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测试题--第六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测试题--第六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12.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7 07:41:1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评价
错题
一、积累运用(27分)
1.阅读语段,完成下面题目。(8分)
人类探索世界和科学领域的脚步从未停歇。《伟大的悲剧》里斯科特一行尽管被寒冷吞shì,但他们仍忍住疲bèi勇敢前行;《太空一日》里,杨利伟历经重重危险,终于安全落地,让人如释千钧重负;《带上她的眼睛》里一副传感眼镜将“我”与孤零零身处地心的领航员小姑娘连接起来,讲述了一个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的故事……通过这些探险和科学幻想,使我们感受到人类探索世界的崇高情怀。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吞shì(  )       疲bèi(  )
千钧重负(  )     孤零零(  )
(2)语段中画波浪线部分可用成语“      ”替换。(2分)
(3)语段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2.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可以说,想象力应用多少是评价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之一。
②人的大脑具有四个功能部位: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
③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
④人们运用前三个功能部位的机会多,而应用想象区的机会少,一般人仅仅应用了自己想象力的15%。
⑤优秀的想象力对于一个杰出人才来说是必需的。
A.④②③①⑤     B.③⑤②④①
C.⑤③②①④ D.④⑤①②③
3.古诗文默写。(4分)
诗为心声,承载着诗人复杂的心绪。李商隐用“可怜夜半虚前席,(1)         ”(《贾生》)讽刺了统治者求仙访道、不顾民生的昏聩无为;杨万里早行在崇山峻岭中,用“(2)         ,一山放出一山拦”[《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道出不要被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的哲理;赵师秀用“(3)         ,         ”(《约客》)表达出友人迟迟不来时内心的怅惘和无奈。
4.(2022·江苏南京市溧水区期末改编)小金和小语对所读名著《海底两万里》进行了交流,请你补全小语的回答,向小金简单介绍读书方法。(5分)
小金:小语,《海底两万里》你读完了吗 我觉得太长了,读不下去,你有什么好的阅读方法吗
小语:这本科幻小说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有扣人心弦的悬念,特别适合用     的方法。 
 
5.新风向 情境化设题班级拟结合社会实践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7分)
【社会实践路线】
学校→老门东→夫子庙→玄武湖→学校
【活动地点简介】
老门东,位于秦淮河畔古城脚下。在这里可以欣赏南京的老建筑,还可以品尝南京的特色小吃,是一个非常悠闲的去处。
夫子庙是中国古代文化枢纽之地,其中贡院街牌坊名联众多,如“都是主人,且领略六朝烟水;暂留过客,莫辜负九曲风光”等。
玄武湖,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的“打卡”胜地,留下无数诗词文章,其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1)请阅读材料,完善下面活动方案。(2分)
