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师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八章测试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北师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八章测试卷(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1-18 16:5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北师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八章 压强与浮力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生活中物理无处不在.如图所示,“麻绳提豆腐——提不起来”,这一俗语中的物理知识是:豆腐受到的压力一定时,    很小,导致    很大,提豆腐容易碎,所以说豆腐提不起来.
2.如图是我国战国时期的青铜汲酒器示意图,长柄上端与球形底部各开一小孔a、b.当汲酒器内充满酒水,向上提升长柄取酒时,应使a孔________(选填“闭合”或“打开”),酒水不流出是由于________的作用.
   
3.飞机前进时,气流被飞机分成上、下两部分,由于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上、下不对称,机翼上方气流速度比下方________对机翼上表面的压强比下表面的压强________,机翼上、下表面就产生了压力差,这就是升力产生的原因.
4.如图所示A、B两管中装有相同质量的不同液体,则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的压强pA________(选填“>” “<”或“=”)pB.
5.一个铝块一半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重力为2 N,则此铝块受到的浮力为   N;当它全部浸入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   N.
6.在一桌面面积为1 m2的水平工作台中央,放置了一棱长为2 cm、质量为20 g的正方体金属块,金属块对桌面的压力为    N;对桌面的压强为    Pa.(g取10 N/kg)
7.“独竹漂”是指运动员脚踏漂流在水面上的单根楠竹,依靠细竹竿划动达到水上漂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图所示.若楠竹的质量为10 kg,运动员和细竹竿共重500 N,则水对此根楠竹的浮力为    N,此时楠竹排开水的体积为    m3.(ρ水=1×103 kg/m3,g取10 N/kg)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双选题每小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8.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
A.乳牛自动喂水器 B.锅炉水位计
C.活塞式抽水机 D.水封式地漏
9.如图所示,粗玻璃管两端开口处扎有相同的橡皮膜,且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四幅图能正确反映橡皮膜凹凸情况的是 (  )
   A     B     C     D
10.如图所示,a、b是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将两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稳定后 (  )
A.乙沉底,甲受到的浮力大
B.甲漂浮,甲受到的浮力大
C.乙漂浮,乙受到的浮力小
D.甲沉底,乙受到的浮力大
11.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台形容器(重力均为G容)以不同方式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盛有深度相同的水,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一定小于p乙
B.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一定小于F乙
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一定大于F'乙
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一定大于p'乙
12.2022年6月17日,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下水服役,为大国重器点赞.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航母在海面上匀速航行时,航母受到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
B.为了防止相碰,并列航行的护卫舰与航母须保持较远距离,因为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C.舰载机飞离航母后,航母受到海水的浮力减小
D.舰载机飞离航母后,航母船身相对于水面会下沉一些
13.如图是实验用的锥形瓶,将锥形瓶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已知锥形瓶的质量为m1、底面积为S.当往锥形瓶中倒入质量为m2的液体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锥形瓶所受的重力与水平桌面对锥形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C.锥形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D.液体对瓶底的压力与水平桌面对锥形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4.(双选)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上空间最大、搭载人数最多的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建造完成,如图所示.它采用无动力下潜上浮技术.下潜时,潜水器两侧压载铁和潜水器的总重大于潜水器所受的浮力;完成任务后,抛弃压载铁,潜水器就会上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潜水器上浮过程中比下潜时受到的浮力大
B.潜水器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C.潜水器下潜过程中排开水的重力逐渐减小
D.潜水器下潜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变大
15.(双选)如图所示,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相同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现将同一木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木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相平.两种情况相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木块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B.木块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较大
D.盛甲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较小
三、作图题(共5分)
16.(2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容器中的水面相平,A、B是深度和面积均相同的两处,请画出A、B两处所受水的压力的示意图.
