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测试题--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测试题--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7 07:3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评价
错题
一、积累运用(22分)
  学校开展以“劳动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劳动最光荣,我们的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的。老师写了“劳动寄语”,请你阅读并完成1— 4题。(13分)
  春水潺潺,草长yīng飞,农民在    着希望的田间辛勤播种;夏日炎炎,炽热的太阳烘烤着大地,空气里    着稻香。实验室里,科研人员以“不耽误、不懈怠”的敬业精神投入到烦琐枯zào的工作之中;街头巷尾,环卫工人用满是褶皱的双手,呵护着城市的美丽……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正用行动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劳动最光荣!
回望历史,中华民族一直是勤于劳作、善于创造的民族。今天,我们依旧需要弘扬劳动精神,决不能    ,要脚踏实地,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做“新时代好少年”。
1.为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烘烤(  ) 褶皱(  )
草长yīng飞(  ) 枯zào(  )
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哺育    弥漫    目不窥园
B.孕育    弥漫 目空一切
C.孕育    弥散    目空一切
D.哺育    弥散    目不窥园
3.小语负责设计“劳动作业单”,但她把种植步骤弄错了,请你帮她重新排序(  )(3分)
劳动作业单——为学校小菜园种植辣椒
①种植时要注意保证土壤疏松不板结,保持湿润,播种后才能顺利发芽
②另外要注意辣椒喜欢充足的光照
③因为6月气温较高,可以不必泡种,不必催芽,所以它是小菜园本月种植首选
④苗与苗之间不要靠太近,否则光照与营养都会不够
⑤辣椒喜热,南方6月正是最佳种植期
A.③①④⑤② B.⑤①②④③
C.⑤③①②④ D.③⑤①②④
4.小金写了一份种植辣椒的“劳动心得”,其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辣椒对土壤水分要求很高的原因,一定要勤浇水。
B.劳动需要坚韧的精神,只要拥有足够的毅力,才能克服困难。
C.通过种辣椒,让我体会到劳动的快乐。
D.我要用汗水浇灌劳动的果实,实现人生的价值。
5.(2022·宿迁中考)为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系列活动,八(1)班举行“我爱劳动”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9分)
  材料一 劳动中充满着知识与智慧。没有搬过重物就难以思考省力的方法,未亲手制作过陶艺就难以理解艺术的价值。古今中外众多的发明创造,有很多是从日常劳动中得到启发、获得灵感的。将劳动作为独立课程,不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为了有效辅助其他学科的学习,更是为了将各门学科的学习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摘编自伏特《感受劳动课带来的无限魅力》)
  材料二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选自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材料三 漫画《如何解开粽子》(见下图)。
(1)怎样才能让初中生爱劳动、会劳动 校长想听听同学们的意见。请你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看法。(写出两点)(2分)
(2)周末,文雅、文博一起到文栋家做客。午饭时间快到了,文栋穿上围裙到厨房炒菜,于是发生了以下对话。请你补全对话。(4分)
文博:你家怎么会让你炒菜呢 我爸妈说,我们学习很辛苦,从不让我做家务。
文栋:
(3)材料三是文雅为“爱劳动·会生活”主题板报画的一幅漫画,请你谈谈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3分)
二、阅读理解(38分)
(一)(2022·江苏南京市玄武区期中)阅读下文,完成6— 9题。(16分)  
莫让睡眠被偷走