活动主题 用脚行南京,用心学语文
活动目标 能体察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并且从中学习语文
活动时间 2023年6月
活动地点 老门东、夫子庙、玄武湖
活动内容 ①品味老门东美食 ② ③
(2)小金上网搜集了一些夫子庙里的对联,但在整理时弄乱了。你根据上联,选出最恰当的下联是(  )(2分)
上联:十代名都融古今文化
A.诗书易礼春秋集其成     B.金陵胜迹铭千载风光
C.三吴胜地聚南北俊才     D.十里繁华邀九州俊彦
(3)下图是小语搜集老门东美食时看到的一则广告,她想制作一本各地的家乡美食集。请你也为自己喜欢的家乡美食写一段推荐语。(3分)
美食:牛肉面
推荐语:选用优质牛骨,上等牛肉,经独特工艺制作而成。面,筋道爽滑;肉,质嫩可口;汤,味浓醇鲜。
推荐指数:☆☆☆☆☆
美食:         
推荐语:

推荐指数:☆☆☆☆☆
二、阅读理解(43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8题。(13分)
珠穆朗玛峰上的“中国梯”
  ①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珠峰登山博物馆中,有一架其貌不扬的梯子。它高近6米,金属质地,其上挂有几段登山绳索,正中还系着一条洁白的哈达。
②如果不是展柜一侧的说明,或许没有人能想到,这是一架曾被放置在世界上海拔高度最高处的梯子。
③“在珠峰海拔8 680米的‘第二台阶’处,它架了整整33年。”1975年登顶珠穆朗玛峰的登山家桑珠对这架梯子记忆犹新,“当年把它架到山上时,我还背过它。”
④为什么要在珠峰上架梯子 这要从珠峰北坡的攀登史说起。
⑤珠峰最传统的两条攀登路线,分别为自尼泊尔境内出发的南坡路线和自中国境内出发的北坡路线。自1921年开始,英国探险者曾多次从北坡对珠峰发起挑战,无一成功,导致十余人遇难。因此,北坡被英国人视为“死亡路线”。
⑥北坡路线最后冲顶阶段有一道高数米、几乎垂直的岩壁,海拔8 680米左右,极难寻找攀爬支撑点,这就是“第二台阶”。
⑦1960年,中国人首次尝试从北坡攀登珠峰。到达“第二台阶”时,队员刘连满让队友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踩着自己的肩膀通过,成功跨越“第二台阶”并最终登顶。
⑧1975年,中国登山队再登珠峰。为解决“第二台阶”这一攀登难题,当时的后勤主管罗志升想到了架设金属梯。他联系到西安一家飞机制造厂,赶制出了这套组合金属梯。梯子采用轻量铝合金挤压型材料,适合架设在冰裂缝、岩石陡坡等处。
⑨那一年,向顶峰的冲击前后进行了三次,前两次均因暴风和降雪无功而返。第三次时,时年23岁的桑珠被选入冲顶突击队。他和其他几名队员背着金属梯到达海拔8 600多米处,但也由于风雪过大下撤。
⑩5月25日,突击队再次到达海拔8 000米以上的两个营地。26日,山上刮起十级大风,队员们被困在帐篷里不能行动。下午,突击队长索南罗布带领大平措、次仁多吉和贡嘎巴桑,与狂风搏斗了几小时,终于攀登到“第二台阶”处,用岩石锥和绳子架设好了这段金属梯。“那时氧气不多,高空风又大,工作时很费力,喘气困难,但大家很少吸氧,留着登顶用。”队长索南罗布后来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
5月27日9时30分左右,9名中国登山队队员借助金属梯,成功越过“第二台阶”。当天下午2时30分,9名勇士成功登顶,成功测得珠峰高程为8 848.13米。
此后,这架金属梯便留在了“第二台阶”,有1 3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曾通过这一梯子登上地球之巅,国际登山界亲切地把它命名为“中国梯”。
2007年,国内外登山者在“中国梯”的右侧岩壁上搭建了一个更高的金属梯,使攀登更加便捷。2008年5月27日,中国的登山向导专门攀至“第二台阶”,将“中国梯”拆除,带回珠峰登山博物馆。
