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对比阅读
学习任务:
1.《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都是鲁迅为纪念牺牲的进步青年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请认真阅读《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梳理两篇文章的写作思路,圈画出文中精彩的议论和抒情语句,在空白处以旁批形式作5至10处评点。
2.《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背景相似,主题相同,情感相通,在写作手法和语言表达上也有共同之处,却又各具特色。请在个人自主阅读、评点的基础上,依据下表,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两篇文章的比较。
一、纪念对象
(一)纪念聚焦于刘和珍与左联五烈士
《记念刘和珍君》写于1926年4月1日,是为纪念“三·一八”惨案牺牲的烈士所作。1926年,北京各界民众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瑞祺竟命令卫队开枪射击,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游行群众,当场和事后因重伤而死的有47人,伤者150余人,造成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互相勾结屠杀中国爱国人民的大惨案。段祺瑞政府为了推卸罪责,诬蔑被害的爱国青年是“暴徒”,并通缉所谓“暴徒首领”。反动文人诬蔑广大群众是“受人利用”,是“自蹈死地”等。遇难的爱国青年中,刘和珍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时任学生自治会主席,遇害时年仅22岁;杨德群是国文系预科学生,遇害时年仅24岁。
《为了忘却的记念》写于1933年2月7—8日,是为纪念惨遭杀害的“左联五烈士”所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地进行反革命文化围剿,大肆逮捕拘禁秘密杀害革命作家。1931年1月17日,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等五位革命青年作家被捕;2月7日,被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的淞沪警备司令部。“左联五烈士”中,白莽年纪最小,不到21岁;柔石年龄最大,也不过29岁。
两篇“记念”文章中的七位烈士都是大有可为的青年。刘和珍是学生自治会主席,是鲁迅的学生;“左联五烈士”活跃在当时的文艺战线,多是鲁迅的朋友。五烈士中,与鲁迅接触较早,在上海时又往来最密的,是柔石。与鲁迅较熟的是白莽,文中提到他们有关翻译和诗歌的几次交流。这些烈士牺牲时,都只是20多岁的青年。
(二)纪念的对象包括众多追求光明,敢于斗争,不惧牺牲的中国青年。
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第一部分中写道:“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其中“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在文章第三部分再一次被提及。在文章第五部分,鲁迅不仅记述了刘和珍牺牲的经过,还具体记述了杨德群牺牲、张静淑受伤的经过。鲁迅感叹道:“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在这里,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三人构成了一组勇毅坚决、从容临难的青年群像。纵观全文,从刘和珍个人,到从容转辗于枪弹攒射之中的三位女子,再到“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可以说,《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是鲁迅以较为熟悉的刘和珍为代表,对包括杨德群等在内死于执政府枪下的众多爱国青年共同的纪念。鲁迅对徒手请愿的斗争方式不赞同,而对爱国青年从容辗转、不怕牺牲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
《为了忘却的记念》纪念的同样不仅是五位年轻的作家。文中第四部分提及“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原来如此!……”,叹号表明了强烈的震动和愤怒,省略号则包含了许多难以尽述的愤怒、仇恨和对死者的思念痛悼之情。在文章第五部分中鲁迅写道:“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鲁迅以“三十年”“许多”“层层淤积”来突出牺牲青年之多,可见,鲁迅不能忘却的绝不仅仅是五位青年作家,也不仅仅是1931年2月7-8日被杀害的二十四位牺牲者。可以说,所有在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反抗黑暗统治而英勇献身的中国的青年,都是鲁迅纪念的对象。从先驱者的斗争精神中,鲁迅预见了中国的未来,含蓄地表达了革命必胜的信念。
【小结】
两篇文章是以刘和珍及“左联五烈士”为代表,以小见大,从个人到群像,纪念众多为身处铁屋之中的民族寻找出路,虽殒身而不恤的中国的革命青年。这些青年们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用鲜血在苦难深重的旧中国闯出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鲁迅未必在文章中一一列举了他们的名字,但鲜明地记录下了他们为中国所流的鲜血,以此鼓舞真的猛士继续前行。
二、视角和选材
(一)《记念刘和珍君》:师者视角。
由于鲁迅和刘和珍是师生关系,《记念刘和珍君》主要是从师者的视角围绕刘和珍的牺牲,先后说明了写作的缘起和意义、刘和珍斗争及牺牲的情形,抒发了满腔悲愤,总结教训并进一步鼓舞革命斗志。文章内容凝聚,结构展开过程清晰。
(二)《为了忘却的记念》:朋友视角。
《为了忘却的记念》集中回忆了五位烈士,记述了大量交往过程中的细节,穿插了鲁迅对这一时期自身生活状态和所思所感的回顾剖白,涉及的材料较多也较散。作为白莽和柔石的朋友,鲁迅记叙的多是私人间的交往。由于同柔石交往最多,所以详写了柔石。与白莽过往次之,笔墨便少于柔石。至于冯铿等三人,或只见过一面,或未见过面,便略写一笔带过。革命青年的形象在鲁迅先生笔下不是标签化、概念化的,而是还原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其中折射出的是彼此之间完全平等、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
三、人物刻画
(一)《记念刘和珍君》多概述和白描
在《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回忆刘和珍生前点滴,主要是事件概述。对于刘和珍几乎没有外貌描写,反复出现的是神态描写,比如出现了五次“始终微笑的和蔼的”,还有“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在第五部分中,以新闻报道式的白描,简略地勾勒了三位女子中弹的现场情形。但寥寥数笔令人感到触目惊心,反映出施暴者的暴虐残酷,也更加体现了几个女子惊心动魄的伟大。
(二)《为了忘却的记念》多记叙和细节描写
1.提问:鲁迅回忆白莽写了几次相见 回忆柔石又是怎么写的呢
明确: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鲁迅着重写了与白莽的三次会面,写柔石突出其“硬气与迂”,抓住柔石的性格特点来写。这就是写法上的不同,一个依次写了三次相见的情形,一个抓住性格特点来写,略写了对冯铿的印象。
2.提问: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写柔石可不可以写每次见面的情形?