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一觉睡到大天亮的感觉真好。可如今,这却成了很多人的奢望。
②某睡眠指数报告显示,在睡眠质量欠佳的人群中,普遍有一定程度的“入睡困难”。在“90后”中,约有四分之三的人在晩上11点以后入睡,有三分之一的人在凌晨1点后入睡,晚睡晚起的“猫头鹰型”和晚睡早起的“蜂鸟型”作息占到六成以上,仅有17.5%的人能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
③现代人睡眠质量差的原因主要来自工作压力和电子产品两方面。近日,一篇内容为“每天2点睡觉,37岁年轻父亲查出胃癌晩期”的文章引起人们关注。主人公是有名的“拼命三郎”,业务多、压力大,几乎每天都是凌晨2点之后才睡觉,最拼的一次是连续工作70个小时没有合过眼。像他这样熬夜晩睡的人在全球范围内都较为普遍。另外,睡眠质量差的人,有许多都是电子产品的重度依赖者。互联网从业者睡眠质量普遍较差,自媒体人和程序员是失眠最严重的人群,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和广告从业者的睡眠质量也普遍较差;同时,有四分之一的人失眠是因为玩手机。
④我们的大脑中有个被称为视交叉上核的地方,即中枢时钟。这个中枢时钟每天根据地球自转周期校对一次。它的角色就是总监工,根据视觉感受器接收到的视神经传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泌激素告知体内其他细胞统一协调工作和休息。其中,由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就是帮助调节睡眠的重要信号之一,它会根据周围光线的明暗变化做出反应。在黑暗环境中待上足够长的时间,身体就会分泌出褪黑素,帮助入睡。当太阳升起,随着光照渐强,人体就会停止分泌褪黑素,并开始分泌血清素(一种神经传递物质)。
⑤太阳光中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提高人的灵敏度和各方面表现。但在天黑以后,蓝光就成了一种不良光线。目前市面上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屏幕所发出的光线基本上属于蓝光。人体视觉的感受细胞对蓝光特别敏感,当细胞感受到蓝光后,就会发出信号通知中枢时钟,中枢时钟就会认为天亮了,进一步减少褪黑素的分泌,造成内分泌等一系列身体机能的紊乱,甚至导致疾病。
⑥睡眠不足会影响容颜。在睡眠不足时,体内会释放出更多的应激激素——皮质醇。过量的皮质醇会分解皮肤中的胶原蛋白,使皮肤变得粗糙且缺乏弹性。
⑦睡眠不足还会分散注意力。据统计,因疲劳驾驶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20%左右,特大交通事故中约40%是疲劳驾驶造成的。有专家称,“睡眠不足,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道路安全问题”。
⑧睡眠“负债累累”,就会危害到我们的健康。研究证明,长期失眠会导致认知功能衰退、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免疫系统衰退、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风险增加,甚至增加乳腺癌、胃癌、结肠癌的风险。
⑨对青少年来说,睡眠严重不足会造成生长激素分泌減少,影响生长发育;降低记忆的储存、重组和整合能力,容易造成学习能力下降。
⑩专家认为:“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保护脑神经细胞功能,帮助体力、脑力恢复。”可见睡眠已成为人类健康生活的试金石。提高警惕,莫让你的睡眠被偷走!
6.文章由关于睡眠指数的调查报告说起,依次介绍了睡眠不足的      、睡眠不足的生理原理,以及睡眠不足的     。主要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顺序。(3分)
7. 新风向 迁移教材《大自然的语言》“积累拓展”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6分)
(1)主人公是有名的“拼命三郎”,业务多、压力大,几乎每天都是凌晨2点之后才睡觉。
(2)睡眠“负债累累”,就会危害到我们的健康。
8.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3分)
  晚睡晚起的“猫头鹰型”和晚睡早起的“蜂鸟型”作息占到六成以上,仅有17.5%的人能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
9.小金同学总是玩到很晚才睡觉,导致睡眠严重不足。请你简要地向他说明睡眠不足的危害,劝说他早点睡觉。(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8分)
“脑补”是如何实现的
王 欣
①人类通过感觉认识世界,绝大多数时候感觉会忠实地传递信息,告诉我们世界上存在着什么、发生着什么。可是有时候,感觉也会失常,出现各种奇怪的错觉。