“虽然老梯子不在山上了,但是每次踩在‘第二台阶’的新梯子上,都会感觉到精神的传承。”25岁的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次仁罗布说。2020年,他和7名队友一同登顶珠峰,为珠峰新“身高”的测量提供了宝贵的峰顶测量数据。
截至2021年5月,累计已有超3 000人次从北坡登顶过珠峰。
(选自新华社,有删改)
6.浏览全文,提取主要信息,替珠峰登山博物馆工作人员为“中国梯”写一段介绍文字。(150字左右)(4分)
7.画线句重复运用“成功”一词,请你揣摩作者这样处理的用意。(3分)   
5月27日9时30分左右,9名中国登山队队员借助金属梯,成功越过“第二台阶”。当天下午2时30分,9名勇士成功登顶,成功测得珠峰高程为8 848.13米。
8.读完此文,你一定感受到了珠穆朗玛峰攀登者这个群体的精神世界。请参照示例,结合全文,说说你还体会到他们的哪些精神。(6分)
示例:坚持传承与创新。为解决“第二台阶”攀登难题,中国登山队想到了架设金属梯;金属梯架设多年后,国内外登山者又搭建了一个更高的金属梯。他们不断创新,为珠峰新“身高”的测量提供了宝贵的峰顶测量数据。
(二)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6分)
  为了拓展大家的阅读视野,程老师每天都会给同学们推荐一篇文学名作,并组织大家进行交流。今天的阅读交流是围绕下面这篇科幻小说展开的——
观  点
艾萨克·阿西莫夫
  ①周日,罗杰在L走廊找到他的父亲。他父亲是巨型电脑“万用自动机”的工作人员。父亲看来一脸不高兴。上司对罗杰父亲说:“好啦,你已经连续工作九个钟头,带孩子去吃点东西,打个盹,然后再回来。”
②罗杰的父亲似乎不太情愿,但还是说:“好吧。走,罗杰。我火速地跟你去吃个汉堡。”罗杰和父亲来到福利站,点了餐。罗杰问父亲:“万用自动机还是有故障吗,爸 ”父亲沮丧地说:“唉,我们毫无进展!它一直在运作,但它并非总是得出正确答案。”罗杰今年十三岁,四年级就开始修习电脑程序设计。有时他痛恨这门课程,希望自己生在二十世纪,因为当时小孩儿不必学这东西。但它有时有助于罗杰与父亲沟通。
③罗杰说:“如果只有万用自动机知道答案,那怎么断定它有时得出的答案是错的呢 ”父亲说:“孩子,万用自动机的脑子虽然和一座工厂一样庞大,但仍不如我们的脑袋复杂。有时,它给出一个答案,是我们一千年也算不出来的。但是,我们的大脑会灵光一闪,提示我们这好像有问题。于是,我们再问它一遍,却得到另一个不同的答案。这证明,至少有一个答案是错的。可是,我们不一定总能抓到万用自动机的错误啊!我们怎么知道某些错误答案不会溜过去 它出了问题,我们却找不到在哪里!而且似乎它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了!”
④“为什么会越来越严重呢 ”罗杰问。
⑤“我认为,孩子,”父亲放下汉堡,若有所思,“我们给它的智慧不恰当。”“啊 ”
⑥“你想,罗杰,假如它和人类一样聪明,我们就能跟它交谈,再复杂的问题也应该能解决。假如它和其他机器一样愚蠢,那它的故障会很简单,我们轻易能找出根源。麻烦的是它的智慧是半吊子,就像人类中的白痴。我们给它的智慧足以让它出现非常复杂的故障,但不足以帮助我们找出故障何在——这就是不恰当的智慧。”
⑦“如果你们关掉万用自动机,”罗杰说,“仔仔细细检查它一遍……”
⑧“它必须日夜运作,一分钟也不能停。因为,这个世界积累了一大堆难题需要解决。”父亲说。
⑨“可是,虽然它的智慧是半吊子,也不能说他是白痴吧 爸,也许这样说它是不对的。我没有你那么聪明,没有你知道得多,但我也不是个白痴。也许万用自动机并不像白痴,也许,它像个小孩儿……”
⑩父亲哈哈大笑:“这个观点有意思!但又有什么分别呢 ”
“会有很大的分别,”罗杰说,“你不是白痴,所以你看不出白痴的心灵如何运作;但我是个小孩儿,也许我会知道小孩儿的心灵如何运作。”
“哦 小孩儿的心灵又如何运作 ”
“你说必须让万用自动机日夜忙碌,一架机器可以这样做,但如果给一个小孩儿许多功课,要他一小时接一小时不停地做,最后他会相当疲倦,而且心里很不舒服,那时他就会出错,也许还是故意的。所以说,何不让它每天休息一两个小时,什么问题都不必解——随便它自己爱怎么咯咯咯、嗡嗡嗡都行。”
父亲陷入沉思。他掏出口袋电脑,在上面试了一些组合,又试了些其他组合,然后他说:“你知道吗,罗杰,假如我接受你所说的,把它带入普拉特积分,得到的结果挺有意思。比较之下,它能确定正确的二十二小时,强过可能全部错误的二十四小时!”