17.(3分)图中的三个物体分别处于上浮、悬浮和下沉状态,不计摩擦和阻力,请画出物体在不同状态下的受力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25分)
18.(6分)实验桌上有弹簧测力计一个(量程为5 N、分度值为0.2 N),三种规格的注射器A、B、C (量程分别为20 mL、10 mL和2 mL,长度相等),刻度尺一把.要求利用现有器材粗略测量大气压强.某同学选定器材并设计方案,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应该在注射器活塞     时,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该同学在实验时发现,弹簧测力计被拉到示数等于5 N时,活塞仍没有滑动.想要继续采用此方案完成实验,需做的改进是           .
(3)该同学正确操作,发现测出的结果误差较大,请你指出其中的一个原因:                    .
19.(10分)在做“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时,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图a、b、d中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实验测得几种情况下压强计的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是h4>h1=h2>h3.
   
a      b       c      d
(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比较              来判断的,这种方法称为    .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因素不变,这种探究方法是  .
(2)使用压强计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有高度差,则应通过方法    (填代号)进行调节.
①从U形管内倒出适量的水
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③向U形管内加适量的水
(3)由图a和图    两次实验比较可以初步得出: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由图a和图b两次实验比较可以初步得出:  .
(5)小明通过图c和图d两次实验,判断图d烧杯中的密度较大,但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  .
20.(9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溢水杯等器材,按照如图甲中的步骤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空桶和石块的重力,其中石块的重力大小为    N.
(2)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可由     两个步骤测出.
(3)由以上步骤可初步得出结论: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
(4)为了得到更普遍的结论,下列继续进行的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填选项前字母)
A.用原来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用原来的方案将水换成酒精进行实验
C.用原来的方案将石块换成体积与其不同的铁块进行实验
(5)另一实验小组在步骤c的操作中,只将石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则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与(3)相同的结论.
(6)完成实验后,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图乙所示的器材.
利用这些器材同学们可探究很多物理规律,请从其中选择你所需要的器材(只填所选器材的编号),并针对你所选择的器材提出相对应的一个探究课题.
选择器材:  .
探究课题:  .
五、综合应用题(共20分)
21.(10分)如图所示,一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的容器,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容器质量为400 g,底面积为200 cm2,橡皮膜中心距离容器底10 cm.小海将容器放于水平桌面上,往左侧注入水,深30 cm,橡皮膜突起.随后又往右侧注入35 cm深的某种液体,橡皮膜变平.(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求:
(1)未注入任何液体前,容器所受重力及对桌面的压强;
(2)右侧液体的密度.
22.(10分)如图所示是一种木制的“菱桶”(可看成圆柱体),是江南地区常见的采菱时的载人工具.已知菱桶的底面积为2 m2,高为25 cm,质量为20 kg.求:(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1)一只空“菱桶”放入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2)静止时,空“菱桶”露出水面的高度.
(3)若图中采菱人的重力为600 N,“菱桶”此时露出水面的高度为20 cm,则“菱桶”内菱角的重力.
第八章 压强与浮力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C B D C BD AD
1.受力面积 压强
2.闭合 大气压
【解析】当汲酒器内充满酒水,向上提升长柄取酒时,若a打开,则a、b两个小孔都与外界大气相通,酒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出,若a闭合,则a孔与外界大气隔绝,而b孔处,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酒水不会流出,所以应使a孔闭合.
3.大 小
4.>
mA=mB,VAρBpA>pB
5.2 4
【解析】F浮=G排=2 N;当铝块全部浸入水中后排开水的重力为原来的2倍,即F'浮=2G排=4 N.
6.0.2 500
【解析】金属块对桌面的压力F=G=mg=0.02 kg×10 N/kg=0.2 N,金属块对桌面的压强p===500 Pa.
7.600 0.06
8.C 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故C项符合题意.
9.B
10.C
11.B
12.D
13.C 对锥形瓶受力分析,锥形瓶受到重力、桌面的支持力和液体的压力作用,故锥形瓶所受的重力与水平桌面对它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A、D中说法错误;由锥形瓶的形状可知,瓶壁对液体会有向下的压力,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大于液体的重力,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要大于,B中说法错误;锥形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G总=(m1+m2)g,则锥形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C中说法正确.