明确:因为鲁迅先生和柔石很熟,经常交往,经常见面,不可能也没必要把每次见面的情形都记下来,不如抓住人物性格特点写更能突出人物,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小结】
由于鲁迅和白莽、柔石的交往更为密切,《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多记叙和细节描写。比如写与白莽的三次见面,有较为具体的事件叙述、较为详尽的细节描写。回忆柔石的笔触就更加细腻生动,文中提到作者与柔石的对话:“我有时谈到人会怎样的骗人,怎样的卖友,怎样的吮血,他就前额亮晶晶的,惊疑地圆睁了近视的眼睛,抗议道,‘会这样的么?——不至于此罢?……”柔石的单纯善良的形象,如在眼前。
3.《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几处引用
(1)鲁迅为纪念“白莽”等左联五烈士而写的这篇文章,以叙事居多,但开篇并未直接叙写自己与这五位青年作家之间的关系,而是首先引用了《文艺新闻》上林莽的《白莽印象记》中的片段。
第一部分:
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只有《文艺新闻》上有一点隐约其辞的文章。那第十一期(五月二十五日)里,有一篇林莽先生作的《白莽印象记》,中间说:
“他做了好些诗,又译过匈牙利诗人彼得斐的几首诗,当时的《奔流》的编辑者鲁迅接到了他的投稿,便来信要和他会面,但他却是不愿见名人的人,结果是鲁迅自己跑来找他,竭力鼓励他作文学的工作,但他终于不能坐在亭子间里写,又去跑他的路了。不久,他又一次的被了捕。……”
《文艺新闻》是左联领导的“半公开”刊物,在林莽(楼适夷)写的《白莽印象记》一文中“隐约其辞”地刊载了白莽等人被捕的事情,可见其在白色恐怖笼罩下“难能可贵”的勇气和斗争精神。引文中的“亭子间”,是指上海楼房中的一种小房间,位置在房子后部的楼梯中间,狭小黑暗,租金比较低廉;当时贫苦的文艺作家、知识分子和机关小职员,多半租这种房间居住。白莽“终于不能坐在亭子间里写,又去跑他的路了”,则属于“隐约其辞”,稍微表露了白莽的一点情况,暗指他在从事革命工作,但又没有明确说明。“不久,他又一次的被了捕”及省略号同样也是“隐约其辞”,为读者留下了诸多猜想的空间。
(2)第四部分:
他在囚系中,我见过两次他写给同乡的信,第一回是这样的——
“我与三十五位同犯(七个女的)于昨日到龙华。并于昨夜上了镣,开政治犯从未上镣之纪录。此案累及太大,我一时恐难出狱,书店事望兄为我代办之。现亦好,且跟殷夫兄学德文,此事可告周先生;望周先生勿念,我等未受刑。捕房和公安局,几次问周先生地址,但我那里知道。诸望勿念。祝好!
