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北师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七章 运动和力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1.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道“会挽雕弓如满月”.如图所示,用力拉弓,弓被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拉弓射箭时,弓弦发生 (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后会对箭产生弹力.
2.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如图所示,返回舱启动反推火箭向下喷出燃气减速着陆,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此过程中喷气对返回舱产生的作用力 (选填“向上”或“向下”).
3.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如图所示,手执毛笔竖直悬空静止,毛笔受到重力的方向是 的;若手握笔杆的力增大,毛笔受到的摩擦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如图所示的智能送药机器人在疫情期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其空载时质量为50 kg,一次最多可以配送60 kg物品.机器人空载时受到的重力是 N,满载行驶与空载行驶相比,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已知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是总重力的,则满载时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为 N.(g取10 N/kg)
5.一辆正在行驶的小车的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如图所示的情景时,说明小车正在做 (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此时绳子对小球的拉力和小球受到的重力 (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6.起重机要吊起质量为100 kg的钢件,使其以 1 m/s 的速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钢件受到的拉力是 N;若让钢件以2 m/s的速度匀速上升,钢件受到的拉力是 N.(g取 10 N/kg)
7.如图所示是小楠同学跳远的几个阶段,请你据此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尝试解答.
问题:
解答: .
8.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方体木箱,小林用水平推力F把木箱向前推动,如图甲所示.此过程中,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木箱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则3~5 s内,木箱运动的距离为 m, 2 s时木箱受到的合力为 N.
甲 乙 丙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双选题每小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9.小秋和妈妈去超市购买日用品,小秋用塑料袋提了一袋大米,她感觉到手受到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则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
A.大米 B.小秋的手
C.塑料袋 D.地球
10.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
A.转动的指针 B.投出的篮球
C.转弯的火车 D.自动扶梯上的人
11.《考工记》中有“马力既竭,辀尤能一取焉”,意思是马对车不施加拉力了,车还能继续向前运动.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撤去拉力后车的惯性大小不变
B.车只在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C.拉力大小可以改变车的惯性大小
D.车运动越快,惯性越大
12.如图所示,作用在小萌虎上的两个力F1、F2,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
A B
C D
13.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小瓶盖、牙膏盒、铁丝、钩码和刻度尺等,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利用不同数量的相同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
B.此测力计的刻度值应该是上大下小
C.所制作的测力计只能测量物体重力
D.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都相同
14.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我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每次实验时,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是为了保证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B.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得越来越慢,因为它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快
D.通过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15.如图所示为小明在科学实践课上制作的“折纸青蛙”,用手按住青蛙的后部,此时青蛙相对于桌面静止,松手后,青蛙就可以向前跳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青蛙离开桌面向前跳动时,青蛙所受合力为零
B.青蛙能向前跳动是因为桌面对青蛙的力大于青蛙对桌面的力
C.青蛙离开桌面向前跳动的过程中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
D.用手按住青蛙的后部时,青蛙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青蛙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6.(双选)在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A厅,有一个可以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小火车,如图所示.当小火车将要通过“∩”形框架时,突然从小火车顶部的小孔中向上弹出一个小球,该小球越过框架后,恰好落回原来的小孔中.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球在空中运动时,不再受到重力
B.小球在空中运动时,受到小火车给的向前的推力
C.抛出的小球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
D.小球上升至最高处时,所受合力不为零
17.(双选)冬奥会对推动中西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自信产生了积极影响.下列有关冬奥会中冰雪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短道速滑运动员沿弯道匀速滑行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运动员将静止
B.乙图中冰球沿水平地面匀速直线滑行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丙图中的冰壶非常光滑,是为了增大与冰面的摩擦力
D.丁图中花样滑冰运动员做有些动作时会弯膝蹲下,是为了降低重心,避免摔倒
三、作图题(共8分)
18.(4分)一物体从粗糙斜面底端冲上斜面的过程中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如图所示,请画出此刻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19.(4分)在车站广场上常常能看到女士们使用的子母旅行箱,如图所示.化妆包B平放在拉杆箱A上,当人拉动手柄水平向右加速前进时,请在图中O点处画出化妆包B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四、实验探究题(共31分)
20.(10分)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1中.
表1
质量m/g 100 200 300 500
重力G/N 1 2 3 4 5
甲 乙
(1)请根据表1中已知的4组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
(2)根据作出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可知,物体所受重力G与物体的质量m的比值为g= N/kg.
(3)根据(2)中的结论,表1中空格处应该填 .
(4)从前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商人在荷兰买进了大量青鱼,装上船从荷兰运往靠近赤道附近的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到了那里,称得青鱼的重力少了3×105 N,这么多的青鱼到哪里去了 请你根据表2中列出的一些城市和地区的g值回答问题.