②埃舍尔是著名的错觉图形大师,在他的画作中,明明是去向二楼的楼梯不知为什么却返回一楼,鸟儿在不断的变化中成了鱼儿,栩栩如生的两只手在纸上相互勾勒……他的画风在很长时间被美术界视为异端,却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③日本设计师茅原伸幸创作过“旋转女舞者”的动态视错觉图。舞女旋转的方向会随着观者的视角发生变化:从左边看会觉得是顺时针旋转,从右边看又觉得是逆时针旋转。茅原伸幸巧妙利用了视觉暂留、明暗对比、姿势与影子的细节,制作出“随心所欲”的动画。
④错觉的存在并非脑的缺陷,相反,大脑太“聪明”了,总想在现有的资料上做出分析判断。我们看到一盏台灯,并没有看清它的每一个细节,但是大脑却已经勾勒出台灯的整体印象,没有看清、没有看见的部分都被大脑用推测“填补”上了。大脑总是根据以往经验快速做出填补,这种填补大多时候是正确的,但有时也会出错。
⑤大脑在判断物体大小的时候具有恒常性。远处的物体虽然看起来小,但是大脑会判断它是比较大的,周边参照物也起到协助判断的作用。恒常性在很多时候管用:一个人从远处走来,在视网膜上的成像越来越大,但是我们知道他的身高并未改变。艾姆斯房间破坏了这种恒常性:身高相同的两个人,A站在房间里距离观察者较远的一角,B站在距离观察者较近的一角,房间经过改造,看上去两人与观察者距离相等,最终观察者却认为B比A高出很多。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呢 这是由于在我们的认知中,房间总是上下、左右各自平行的,所以,当我们把一个改造得不平行的房间当作参照物时,在视觉上我们就会认为远处的人变小了,而近处的人变大了。
⑥日常生活中也会遇见错觉。众所周知,月亮在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看起来比它高挂在天空时大。月亮的大小以及它到地球的距离并没有改变,地平线上的月亮和高挂于天空的月亮看起来应该一样大。为什么地平线上的月亮看起来更大呢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月亮高挂于天空时,广袤的天空环绕着它,使它看上去更小;月亮在地平线上时,环绕它的天空面积相对较小,使它看上去更大。
⑦错觉令人困惑,但也有其特殊的用处。诸葛亮“草船借箭”利用了大雾天和曹操多疑的性格,使船上的稻草人变成了敌人眼中的精兵强将。二战期间,英国魔术师贾斯帕在很短的时间里把亚历山大港从德军眼皮底下“搬走”,让大轰炸的计划落空。商业中利用错觉的例子就更多了:小房子里多装几面镜子和灯,会有空间扩大的错觉;格子纹的衣服或蓬松的发型,会给体态丰满者制造出苗条的错觉;戴上3D眼镜会产生子弹呼啸而来的错觉。
⑧错觉不仅由视觉引起,还可以来自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将食指和中指交叉起来触摸一颗晒干的豌豆,就会感觉自己好像触摸到两颗豌豆。这是因为食指中指交叉时,平时不接触的两个手指侧面便“相会”了,触觉从这两个侧面分别传向了大脑。由于正常情况下这两个手指侧面几乎不会同时接触同一个物体,所以大脑“想当然”地以为是两颗豌豆。
⑨广义的错觉还包括错误的推理和判断,如商品价格定在99元而不是100元,消费者就会产生价格低的错觉;在旅程中播放电影,旅客会产生时间过得比较快的错觉;辛苦赚来的钱和买彩票赢来的钱相比,后者往往给人“低价值”的错觉,导致很多中彩票的幸运儿大肆挥霍。
⑩世界真奇妙,对错怎知道 我们多一些觉察和思考,就离真相更近一点儿。
(选自《科普时报》,有删改)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错觉可由多种感觉引起,类型很多,第②—⑦段中提及的错觉现象,都是由视觉引起的。
B.第④段中“聪明”一词加引号表否定,意思是大脑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聪明,它在感知世界时也会出错。
C.在艾姆斯房间,观察者误以为B远高于A,是因为大脑受到判断物体大小的恒常性和周边参照物的影响。
D.“脑补”是错觉产生的主要原因,文章标题用生活化的词语“脑补”,有助于唤起读者的生活经验。
11.新风向 迁移教材《大自然的语言》“思考探究”本文是怎样逐层深入地说明“错觉”的 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表。(5分)
段落 内容
① 介绍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引出“错觉”这一说明对象
②③ (1)
(2) 解释出现错觉的原因,并举实验及生活中的现象加以说明
(3) (4)
⑧ 由其他感觉引起的错觉
⑨ (5)
⑩ 如何避免误判,接近真相
12.请举出一例生活中产生的错觉,利用本文中的知识,解释其产生的原因。(文中的例子除外)(4分)
13.本文使用了大量事例来解说错觉的有关知识,请说说作者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原因。(6分)