他又点了点头,专注地看着儿子:“罗杰,你,肯定吗 ”仿佛罗杰才是专家。
罗杰的确肯定,他说:“爸,小孩儿一定也需要玩耍的。”
(有删改)
  各小组负责人已经将问题呈现在下面,以供大家探究解答。请按照先后顺序,完成对四个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的解答。
9.【第一组】我们小组的探究是由文章标题引发的:文中罗杰与父亲对“万用自动机”的认知观点有什么不同呢 (4分)
10.【第二组】第一组的探究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我们组关注的是一处标点符号:第⑦段画线句中的省略号能否改为问号 请结合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来说明理由。(4分)
11.【第三组】我要给前两组同学的探究点赞。我们组认为:罗杰父亲最终会接受罗杰的建议,但理由不太充分,请大家帮我们补充一下吧!(4分)
12.【第四组】大家探究的问题都很有价值。我们组想请大家探讨:这篇科幻小说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4分)
(三)(2022·宁波中考改编)同学们对活字印刷术进行了探究,请你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5题。(9分)
活  板
沈 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选自《梦溪笔谈》)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持就火炀之    
(2)则第二板已具    
14.下面是“毕昇科学精神”探究单,请你根据要求补充完整。(5分)
(1)毕昇制字可能经历的实验过程
制字 尝试制作木活字,发现木活字的缺陷是:“①                        ”(摘录原文)
             ↓
尝试制作泥活字,对比发现泥活字的优势是:“②                    ”(摘录原文)
(2)毕昇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问题:遇到生僻字,没有现成的字模,该怎么办
解决办法:             (根据原文回答)
(3)毕昇的实验发现
原文语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用现代汉语翻译:
(4)探究小结
毕昇就地取材,不断尝试,对比实验,这种科学探索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5.新风向 迁移教材“思考探究”本文有些语句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活字印刷的特点,请找出一处,仿照示例加以说明。(2分)
【示例】 “薄如钱唇”,写出了活字字模薄的特点。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6—17题。(5分)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6.本诗首句写到“月”,请分析“月”的作用。(2分)
17.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分)
三、写作(5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升入初中已近一年,回首一年来的初中语文生活——仿写汉字、诵读经典、真情写作、激昂演讲、编演戏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置身其中的你享受着、成长着!
请围绕你曾参与的某一次语文活动,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卷答案
1.(8分)(1)(4分)噬 惫  jūn líng (每空1分)
(2)(2分)耐人寻味
(3)(2分)删去“通过”或“使”。
【解析】“通过”和“使”同时使用,造成主语缺失,删去其一即可。
2.(3分)B 这几句话围绕“想象力”来阐述,第③句指出想象力对人类的重要意义,排首位;第⑤句应紧承第③句,说明“优秀的想象力”的重要性;第②④句承接第③⑤句解释原因,根据第②句中的“四个功能部位”和第④句中“运用前三个功能部位的机会多”可知,第②句在第④句前;第①句紧承第④句,总结想象力应用与智力的关系。故正确排序为③⑤②④① 。
3.(4分)(1)不问苍生问鬼神 (2)政入万山围子里 (3)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每空1分)
4.(5分)快速阅读(1分) 示例:读的时候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尽快弄清作品中发生了哪些故事,有什么人物,等等,对小说有个概括的了解。(1分)同时善于抓住书中的关键信息和主要线索,有所取舍。(1分)如《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全书的核心人物,也是故事发生、发展的关键,对涉及他的语段就需要格外关注。(1分)而对文中大段的景物描写、知识介绍,或暂时不能理解的内容等,可以先跳过去,回头再根据需要和个人兴趣补充阅读。(1分)
妙招技法
教材读书方法指导——快速阅读
  快速阅读是一种基本的阅读技巧,适用于一些情节跌宕起伏、悬念扣人心弦,读者急切想知道故事或人物结局的科幻小说。培养快速阅读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集中精力,专心致志。要全神贯注地读,尽快弄清作品中发生了哪些故事,有哪些人物,等等,对小说有个概括的了解。
