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2023一2024一1期中试卷
高一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題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
对应題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
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
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上册第一至第三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群星璀璨的盛唐诗坛里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素有“诗仙”
之誉,在我国各代浩若星辰的诗人中独树一帜,其篇篇旷世之作跨越千年而不衰,拥有广泛而深
远的影响。李白最具历史魅力的就是其自由精神的发散,其自由精神本质的美令后世叹为观
止。他所展现的那种自由精神的美只属于他一个人,使他成为文学历史中神一般不可逾越的
存在。
李白的自由精神与其思想有着密切联系。他一生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其思想存在复杂性。
其人生的不同时期,受不同思想的影响,与他本身豪放不羁、自由不拘、高傲不屈、浪漫不已的性
格也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也与他所生活的盛唐时代思想自由、兼容并蓄有所关联。他的性格与
他的思想相辅相成,二者与他的自由精神本质共生,互相建构,成就了一个千古无二的李白。
李白一生都受政治理想的牵引,一生都未曾放弃建功报国的政治目标,他对仕途的执着也
是他一生矛盾思想的关键,而这种思想受儒家思想影响极大。儒家思想中积极入世、施仁政、爱
民等主张都是李白一生所追求的,他有着强烈的济世救国之心,在腐败的政治面前坚守仁义正
道,同情在黑暗政治统治下受苦受难的普通民众,为他们愤慨,为他们不平,对他们寄寓深刻的
同情,等等。他这方面的思想在他的众多作品中也均有所体现,他道:“仲尼七十说,历聘莫见
收。鲁连逃千金,珪组岂可酬。时哉苟不会,草木为我俦。”他的政治追求,是以孔子、鲁仲连为
榜样的,游历各地,寻找实现政治理想的机会。他性格极具浪漫,当然这也与儒家思想的浪漫不
乏联系,天生不爱拘束,也不屑权财,这样的性格驱使他只能采取类似周游探访的方式去实现他
的政治抱负。而这种游历又造就了他对儒家入世思想的深入汲取,内化为他自己的济世精神,
造就了他对政治理想的执着。他对社会现实的态度既失望又保持期望,意欲能有机会“济天
下”,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这部分思想也是他自由精神联系现实最密切的思想部分。但另一方面,
【高一期中试卷·语文第1页(共8页)】
241267D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李白是盛唐诗坛里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以偏概全,原文表述是“李白…是群星璀璨的盛唐诗坛里最其
代表性的作家之一”。)
2.B(“李白的豪放蒲酒来源于任侠思想”曲解文意,原文表述是“他豪放潇洒的性格特点或与这种任侠思想颇有
联系”。“所以具有了侠义风范”强加因果。)
3.D(D项,借姜太公钓鱼和伊尹做梦的典故来表达对建功立业的渴望,符合材料第三段中“李白一生都受政治
理想的牵引,一生都未曾放弃建功报国的政治目标”的观点。A项,表达的是相思之情:B项,表达的是月下
独酌的孤独之感;C项,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4.①总体采用“总一分一总”的论证结构,先总写李白具有的独特自由精神之美,再分析李白的思想、性格和其
自由精神之间共生互建的关系,最后再次强调李白自由精神的独一无二和无法超越,收束全文。②采用多种
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比喻论证。文章举了大量李白创作的古诗词进行论证,最后一段将他的自由精神比
作极美工艺,生动形象地体现其自由精神之美。(每点2分,意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的情给分》
5.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两句,体现材料中李白不受拘束、超脱世俗的自由精神。②“身登
青云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等句,体现李白热爱,尊崇自然,悠然自得,与自然相融的思想。
③“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等句,写李白访仙境、见仙人,体现浓厚的道家思想。(每点2分,
意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6,D(“这是林道静参加革命初期幼稚的表现”理解错误,依据原文当林道静听完徐辉的话之后,“孤独的感觉消
失了。林道静被随处都能遇到的、人类最珍贵的同情与正义的支援鼓舞若。她想:生活的海洋,只要你浮动,
你挣扎,你肯咬紧牙关,那么总不会把你沉没”可知,林道静对新生活充满幻想,这是林道静感受到同志关怀,
坚定革命信念的表现。)
7.C(“运用了外貌描写”分析错误。“‘这屋里都是什么案?’林道静问”是语言描写,“暗自想道…”是心理描
写,“道静的眼晴看着窗户和门外”是动作描写,文章在描写林道静时没有使用外貌描写。)
8.①敢于斗争:被捕后做好牺牲准备;在与敌人的抗争中不受蛊惑、意志坚定。②直爽可爱:在愤怒中承认自己
参与散发传单,承认仇恨;在友人面前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信任同志。(每点2分,意对即可)
9.①内容上,展现了青年革命党人林道静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青春历程;②主题上,表达了作者对以林道静为
代表的这一青年群体的讴歌,赞美;③表达效果上,生动形象,富有文学性,给人朝气蓬勃之感,使人感受到革
命乐观主义精神。(每点2分,意对即可)
10.ADG(原文标点为: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
11,D(“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属”通“嘱”,是嘱咐、嘱托的意思,与“善属文”中的“属”含义不同。)
12.A(“于是想要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王谦的儿子王粲”理解有误,原文“欲与为婚,见其二子,使择焉”意为
“想要和他结为婚姻,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叫出来见王谦,让王谦挑选一个为妻”。)
13.(1)然而他喜爱贤才却不能任用,所以杰出的人才都离开了他。(“好”“用”“去”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下棋的不相信,用头巾盖住棋局,让他用另一副棋照样摆出来。(“信”“以”“更”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4.①侧面描写:如写富有才名的蔡邕听说王粲在门前求见,匆忙中倒穿着鞋子出来迎接王粲;②正面描写:如
写他擅长写文章,提笔就一气呵成,没有需要修改订正的地方。(每点2分,答满两点得3分,意对即可:有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的情给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王莱字仲宣,山阳高平人。曾祖父王龚,祖父王畅,都是汉代的三公。父亲王谦,是大将军何进的长史。何
进因为王谦是公卿望族的后代,想要和他结为婚妇,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叫出来见王谦,让王谦挑选一个为妻。
王谦没有答应。因病免官,死在家中。
汉献帝向西迁都,王桑迁居到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到他,对他的才华感到惊异。当时蔡邕的才学有很大
名气,在朝廷中地位显贵,前去他家的车马经常堵住了里巷,家里宾客满坐。听说王粲在门前求见,蔡邕匆忙中
【高一期中试卷·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4126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