14.BD 潜水器下潜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V排不变,水的密度ρ水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水gV排可知,潜水器受到的浮力不变,A、C错误;潜水器漂浮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B正确;潜水器下潜的过程中,所处的深度逐渐变大,由p=ρ水gh可知,潜水器受到水的压强变大,D正确.
15.AD 木块在甲液体中悬浮,所受浮力等于木块重力,木块在乙液体中漂浮,所受浮力也等于木块重力,故木块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相等,A正确,B错误.因为ρ甲=ρ木,ρ乙>ρ木,所以 ρ甲<ρ乙;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ρ甲gh,p乙=ρ乙gh,两液体的深度h相同,故p甲16.如图所示.
【解析】由于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因此液体会对容器壁产生压力,且压力垂直作用在容器壁上;A、B深度相同,根据p=ρgh可知,A、B处的压强相等,又因为p=,A、B面积相同,所以A、B两处所受压力大小相等.
17.如图所示.
18.(每空2分)(1)刚开始滑动 (2)换用量程更小的注射器 (3)活塞与筒壁间有摩擦(合理即可)
【解析】(2)因为大气压强是一定的,根据公式 F=pS可知,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也会越小,所以当弹簧测力计量程不够时,可换用更细的注射器,即量程更小的注射器;(3)注射器活塞与筒壁间有摩擦,会使测得的读数偏大.
19.(除标注外,每空1分)(1)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转换法 控制变量法 (2)不漏气 ② (3)c (4)在同种液体的相同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2分) (5)没有控制金属盒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相等,不能判断出图d烧杯中的液体密度较大(2分)
20.(除标注外,每空1分)(1)3.8 (2)1.4 a、d (3)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4)A (5)能(2分)
(6)①②③⑧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或⑥⑦ 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或①②③④⑤⑦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21.(1)容器质量m=400 g=0.4 kg,容器重力G=mg=0.4 kg×10 N/kg=4 N (1分)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4 N (1分)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200 Pa (2分)
(2)橡皮膜中心在水中的深度h水=h1-h0=30 cm-10 cm=20 cm=0.2 m (1分)
橡皮膜中心在水中受到的压强p水=ρ水gh水=1.0×103 kg/m3×10 N/kg×0.2 m=2 000 Pa (1分)
注入35 cm深的某种液体后,橡皮膜变平,故p水=p液 (1分)
橡皮膜中心在右侧液体中的深度h液=h2-h0=35 cm-10 cm=25 cm=0.25 m (1分)
右侧液体的密度ρ液= = = 0.8×103 kg/m3 (2分)
(2)注入35 cm深的某种液体后,橡皮膜变平,故p水=p液,即ρ水gh水=ρ液gh液
橡皮膜中心在水中的深度h水=h1-h0=30 cm-10 cm=20 cm=0.2 m
橡皮膜中心在右侧液体中的深度h液=h2-h0=35 cm-10 cm=25 cm=0.25 m
右侧液体的密度ρ液===0.8×103 kg/m3
22.(1)一只空“菱桶”放入水中静止时,“菱桶”漂浮,此时浮力等于重力,空“菱桶”受到的浮力F浮=G=mg=20 kg×10 N/kg=200 N (2分)
(2)由F浮=ρ水gV排可知,空“菱桶”排开水的体积
V排===0.02 m3 (1分)
由V=Sh可得,空“菱桶”浸入水中的深度
h===0.01 m=1 cm (1分)
因此空“菱桶”露出水面的高度h露=h桶-h=25 cm-1 cm=24 cm (1分)
(3)已知“菱桶”此时露出水面的高度为20 cm,则“菱桶”浸入水中的深度h'=25 cm-20 cm=5 cm=0.05 m (1分)
“菱桶”排开水的体积V排'=Sh'=2 m2×0.05 m=0.1 m3 (1分)
“菱桶”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0.1 m3=1 000 N (1分)
“菱桶”漂浮,则浮力等于人、“菱桶”和菱角的总重力,则菱角的重力G菱角=G总-G人-G=1 000 N-600 N-200 N=200 N (2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