(2)以默读为主。培养默读的习惯,并达到一定的速度。
(3)眼睛的视域要宽。读的时候尽量不回视,尽量扩大扫视的范围,在短时间内把尽可能多的内容收揽眼底。
(4)善于抓住书中的关键信息和主要线索,有所取舍。如《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全书的核心人物,也是故事发生、发展的关键,对涉及他的语段就需要格外关注。而对文中大段的景物描写、知识介绍,或暂时不能理解的内容等,可以先跳过去,回头再根据需要和个人兴趣补充阅读。
5.(7分)(1)(2分)示例:②欣赏夫子庙对联
③在玄武湖畔吟诵诗文(每空1分)
(2)(2分)C
(3)(3分)示例:羊肉泡馍(1分) 它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食后回味无穷。(介绍抓住食物特点1分,语言简洁、有吸引力1分)
【解析】第(1)题,考查活动设计。作答时,结合材料中的“活动地点简介”,设计活动内容即可,注意活动的内容必须与活动地点特色相关联。如夫子庙,作为中国古代文化枢纽之地,有众多对联,可以组织对联欣赏活动等。第(2)题,考查对联知识。要明确对联的基本要求。对联讲究上下联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内容相关,上下衔接分析上联,“十代”与“三吴”相对;“名都”是名词,D项的对应位置“繁华”是形容词,且最后一个字“彦”是四声,故可排除;“融古今文化”为动宾短语,故可排除A项。据此分析应选C。第(3)题,考查语言表达。考生可根据示例,选择一个最具特色的家乡美食,为其写一段推荐语即可。注意语言要简洁、优美,富有吸引力。
6.(4分)“中国梯”承载着中国人对珠穆朗玛峰的探险历史。(1分)它是中国登山队于1975年攀登珠峰时,在“第二台阶”的岩壁上架起的一座高近6米的金属梯,(1分)在珠峰“第二台阶”处挺立了33年,助1 300多人登顶珠峰。(1分)2008年5月27日被拆除,收进珠峰登山博物馆。(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提取与整合。作答时,根据题干要求,明确需要介绍的对象——“中国梯”浏览全文,提取主要信息整合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本文主要介绍了架设“中国梯”的前因后果,梯子承载着中国人对珠峰的探险历史。由第①段 “它高近6米,金属质地”、第③段的“在珠峰海拔8 680米的‘第二台阶’处,它架了整整33年”、第⑨⑩段登山队员背着金属梯攀登到“第二台阶”并架设好梯子、第段“这架金属梯便留在了‘第二台阶’,有1 300多名……登上地球之巅”等内容可整合、概括出其他答案要点。注意语言要简洁、有条理。
7.(3分)突出“中国梯”的价值,(1分)表达出对中国登山队终于解决了“第二台阶”攀登难题而测得珠峰高程的欣慰与自豪之情。(2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词语用意。解答此类试题,要把词语放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句意,揣摩用意。第一个“成功”指借助梯子越过“第二台阶”,肯定了“中国梯”在登顶中的重要作用;第二个“成功”指登顶,第三个“成功”指测得珠峰高程。作者重复运用三次“成功”,突出强调了“中国梯”的价值和中国登山队取得的巨大成就,表达了对中国登山队的欣慰与自豪之情。
8.(6分) ①勇往直前。珠峰北坡曾被英国人视为“死亡路线”,攀登难度大,但是中国登山队勇于攀登并为其架设了“中国梯”;截至2021年5月,累计已有超3 000人次从北坡登顶过珠峰,体现了这个群体勇往直前的精神。②团结合作。中国人首次尝试从北坡攀登珠峰过程中,到达“第二台阶”时,队员刘连满让队友踩着自己的肩膀通过,最终登顶;“中国梯”也是中国登山队队员一起背上珠峰的。这些体现了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③坚韧不拔。中国登山队几次遇到暴风和降雪无功而返,但他们没有气馁,继续与狂风搏斗,最终装上“中国梯”,成功登顶,体现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每点3分,其中精神1分,分析2分;任答两点;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探险群体精神的体会。观察示例可知,作答时,首先概括人物的精神品质,然后结合具体示例进行分析。如由第⑤段的“自1921年开始……北坡被英国人视为‘死亡路线’”、第⑦段的“1960年,中国人首次尝试从北坡攀登珠峰”和第段内容可以概括出他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第⑦段“到达‘第二台阶’时,队员刘连满让队友……成功跨越‘第二台阶’并最终登顶”可概括出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第⑨⑩段记叙了中国登山队队员一次次冒着恶劣的天气,克服自身的障碍,最终成功登顶的过程,据此可概括出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
9.(4分)罗杰认为万用自动机像小孩儿,日夜忙碌,总会出错,它需要合理的休息,才能够做得更好。父亲认为万用自动机像白痴,它的智慧是不恰当的,会出现很复杂的故障却没法帮助人们找出故障原因。(罗杰与父亲的观点各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中不同人物观点的归纳总结能力。仔细阅读文章,围绕万用自动机出现的问题,罗杰父子展开了讨论。根据文中第⑨段“也许万用自动机并不像白痴,也许,它像个小孩儿……”和第段“要他一小时接一小时不停地做……爱怎么咯咯咯、嗡嗡嗡都行”等语句可知,罗杰认为万用自动机就像小孩儿一样,日夜忙碌,总会出错,只有给它合理的休息时间,才能做得更好。根据文中第⑥段“麻烦的是它的智慧是半吊子……这就是不恰当的智慧”可知,父亲认为万用自动机像个白痴,不恰当的智慧会导致它出现复杂的故障,又不足以帮助人们找出故障原因。