赵少雄 一月二十四日。”
以上正面。
“洋铁饭碗,要二三只
如不能见面,可将东西
望转交赵少雄”
以上背面。
“信的正面”交代了柔石等人被押解到龙华监狱的时间及被上刑具、学德文的情况。柔石虽意识到案情重大,身处狱中却仍挂念着革命事业。柔石怕牵累鲁迅,因此写信给他的同乡;在这封信中,提及狱中跟“殷夫”(白莽)学德文,“德文”既是白莽翻译《彼得斐传》,引进、宣传进步思想的斗争工具,也是白莽与鲁迅先生联系的纽带。暗示鲁迅先生殷夫已被捕(鲁迅先生当时还不知道被捕的也有白莽),不要再与他联系了,也表明柔石在狱中“心情并未改变”,意志愈发坚定,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彰显了他的硬气;“并于昨夜上了镣,开政治犯从未上镣之纪录”,表明柔石仍然以善良之心看待反动当局,对反动当局及黑暗现实的认识尚未达到清醒与透彻的程度;三次提到“周先生”(原信中为“大先生”,表现了柔石尊崇和敬爱鲁迅的心意;鲁迅在文中对此做了改动),并且暗示鲁迅,反动当局(捕房和公安局)正在追查他,自己始终保守着秘密(鲁迅的地址,柔石当然是熟知的),并未“泄密”,转告提醒鲁迅要当心,注意安全。“信的背面”,包含着多重信息:“洋铁饭碗”,是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柔石“要二三只”,表明狱中生活条件之差,连最基本的生活条件都不能得到保障,足见反动当局的冷酷无情。严酷的现实让柔石逐渐成长、成熟起来。信的最后交代了联系方式,从中可见柔石虑事周全、为鲁迅先生安全着想的成熟和机智。引文的内容很好地刻画了人物性格。
(3)第四部分:然而那本《彼得斐诗集》却在的,翻了一遍,也没有什么,只在一首《Wahlspruch》(格言)的旁边,有钢笔写的四行译文道:
“生命诚宝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彼得斐,既是诗人,又是革命者。白莽所翻译的彼得斐的四句诗,集中反映了彼得斐的精神,也表现了白莽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中可以窥见白莽那“舍生取义”的崇高的献身精神。鲁迅从白莽的遗物中发现白莽翻译的彼得斐的诗,并原文录下,意在用彼得斐《生命与爱情》的思想境界来映衬白莽革命高于一切的伟大而宽广的胸怀;白莽在生命、爱情与自由三者之间抉择,来突显他追求自由的个性;用生命和爱情来铺垫、烘托自由的弥足珍贵;其不自由毋宁死的强烈思想感情,斩钉截铁,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四、表达方式、语言特点
(一)《记念刘和珍君》以抒情为主,情感表达更为直露显豁、汪洋恣肆,语言犀利激烈。
两篇“记念”都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纪念性散文,相比之下《记念刘和珍君》以抒情为主,情感发展呈现出更为清晰的蓄势过程。鲁迅的情感由开篇“只能如此而已”“实在无话可说”的压抑克制,到文中“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激烈喷涌,再到结尾“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的满腔悲愤,情感的发展推进如同不竭的潮水,在层层曲折进退之中不断积蓄能量,奔涌向前。从第一部分开始,浓烈的情感就时时贯穿于叙事之中,鲁迅把强烈深沉的抒情和平时冷静的记叙以及深刻警策的议论紧密结合在一起,伴随着鲁迅的叙述回忆,读者心中激起强烈的爱憎。正如教材中“学习提示”所说:“在情感表达上,《记念刘和珍君》是更为直露显豁、汪洋恣肆的。”
1.《记念刘和珍君》第四部分,5个自然段包含5个转折句:
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
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鲁迅以大量的转折、递进虚词,来表达震惊无语的情绪,像书法用笔中的顿挫手法,充满力度,形成盘旋而上,九曲回肠的气势。
2.《记念刘和珍君》第四部分:“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鲁迅将长句和短句交替使用,整句和散句结合运用,使文章或缓或急,缓为急做缓冲,急才真正抒发出缓时郁闷于心的悲愤情怀,文章气势跌宕起伏、连绵不断,表现了很强的感染力。
(二)《为了忘却的记念》以叙事为主,在叙事中夹杂着抒情议论,情感表达更为曲折隐晦,语言洗练朴实、含蓄深沉。
《为了忘却的记念》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开头就为全文点题,并奠定了悲愤的基调。前三个部分侧重于叙事,主要记叙白莽、柔石、冯铿的言行,第四部分开始,记叙柔石等青年被捕后的情形以及作者的境遇,这一部分记叙和抒情并重。第五部分则是强烈的抒情语句,抒发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和开头遥相呼应。相较于《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情感表达更为曲折隐晦。
1.探究:鲁迅先生写于1931年春天的诗
初稿:
惯于长夜度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文中诗: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提问:这首诗写于1931年2月。据鲁迅日记1932年7月11日,曾由诗人书成小幅赠日本进步诗人山本初枝。1933年2月,鲁迅作《为了忘却的记念》时,将此诗录入该文。对照初稿,文中诗有几处修改?这几处修改有何深意?
明确:对照初稿,诗中有三处修改。一是改“度春时”为“过春时”,鲁迅的“春时”是习惯在漫漫长夜当中度过的,在那久久不见“春光”的世上,这样的日子无疑是煎熬困苦的。二是改“眼看”为“忍看”,“眼看”似乎置身局外,有旁观的嫌疑,而“忍看”,是“岂忍看,怎忍看,不忍看”的意思,充分表现出鲁迅面对革命青年被杀害时的那种悲恸、愤怒、无奈而又无助的心情。三是改“刀边”为“刀丛”,杀机四伏的“刀丛”,更加凸显出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白色恐怖,大肆屠杀革命青年的嚣张气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