表2
地点 赤道 广州 武汉 上海 北京 纽约 莫斯科 北极
g值 大小 9.780 9.788 9.794 9.794 9.801 9.803 9.816 9.832
地理 纬度 0° 23°06' 30°33' 31°12' 39°56' 40°40' 55°45' 90°
①在上表中所列的八处地点用天平测量同一物体的质量,所得的结果是 ,这是因为 .
②上表中g值相差最大的两地是 和 .
③青鱼失踪的原因是 .
21.(8分)图甲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情景.
甲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上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以竖直方向为轴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是为了探究 .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如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
乙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小华设计的实验能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22.(13分)如图甲、乙、丙所示是小明进行的“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在实验前,小明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1)要验证猜想一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实验中应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在水平木板上做 运动,确保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
(2)在图乙、图丙所示的实验中,铜块和木块交换位置叠放在一起的目的是使 相同,探究的是 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由图乙、图丙所示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3)为验证猜想三,小明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放置在水平木板上的铜块,并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 铜块放置方式 铜块运动快慢 弹簧测 力计示数
1 平放 很慢 2 N
2 平放 慢 2 N
3 平放 较快 2 N
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实际操作中,用手拉着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是比较难实现的,因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一定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请你提出一个改进方法,确保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请画图说明并解释).
第七章 运动和力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C D A A A A C CD BD
1.形状 弹性
2.相互的 向上
3.竖直向下 不变
【解析】手执毛笔竖直悬空静止,毛笔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手对它竖直向上的摩擦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若手握笔杆的力增大,毛笔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摩擦力仍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摩擦力不变。
4.500 变大 110
【解析】机器人空载时受到的重力G=mg=50 kg×10 N/kg=500 N;满载时,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f=G总=×(m+ m物)g=×(50 kg+60 kg)×10 N/kg=110 N.
5.减速 不是
【解析】第一空可采用分类讨论法进行分析.第二空,绳子对小球的拉力和小球受到的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
小车运动情况 分析 小球状态
匀速运动 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
加速运动 小车的运动变快,但小球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小球相对于车厢要向后运动
减速运动 小车运动变慢,小球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小球相对于车厢要向前运动
6.1 000 1 000
【解析】钢件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钢件受到的力相互平衡,故F拉=G=mg=100 kg×10 N/kg=1 000 N.
7.为什么小楠起跳后最终会落回地面
在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会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所以小楠最终会落回地面(开放性试题,合理即可)
8.2 100
【解析】
时间段 木箱的状态 推力F与摩擦力的关系 结论
0~1 s 静止 f静=F1=100 N 3~5 s木箱运动的距离s=vt=1.0 m/s×2 s=2 m; 2 s时木箱受到的合力F合=F2-f滑=300 N-200 N=100 N
1~3 s 加速直线运动 F2=300 N,且F2>f滑
3~5 s 匀速直线运动 f滑=F3=200 N
5~6 s 减速直线运动 F4=0,f滑=200 N
9.C 10.D 11.A
12.A 判断两个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要看它们是否同时满足四个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只有题图A符合题意.
13.A 橡皮筋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橡皮筋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钩码上标有质量的数值,且每个钩码的质量相同,故可以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A正确;在弹性限度内,橡皮筋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因此测力计的刻度值应该是上小下大,故B错误;所制作的测力计可以测量重力,也可以测量其他力,例如拉力,故C错误;橡皮筋的长短、粗细都影响着测力计的量程,所以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不相同,故D错误.
14.A
15.C 青蛙离开桌面向前跳动时,青蛙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受力不平衡,则所受合力不为零,A中说法错误,C中说法正确;桌面对青蛙的力和青蛙对桌面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B中说法错误;用手按住青蛙的后部时,青蛙受到重力、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手对它的压力,青蛙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三个力平衡,故D中说法错误.
16.CD 17.BD
18.如图所示.
19.如图所示.
20.(除标注外,每空1分)(1)如图所示.(1分) (2)10 (3)400 (4)①一样大 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2分) ②赤道 北极 ③物重G=mg,商人将青鱼从荷兰运往靠近赤道附近的摩加迪沙时,青鱼的质量可认为不变,但g值却越来越小,同一青鱼所受的重力变小(合理即可)(2分)
【解析】(2)物体的重力G与质量m的比值为g==10 N/kg;(3)题表1中空格处应填的质量是m===0.4 kg=400 g.
21.(除标注外,每空1分)(1)相反 钩码的数量 (2)不能 没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2分)
(3)把小卡片剪成两半 (4)A(2分)
22.(除标注外,每空1分)(1)甲、乙 匀速直线 等于 (2)压力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 (4)如图所示.(2分) 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着放在木板上的物体,用力拉动木板使木板在水平面上以任意大小的速度向右运动,物体均可以保持静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合理即可)(4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