10.(4分)不能。(1分)因为省略号表示后文还有内容被省去了,表明了罗杰话并未说完就被父亲打断了,(1分)表现出父亲的急躁情绪;(1分)同时,使用省略号可以表现出罗杰说话时正在思考的状态,表现其机智的特点。(1分)若用问号,则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解析】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作用的分析能力。研读画线句,结合上下文分析可知,这是罗杰对万用自动机出现故障原因的分析,省略号表现出罗杰思考的过程,体现其聪明的特点。结合罗杰话语的内容和下面父亲的话可知,罗杰父亲打断了孩子的话,体现出父亲找不出问题的急躁情绪。若改成问号则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11.(4分)①罗杰从小孩儿的角度出发,发表了对万用自动机出现故障的看法,所以观点具有说服力;(1分)②父亲听完后陷入沉思,试了一些组合后,得到万用自动机“能确定正确的二十二小时,强过可能全部错误的二十四小时”的结果,验证了罗杰的说法。(2分)③从父亲之后的动作、神态和语言也可以看出他对儿子的肯定,如“点了点头”“专注地看着儿子”等。(1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从文中罗杰与父亲对问题的看法可知,罗杰从一个小孩儿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父亲通过当场的组合操作也得出了比较满意的结果,即改变之后万用自动机“能确定正确的二十二小时,强过可能全部错误的二十四小时”,并通过对父亲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可以推测,父亲会接受儿子的建议。
12.(4分)①提醒我们思考人类创造出人工智能,赋予人工智能的智慧究竟合不合理;②揭示了人类终究强于机器,机器由人类创造;③减轻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担忧,体现出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④制造机器时也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造。(每点2分,任写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和思维拓展的能力。从文章探讨的问题可知,万用自动机是人类智慧创造出的人工智能,它的故障最终还是需要人类来解决,由此可见,机器由人类创造,人类终究强于机器,说明了人类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对于“人工智能取代人类”这类问题不要过度恐慌,但发展人工智能要考虑到人类的发展和可能面临的实际问题,要理性研发。据此合理分析作答即可。
13.(2分)(1)靠近 (2)准备好了
【注意】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要积累课下注释中的文言词语
14.(5分)(1)(2分)①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②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每空1分)
(2)(1分)随即刻制这个字,用草火烧,很快就能制成。(或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解析】第(1)(2)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作答时,首先要理解文章大意,然后根据题意摘录原文或概括内容即可。第(1)题,第①空,由“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可知木活字的缺陷;第②空,由“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可知泥活字的优势。第(2)题,由“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可知,遇到没有字模的生僻字时,解决办法是立马刻制这个字,用草火烧,制出新的字模。
(3)(2分)如果只印三两本,还算不上简便;如果印几十几百甚至上千本,那就极其快了。
15.(2分)示例一:“字平如砥”,(1分)写出了(所有排在铁板上的)活字平整的特点。(1分)
示例二:“瞬息可就”,(1分)写出了活版印刷速度快的特点。(1分)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事物的特点。作答时,找出描写活字印刷的相关语句,如“字平如砥”“极为神速”“瞬息可就”等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简要概括出它所体现的活字印刷的特点。概括时,要注意仿照示例句式作答,语言力求简洁、准确。