(三)整本书阅读。(4分)
14.(2022·北京市东城区期末)学校“悦读”社推荐同学们阅读《傅雷家书》,有同学表示太难读了。请你结合《傅雷家书》的具体内容和选择性阅读策略(兴趣选择、问题选择、 目的选择、 方法选择等)中的一种,给同学们一些阅读建议。(4分)
三、写作(40分)
1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乌龟比兔子更能多讲些道路上的情况。——纪伯伦
  慢慢走,欣赏啊!——阿尔卑斯山口的路牌
  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出门有高速公路,就餐有各式各样的快餐,打开书报有各式各样的文化快餐,打开电脑更可以在几分钟之内“网尽天下”。品味上面两句话,感受今天快节奏的生活,谈谈你对“快”与“慢”的感受和理解。
要求:①题目自拟,表达出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600字左右;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卷答案
1.(4分)hōng zhě 莺 燥(每空1分)
2.(3分)B
哺育:喂养或比喻培养
孕育: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此处是比喻的用法,形容田间酝酿着希望。故应选“孕育”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弥散:(光线、气体、声音等)向四外扩散此处指空气中充满着稻香。故应选“弥漫”
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
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此处应填含贬义的词语才能使语意通畅。故应选“目空一切”
3.(3分)C 这段文字说明了辣椒种植的步骤。通读供排句可知,第⑤句先点出种植对象及时间,应为首句。第③句是对第⑤句中“6月正是最佳种植期”的解释,应排在第二位。第①②④句是种植的注意事项,第①句介绍对土壤的要求,第②④句介绍对光照和苗间距的要求。由“另外”可知,应第①句在前;由第②④句之间的因果关系可知,第④句应紧承第②句。故正确的顺序应为⑤③①②④。
4.(3分)D A项,句式杂糅,应删去“的原因”;B项,关联词搭配不当,可把“只要”改为“只有”;C项,成分残缺,“通过”和“让”连用导致主语缺失,删去其一即可。
妙招技法
病句题的解题方法
(1)看到介词不放过。介词使用不当,极易造成句子成分残缺、表意不明或不当。
(2)看到动词不放过。读到一个句子,就应有意识地想想,这个句子中的动词能不能带宾语,能带什么样的宾语,动词和主语、宾语或修饰语是否搭配。
(3)看到否定词不放过。否定不当是否定句中常见的语病,审读否定句时一定要注意含有否定意味的一类词语,如:禁止、切忌、杜绝、避免等。
(4)看到两面词不放过。一个句子如果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成败”“好坏”“优劣”之类的两面词,就应分析该句是否存在两面与一面不对应的语病。
(5)看到关联词语不放过。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层次颠倒或强加关联词等语病。
(6)看到并列短语不放过。句子中的并列成分在搭配方面很容易出现语病。
(7)看到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不放过。句中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常易与其他词语重复使用或相矛盾。
(8)语感审读法。辨析病句可以借助语感。一般来说,通读句子,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有可能存在语病。
(9)主干分析法。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可先提取句子主干,然后检查主干是否有语病。若主干无语病,看修饰语和中心语有无搭配不当等问题。
5.(9分)(1)(2分)①学校按要求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②家庭教育要积极配合;③家长注意言传身教;④学生从小参与劳动,养成劳动习惯。(每点1分,任答两点即可)
(2)(4分)示例:文博,现在的学生素质发展要全面,其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很重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还可以从日常劳动中得到放松、获得生活智慧。你看我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家庭责任感也增强了。做饭真是一件有趣又有意义的事情呢!(称呼1分,点明做家务的必要性或好处2分,做适量的家务不会影响学习1分;言之有理即可)
