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的性质1(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33中)

文档属性

名称 不等式的性质1(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33中)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9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8-06-02 14:5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人民教育出版社 数学七年级下册9.1.2 不等式的性质 范秀玉
开封市第三十三中学 七年级下期的学生活泼好动,有一定合作探究意识,在知识方面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等式及基本性质。这些都为自主探究不等式的性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学生状况分析 不等式是初中代数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已知量与未知量的矛盾统一体。数学关系中的相等与不等是事物运动和平衡的反映,学习研究数量的不等关系,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掌握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不等式的性质”是学生学习整个不等式知识的理论基础,为以后学习起到奠基的作用。二、教学任务分析(一)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探索不等式的性质,并能准确运用不等式的三条性质将不等式变形。二、教学任务分析 能力目标 让学生学会类比的思想,对等式性质及不等式性质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二)教学目标二、教学任务分析情感目标 通过“等”与“不等”的比较,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对立统一的思想,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二) 教学目标二、教学任务分析难点:不等式性质3的理解与使用。(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二、教学任务分析重点:探索不等式的性质,并能准确运用它们将不等式变形。二、教学任务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二、合作交流,实例探究
三、灵活运用,巩固练习
四、归纳小结,整体把握
五、布置作业,分层落实1.等式有哪些性质?想一想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
同一个不为零的数, 结果仍相等.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
一个数 (或式子), 结果仍相等.用符号语言来表示:由上面的探究我们可以得出: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
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如果a>b,那么a±c>b±c由上面的探究我们可以得出:不等式的性质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
不等号的方向不变.用符号语言来表示:口诀 “乘除见负要变号”.由上面的探究我们还可以得出:不等式的性质3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用符号语言来表示:1.设m>n,用“<”或“>”填空: 抢答 — 看谁答的又快又准 (3) 6m___6n(2) m+4___n+42.判断:(2) ∵ 3>2  ∴n+3>2+n ( )(3) ∵a<b ∴2a+1<2b+1 ( )例1.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下列不等式,
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例2.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说出a与b的不等关系.3.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下列不等式.4.用“<”和“>”填空.(1) 3x>65.判断正误, 并说明理由.(1) ∵5>4 ∴5a>4a(2) 不等式2x>5x的两边同除以x,得2>57.说明下列不等式变形的依据:(2) 若ac2>bc2,则a>b 通过这节课的探索与交流,
你有哪些收获?必做: P128 第4、6题阅读: P129 用作差法比较大小.  学生的学习内容应该是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而老师则应该帮助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因此,本节课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放在首位。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相互交流,集思广益,突破创新,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然后,通过多样化的练习巩固知识,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使学习伙伴之间进行了思维的碰撞和沟通。使其在轻松的氛围中多层次、多角度地掌握 “不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一个原则:低起点、多练习、勤反馈、快矫正、以求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敬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