16.(2分)①“月”点明了时间,与下句中的“夜”相照应;②用月光笼罩秦淮河的景色渲染了冷寂凄清的氛围,为下文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做铺垫。(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作品中意象及其作用的把握。“烟笼寒水月笼沙”写出了月光笼罩秦淮河的景象,渲染了朦胧凄清的氛围,为下文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做铺垫;同时借“月”点明了泊秦淮的时间,与下句的“夜”相照应。
17.(3分)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只知道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1分)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生活的讽刺和愤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担忧。(2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本诗表面上写“商女不知亡国恨”,实际上“不知亡国恨”的是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结合内容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这是一首咏史诗,借对“商女”的批评,表达了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生活的讽刺和愤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担忧。
18.(50分)【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自命题作文题。从提示的内容来看,题目要求本次作文记叙自己曾参与的某一次语文活动,而“置身其中的你享受着、成长着”则提示了构思立意的方向。只要确定下来所要记叙的活动内容,表现出“我”的快乐体验与收获感悟,就是一篇好文章。写好本文的关键在于选材。就本题而言,选材首先要紧扣“语文活动”,如办手抄报、举行辩论赛等;其次必须要有“我”,在材料中“我”既是活动过程的亲历者,也是活动的受益者;最后要选择印象深刻、感受真切的材料,如把一次辩论赛的活动过程作为材料写作,可把题目拟为“辩论,让我增强了读书的信心”,这样,读者单从题目就可以感受到这是“我”的真实体验。
【佳作示例】
笔尖漾出的“语文”
  我怀抱着一沓宣纸,手中攥着几根毛笔,有些心神不宁地在路上走着。
今天,老师要我们每人写一张毛笔字,可我一没学,二没练,心中有几分忐忑。
几张字帖中有“水墨”“丹青”“经典”……我却拿了“语文”。“语文”,多么熟悉的词语,读起、写起时,心头总会泛起一丝温暖。
“同学们,临摹书法是极重要的!临摹中,不仅可以领悟名家的间架结构,还可以不断揣摩,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听着老师的话,我脑海中浮现的是儿时,母亲拿着她写的生字卡片,上面白底黑字写着分外悦目的“语文”;是小学,敬爱的班主任,在黑板上流畅写出的“语文”;是初中,那崭新的语文课本上,遒劲有力的“语文”。【点评】运用排比,由老师的话联想起一幕幕具体的画面,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
我手中攥着毛笔,比画了半天,也难以写下那两个字——“语文”。殊不知,自己已经十三岁了,几乎与语文相伴十三载!身为一名中国人,我为中国的文化骄傲。学习语文,书写汉字,我孜孜不倦。
“语”,我缓缓地写下,因为有些紧张,把右半边结构的“口”字写大了点,却一下意识到:语文的精髓,有一部分不正是“口”中诵读吗 一个“语”字写下了,纵然没有字帖上那个结构严谨得当的“语”字那般悦目,却有我自己的风格。
“文”,我流畅地写下,自如地收笔,浑然一体,像一条逶迤盘旋的龙。文,便指文章吧,或许每一位作家在写作时,也是胸中有竹,书写得流畅洒脱。他们的笔尖流淌出的文思,熏陶了无数人,不论是日夜与语文接触的中国人,还是海外人士。他们用文章彰显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写完“文”,我却不忍放下笔,真想一直认真书写汉字,领悟“语文”。
“语文”,不知不觉中从笔尖漾出,轻轻地呼吸,浅浅地流转,静静地倚在宣纸间笑着。旁边一位同学的脸上还沾着一缕墨汁,他凑过身来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这个‘语文’,好像很不一样啊……”【点评】“缓缓”“流畅”“漾出”具体写出了“我”书写“语文”的过程,层层递进,对“语文”的理解不断深入
又到了写毛笔字的日子。我手中拿着一张薄薄的宣纸,步履从容轻快。
这一年的语文学习生活悄然滑过,可人生的“语文”,我仅浅尝了一点。我手中攥着毛笔,下定练书法的决心,因为这书法中,有“语文”……【点评】结尾升华主题,由有形的学习中的“语文”上升到无形的人生中的“语文”,以小见大,立意深刻新颖
【名师总评】 作者从书法课上写“语文”二字的角度入手,思考“语文”的含意,品味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样的诠释新颖而有深度,使文章立意深刻,别具匠心。“细微之处见精神”,文中很多细节描写可圈可点,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语’,我缓缓地写下,因为有些紧张,把右半边结构的‘口’字写大了点”这一细节,表现了“我”书写时的紧张,又为下文写诵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做了铺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