(3)(3分)示例:这幅漫画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勤于实践,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本领。(仅描述画面得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第(1)题,考查信息的提取与概括。由材料一“将劳动作为独立课程……实际操作能力”可概括出答案第①点;由材料二“我到四五岁时就……还会种地了”“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没被困难吓倒”可概括出答案第②③④点。第(2)题,考查语言表达。解答本题,须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有恰当的称呼语;二要结合文博的话,分析其想法的不当之处;三要针对其不当的想法表达观点。结合“我们学习很辛苦,从不让我做家务”可知,文栋的话要让他认识到家务劳动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而且还有很多好处。注意语气要诚恳,有感染力。第(3)题,考查根据漫画寓意谈启示。解答此类题,要在读懂漫画内容的基础上[注意]尤其要抓住漫画中的细节从深处挖掘其反映或讽刺的某种现象,从而谈获得的启示。本题中,要观察漫画,即面对眼前的粽子,一个人高举着书,在书中极力搜索解开粽子的方法由表及里,联系画面内容和现实生活解读寓意。漫画揭示了只重理论知识,不重实践的现象据此围绕实践出真知等观点谈启示即可。
6.(3分)原因 危害(或坏处、影响、后果) 逻辑(每空1分)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说明内容和分析说明顺序。概括文章内容时,通读文章,分析文章结构,划分层次。根据题干中的提示性内容,锁定答案区域抓住答案区域内关键词句概括作答即可。根据第③段“现代人睡眠质量差的原因主要来自工作压力和电子产品两方面”可知,本段介绍了睡眠不足的原因,即第一空答案;第④⑤段介绍睡眠不足的生理原理;根据第⑥段“睡眠不足会影响容颜”、第⑦段“睡眠不足还会分散注意力”、第⑧段“长期失眠会……结肠癌的风险”、第⑨段“对青少年来说……下降”可知,第⑥—⑨段介绍了睡眠不足的危害,即第二空答案。本文先由睡眠不足的现象谈起,接着说明其原因、原理及危害,按照由现象到本质的顺序行文,故使用了逻辑顺序,即第三空答案。
7.(6分)(1)(3分)“几乎”限制程度,(1分)说明他并非每天都是凌晨2点以后睡觉,(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1分)(意思对即可)
(2)(3分)“负债累累”表示欠债非常多,(1分)形象地写出睡眠严重不足,(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品析说明文语言特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品析,主要有三种考向,详见“妙招技法”。解答本题可参见考向1。第(1)题,“几乎”是表限制的词语,表明他并不是每天都是凌晨2点之后睡觉,要从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性这一角度来品析。第(2)题,将睡眠严重不足,形象化地表达成“负债累累”,化无形为有形,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妙招技法
品析说明文语言
8.(3分)运用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把晚睡晚起和晚睡早起的人分别比作“猫头鹰”和“蜂鸟”,并用“六成以上”“17.5%”这两个数字,生动形象、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在睡眠质量欠佳的人群中,“入睡困难”存在普遍性。(说明方法1分,作用2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试题,抓标志性词句,判断说明方法结合说明方法的特点,分析其一般作用结合语句或段落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由“猫头鹰型”“蜂鸟型”可判断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由“六成以上”“17.5%”可判断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者运用这两种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在睡眠质量欠佳的人群中,“入睡困难”存在普遍性。
