕吐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位于_____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引起__________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乙醇可抑制该激素的分泌,故饮酒后排尿量会__________。
(3)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的TRH增加,导致血液中__________含量增加,通过增加产热来维持体温。
(4)饥饿状态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22.下图为人体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其中a、b、c表示人体的器官、内分泌腺等结构,1、2表示尿量及膀胱内压含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水平衡的调节过程中,激素甲经过a分泌后由b__________释放,促进了水分被重吸收回__________(填“血浆”或“肾小管和集合管”),图中1表示__________。
(2)若激素乙与甲状腺激素具有协同作用,则其化学本质为__________,激素名称为__________。
(3)图中c表示__________,若c受损,排尿反射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完成。
23.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主要症状为情绪低落。单胺类递质假说认为抑郁症发病机制是大脑内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缺乏;神经内分泌假说认为抑郁症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过度激活有关。图1是5-HT在突触间隙发挥作用以及再摄取示意图,图2是HPA轴及相关激素示意图,字母代表物质、数字代表过程,请回答:
(1)根据图1可知,当兴奋传导到神经末梢时,电压敏感钙通道打开,Ca2+进入细胞促进5-HT的释放。5-HT以_________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_________,产生动作电位,进而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2)5-HT发挥作用后被5-HT转运体重新转移到细胞内的去向是_________,当突触间隙5-HT含量过多时其与突触前受体结合通过过程③抑制5-HT的释放,意义是_________。
(3)根据两种假说,下列哪种药物不可以治疗抑郁症____________。
A.苯乙肼(5-HT水解酶抑制剂) B.帕罗西汀(5-HT转运体抑制剂)
C.槟榔十三味丸(降低皮质醇的量) D.可的松(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4)科研人员研究了有氧运动(跑速15m/min,30min/d,每周运动三天)对HPA轴过度激活型抑郁症大鼠的影响,已知氟西汀为常见的抗抑郁的药物,请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要点
等量的某药物处理 将40只8周龄雄性大鼠进行相应处理,使得其HPA轴处于过度激活状态,同时表现出抑郁症状。
适应性培养 另取10只健康大鼠与抑郁症模型鼠一起在①_________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一周。
实验分组 将上述大鼠分为5组:甲组为正常对照组,乙组为抑郁对照组,丙组为运动干预组,丁组为②_________干预组,戊组为运动联合氟西汀干预组。
实验处理 甲组在食物充足,温度为22℃,湿度为40%-50%等环境条件下培养8周。乙组培养条件与甲相同。丙、戊组每周三天进行有氧运动,丁、戊组每天用氟西汀灌胃,其他培养条件与甲组相同。
相关数据测定 对所有小鼠进行麻醉,测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的量,甲、乙、丙、丁、戊五组小鼠的CRH平均值分别为:5、15、8、7、6OD·μm-2
实验结论:③_________
24.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受到新冠病毒攻击后发生的部分免疫应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Ⅰ的作用是吞噬、处理和_________抗原,由此可体现细胞质膜具有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
(2)细胞IV需要受到_________两个信号的刺激,此外还需要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_________的作用才能发生增殖分化。
(3)图中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是_________(填写图中细胞序号);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主要是细胞_________(填写图中细胞序号)发挥强烈的二次免疫。
(4)2021年2月25日,由中国科研团队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上市注册申请获得批准。现用若干只健康实验动物、接种物(含各种不同浓度疫苗制剂的溶液)、抗体定量检测仪器等进行实验,检测疫苗接种后动物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
①对照组具体操作为_________,一段时间后用抗体定量检测仪器检测新冠病毒抗体水平。
②根据下表信息的四组情况,请描述其中接种新冠疫苗的最佳方案:_________。
组别 浓度(VP) 剂量(支) 间隔时间(周) 抗体水平
1 14×105 2 2 94.43
2 25×105 2 2 96.26
3 34×105 2 4 97.56
4 45×105 2 4 98.87
25.1998年,在国际植物生长物质学会(IPGSA)第16届大会上,油菜素甾醇类、茉莉酸类和水杨酸类被加入植物激素名单。独脚金内酯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类植物激素。为了研究独脚金内酯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以下实验:
(1)GR24是人工合成的独角金内酯类似物,科研人员为研究GR24对拟南芥侧枝的影响,选择野生型拟南芥植株和一种突变型拟南芥植株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①该突变型拟南芥体内缺少_________,致使GR24对拟南芥侧枝数目没有影响。
②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独角金内酯的作用是_________。
(2)为了进一步研究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对侧枝生长发育的影响,科研人员利用野生型拟南芥植株进行了以下实验,结果如下。
①NAA是生长素类似物,这类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_________。对主茎(非成熟组织)处理时,NAA应加入图1中固体培养基_________(填“A”或“B”)。
②利用图1装置,分别做了四组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根据结果推测GR24影响侧枝生长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
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学试卷答案
考试时间:75分钟 考试分数:100分
1-5 DADCB 6-10 ADCCB 11-15 DADBC
16.CD 17.ABD 18.AD 19.ABD 20 .AB
21.(共10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
(1)促胰液素 胰腺
(2)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增加
(3)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2分)
(4) 升高 饥饿状态可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肝糖原分解(2分)
22.(共9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
(1)垂体 血浆(2分) 减少
(2)蛋白质 生长激素
(3)大脑皮层(2分) 能
23.(共13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
(1) 胞吐(1分) Na+内流(1分)
(2)进入突触小泡和进入线粒体被5-HT水解酶水解 防止5-HT的过多释放使突触后膜持续过度兴奋
(3)D
(4)相同且适宜(1分) 氟西汀 适度有氧运动和氟西汀治疗都能缓解大鼠的HPA轴过度激活型抑郁症,运动的同时结合氟西汀治疗缓解效果更好
24.(共13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
(1)呈递(1分) 一定的流动性
(2)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的分子变化与B细胞结合 细胞因子(1分)
(3) V(1分) Ⅲ、Ⅵ
(4)接种等量不含新冠疫苗的溶液 注射浓度为5×105VP的新冠病毒疫苗两支,间隔时间为4周
25.(共10分,每空2分)
(1)识别GR24的受体 抑制植物侧枝(侧芽)的形成
(2)植物生长调节剂 A 通过促进NAA的作用进而抑制侧枝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