9.(4分)示例:小金,睡眠不足会影响容颜,还会分散注意力。对青少年来说,睡眠严重不足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学习能力下降。为了身体健康,学习高效,让我们一起早点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吧!(称呼1分,危害任写两点,每点1分,语言得体1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拓展运用。解答时,明确题干要求,要向小金同学简要说明睡眠不足的危害,劝说他早点睡觉。文章第⑥—⑨段介绍了睡眠不足的危害,抓住段落关键词,向小金进行说明即可。表达时,注意运用委婉得体的语言,最后发出号召,劝说他保证充足的睡眠。
10.(3分)B B项,第④段中“聪明”一词加引号表强调,突出大脑虽然聪明,但是它在感知世界时也会出错。
11.(5分)(1)举由视觉引起错觉的两个例子,说明错觉在艺术创作中的神奇应用(或说明错觉的神奇效果)
(2)④⑤⑥
(3)⑦
(4)错觉的(特殊)用处
(5)广义的错觉
(每空1分)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思路和文章内容的概括。第(1)空,第②③段列举埃舍尔的画作和茅原伸幸的“旋转女舞者”来说明错觉的神奇效果。第(2)空,根据对应的内容提示,锁定文中对应的段落。第④段写“错觉的存在并非脑的缺陷”,解释出现错觉的原因;第⑤段写“大脑在判断物体大小的时候具有恒常性”,并举“艾姆斯房间”的实验加以说明;第⑥段写“日常生活中也会遇见错觉”,并举生活中的现象加以说明。故第(2)空应填④⑤⑥。第(3)空,根据前后的段落区间,可锁定此处应填⑦。根据第⑦段首句“错觉令人困惑,但也有其特殊的用处”可知,本段主要讲述错觉的特殊用处。据此作答第(4)空。第(5)空,根据第⑨段“广义的错觉还包括错误的推理和判断”可知,本段讲述了广义的错觉。
12. (4分)示例一:坐在行驶的火车上看车窗外的树木,会以为树木在向后移动。因为人坐在火车上看不到火车在向前运动,却能看到窗外的树木向火车后面“远去”,大脑会根据火车(人)与树木的位置变化进行推理,产生了树木在运动的错觉。
示例二:考试考得不好,课堂上老师多看了自己一眼,就感觉老师的目光中好像含着责备。这是因为通常情况下,成绩考差了很可能会被老师批评,所以当自己考砸了时,大脑就会根据以往的经验,对老师的目光做出错误的推理和判断。
示例三:同样是一个小时,在考场上专注于做题时,就会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等公交车时,就会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这是因为考试时注意力专注,争分夺秒;等公交车时,心情焦急。在不同的情境下心态不同,大脑对时间的流逝产生了错觉。
(举例2分,原因2分)
【解析】本题考查思维拓展。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以及错误的推理和判断都会产生错觉。结合本文内容,列举生活中相关的例子并解释原因即可。注意可以参考文中的例子,列举相似的错觉现象,但切勿直接抄写。
13.(6分)①本文说明有关错觉的科学知识,专业性强,用大量事例来说明,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②这些错觉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调动读者的生活经验),引起共鸣;③错觉现象较为普遍,但其原理、利弊等却不一定为人们所了解,大量使用生活中的例子,有助于引起人们对错觉的察觉和思考,能起到较好的科普效果。(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作答时,首先判断题干中“这种说明方法”指的是哪种说明方法;然后结合该说明方法的一般作用【注意】举例说明的一般作用是使概括的、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科普说明文的特点和文章内容分析原因。科普说明文的专业性强,用大量事例解说错觉相关知识,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列举了“舞女旋转的方向会随着观者的视角发生变化”“草船借箭”“将食指和中指交叉起来触摸一颗晒干的豌豆,就会感觉自己好像触摸到两颗豌豆”等例子,引起读者共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运用生活中的例子,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让读者参与其中,深入思考,科普效果更好。据此分点作答即可。
14.(4分)示例一: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性阅读。如果你对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有兴趣,不妨去读一读书中有关艺术的论述。例如傅雷在给傅聪的信件中整理了音乐批评家对莫扎特作品的看法、舒伯特与贝多芬的比较研究等笔记,这些对喜欢艺术的同学一定有用。
示例二:可以带着问题进行选择性阅读。进入初中的你,如果在学习方法上有困惑,不妨选择《傅雷家书》中有关学习之道的内容读一读。例如傅雷曾在信中提到傅聪跟自己一样“能劳不能逸”,于是建议他劳逸结合,去大自然中放松身心。这样的内容还有很多,相信它能对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有帮助。
示例三:可以带着一定的目的进行选择性阅读。如果你质疑批判傅雷的教子之道,可以关注一些你认为值得商讨、指瑕的内容。 例如傅雷对傅聪在衣食住行上的要求过度严苛,这对青少年时的傅聪是有一定伤害的。在阅读时不妨摘录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示例四:可以根据文本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例如名著中表现傅雷与傅聪父子情深的内容,可以采用“热读”法,调动感情,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
(阅读策略1分,结合具体内容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方法。作答此题,首先要掌握选择性阅读包含的几种基本情形:兴趣选择,即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不感兴趣的内容可以跳过去;问题选择,即先明确问题,带着问题到名著中寻找答案;目的选择,即根据不同的读书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方法选择,即阅读不同的文本,采取不同的方法。然后在明确这些阅读情形的基础上,结合名著的具体内容,向同学们提出阅读建议即可。
15.(40分)【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选取了纪伯伦的名言、阿尔卑斯山口的路牌内容。首先,整体感知,抓住关键词来读懂材料;然后,选择角度,准确立意。本题可以抓住“慢”来写,也可以抓住“快”来写,还可以抓住“快与慢”的关系来写。比如写“快”,可以写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好处,也可以写快节奏的生活给人们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压力;写“慢”,可以写“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也可以写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学习,以及“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的从容。但“快与慢”是关系型的话题,最好围绕其关系展开,全面分析快的优劣,慢的好坏,以及何时应该快,何时应该慢,什么情况下快,什么情况下慢等,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
【佳作示例】
慢慢等待,绽放独绝的美
葡萄要在地窖中度过漫长的岁月,才能慢慢酿得芳香;蝉在地下生活多年,才能从壳中脱出,歌唱一个炎夏;雪花要在云端彷徨良久,才能乘风落下。【点评】运用排比的句式,紧扣题目,点明主旨:只有慢慢等待,才能绽放独绝的美
许久前的一个冬天,父亲带来一把种子,让我留至春天种下。但那一粒粒圆溜溜的种子却日日夜夜滚在我不安分的心上,怂恿我为它们寻一片沃土。终于,趁着父母外出,我溜出去刨了一花盆土,将种子一粒粒地摆放进去。仍记得那个下午,满是泥土的两只小手被冻得通红,但我却在寒风中守着那些被精心侍弄的种子,期待有奇迹的力量能让它们快速长大。
尔后的每一天,我都小心翼翼地将花盆放在温暖的地方,松土浇水成了我最重要的事情。但那些种子一直纹丝不动,没多久我便悻悻地将它们丢弃在墙角,也将它们踢到记忆的角落。
慢慢地,隆冬远逝,春天已至。迟钝的我终于发现那盆在墙角的种子已经发芽、长出茎叶,那脆弱的茎叶在稀薄的阳光中悠闲地摆着。许是有些赌气的心理,我仍不屑地将它们摆在墙角,可一周后,它们便绽开了一朵朵洁白之花。我心头有些不平,抱怨道:“为什么我想让它们发芽时它们高傲地拒绝我的馈赠,我放弃它们时它们却生出惊艳的美来 ”哥哥听了笑道:“花积蓄了一冬的力量,在春天才会开。不怨花,只怪你心急。”听了哥哥的话,我盯着花瓣上的纹路,心头有些释然。
世间万物总有其规律,很多事急不来,只有在漫长的岁月中默默等待,才会迎来绝美的画面。而那些企图走捷径的人,最后只会见到镜中花、水中月。【点评】对前文的叙事进行总结和升华,展开议论,借事寓理
掀开还未酿好的酒,就只有等到下个百年才能手捧佳酿;挖出未长成的知了,就再也不能听到它的歌声。只有慢慢等待,才能绽放独绝的美。【点评】以富有哲理性的语句收束全篇,呼应题目,深化全文主旨
【名师总评】 文章开篇运用一组排比句引出主题:只有慢慢等待,才能绽放独绝的美。紧接着记叙了一段自己种花的经历,语言生动,描写细腻。结尾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